① 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在经济上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大湾区的成立
② 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是什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前言”中有一句话:“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这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和意义所在。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围绕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伶仃洋组成的城市群,包括广东省九个相邻城市: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市和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七个地级市,以及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人口达7,000万,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于2015年首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属下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文件“一带一路”中提出,2017年被国务院总理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2)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指标扩展阅读:
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发展蓝图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目标为“到2022年,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大湾区内市场实现高水平互联互通”。
定位
定位有五个:“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其核心部分在于发挥各城市优势,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三地合作,促成区域内的深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将大湾区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③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人均GDP比较
来个排名:
澳门 8.64万美元(约为59.45万)
香港 4.73万美元(约为32.54万)
深圳 2.81万美元 (约为19.33万)
珠海 2.40万美元(约为16.51万)
广州 2.29万美元(约为15.77万)
佛山 1.89万美元(约为12.97万)
中山 1.62万美元(约为11.14万)
东莞 1.44万美元(约为9.92万)
惠州 1.25万美元(约为8.59万)
江门 0.92万美元(约为6.36万)
肇庆 0.78万美元(约为5.35万)
平均线:2.62万美元(约为18.03万)
打字不易,求采纳
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如何
经过近四十年的精诚合作,大珠三角地区实现了长足发展,为今日的粤港澳大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自二十世纪末“湾区经济”概念提出以来,湾区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和体制革新的增长极。无论是从人口集聚还是城市分布来看,湾区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载现代文明的核心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为这一论断做出了新的注脚。
通常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涵盖十一个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九个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东莞、惠州、广州、佛山、肇庆、江门、中山和珠海。大湾区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6800万人,人口密度为988.73人/平方公里。大湾区经济总量近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湾区,仅次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对内,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制度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建设;对外,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应对保守主义兴起和全球化收缩的趋势,平衡国际秩序,促进世界持续和平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就是在中国内部经济转轨以及外在国际压力骤增的背景下,获提升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国家策略之一。
适逢“一带一路”倡议从理论走向实践,这就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动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寻求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平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⑤ 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经济的有利自然地理条件
⑥ 粤,港,澳地理位置为什么叫大湾区
所谓湾区,是指分布于沿海的诸多港口城市和城镇组成的集群,由此衍生的经济形态就是湾区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
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这个湾区实力雄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经济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的入海口附近: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的入海口附近,南临南海。这里的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邻近东南亚地区,有利于进行地域合作,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所属中国华南地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组成。
⑦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多少元
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
答: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GDP)超过了10万亿人民币,折合成美元超过1.5万亿。其中,深圳、香港和广州三个城市GDP均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
⑧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有多少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深圳、珠海等广东9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共同组成,经济总量目前已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继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后,将成长起的又一世界级大湾区,也串起了一个世界级城市群。
据披露,中央有关部门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按程序报批,审批通过后将正式公布。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表示,粤港澳三地政府、大专院校应共同合作创建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在大湾区由不同的院校,组合各自的卓越学科、组建教学研究机构,共同建立世界一流的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
面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如何破除阻碍,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陈勇表示,进一步优化交通、安全和通关环境,推动三地旅游服务便利化对接,协力提升大湾区的整体旅游吸引力。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艺良建议,推动横琴永久性口岸创新通关模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区互联互通。
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哪些新维度
城市之间日益加深的经济联系正在重塑大湾区未来的增长模式。仲量联行最新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前行之路》研究报告显示,除了广深港三个核心城市之外,香港-珠海/澳门-深圳:旅游和零售的黄金三角、深圳-中山:新一轮的城市化和产业转移、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科技先锋与制造实力。以这三个城市群为代表的多边城际合作将成为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全新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