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铜陵黄金金条

铜陵黄金金条

发布时间:2021-06-23 03:41:13

❶ 铜陵市中道黄金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铜陵市中道黄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0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黄金技术研究与开发等。
法定代表人:黄启才
成立时间:2014-11-04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721000031177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铜陵金桥经济开发区

❷ 铜陵有哪些地方卖金银首饰

我知道市中心的合百对面有一家什么上海老凤凰之类的,另外苏果超市一楼,合百一楼都有~
公会附近有一家叫做ACE的银饰专卖店。
还有肯德基对面,就是靠邮电局这边往合百方向走有一家金伯利钻石店。
据我所知比较有信誉的就这么些吧~~

❸ 年黄金供需形势分析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享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到目前为止,黄金主要应用于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20世纪晚期,黄金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业金属,在计算机、通讯和航天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黄金也是央行储备货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资源状况

到2009年底,世界黄金储量为47000吨。世界黄金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智利,这六国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黄金资源储量较多的国家还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墨西哥和秘鲁等(图1)。

图5 2009年英国伦敦黄金交易价格变化

黄金价格连续走高的原因是美元贬值、通胀预期、央行购金、黄金供给和需求等。

(1)美元贬值。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标价,两者基本形成反比关系,即美元下跌则金价上涨,美元上涨则金价下跌。近期,美元兑6种发达国家货币汇率加权指数(DXY)已经创下一年来新低75,离上年历史低位70.6仅一步之遥。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在半年的时间内跌幅高达15%,直接推动了金价的上涨。

(2)通胀预期。在黄金平价时代,黄金具有较好的抗通胀特性,直到今天,黄金仍然具有一定抗通胀作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国纷纷调低利息,并实施了相当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此举引起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推动黄金投资避险需求上升。

(3)央行购金。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给黄金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促进了黄金投资。2009年4月,中国公布黄金储备增加了454吨,储备量已达1054吨的消息。俄罗斯2009年1~7月也增持黄金储备48.9吨,部分独联体和中东国家央行也少量增持了黄金储备。

(4)黄金需求。2009年全球市场黄金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来自印度和中国等世界新兴经济体对贵金属的需求与日俱增,也是金价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冲基金的发展对黄金的投机行为日益加强,同样成为推高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六、结论

(一)世界供需趋势

投资黄金热潮继续升温,黄金价格不断攀升,世界黄金市场供需矛盾凸显,2009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形势(表9)。2009年世界黄金供应总量为4026吨,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矿产金供应量2570吨,比上年增长6.68%。2009年黄金市场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

表9 2004~2009年世界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供需趋势

我国黄金产量呈现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达313.98吨,同比增长11.34%,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位(表10)。我国黄金产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有:第一,自2006年全球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以来,促进了国内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黄金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稳步健康发展。第二,近年我国黄金产量的大幅提高,得益于国外合资公司在中国黄金开采量的大幅增长。我国黄金需求逐年增加,投资需求越发明显。2009年,我国珠宝首饰和纯零售投资合计消费量427.5吨,比上年增长8.9%。截至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缺口达109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可供储量不足,难以满足需求,金矿资源接替问题相当严峻。

表10 2002~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0~2009;中国黄金协会资料

(朱勃霖)

❹ 安徽铜陵现在有可以投资现货黄金的交易平台吗 谢谢

做现货黄金的都可以的 需要好一点的平台 不用要你那边的呀 有兴趣的话可以zhao我 20多家现货黄金的平台

❺ 铜陵黄金鉴定中心在哪

开发区翠湖5路和泰山达到交界的地方,大大的牌子:国家铜铅锌质量检测中心(就是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只有他们做检验!
如果你是买了黄金饰品要检测就去那里问问

❻ 铜陵市马山金矿()

马山金矿位于铜陵市东郊的五松村。距市中心约2公里。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

铜陵市地处长江南岸,交通方便,铁路有芜(湖)铜-(陵)线,由铜陵途经芜湖、南京、上海,通往全国各地。公路有铜陵至芜湖、铜陵到贵池二条主干线,可通往省内和省外。水路以长江航道为主,船舶可通往长江沿岸各港口。

马山金矿床处于铜官山背斜北东倾没端的南东翼。成矿元素以金、硫为主,含铜、铅、锌、砷等多种组分。背斜核部由中、上志留统坟头组和茅山组组成。向两翼依次为泥盆系、中石炭统黄龙组、上石炭统船山组及二叠、三叠系,黄龙、船山组碳酸盐岩层为本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一组为北东向纵向逆断层,另一组为北西及近东西向平移正断层(是成矿前的断层),还有一组为层间断裂,发育在石炭系各组之间界面上,是主要容矿构造。侵入体有马山岩体(旧称天鹅抱蛋山岩体和青石山岩体),是燕山中晚期浅成相小岩株,是以石英闪长岩、闪长岩为主的杂岩体,在成因上与金硫矿体形成有密切联系。本矿床共发现大小金矿体44个,其中主要矿体5个(编号Ⅰ—Ⅴ,如表),皆为隐伏矿体,形态为透镜状、扁豆状、脉状以及似层状。倾角变化较大,上缓下陡。矿石矿物成分较为复杂,贵金属矿物主要有银金矿、金银矿、含银自然金;硫化物及硫酸盐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胶状黄铁矿、铁闪锌矿、方铅矿、方黄铜矿、银黝铜矿、辉铜矿、辉钴矿等;氧化物有磁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硅灰石、透闪石、蛇纹石等。矿石类型可分为:金硫矿石、金砷硫矿石、金铜硫矿石、金铅锌硫矿石、铜硫矿石、砷硫矿石、硫矿石。属层控高中温热液金矿床。

中国矿床发现史

1958—1961年,省地质局三二一队,在马山岩体的南侧天鹅抱蛋山硫铁矿进行了详细普查及初步勘探。提交了《天鹅抱蛋山硫矿床勘探报告》,获得硫铁矿矿石储量725万吨、砷9万吨、伴生金17.65吨。由于工程质量、化验分析、原始资料等质量不高,矿石物质组分研究不够,水文和工程地质工作做得太少,许多基本问题未查清,影响矿床工业远景评价,对矿床只做了“一般性的地质评价”。

1957年,冶金八一二队在天鹅抱蛋山—青石山岩体与石炭—二叠系灰岩接触带用槽探、浅井揭露地表,用钻探寻找接触带铜铁矿体,效果不佳。

1964年,冶金八一二队在马山投入1∶2000物、化探扫面工作。1969年在磁异常中心部位用钻孔进行了验证。

1969—1970年,冶金八一二队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同举办的工人训练班,在该矿区填制了1∶2000地质图。

1970—1971年,冶金八一二队五连地质组,以姜同之为组长,成员有张壮些、柴淑文、王秀娟等,在马山岩体东侧接触带开展普查找矿工作,经过槽、井探和钻探施工,有4个钻孔见矿,其中2504孔见到厚大含金砷硫铁矿体,并正式取名为马山矿区。1972年末,因金口岭铜矿床进行补充勘探,冶金八一二队施工力量又有限,故暂停了马山金矿的普查找矿工作。

随着国家对金矿地质工作的重视和找金矿热潮的兴起,1976年4月,八一二队再次上钻。由高富信、柴淑文、王秀娟、汪正琼、赵星仁等人组成地质组,负责马山矿区的普查找矿,施工的27线2701孔,又发现厚度较大的含金、铜品位较高的硫铁矿体。

1977年以前,根据冶金工业部的要求,冶金八一二队的找矿工作一直是以铜、铁、锰为重点。1977年以后,随着马山金矿找矿资料的不断积累,找金依据更为充分,因此,冶金部同意冶金八一二队在马山矿区以找铜、金为主的安排。1977年4月,由王秉衡任马山地质组长,组员有吴焕坤、张烈勋、季敦棠等,开展该区的普查找矿工作;1978年,在分析该区已有金矿地质资料基础上,确立了以找金为主的找矿目标,找金成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冶金部黄金科研协作会在铜陵召开现场会,对马山矿区碳酸盐地层中发现金矿极为重视,给在该区找金的冶金八一二队以极大鼓舞,使金矿普查工作获得全面开展。除以钻探工作追索圈定矿体以外,还开展了1∶2000地质填图,1979年又测绘了1∶2000水文地质图和1∶2000地形图。1981—1983年,开展了全面地质评价工作,先后进行过两次矿石可选性试验,由于金、砷分离尚未取得满意指标,未能转入勘探。1985年元月,由王秉衡、季敦棠、钟皖章、黄定生、阎树森、张网度等人编写并提交了《安徽省铜陵市马山金(硫)矿床评价地质报告》。计算单一金储量6.254吨、硫铁矿矿石储量807万吨、硫铁矿中伴生金6.147吨。完成主要工作量:填制1∶2000地质图8平方公里,1∶2000水文地质测绘2平方公里,1∶2000地形测绘2平方公里;投入钻探工作量3.26万米(1971—1985年)、浅钻988米、探槽300立方米、浅井212米。同年2月5日经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审查通过。批准储量:单一金储量5.8吨,平均品位6.69克/吨;硫铁矿石储量780万吨,平均品位30.41%;硫铁矿中伴生金6.0吨,及伴生铜0.06万吨、铅0.08万吨、锌0.13万吨。

为寻找低砷金矿、扩大矿床储量,冶金八一二队地质组长王秉衡和组员赵星仁等对马山金(硫)矿床进行了补充地质评价工作。1987年6月,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要求冶金八一二队加快对该区Ⅱ号矿体北缘的补充地质评价。于1987年12月25日由王秉衡、高静、章幼忠、冯福鼎、赵星仁等人编写提交了《安徽省铜陵市马山金(硫)矿床Ⅱ号金矿体补充评价地质报告》,计算单一金储量1.96吨(平均品位5.63克/吨)、硫铁矿矿石储量26万吨,投入钻探工作量3548米(12个钻孔)。同年12月30日,冶金工业部华东地质勘探公司审查通过,该矿床累计探明金储量7.76吨。

1988年元月—1992年2月,冶金八一二队对马山金矿继续开展补充普查工作,大致查明矿床总体规模,特别是低砷金矿体。通过矿床资料综合分析和新的认识,于1992年2月由姜同之、章幼忠、方贤根、张谢恩、李吉路、董福创、陈升学等人编写的《安徽省铜陵市马山金(硫)矿床普查地质报告》,新增单一金储量12.11吨,(平均品位6.41克/吨)、硫铁矿石储量902万吨、硫铁矿中伴生金11.20吨。此外还计算了共生、伴生铜、铅、锌、砷储量。截至1992年2月,全区累计完成钻孔128个、进尺4.81万米及各类测试样品6530件。按6个含矿层共圈定金矿体44个,其中主要矿体8个,圈定硫矿体38个。累计获得金储量20.86吨,平均品位:金6.3克/吨,硫30.95%,砷1.9%。其中低砷金储量8.492吨,平均品位:金7.37克/吨,硫29.76%,砷0.24%。全区硫铁矿矿石储量1682万吨。

马山金矿床高砷金储量占总储量的59%,由于这部分储量的金、砷分离尚未较好的解决,整个矿床尚未勘探;但对低砷储量目前正在解决分采和利用问题,可以作为详查和勘探对象。

冶金八一二队发现的马山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铜(金、铁、硫)多金属成矿区内发现的独立金矿床,也是安徽省境内较早发现的中型金矿之一,为推动本地区黄金地质找矿和发展黄金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为此冶金八一二队获得了冶金工业部1985年颁发的地质找矿成果三等奖。

❼ 铜陵市黄狮涝山金矿()

黄狮涝山金矿位于铜陵市铜官山铜矿火工库及铜陵县新建乡金华村。距市中心约6公里。面积为3平方公里。

铜陵市位于长江南岸,水陆交通方便。铁路有芜(湖)—铜(陵)线,由铜陵途经芜湖、南京直达上海。公路有铜陵经繁昌达芜湖和铜陵经青阳达贵池2条主干线,可与省内外公路相通。水路以长江航道为主,客货轮可通往沿江各港口。

矿区位于铜陵复式褶皱中的铜官山背斜南东翼。背斜为区内主体构造,北西翼产状正常,南东翼总体上为倒转,并向北东方向逐渐恢复正常。主要控矿断裂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呈北东30°—40°。地层从背斜核部向两翼依次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矿床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五通组砂页岩与中石炭统黄龙组上段大理岩(局部为下段白云岩)之间的纵向断裂带内,其次为黄龙组上下岩性段之间,为“铁帽”褐铁矿型(中下部半氧化)金矿体。整个含矿带沿走向长1800米。共有金矿体11个,其中主要金矿体1个(1号矿体),占全区金矿储量的81%;其余为次要矿体,仅占全区储量的19%。1号金矿体受F1纵向断层控制,并与围岩产状近于一致,产在围岩产状正常部位,矿体倾向南东(113°),倾角75°—88°。矿区南以及深部,当围岩产状倒转时,矿体也随之倒转并逐渐尖灭,倾向北西293°,倾角70°—85°。矿体长1150米,最大厚度17.82米,平均厚度4.75米,呈似板状。矿石矿物成分为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含铁氧化物为针铁矿、水针铁矿、赤铁矿等。为一铁帽型金矿床。经过选矿试验,选冶总回收率87.2%—89.42%。

安徽省铜陵县黄狮涝山金矿于1992年开始基建,1994年投产,日处理矿石量300吨。

本区属铜官山矿区的外围,从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后期,在铜陵地区工作的地质队、物探队均在区内工作过,投入过少量地质、物化探工作,注意寻找铜官山式铜矿。1952年地质部三二一队做了自然电位,在黄狮涝山顶的西南侧表现为(300mV)负中心,于1953年施工一孔。

1965年,冶金八一二队根据物化探资料得知,黄狮涝山区有两个磁异常,最高峰值分别为400纳特和300纳特,于1967年设计一个验证钻孔,钻孔停在中石炭统黄龙组下段白云岩中,未见到矿体。虽未达到地质目的,但所提供的两个异常资料,为今后进一步工作和找金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黄狮涝山区是马山金矿床往南的延长部分,该区同样存在马山金矿成矿有利部位和低缓磁异常,为扩大马山金矿远景,1980—1983年在马山普查找矿评价中注意了黄狮涝山地段找矿。1980年施工3个钻孔,在个别钻孔中见到含金硫铁矿。1982年,冶金八一二队物化探分队在黄狮涝山区进行了1∶5000磁法、次生晕剖面性工作,发现上泥盆统五通组顶部有断续带状物化探异常,认为是隐伏矿体引起。

1982年4—9月,以王秉衡为组长,由章幼忠、高静、季敦棠、尹升吉等人组成的普查组,完成了1∶1万地质填图2平方公里,认为黄狮涝山一带成矿条件较好,又有低缓磁异常,建议开展汞气测量后,再利用中深孔寻找“马山式”金矿。

1983年,八一二队物探分队(邱培纶为分队长兼技术负责人,成员有祝亚尼、梁振光、胡章云、施安石、张为民、欧国喜、高本祥、胡德明、黄定生、陈志伟、李明阳等人),在黄狮涝山—章木山一带开展了1∶1万磁法、次生晕、测汞扫面,完成14平方公里,发现异常4处,认为在该区地下存在隐伏矿体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工作。

1984年元月,完成一个钻孔,见到较好的含金矿体两层。1983年—1984年6月,以陈太明为地质组长的铜官山外围普查组,在黄狮涝山—章木山一带进行了1∶1万地质填图(草测)。

1985年,王秉衡为地质组长,成员有冯福鼎(随后有章幼忠,尹升吉)等根据1984年的见矿钻孔(CK5502)提出黄狮涝山金矿普查设计。与此同时,物化探分队配合该区找金矿工作,在铜官山背斜南东翼完成1∶5000物探详查4.51平方公里,发现16个有望磁异常,其中该区68线异常最好。根据物化探异常所处的部位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经地质与物探研究共同设计了验证钻孔(CK6801),经过施工见到较好的含金褐铁矿(铁帽),揭开了黄狮涝山找铁帽型金矿的序幕。

1986—1988年,完成了黄狮涝山金矿床的详查工作,1989—1990年转入全面勘探。完成1∶1000地质填图137平方公里,1∶2000地形测量2.3平方公里,1∶2000地质填图3.21平方公里,探槽3026立方米,井探1623米,浅井平巷85米,钻探2.49万米(141个钻孔),坑探2310米以及基本分析样品(金、铁、硫、砷、铜等)9674个、矿石选矿流程试验样2个。1990年10月由王秉衡、尹从龙、汤新民、季连华、陈太明、钟皖章、马敦旭、刘小宝、邱掌珠(合肥工业大学资源环境系负责水文地质部分)提交了《安徽省铜陵市黄狮涝山金矿勘探中间地质报告》,提交金矿储量13.46吨,金平均品位为5.79克/吨。

1990年12月29日安徽省储委审查批准了该报告。

从详查至勘探到1990年提交中间地质报告,历时5年,共投入地勘费655万元,探明一个中型规模的金矿,速度快,周期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为发展安徽黄金事业做出较大贡献,在1990年荣获了“七五”期间发展安徽省黄金工业做出较大贡献的省级先进集体称号;同年又荣获地质矿产部颁发的金矿地质勘查工作三等功。

❽ 铜陵市金一黄金店什么地方有

想要在铜陵市招黄金店,可以到大型超市商场去找这个品牌的专柜。

阅读全文

与铜陵黄金金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钱吧理财 浏览:684
中邮稳定收益A基金 浏览:851
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388
外汇什么指标最准 浏览:291
招商银行沪深300理财怎么样 浏览:967
投融资会上的讲话 浏览:45
富国互联科技股票基金封闭期 浏览: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戏理财 浏览:11
招商融资发布会 浏览:20
租赁表外融资 浏览:575
中国股票价格为什么高 浏览:803
适合20岁怎么理财 浏览:83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