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业绩爆雷指标

业绩爆雷指标

发布时间:2021-07-17 00:02:15

『壹』 近200家上市公司业绩爆雷,这究竟是谁的过错

A股近家上市企业业绩暴跌,数十万股民欲哭无泪,这其中增加了很多新公司面孔,论过错方,还是我们国家整体经济大趋势。

近年春节,我们发生了多年不遇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所以在国家的命令下,武汉封锁,全国各地处于半停滞状态。因为正处于春节期间,很多餐饮业,旅游业,影视业等等损失惨重,因为人民只能守家在地,不得聚集出行,春节原本是很多企业赚钱的黄金世界,这次疫情,对很多中小型企业已经是致命的打击,对上市企业更不用说,虽然他们资产雄厚,但是每日损失也很惨重。

总之,对于疫情情况,只能默默祈祷我们快速度过这次难关,希望国际友人也能增强重视程度,趁早采取隔离方式,早日恢复平稳,从而更专心的发展经济,国内国际的公司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贰』 股票上市公司暴雷太多了,什么时候它突然爆出业绩巨亏,我们又不是公司领导员工,怎么会知道他

还是很有征兆的,暴雷企业目前主要亏损来自于商誉减值,也就是曾经通过收购或并购企业使利润增长的股票,其次没有实业,纯靠讲故事的企业
另外投资者一般通过企业财务数据看上市企业是否亏损或接近亏损的股票爆雷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其次看企业的新闻,一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再就是用技术分析,只要跌破平均线就不去碰,这样就保证自己不亏大钱。

『叁』 小公司亏损大公司暴雷 地产正在加速出清

华夏幸福(600340)的债务违约,让房地产潜藏的冰山再一次浮现至世人面前。
从泰禾集团(000732)至华夏幸福,大而不倒的神话破灭,预示着行业水大鱼大蒙眼狂奔终成往事,未来将不得不修复昔日无序扩张留下的后遗症,越来越多市场参与者也将被残酷淘汰出局。
日前,云南城投(600239)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5亿元-23亿元,扣非后亏损36.3亿元-31.8亿元。同一日,美好置业(000667)也发布业绩预警,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亏损4.3-5.5亿元。
小公司暴雷尚在意料之中,大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更让市场忧虑。比如去年合同销售涨幅领跑的中国金茂(000817.HK),以“2020年公司净利润将录得40%-50%的下降”震惊各界;而保利发展(600048)则以个位数的业绩增长让资本市场大失所望。
分析人士称,目前是房地产最黑暗的时刻,因这两年结转资源多数为17、18年的高地价项目,行业利润率整体偏低,与此同时,此前扩张累积的债务也都在这两年集中到期,“三道红线”卡住企业再融资咽喉,洗牌在所难免。
大潮退去,亏损与暴雷逐渐浮出水面,房地产还是那个光鲜亮丽的行业吗?
业绩红灯频亮
房地产企业的业绩预告不断透露出凛冽寒意。
保利发展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452.62亿元,同比增长3.93%;营业利润522.51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289.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7%和3.39%。对比2019年超过40%的利润增长,保利发展作为TOP5房企之一,交出的2020年答卷实在难以让市场满意。
同为五强房企之一的融创中国(01918.HK)在2月3日披露,公司去年录得净利润同比增长35%,虽维持了头部公司的体面,但这一增速仍是该公司过去四年来的最低数值。
大公司尚且不乐观,小公司就彻底撕掉了业绩的遮羞布。1月29日晚间,恒大系公司嘉凯城(000918)发布公告表示,预计2020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12.5亿元,扣非后亏损12.8亿元。同一日,大悦城(000031)公告表示2020年净利润亏损3.5亿元-4.5亿元,扣非后亏损4.5亿元-5.5亿元。
前一日的28日晚间,新华联(000620)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年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11亿元-13亿元,扣非后亏损11.5亿元-13.6亿元。同一日,恒隆地产(00101.HK)也发布公告称,2020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25.71亿港元。此外,还有包括天房发展、珠江实业等房企均发布业绩预亏公告。
如果说小房企的滑落是因为本身承压能力较弱,那么规模房企的业绩接连暴雷则引发了行业不小的震动。
1月20日,金隅集团(601992)公告称,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亿元-30.30亿元,同比降低18%-27%;22日,招商局置地(00978.HK)公告称,预期2020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0%;25日晚间,金茂公告称由于市场调控原因,将2020年度净利润做计提减值处理,导致当年净利润下滑40%-50%。

高地价魔咒
无论亏损亦或是利润下滑,各公司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以金茂和招商局置地为例,金茂表示计提减值的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因素,导致项目售价不及预期”,招商局置地则表示“与2019年相比,2020年该集团结转项目中低毛利项目占比较高,所以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
某券商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2020年房地产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或利润下滑是预料之中的事,其核心原因在于2020年的利润转结基本来自于2018年前后所拿地块,记得在2018年前后,全国土地市场火热,高价地频出,一些房企甚至在一年中多次拿到地王。
地价太贵,导致开发成本攀升,必然会出现毛利率、净利率的下降,从而引发亏损或利润的减少。
另一边,土地成本的上涨并没有带来终端市场上房价的普遍上涨,尤其在严格执行限价的热门城市,开发商所能运作的空间极为有限。深圳是限价的代表,2020年开始,深圳从严限价政策,官方明确提出,将通过“限价令”,避免部分楼盘价格过快上涨以及因结构性差异导致的价格波动而影响购房者预期。
在限价的作用下,一二手房倒挂明显,“打新”屡禁不止,这导致了很多新房“卖不上价”,或利润被大幅压缩,甚至有大量项目因为开发周期长,资本成本高,不得不面临亏损的事实。
以金茂为例,该集团凭借“金茂府”成功树立起豪宅标杆的品牌形象,在多个城市也敢于重金拿高价地。2016年,该集团以83亿夺得深圳龙华地王项目,土地成本高达5.6万/平方米,2019年项目开盘时尽管销售均价已超过10万/平方米,但高昂的土地成本、三年的财务成本,以及豪宅所必须的建安成本,几乎将项目利润吞噬殆尽。
不拿地难受三天,拿地难受三年,高地价的魔咒成为房地产企业无法突破的宿命。上述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最近两到三年或许是房企即将面临的一个漫长阵痛期,各家都需要苦练内功,尽早将2018年前后的高价地出手。
多位地产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坦言,房企并不喜欢高房价和高地价的现状,因为房价上涨会受到调控打压,但地价却不会相应下调,最终的结果让房企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遗憾的是,作为房地产最重的一块成本,土地价格并没有走低的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销售额17.36万亿,同比增长8.7%。同时,财政部公布202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共计8.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更为关键的是,2020年土地市场继续火热,不少城市的房价涨幅已然跟不上地价涨幅。
洗牌阵痛期
当毛利率受制于土地成本之际,不少公司曾将业绩增长诉诸规模扩张来实现,加大杠杆、提高资金周转率,确保盈利空间。不过,随着“三道红线”融资新规的实施,规模增长的闸门已被关闭。
2020年9月,12家房企试点的“三道红线”融资新规,企业按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三个指标获得融资增量,如果同踩三条红线,即使公司总资产和权益扩大,但债务总额将不得同比例增加。2021年初,“三道红线”融资新规已普及至几乎所有规模房企。
一位第三方机构地产分析人士指出,三道红线的出台让房企利用加杠杆手段进行规模发展的路径被堵死,这将固化目前房企的排名,未来很难再有利用杠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与此同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趋严,使得资金开始变得谨慎,更倾向于流向财务盘面稳健的上市大型房企和杠杆比率较低的国有房企。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上的变化很明显,国有企业凭借畅通的融资渠道和相对更低的融资成本,敢于在土地市场上出手。”一家中型地产公司高层透露,前几年表现激进的民营企业变得谨慎,纷纷下调增长目标,毕竟保命比挣钱更为重要。
另一地产从业人士则向第一财经透露,其所在公司原本希望在最近两年冲进TOP10行列,现在即便内部没有彻底放弃,但已经不再公开提这个目标,战略上也不再定硬性指标了。“反正这两年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不过,在反复调控的地产江湖浸淫多年,资质优秀的房企并非只会坐以待毙,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家TOP20房企土地投资口的负责人称,正加紧与国资背景的公司合作,具体方式是由国资企业出面拿地并解决融资问题,此后便由运营能力强的民企去操盘,毕竟在效率上,优秀的民营房企还是具备优势的,而运营效率低下又往往是国资大公司的短板,双方取长补短。据透露,一家头部民营房企日前在江苏先后摘得三宗地块,便分别与三家国企合作开发。
回望2015年以来,民营资本凭借着杠杆资金的加持大肆扩张高速增长。彼时,一位央企地产公司负责人吐槽称,不是我们太慢,而是他们太快。5年之后,画风已转,新的洗牌已经开始,且愈演愈烈。

『肆』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暴雷,股票连续跌停,投资者可以提起索赔吗

A股市场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出台赔偿机制,并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可以让投资者们进行索赔,所以投资者们可以自己收集证据进行起诉,提起索赔,但最终能否赔偿成功,存在很大未知数。

如果A股真的出台赔偿机制,并且完善好赔偿机制的各项条例,让投资者有法律依据,这样可以提高投资者进行赔偿的成功概率,这样也是对投资者最大的保护,同时也可以抑制上市公司各种暴雷事件,也不会让投资者为上市公司的过错进行买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之前由于财务造假的康美药业、康得新等之类的,这些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造假,但最终披露财务造假之前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又有谁能顺利赔偿损失呢?

所以可以肯定一点,投资者是有权利进行提起诉讼,通过诉讼要求赔偿损失,但投资者即使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最终又有谁能真正得到赔偿呢?

通过这个业绩预告暴雷事件告诉所有投资者,自己才是最好的保护伞,只有远离股市,根本不存在什么财务造假、违规信息披露、业绩暴雷等等事件,更不存在让投资者为上市公司的错误买单。

保护财产,远离股市!

『伍』 A股如今近200家公司业绩爆雷,哪家损失最惨重

从目前A股上市公司公告的业绩来看,乐视网在2020年2月27日公告称2019年预亏112.82亿元,每股亏损2.83元,同比去年增长-175.46%,成为A股亏损最多的企业。同时在2020年3月2日发布公告“公司股票暂停上市进展暨存在终止上市风险”,我们知道乐视网自2019年5月10日暂停上市,如果在暂停上市之后出现《创业板上市规则》13.4.1的情况,公司将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而这些情况就包括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或扣除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

乐视网之所导致今天的局面,主要原因就是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公司为大股东违规担保,代垫关联方费用,导致大量关联方应收预付账款,所以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可持续经营的前提。

『陆』 顺丰惊爆业绩雷一季度预亏近10亿 ,什么原因导致顺丰业绩亏损

物流是近几年的新兴行业,随着电商的发展,迅速带起物流的兴起,在一定时间差之内,涌现出很多快递家行业,顺风、三通一达、极兔等其他快递。作为企业发展,宗旨是利益最大化。企业的发展,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方案几乎都优化了。因此,很多企业在降低成本程度上,渴望从第三方着手(物流行业)

希望顺丰快递能多倾听顾客反馈,提高服务宗旨。

『柒』 3600亿顺丰业绩爆雷!市值跌2000亿,顺丰控股怎么了

在我们的印象中,顺风一直是一个很赚钱的企业。可是谁曾想,它的业绩却暴雷,市值跌了2000多亿。

4月8日晚,顺丰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测,称预计第一季度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实现亏损9亿元至11亿元,而去年第一季度实现利润9.07亿元。至于亏损原因,顺丰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围绕进一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力的发展方向,公司继续加大新业务发展和资源投入,整合优化资源,巩固运营底盘,将导致公司成本短期压力。

就在顺丰2月18日开始下跌趋势后,许多券商仍看起来看涨。3月29日,东北证券给出了102元的目标价。

此外,顺丰控股也是公募基金持仓的对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兴泉趋势投资组合和交通银行施罗德新活力均持有顺丰。如果这些公募基金不出售,2月18日至4月8日也将遭受巨大损失。

对于此次顺丰出现市值下跌的情况,你怎么看?

与业绩爆雷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钱吧理财 浏览:684
中邮稳定收益A基金 浏览:851
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388
外汇什么指标最准 浏览:291
招商银行沪深300理财怎么样 浏览:967
投融资会上的讲话 浏览:45
富国互联科技股票基金封闭期 浏览: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戏理财 浏览:11
招商融资发布会 浏览:20
租赁表外融资 浏览:575
中国股票价格为什么高 浏览:803
适合20岁怎么理财 浏览:83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