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常见的性能指标

常见的性能指标

发布时间:2021-06-20 01:00:15

①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字长:字长是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常见的微机字长有8位、16位和32位。

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中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MIPS为单位。

主频: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单位用MHz表示。

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

外设配置:外设是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CPU主频:CPU是决定笔记本电脑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计算机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在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即中央处理器在单位时间内平均运行的次数。

② 服务器性能测试中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服务器性能测试中有以下常用的性能指标:

【吞吐量】 固定时间间隔内的处理完毕事务个数。通常是1秒内处理完毕的请求个数,单位:事务/秒(tps);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内吞吐量的平均值。无法体现吞吐量的瞬间变化;

【峰值吞吐量】一段时间内吞吐量的最大值。是用来评估系统容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低吞吐量】一段时间内吞吐量的最小值。如果最小值接近0,说明系统有“卡”的现象;

【70%的吞吐量集中区间】通过统计15%和85%的吞吐量边界值,计算出70%的吞吐量集中区间。区间越集中,吞吐量越稳定。

③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字长,运算速度,主存储器,外存储器,硬件扩充能力。
1、字长
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
2、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
3、主存储器
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
4、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
5、硬件扩充能力
并行I/O是一种不需要转发的操作,是由各进程各自独立地发出I/O请求,以得到相应的数据区域,即多个处理器可同时对共享文件或不同文件进行I/O访问。扩充并行I/O能力是指提高I/O设备并行输入输出速度。

④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字长,运算速度,主存储器,外存储器,硬件扩充能力。

1、字长

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

2、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

3、主存储器

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

4、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

5、硬件扩充能力

并行I/O是一种不需要转发的操作,是由各进程各自独立地发出I/O请求,以得到相应的数据区域,即多个处理器可同时对共享文件或不同文件进行I/O访问。扩充并行I/O能力是指提高I/O设备并行输入输出速度。

(4)常见的性能指标扩展阅读

1、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可将计算机分为高性能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等。

2、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科学与工程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

3、控制器和运算器合在一起成为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

4、主存储器用于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具有存取速度快,可直接与CPU交换信息等特点。

5、系统软件是指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管理、维护、控制和运行,以及计算机程序编辑、翻译和装入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服务程序。

6、服务程序分为诊断程序,反病毒程序,卸载程序,备份程序,文件压缩程序。

⑤ 常见性能指标有哪些,并简述其定义

1、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的是“系统响应时间”,定义为应用系统从发出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响应所消耗的时间。把它作为用户视角的性能的主要体现。它包括网络上的传输时间,web服务器上处理时间,APP服务器上处理时间,DB服务器上处理时间,但不包括浏览器上的内容显示时间,即“呈现时间”,这是因为呈现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端的表现。
2、最大并发用户数
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从业务的角度来模拟真实的用户访问,体现的是业务并发用户数,指在同一时间段内访问系统的用户数量。另一种是从服务器端承受的压力来考虑,这里的“并发用户数”指的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的客户数,该概念一般结合并发测试(Concurrency Testing)使用,体现的是服务端承受的最大并发访问数。
3、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直接体现系统的性能承载能力。一般来说,吞吐量用请求数/秒或是页面数/秒来衡量,从业务的角度,吞吐量也可以用访问人数/天或是处理的业务数/小时等单位来衡量。当然,从网络的角度来说,也可以用字节数/天来考察网络流量。对于交互式应用来说,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
4、性能计数器
性能计数器(Counter)是描述服务器或操作系统性能的一些数据指标。例如,对Windows 系统来说,使用内存数(Memory In Usage),进程时间(Total Process Time)等都是常见的计数器。
5、思考时间
思考时间(Think Time),也被称为“休眠时间”,从业务的角度来说,这个时间指的是用户在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之间的间隔时间。从自动化测试实现的角度来说,要真实地模拟用户操作,就必须在测试脚本中让各个操作之间等待一段时间,体现在脚本中,具体而言,就是在操作之间放置一个Think 的函数,使得脚本在执行两个操作之间等待一段时间。
6、TPS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的交易或者事务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7、HPS
点击率:HPS,每秒钟用户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这个指标是WEB应用特有的一个指标,WEB应用是"请求—响应"模式,用户发出一次申请,服务器就要处理一次,所以点击是WEB应用能够处理的交易的最小单位。

⑥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⑦ 软件测试常见性能指标有哪些,并简述其定义

包括负载测试,强度测试,数据库容量测试,基准测试以及竞争测试

1、负载测试

负载测试,一种性能测试指数据在超负荷环境中运行,程序是否能够承担。在这种测试中,将使测试对象承担不同的工作量,以评测和评估测试对象在不同工作量条件下的性能行为,以及持续正常运行的能力。

2、强度测试

强度测试,一种性能测试,他在系统资源特别低的情况下软件系统运行情况。这类测试往往可以书写系统要求的软硬件水平要求。

实施和执行此类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因资源不足或资源争用而导致的错误。如果内存或磁盘空间不足,测试对象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并不明显的缺陷。而其他缺陷则可能由于争用共享资源(如数据库锁或网络带宽)而造成的。强度测试还可用于确定测试对象能够处理的最大工作量。

3、数据库容量测试

数据库容量测试指通过存储过程往数据库表中插入一定数量的数据,看看相关页面是否能够及时显示数据。数据库容量测试使测试对象处理大量的数据,以确定是否达到了将使软件发生故障的极限。容量测试还将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

4、基准测试

基准测试与已知现有的系统进行比较,主要检验是否与类似的产品具有竞争性的一种测试。

5、竞争测试

软件竞争使用各种资源(数据纪录,内存等),与其他相关系统对资源的争夺能力。



(7)常见的性能指标扩展阅读

软件测试原则: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测试前,首先需遵循软件测试原则,即不完全原则的遵守。不完全原则即为若测试不完全、测试过程中涉及免疫性原则的部分较多,可对软件测试起到一定帮助。

因软件测试因此类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性,测试人员能够完成的测试内容与其免疫性成正比,若想使软件测试更为流畅、测试效果更为有效,首先需遵循此类原则,将此类原则贯穿整个开发流程,不断进行测试,而并非一次性全程测试。

⑧ cpu主要性能指标

1、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就是CPU的工作频率。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通常说的赛扬433、PIII 550都是指CPU的主频而言的;

2、总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外频。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来说很重要,为了缓解内存带来的瓶颈,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工作频率;

3、工作电压: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386、486)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发展到奔腾586时,已经是3.5V、3.3V、2.8V了,Intel最新出品的Coppermine已经采用1.6V的工作电压了;

4、协处理器: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

5、流水技术:流水线pipeline是 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像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

6、超线程:可以同时执行多重线程,能够让CPU发挥更大效率,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浪费,可以把一颗CPU模拟成两颗CPU使用,在同时间内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来提高性能。

7、制程技术:制程越小发热量越小,这样就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CPU效率也就更高。

8、3阶缓存

L1 Cache(一级缓存):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现在笔记本电脑中也可以达到2M,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可以达到8M以上。

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

参考资料

中央处理器_网络

⑨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1. 运算速度。

  2. 字长。

  3. 内存储器的容量。

  4. 外存储器的容量。

  5. 外部设备的配置及扩展能力。

阅读全文

与常见的性能指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三大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167
京能集团境内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227
国内贵金属整顿 浏览:212
欢乐颂2外汇 浏览:800
政府申请国家贷款 浏览:598
黄金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
12月6号美元兑人民币 浏览:101
理财r0 浏览:70
600611大众交通股票 浏览:257
欧式看涨期权价格计算 浏览:918
适合90后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218
混合型基金涨跌看什么 浏览:628
专利对股票 浏览:125
东方财富手机版怎么看南下资金 浏览:907
小米贷款取现收费吗 浏览:423
南宁信托大厦 浏览:642
明股实债信托 浏览:789
遗产信托基金 浏览:67
安徽和生投资 浏览:823
股指期货对应基金 浏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