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现在炼钢用的喷吹煤和精煤有什么区别啊为什么原煤的挥发分能到36%
产地不同,挥发份就不同,喷吹煤要求双10或双11蒙陕煤是不行的,山西有的地方还可以
❷ 一般炼铁使用的无烟煤(高炉喷吹煤)是末煤吗
参见GBT18512-2001 高炉喷吹用无烟煤技术条件。无烟煤能否作高炉喷吹煤,需要看具体煤质指标。在灰分和可磨性等指标满足的情况下,粒度在0~13(25)mm的煤,不论是没有洗选的末煤或是经过洗选的末精煤,均可作为喷吹煤。当然,0~13(25)mm的煤肯定是“末”这一类的。
❸ 钢铁厂高炉喷吹煤指标和电煤指标
喷吹煤分为烟煤和无烟煤两种,唐山地区基本控制标准:烟煤及无烟煤理化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无烟煤1(%) 无烟煤2(%) 烟煤1(%) 烟煤2(%)
灰份 (Ad) ≤10 ≤12 ≤9 ≤10
挥发份(Vd) ≤9 ≤9 ≤32 ≤33
硫份(S) ≤0.8 ≤0.8 ≤0.5 ≤0.5
可磨指数 ≥55 ≥55 ≥60 ≥60
固定碳 ≥79 ≥77 ≥58 ≥55
Mt 9±1 ≤14≯20
2.2粒度要求:≤20mm部分≥95%,≯30mm。
电煤指标:发热值:5000-5500大卡。s ≤1,挥发分(Vd)≤25,因现在使用电煤均为电脑操作供煤,此电煤指标便于操作,稳定。
这是我们采购过程中实际执行的标准指标,仅供参考。
❹ 高炉喷吹煤的供应现状
国内生产高炉喷吹煤的企业,无烟煤主要以北方的阳泉煤业集团、神华宁煤集团、晋城矿业集团及南方的神火永城、焦作煤业集团等为主导;贫瘦喷吹煤以潞安环能、山西焦煤集团等为主导;烟煤以同煤集团、神华本部等为主。由于喷吹煤洗选技术的逐渐普及,各高炉喷吹煤产地周边也新上了众多无法列入统计的洗选项目,如果以大的煤业集团与小洗选产量之间8:2的比例经验来估摸,全国总体的高炉喷吹煤产能应当在4000多万吨的水平。由于对实际的供应数量缺乏确切的统计,拿市场实际需求来反证:2007年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高炉喷吹煤比平均135KG/吨,2007年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生铁产量为3.52亿吨(按列入钢铁协会统计口径的7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生铁产量占全国75%份额计算),则国内高炉喷吹煤消耗量大致为4500万吨,需求略大于供给。
从喷吹煤的供应结构来看,贫瘦喷吹煤的产量占1/3弱,但由于无烟煤储量及其供应能力逐渐萎缩,贫瘦喷吹煤需求及供应将逐步上升并呈现逐年放大的趋势。这种供应结构在南方市场已经初步普及,北方市场从煤炭运输到达距离和无烟煤实际生产能力高于南方地区的现状来看,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以无烟煤和烟煤混合喷吹为主以少量贫瘦煤喷吹作辅助的供应结构。
❺ 请问高炉喷吹煤指标
1.评价指标
1.1灰分%
灰分是有害成分。喷入高炉的煤粉的灰分转变成炉渣,不仅增加石灰石的消耗,又增加吨煤渣量,使焦比升高。喷吹煤的灰分越低越好。喷吹煤灰分应比所用焦炭灰分低2%,即钢厂的焦炭灰分为13%,则喷吹煤的灰分应不高于11%。
1.2硫分%
硫分也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物质。喷吹煤粉中硫影响生铁和钢的质量(钢铁中含硫大于0.07%,就会使之产生热脆性而无法使用)。为脱去钢铁中硫,就须在高炉和炼钢炉中多加石灰石,致使成本升高,生产能力下降。硫分越低越好。喷吹煤硫分应比所用焦炭硫分低0.2%,即钢厂焦炭硫分为0.8%,喷吹煤硫分应不高于0.6%。
1.3发热量
固定碳含量越高,挥发分含量越低,在风口前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喷入高炉的煤粉是以其放出的热量和形成的还原剂CO、H2等来代替焦炭在高炉内提供热源和还原剂。发热量越高越好。在高炉内放出的热量越多,置换比越高。
1.4可磨性
它反映煤的耐磨特性。可磨指数越大,越易粉碎,磨煤机出力越大,电耗越小,粉煤加工成本越低。但可磨指数大于90时,在磨机内会有粘结现象。实践证明,喷吹煤可磨指数为70-90时为最佳。
1.5反应性
煤对CO2的反应性即将CO2还原成CO的能力。它是反映煤气化、燃烧的一个重要指标。反应性的强弱直接影响炉子的耗煤量、耗氧量及煤气中的有效成分等。高炉喷吹反应性强的煤,不仅可提高煤粉燃烧率,扩大喷吹量,而且风口区未燃烧的煤粉在高炉的其它部位参加了与CO2的气化反应,减少焦炭的气化反应,对焦炭强度起到保护作用。
1.6燃烧性
煤的燃烧性好,即其着火点低,反应性强。这可使喷入高炉的煤粉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气化,少量未及气化的煤粉也因反应性强而与高炉煤气中的CO2和H2O反应而气化,不给高炉冶炼带来麻烦。另外,燃烧性好的煤也可磨得粗一些,即-200目占的比例少一些,这为降低磨煤能耗和费用提供了条件。
1.7爆炸性
悬浮的煤粉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极易发生爆炸,最明显的规律是随挥发分增加,其爆炸性也增加。一般认为煤粉Vdaf<10%为基本无爆炸性煤,10%<VDAF<25%为有爆炸性煤,Vdaf>25%为强爆炸性煤。
爆炸特性主要采用长管式的测试装置来测定煤粉爆炸火焰返回长度确定煤粉有无爆炸性及其强弱。一般认为,仅在火源处出现稀少火星或无火星的属于无爆炸性,如无烟煤;返回至喷入端的火焰长度小于400mm的为易燃有爆炸性煤,如贫瘦煤、不粘煤、弱粘煤;返回至喷入端的火焰长度大于400mm的为强爆炸性煤,如气煤等。
1.8煤灰熔融性
煤灰熔融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随加热温度的变化,煤灰的变形、软化和流动特征的物理状态。煤灰的熔融性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组成。在煤灰熔融时,Al2O3起“骨架”作用,能明显提高灰的熔融温度,当其含量超过40%时,煤灰的软化温度一般都会超过1500℃;SiO2起“助熔”作用,一般来说,SiO2大于40%的灰熔温度比低于40%的要高100℃左右,而SiO2含量在45%-60%范围内,熔融温度随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还原性气氛中,氧化铁以FeO形式存在,随其含量增加,煤灰熔融温度开始下降,当FeO摩尔百分数增加到40%时,下降至最低点,此后随着FeO含量的增加,熔融温度又升高。在氧化性气氛中,氧化铁呈Fe2O3形式存在,它总是起升高熔融温度的作用;CaO起助熔作用,但其含量超过30%时,它又起升高熔融温度的作用。其他MgO、Na2O、K2O在煤灰熔融中都起助融作用。
❻ 我想知道高炉喷吹煤的一些基础知识,哪有呢谢谢,像指标,产地,配制等
高炉喷吹煤:
高炉喷吹煤产品在得到工业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日益增大及高炉煤粉喷吹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特别是随着中国优质炼焦煤资源的日渐匮乏,高炉喷吹煤在钢铁冶炼工艺环节的地位日益提高。喷吹煤粉替代部分焦炭,一方面可节约焦化投资,少建焦炉,减少焦化引起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可大大缓解炼焦煤供求紧张的状况。高炉喷吹煤煤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逐渐成为钢铁企业不可缺少的炉料之一。
高炉喷吹煤市场供应情况:
(1)宏观经济形势及政治因素左右喷吹煤供给能力。与炼焦精煤一样,由于冶金煤的原煤经过洗选灰份降低后成为精煤,而筛下产品作为电力用煤,当电力用煤供应紧张时,煤炭企业根据国家号召多卖电力用煤,不得不少卖冶金用煤,从而使得冶金煤供应量减少。2009年春节及过后一段时期南方多年罕见的暴雪灾害导致电力、电煤供求紧张,使得冶金煤市场供应量锐减就是一个例证。灾害期间山西焦煤集团曾将其精煤产量比例一度调低至20%,使炼焦煤供应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其它以电力用煤为主导的烟煤生产企业如同煤、神华等,冶金煤生产所受的影响就更加严重。
(2)高炉喷吹煤的供应也受到煤炭洗选企业主动缩减精煤产量,从而引起供应量变化以应对市场变动因素的影响。任何产品的供应应当都是取决于需求量,而高炉喷吹煤的需求量与入炉焦炭的质量及铁矿石品位等指标息息相关,当焦炭质量下降或铁矿品位不好时,焦炭作为高炉骨架的作用会减弱,进一步引发炉况不顺行及失稳等一系列不利于增大喷煤量的情况显现,从而导致喷煤比下降达不到计划数值,喷吹煤生产企业可以根据需求来及时改变供给,从而达到维护市场价格的目的。
(3)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因为炼焦煤和焦炭已经成为约束钢铁冶炼产能继续增长的瓶颈因素,要维持生铁规模,只能在有限的或者是“不再增长”的炼焦煤资源供应环境下,以改善炼焦煤或焦炭质量为前提,想方设法提高高炉喷煤水平。由市场需求引导的喷吹煤供应量应当处于一定的增长区间。
关键技术:
高喷煤比的关键技术是:保持炉缸热量充沛技术,提高煤粉燃烧率技术,提高炉料透气性技术和煤焦置换比高的相关技术。
炉缸热量充沛技术:
高炉炼铁正常生产需要炉缸有充沛的热量,以保证铁矿石还原,渣铁流动性好、易分离,炉渣脱硫率高和透气性好。炉缸热量是用炉缸理论燃烧温度来表示。炉缸热量充沛是要求炉缸的温度和热量要高。理论燃烧温度在2200±50℃视为合理值。煤粉喷进风口后需要吸收热量。首先是煤粉被加热,然后是挥发分燃烧和碳素燃烧。这样,每喷吹l0kg/t无烟煤会使炉缸温度下降15~20℃,l0kg/t烟煤会使炉缸温度下降20~25℃。喷煤量大于l00kg/t会使炉缸温度下降150~250℃以上。高喷煤比会使炉缸温度下降幅度更大。为使炉缸温度保持在2200±50℃合理范围内,就需要采取保持炉缸温度的技术措施,具体办法是:
1、提高热风温度:热风温度升高l00℃,可使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0℃,允许多喷30~40kg/t煤粉。
2、进行富氧鼓风:富氧率提高1%,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0~50℃,允许多喷煤粉20~30kg/t。
3、进行脱湿鼓风:鼓风湿度每降低1g/m3,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7℃,允许多喷3~4kg/t煤粉。
❼ 喷吹煤标准是指什么
高炉喷吹煤粉是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无烟煤粉或烟煤粉或这两者的混合煤粉,以替代焦炭起提供热量和还原剂的作用,从而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它是现代高炉冶炼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
高炉炼铁的能源主要是焦炭,它在高炉中的作用是提供冶炼过程需要的热量、还原铁矿石需要的还原剂,以及维护高炉料柱透气性的骨架。钢铁生产用焦约占全国焦炭总消耗量的70%,我国年产焦炭超过一亿吨,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我国炼焦煤的资源状况并不乐观,1990年公布的煤炭所有储量中,炼焦煤仅占29%。因此,高炉必须喷煤,以煤代焦不仅可以缓解对焦煤资源的需求,而且能够改善环境,降低生铁的成本,可谓一举三得。
我国于1963年初开始高炉喷煤的试验、研究和开发,1964年进行工业性试验,1965年正式投入生产。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炉喷吹无烟煤,技术、设备比较简单,安全性好,但随着喷煤需求量增加,无烟煤的资源有限,出现了煤质下降,喷煤成本升高等问题。因此,有不少厂家着手研究喷吹烟煤技术。一般认为烟煤具有灰分低、可磨性好、挥发份高,使高炉煤气含氢成分提高,有利于改善高炉内的还原过程。1990年鞍钢喷吹烟煤试验成功,结束了我国喷吹单一无烟煤的历史。1991年宝钢开始喷吹烟煤后,烟煤喷吹技术逐步成熟。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都已喷吹烟煤或已开展烟煤喷吹技术的研究工作。
❽ 什么是喷吹煤啊主要用途是什么
高炉喷吹煤产品在得到工业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国内钢铁产能的日益增大及高炉煤粉喷吹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特别是随着中国优质炼焦煤资源的日渐匮乏,高炉喷吹煤在钢铁冶炼工艺环节的地位日益提高。喷吹煤粉替代部分焦炭,一方面可节约焦化投资,少建焦炉,减少焦化引起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可大大缓解炼焦煤供求紧张的状况。高炉喷吹煤煤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逐渐成为钢铁企业不可缺少的炉料之一。
高炉喷吹煤在生铁冶炼环节的主要作用是部分替代冶金焦,降低焦炭消耗量。另外可提高高炉风,加大冶炼强度,提高生铁产量水平。对高炉喷吹煤市场的分析应主要聚焦于对焦炭与高炉喷吹煤相互替代经济效应的判断。以北方市场各种原料煤及焦炭的采购价格为依据,粗略推算一下喷1吨煤粉可节约冶炼成本的幅度:计算基础取烟煤与无烟煤的混合比例考虑的上限7:3,则一吨煤粉的混合采购成本750元/吨,再考虑15%的管道泄露煤粉损失,综合采购成本860元/吨,继续考虑喷吹煤置换焦炭的比例80%,同时考虑喷煤磨粉车间的人工及电力成本(150元/吨),把喷吹煤成本换算至与焦炭可比,则最终喷煤与焦炭可比价格为:(860+150)/80%=1260元/吨。最终喷1吨煤粉置换冶金焦的经济效益可达2150-1260=890元/吨。与2006年期间相对稳定的喷吹煤与冶金焦的价格差200-300元/吨扩大了700元/吨之多。高炉喷吹煤与冶金焦之间相互替代的功效及价格差距大幅度扩大,为高炉喷吹煤市场稳定上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❾ 喷吹煤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喷吹煤的主要指标:灰分%、硫分%、发热量、可磨性、反应性、燃烧性、爆炸性等。
灰分%:喷吹煤的灰分越低越好。喷吹煤灰分应比所用焦炭灰分低2%,即钢厂的焦炭灰分为 13%,则喷吹煤的灰分应不高于11%。
硫分%:喷吹煤硫分应比所用焦炭硫分低0.2%,即钢厂焦炭硫分为0.8%,喷吹煤硫分应不高 于0.6%。
发热量:固定碳含量越高,挥发分含量越低,在风口前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喷入高炉的煤 粉是以其放出的热量和形成的还原剂CO、H2等来代替焦炭在高炉内提供热源和还原 剂。发热量越高越好。在高炉内放出的热量越多,置换比越高。
(9)潞安环能喷吹煤煤质指标扩展阅读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在我国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之间,当时采用阳泉煤业集团(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洗精无烟煤作为工业性试验对象,分别在北方鞍钢及首钢等地试验成功,其中阳泉煤业集团二矿洗煤厂即专门根据鞍钢对高炉喷吹煤产品的需求而设计的,煤炭洗选质量指标也一直沿袭了试验取得成功后由阳泉矿务局统一制定的系列产品标准(无烟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