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问证券交易:清算模式分为哪几级
通常,把包含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经营机构、投资人三者的清算模式称回为二级清算模式;答把包含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异地资金集中清算中心(异地清算代理机构)、证券经营机构、投资人四者的清算模式称为三级清算模式。三级清算模式适用于异地清算,即由登记结算公司同异地资金集中清算中心(异地清算代理机构)办理一级清算,再由各地资金集中清算中心(各地清算代理机构)同本地证券经营机构办理二级清算,最后由证券经营机构同其客户办理三级清算。
Ⅱ 什么是“信用违约交换债券”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与特定违约风险相挂钩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双方分为信用保护买方(也称信用违约卖方)和信用保护卖方(也称信用违约买方),信用保护买方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Premium),当参考资产(Reference Asset)出现合约双方约定的信用事件时,信用保护买方有权从卖方获得一定的补偿。常见的信用事件包括破产、到期未能偿付、债务重组、债务加速到期、债务提前到期而债务人不履行、拒绝清偿/延期偿还等。
信用违约互换是当今金融市场上最为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李宏(2006)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动态模型和宏观经济干扰运用到信用管理理论中是信用管理方法中最重要的创新。动态模型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管理的传统特征,更加注重主动控制和管理信用问题,信用衍生品的广泛采用就是一个代表,它以Black-Scholes-Mer-ton(BSM)模型为核心,进一步扩展得到一个一般化的结构化模型,通过求出违约距离作为选择信用管理具体形式的基础。通过信用违约互换,投资者可以将参考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交易对手,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目前国际上发布信用衍生品市场数据的机构主要有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国际清算银行(BIS)等。虽然统计的口径不尽相同,但它们的数据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信息——信用衍生品尤其是信用违约互换发展极为迅速。BIS每3年进行一次的调查统计显示,2007年6月底,信用衍生品头寸从3年前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了51万亿美元,而信用违约互换占比达到了88%。信用违约互换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合约在与信用风险匹配方面有着较大的灵活性。除此之外,信用违约互换还有一些重要的优点,比如,提供做空机制、在参考资产存量有限的情况下介入信用风险管理、投资于外国信贷资产而不承担汇率风险、在流动性紧张时方便转让信贷头寸等。同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信用衍生品对信用风险的缓释作用等同于担保的作用,但目前只承认信用违约互换和总收益互换的缓释作用(王蕾等,2006)。
从信用违约互换的操作流程来看,信用违约互换同时具有固定收益证券和期权的某些特征。首先,信用保护买方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的金额,买方相当于间接卖空(或发行)债券,卖方相当于间接购买债券。所不同的是,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生效时买方没有从卖方处收到资金支付,而到期时有可能会收到资金支付,而债券发行或卖空时,卖空方或发行方会收到资金支付,而到期时必须支出本息等。其次,只有在双方约定的信用事件发生时,信用保护卖方才有义务向买方支付一定金额作为补偿,而如果信用事件没有发生,卖方不需要支付费用,对于卖方来说这属于或有支付,类似于期权合约中交易对手的行权与否,信用违约互换因此也被称为信用违约期权。买方定期支付的费用可以视为期权费,所不同的是,该支付在合约有效期内延续,而一般期权中的期权费是预先支付的。
信用违约互换与信用保护买方购买的保险类似,而且经常被相提并论。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为某种特定风险提供保障,但二者之间存在重大差别。梅明华(2005)认为,信用衍生品合约与财产保险合同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保险利益的要求不同、保险范围存在差异、赔偿启动条件不同、与目标资产的风险偏离程度不同、责任赔偿后的处理方式不同。
信用违约互换的清算有两种方式,即实物清算和现金清算。信用事件发生时,实物清算方式中信用保护买方按面值向卖方出售参考资产,现金清算方式中卖方向买方支付参考资产面值与市价之间的差价。信用事件发生时,参考资产不一定有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因此实物清算方式运用较多。不过,2006年ISDA将现金结算作为信用违约互换(单名、指数等)结算的标准方式,而根据BBA的调查,2006年现金结算比重已经有所增加,达到了24%。在实际交易中,信用保护买方不一定真正持有参考资产,如果合约约定采用实物清算,则买方将不得不从市场上购买该类资产,由于杠杆效应的存在,供求关系将会推动参考资产价格上涨。对于由此产生的资产价格上涨甚至逼空行情,各类机构态度不一,如对冲基金就主张实物清算,因为它们参与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参考资产价格上涨中获利。
Ⅲ 什么是信用违约掉期(CDS)
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即信用违约互换,又称信贷违约掉期,是进行场外交易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一,是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信贷衍生工具之一。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债权人通过CDS合约将债务风险出售,合约价格就是保费。
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方,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方,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合同定义的违约事件(如金融资产的债务方破产清偿、债务方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债务方违规招致的债权方要求召回债务本金和要求提前还款、债务重组等),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
(3)信用违约互换的清算模式是双边交易清算模式扩展阅读:
2008年,人们才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经济就像在CDS市场上走钢丝,摇摇晃晃随时都有跌落的危险。9月份,美国政府注资850亿美元,挽救了濒临崩溃的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这一紧急援助措施也挽救了那些背负着以该公司债券为保险对象的CDS产品的投资者;这样,政府的干预就避免了一起信用违约事件的发生。
但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巨头在同一个月被联邦政府接管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两家公司被政府接管属于信用违约事件。持有以两家公司债券(或股票)为保险对象的CDS合约的投资者,有权根据合约条款要求得到赔偿。
Ⅳ 金融互换中的利率互换和信用违约互换是什么意思
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 IRS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交换的只是不同特征的利息,没有实质本金的互换。利率互换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前进行转换。
目前我国应用的就是最简单的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的互换。
利率互换的简单案例说明
一、概念
两个单独的借款人,从不同或相同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在中介机构的撮合下,双方商定,相互为对方支付贷款利息,使得双方获得比当初条件更为优惠的贷款。就是说,市场出现了免费的午餐。
利率互换的前提:利率市场化、有市场化的基准利率、投资银行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解释:利率互换 interest rate swap。亦作:利率掉期。一种互换合同。合同双方同意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日期以未偿还贷款本金为基础,相互交换利息支付。利率互换的目的是减少融资成本。如一方可以得到优惠的固定利率贷款,但希望以浮动利率筹集资金,而另一方可以得到浮动利率贷款,却希望以固定利率筹集资金,通过互换交易,双方均可获得希望的融资形式。参见:互换 swap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ISDA(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于1998年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在此之后,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
在CDS合约中,CDS买方定期向CDS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一般用基于面值的固定基点表示。如果不出现信用主体违约事件,则CDS卖方没有任何现金流出;而一旦信用主体出现违约,CDS卖方有义务以现金形式补偿债券面值与违约事件发生后债券价值之间的差额,或者以面值购买CDS买方所持债券。CDS卖方可由主承销商或商业银行等第三方来担任,并且可以在银行间市场或其他市场进行CDS的交易,从而转移自身的担保风险。
在企业债券发行中引入信用违约互换,可以实现企业、CDS买方、卖方三方的共赢。对企业来说,通过发行附有CDS的企业债券,不仅可以降低债券的发行门槛,摆脱对银行担保的依赖,而且有利于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从CDS买方角度看,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可以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的有效规避,获取稳定的收益。从CDS卖方来看,公司通过收取相应费用实现自身的收益,并且可以通过出售CDS进行担保风险的对冲。
Ⅳ CDS(信用违约互换)究竟是个什么鬼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希望规避信用风险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购买方,向风险规避方提供信用保护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出售方,愿意承担信用风险。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其中希望规避信用风险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购买方而另一方即愿意承担信用风险,向风险规避方提供信用保护的一方称为信用保护出售方,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由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定义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交易简洁,自90年代以来,该金融产品在国外发达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A向B申请贷款,B为了利息而放贷给A,放贷出去的钱总有风险(如果A破产,无法偿还利息和本金),那么这时候C出场,由C对B的这个风险予以保险承诺,条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但万一A破产的情况发生,那么由C补偿B所遭受的的损失。
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类似保险合同。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如果买入信贷违约掉期合同被投资者定价太低,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种“保费”就会上涨,随之增值。
Ⅵ 银行清算业务与结算业务区别
1、含义上的区别
银行清算业务,指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支付中介(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审查及转入的金融活动。
银行结算业务,即转账结算业务,也叫支付结算,是以信用收付代替现金收付的业务。是指通过银行帐户的资金转移所实现收付的行为,即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收代付,从付款单位存款帐户划出款项,转入收款单位存款帐户,以此完成经济之间债权债务的清算或资金的调拨。
2、方式上的区别
银行清算包括、同城结算、异地结算、电子联行业务。
银行结算按结算形式,可分为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结算办法主要有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和异地托收承付以及信用卡等方式。
3、办理要求的区别
银行清算办理需设置清算系统安全密码使用办法,生成本有清算密钥和更换密钥,接受和审查会计柜台传入的汇划清单等会计凭证,录入或接收会计柜台传来的查询和查复信息,监控清算设备运行状况、网络通讯状况、相邻结点工作状态,与上下联行和有关部门联系。
银行结算办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银行结算办去的各项规定;各项经济往来,除按照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可使用现金外,必须办理转账结算;各单位办理结算必须使用银行统一规定的票据和结算凭证,并按照规定正确填写;银行按照结算办法的规定审查票据和结算凭证。
Ⅶ 什么是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最初抄是一种让银行袭管理信贷风险的工具。例如,如果某家银行觉得,自己承担了过多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信用风险,那么它可以把10亿美元的风险,与另一家银行10亿美元的福特汽车 (Ford Motor)风险互换。通过这个交易,两家银行都能慎重地分散各自的风险,同时维持与重要客户的关系。
Ⅷ 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有什么区别
两种方式有以下几点不同:
1、概念本身的不同,支付方式是指购物或消费需要付款形式的多种选择支付捷径,然而结算方式,是指用一定的形式和条件来实现各单位(或个人)之间货币收付的程序和方法。
2、分类方式不同,支付方式包括,货到付款、信用卡支付、在线支付、PayPal支付、银行电汇及邮政汇款不同支付方式,结算方式又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等七种。
3、适用主体的数量有一定的不同,支付方式只适用于协议双方谈定的协议支付方式,结算方式,则可以适用于经济主体之间其数量可以在两者以上。
4、发展历史不同,支付方式,是在经济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才不断发展的,其历史发展同科技发展相一致,结算方式,则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间和经济主体间存在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Ⅸ 信用违约互换的特点
1、信用违约互换自身流动性强。首先,其交易效率高、交易成本低。标准化的特点使交易商可迅速实现大规模的交易量,而其交易成本更只有一个基点的二分之一,远远小于单一标的资产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成本,因此,更受信用市场参与者的青睐其次,市场接受程度高。信用违约互换是公认的整体市场信用风险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能够比单一标的资产信用违约互换更迅速的反应市场的基本情况,并有化解系统风险的作用,获得经销商和业界的广泛支持。
2、可以增强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流动性。信用违约互换不仅自身的流动性高,还对整个信用衍生品市场流动性的增加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而:首先,信用违约指数其样本仅有125种,交易者可以通过复制信用违约互换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作多头或者空头的交易。在市场价格发生暴跌或者暴涨时,交易者就可以在两个市场上作对冲交易来回避风险,于是信用衍生产品整体市场的流动性就增加了。其次,指数交易本身就是一个增强市场流动性的特征之一,当能够通过信用违约指数基点的变化来对冲信用风险后,机构投资者就能够迅速的针对整个市场信用风险状况来调节信用风险头寸,从而促进了信用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量的增加。
3、可以平抑对冲信用风险,化解系统性风险。信用违约指数交易发展迅速而且吸引了大量的交易者,这主要是因为信用违约指数为交易者提供了以低廉的成本来快速分散、购买或出售信用风险。信用违约指数的交易者可以通过购买或者出售信用违约指数来管理信用风险头寸,从而化解系统风险
4、定价具有一定的透明性。信用违约互换指标的定价是每天免费提供的,投资者可以清楚了解其定价过程,便于投资者自己判断指标的定价公正与否,这实际上相当于向社会提供了一个监督的窗口,增加人们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信赖众所周知,定价的透明、精确是风险管理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之一,相较其他金融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在这方而的表现是比较突出的,这就保证了信用违约互换在交易过程中更具有可靠性,也促进了市场的优化。
(来源:MBa智库网络)
Ⅹ 信用违约互换 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你好,信用违约互换涉及两个当事人,双方约定以某一信用工具为参考,一方向另一方出售信用保护,若参考工具发生规定的信用违约事件,则信用保护出售方必须向购买方支付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