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127012转债什么时候可交易

127012转债什么时候可交易

发布时间:2021-06-18 18:04:50

⑴ DNF2011年春节礼包是什么

http://act3.games.qq.com/2690/work/show-id-127012.html 这个视频里有解释。。 自己瞄去。 反正 送腾讯一句话。 你是不是准备要倒闭了? 准备来次大型的收网活动? 一套 天空才多少钱? 你出个垃圾时装都688 。。 还不加城市移动。。。 好笑。

⑵ 工程资料范本 发到我的邮箱最好,[email protected]

已经发到你的邮箱里,看看可以不,我这里还有一些

⑶ 中国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

揭开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盖子”

□城乡之间差异显著:农村地区校外支出占比为16.6%,而城镇地区校外支出占比达42.2%

□虽然平时农村和城镇的差异不大,但是暑假期间,农村地区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时间平均为19.7小时,高于城镇地区的13.7小时

□不管是学科补习还是兴趣班,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父母学历的提高,校外教育参与率也在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市场力量的发展,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家庭对个性化、多元化教育的追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开始分化。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支出到底有多少?家庭校内外支出结构是怎样的?不同家庭的教育负担率是多少?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有何差异?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的参与率和花费是多少?

前不久,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简称“北大财政所”)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大型调查——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结果(以下简称“调查”)。这项调查是2017年由北大财政所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第一轮调查,调查包括0~3岁幼儿早教、3~6岁幼儿入园情况、6~16岁以及16岁以上在校生的在读情况、入学选择、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补贴。调查范围覆盖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地区外的29个省份,363个县,共涉及40011户的127012个家庭成员,其中农村12732户,城镇27279户,0~6岁及16岁以上在校生2.1万人,中小学在校生1.4万人。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同样根据家庭一年的消费总支出水平将家庭分为4组,最低的一组家庭生均学前教育负担率为16.6%,最高的一组为8.8%;按照孩子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来看,从没有上过学到大学及以上,学前教育负担率从8.1%到12.9%不等。再来看普通高中,按照家庭消费水平从低到高分为4组,负担率从42.1%到22.1%不等。按照孩子家长受教育水平从低到高,负担率依次为33.5%到24.6%不等。

可以看出,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率差距拉大,学前阶段最低和最高两组家庭之间相差7.8%,高中阶段相差达20%。而这一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较小,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财政投入确实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减少了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家庭对教育也存在差异化需求。在义务教育阶段,随着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支出随之增加。学前阶段也存在着相似的趋势。与学前和义务教育不同,普通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率主要受到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经济水平和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教育支出占比越低。

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占家庭教育支出的1/3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比例较高,达到家庭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家庭教育支出结构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而地区之间和城镇内部差异不大。

此次调查重点关注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分为校内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两部分。校内支出主要包括学费、杂费和其他选择性、扩展性收费。家庭在校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家庭在线上线下向机构或者个人购买的教育类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学科类、兴趣类校外培训。

在学前阶段,家庭生均校内支出占生均教育总支出的88.8%,校外支出占11.2%;小学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占38.3%;初中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7.5%,校外支出占32.5%;普高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73.3%,校外支出占26.7%。可以看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较高,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其次,城乡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而地区之间和城镇内部差异不大。以小学阶段为例,校内支出平均为4761元,占家庭生均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为2957元,占38.3%。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校外支出占比为16.6%,而城镇地区校外支出占比达42.2%。分东中西地区来看,校外支出占比差距不大。最高的东部地区为42.1%,最低的中部地区为34.1%。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37.2%和36.3%。从城镇内部来看,差异也不大。最高的一二线城市分别为44.2%和44.4%,其他城市平均为38.8%。

近一半的中小学生参与过校外教育

调查显示,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教育总体参与率为47.2%,参与校外教育的学生平均费用约为5616元。根据各学段在校生的规模估计,全国校外教育行业总体规模达到4580多亿元。在小学阶段,学科类和兴趣类校外教育占家庭校外支出的86.9%,初中阶段占81.3%,普高阶段占87.3%。可以说家庭很大一部分校外支出都投入在了校外教育上面。

就学科类校外教育来看,全国中小学生学科类校外教育参与率为37.8%,其中农村为21.8%,城镇为44.8%。分省份来看,参与率最高的地区超过60%,而最低的地区不到20%。上学期间每周平均参加5.4小时,时间最长的省份超过每周7小时,时间最短的省份每周低于3小时。暑假期间每周平均参加14.8小时,时间最长的省份超过每周25小时,最低的每周低于10小时。虽然平时农村和城镇的差异不大,但是暑假期间,农村地区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时间平均为19.7小时,高于城镇地区的13.7小时。

就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费用来看,全国中小学生平均为5021元。小学阶段费用为4139元,初中为5426元,高中为6288元。农村费用为1580元,城镇为5762元。就兴趣类校外教育来看,全国中小学生兴趣类校外教育参与率为21.7%;农村为5.4%,城镇为29%。分省份来看,参与率最高的地区接近50%,最低的地区低于10%。上学期间每周平均参加3.5小时,暑假期间平均每周参加7.4小时。参与兴趣类校外教育的学生平均费用约为3554元,农村为1692元,城镇为3694元。

无论是从参与率、参与时间还是费用,都可以看出家庭在选择校外教育方面,主要以学科和应试为主。此外,从家庭背景来看,不管是学科补习还是兴趣班,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提高,参与率均不断提高。同样,随着父母学历的提高,校外教育参与率也在提高。

家庭背景不同导致校内外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开始分化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家庭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支出,尤其是公立教育系统内部的支出开始减少并趋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趋同。收入差距越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教育需求的差异就越大。

当公立教育系统的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时候,一部分收入较高的家庭会转而到私人教育市场上寻求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当免费政策实施之后,公立学校更加偏向于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教育,导致一些家庭对教育的差异化需求无法在公立教育系统内部得到满足。如果当地的私立学校较为发达,这一部分家庭很可能转而选择将子女送到私立学校就读,从而导致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服务人群的日渐分化。如果可选择的私立学校有限,这些家庭也有可能选择将子女送到课外补习班,从而导致不同家庭在学校教育之外获得的市场教育资源的分化。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开始分化,由此造成新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市场化的教育提供者是否对传统的体制内学校产生影响?这又会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⑷ 十二星座漂亮专属戒指

圆形钻石─巨蟹、天秤温和高雅的巨蟹座与平和规律的天秤座圆形钻石代表爱家恋家的个性,巨蟹座的温和性情与高雅气质,与爱好和平、喜欢规律生活的天秤座,正符合圆形钻石所散发的光芒。在感情方面,巨蟹座对所爱的人会投注深厚的爱情,并发挥母爱的本质;而天秤座则对家庭有强烈眷恋,喜爱下厨的乐趣,持家有道,拥有贤妻良母的天资。在工作上,具有牺牲奉献精神的巨蟹座,待人亲切且乐善好施,是职场上难得的好同事;而擅长交际的天秤座,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人际关系相当和谐,是值得信赖和重视实际的人。巨蟹座和天秤座所呈现的特质,就像圆形钻石展现的平易近人却深受吸引的风采。梨形钻石─狮子、水瓶善长交际的狮子座与人尽为友的水瓶座性情活跃,擅长应酬交际的狮子座,和凡事先考虑他人立场,为朋友尽心尽力且重感情的水瓶座,好似梨形钻石一端浑圆,一端收窄成一点般深富魅力。在感情方面,狮子座是以宽大胸怀付出爱心的人,婚后绝对是值得依赖的伴侣;而博爱却非滥情的水瓶座,其实相当喜欢居家的乐趣,并以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自豪。在工作上,天生具备卓越创造力的狮子座,工作热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顺利成功;喜欢接触新事物,对美感特别灵敏的水瓶座,拥有艺术家的气质与独到眼光。狮子座和水瓶座所呈现的特质,就像梨形钻石散发出耀眼动人的无限光采。 榄尖形钻石─双子、射手善变复杂的双子座与大胆活泼的射手座兼具外交官与艺术家的不同个性,善变且复杂的双子座,以及性格大胆及外向,常使旁人为他活泼好动的个性所吸引的射手座,就像榄尖形钻石明显且独特的两端。在感情方面,热情却冷静理性的双子座,不但很少陷入热恋,甚至给人心不在焉之感;崇尚自由的射手座讲求爽朗简单的恋爱模式,新鲜感不断。在工作上,做事有冲劲,并同时具备思考力与行动力的双子座,是职场上不可或缺的人才;喜欢寻找刺激及新挑战的射手座,积极进取,追求工作成就的满足,却有其乐天享受的一面。双子座和射手座所呈现的特质,就像榄尖形钻石散发的璀璨光芒与独特魅力。方形钻石─金牛、处女中规中矩的金牛座与有条不紊的处女座。个性中规中矩,非常自律的金牛座,与生活态度严谨,喜欢有条不紊的处女座,就像方形钻石有棱有角的四边,整齐且方正。在感情方面,属于渐进型的金牛座,重视爱情与婚姻的精神层面,重视家庭;处女座多属于柏拉图式的恋人,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人无动于衷,绝不会陷入纠缠不清的恋情。在工作上,金牛座具备敏锐的感受力,纵使是艰深困难的工作也能运用他超强的耐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处女座巨细靡遗的注意力与洁癖是12星座之最,重视组织与纪律,凡事都要经过周详计划和理性分析,事事要求完美。金牛座和处女座所呈现的特质,就像方形钻石简洁明朗却又亮丽气派的特质。椭圆形钻石─白羊、摩羯直率善良的白羊座与坚忍耐久的摩羯座感情直率、心地善良的白羊座,和耐力十足、坚忍不拔的摩羯座,展现椭圆形钻石稳重却又带点变化的特性。在感情方面,白羊座经常散发年轻的希望与清纯的生命力,极为渴望爱情;对爱情专注而热烈的摩羯座,永远充满青春气息,较易发生黄昏之恋。在工作上,拥有极佳应变能力与事业热情的牡羊座,凡事都具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是个开创者,能够将自己的独特想法付诸行动;上进心强且活力充沛的摩羯座,常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意识与耐久的毅力,适合实务性的工作。白羊座与摩羯座所呈现的特质,就像椭圆形钻石散发出温柔气质。心形钻石─天蝎、双鱼神秘内敛的天蝎座与多情敏感的双鱼座具有独特神秘气质,性格内敛保守的天蝎座,以及性格机灵、温和多情、感觉敏锐的双鱼座,是12星座中最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就像心形钻石般情感丰富。在感情方面,言行举止总是释放出感性魅力的天蝎座,无时无刻不吸引众人的目光;而柔情似水的双鱼座,一但陷入情网,经常是死心塌地、无怨无悔地付出,甚至是牺牲奉献也在所不惜。在工作上,天蝎座具有忍辱负重却工于心计的特质,旁人永远无法了解他真正的想法;而拥有一颗恻隐之心的双鱼座,乐于助人,常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中获得好成绩。天蝎座与双鱼座所呈现的特质,不断散发著心形钻石光彩夺目的浪漫本质。 弄不上图 你去这看 http://www.onlylady.com/wedding/liuxing-127012.html

⑸ 半导体制冷要实现-18℃,用什么型号的制冷片最好

这个主要看你需要的-18℃是指制冷片表面,还是多大的密封空间,需要多快的降温速度等条件。制冷的对象是空气还是其它液体。温差指的是制冷片两面的温度差,可以通过制冷堆来实现。建议用TEC1-127012

⑹ DNF2011春节套

首先今年春节套要是给女枪买就算了,太难看了,价格楼上都说明了,二楼正解,再有套装属性跟之前的套装属性一样,比普通时装高点,还有时装衣服+15智力15力量,皮肤比普通的多20硬直0.5%防御,字数有限,不能多说啊

⑺ 中国银行可转债什么时候能卖出

中国银行可转债第二天可卖出。

在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

(7)127012转债什么时候可交易扩展阅读: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在目前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

可转债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

⑻ 中国家庭教育支出有多少 收入影响教育需求

揭开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盖子”
□城乡之间差异显著:农村地区校外支出占比为16.6%,而城镇地区校外支出占比达42.2%
□虽然平时农村和城镇的差异不大,但是暑假期间,农村地区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时间平均为19.7小时,高于城镇地区的13.7小时
□不管是学科补习还是兴趣班,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父母学历的提高,校外教育参与率也在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市场力量的发展,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家庭对个性化、多元化教育的追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开始分化。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支出到底有多少?家庭校内外支出结构是怎样的?不同家庭的教育负担率是多少?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有何差异?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的参与率和花费是多少?
前不久,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简称“北大财政所”)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大型调查——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结果(以下简称“调查”)。这项调查是2017年由北大财政所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第一轮调查,调查包括0~3岁幼儿早教、3~6岁幼儿入园情况、6~16岁以及16岁以上在校生的在读情况、入学选择、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补贴。调查范围覆盖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地区外的29个省份,363个县,共涉及40011户的127012个家庭成员,其中农村12732户,城镇27279户,0~6岁及16岁以上在校生2.1万人,中小学在校生1.4万人。
北大财政所希望借助这项研究将我国家庭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支出的“盖子”揭开,分析在公共教育资源和市场教育资源的双重配置机制下不同家庭所面临的机会和选择,以及市场化的教育供给主体对体制内学校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动相关的学术讨论与研究。
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家庭教育一年的支出近两万亿元
我国家庭教育支出水平较高,是教育总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本次调查数据估算,2016年下学期和2017年上学期,全国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总体规模约19042.6亿元,占2016年GDP比重达2.48%,远高于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中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1.01%的结果,总量上相当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60%。
2005年以来,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机制经历了一系列显著的改变。从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来看,公共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加,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达到了4.3%,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到了2016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达到了31396亿多元,占GDP比例为4.22%,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80.7%。另一方面,根据官方统计数据,非财政性教育经费2016年为7492亿元,占GDP比例为1%,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9.3%。
北大财政所所长王蓉教授认为,由于我国教育经费统计没有统计家庭在学校之外的支出,过去根据全国教育经费统计中非财政性教育经费GDP的占比,得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的判断,是值得商榷的。
一线城市和东北地区的家庭教育支出最多
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存在较大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其中,一线城市和东北地区最高,三四线城市仅为一线城市的一半。
根据调查数据,全国学前和中小学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为8143元,其中农村3936元,城镇1.01万元。分学段来看,学前阶段全国平均为6556元,农村为3155元,城镇为8105元;小学阶段全国平均为6583元,农村为2758元,城镇为8573元;初中阶段全国平均为8991元,农村为4466元,城镇为1.1万元;普通高中全国平均为1.69万元,农村为1.22万元,城镇为1.82万元;中职全国平均为1.07万元,农村为9061元,城镇为1.14万元。
调查显示,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不仅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地区和城镇内部也存在差异。以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家庭教育支出为例,按照东中西地区划分,东北部地区最高,为1.1万元;西部5567元,为东北部的一半左右;东部地区为8657元,中部地区为6382元。在城镇内部,按照一二三线城市划分,一线城市为1.68万元,二线城市为1.12万元,其他城市为7037元,占一线城市的不到一半左右。
义务教育阶段公共财政的投入减少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
家庭生均教育负担率(指每生每年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编者注)不仅在城乡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家庭条件也存在差异。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开始分化,而普通高中阶段不同家庭对教育需求则相对趋同。
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全国家庭生均教育支出负担率为13.2%,其中农村10.6%,城镇为14.3%。分学段来看,学前阶段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0.7%,农村为8.4%,城镇为11.7%;小学阶段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0.4%,农村为7.5%,城镇为11.9%;初中阶段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5.2%,农村为13.6%,城镇为16%;高中阶段,普通高中生均家庭教育负担率为26.7%,农村为30.9%,城镇为25.6%。
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家庭一年的消费总支出水平将家庭从低到高分为4组,消费水平最低的一组家庭教育负担率为14.7%,接近全国平均的城镇家庭教育负担率。按照孩子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将家庭分为5组,家庭教育负担率根据母亲受教育水平从10.2%到16.1%不等,总体上随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同样根据家庭一年的消费总支出水平将家庭分为4组,最低的一组家庭生均学前教育负担率为16.6%,最高的一组为8.8%;按照孩子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来看,从没有上过学到大学及以上,学前教育负担率从8.1%到12.9%不等。再来看普通高中,按照家庭消费水平从低到高分为4组,负担率从42.1%到22.1%不等。按照孩子家长受教育水平从低到高,负担率依次为33.5%到24.6%不等。
可以看出,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率差距拉大,学前阶段最低和最高两组家庭之间相差7.8%,高中阶段相差达20%。而这一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较小,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财政投入确实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减少了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家庭对教育也存在差异化需求。在义务教育阶段,随着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支出随之增加。学前阶段也存在着相似的趋势。与学前和义务教育不同,普通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率主要受到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经济水平和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教育支出占比越低。
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占家庭教育支出的1/3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比例较高,达到家庭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家庭教育支出结构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而地区之间和城镇内部差异不大。
此次调查重点关注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分为校内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两部分。校内支出主要包括学费、杂费和其他选择性、扩展性收费。家庭在校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家庭在线上线下向机构或者个人购买的教育类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学科类、兴趣类校外培训。
在学前阶段,家庭生均校内支出占生均教育总支出的88.8%,校外支出占11.2%;小学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占38.3%;初中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7.5%,校外支出占32.5%;普高阶段,校内支出占教育支出的73.3%,校外支出占26.7%。可以看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较高,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其次,城乡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而地区之间和城镇内部差异不大。以小学阶段为例,校内支出平均为4761元,占家庭生均教育支出的61.7%;校外支出为2957元,占38.3%。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校外支出占比为16.6%,而城镇地区校外支出占比达42.2%。分东中西地区来看,校外支出占比差距不大。最高的东部地区为42.1%,最低的中部地区为34.1%。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37.2%和36.3%。从城镇内部来看,差异也不大。最高的一二线城市分别为44.2%和44.4%,其他城市平均为38.8%。
近一半的中小学生参与过校外教育
调查显示,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教育总体参与率为47.2%,参与校外教育的学生平均费用约为5616元。根据各学段在校生的规模估计,全国校外教育行业总体规模达到4580多亿元。在小学阶段,学科类和兴趣类校外教育占家庭校外支出的86.9%,初中阶段占81.3%,普高阶段占87.3%。可以说家庭很大一部分校外支出都投入在了校外教育上面。
就学科类校外教育来看,全国中小学生学科类校外教育参与率为37.8%,其中农村为21.8%,城镇为44.8%。分省份来看,参与率最高的地区超过60%,而最低的地区不到20%。上学期间每周平均参加5.4小时,时间最长的省份超过每周7小时,时间最短的省份每周低于3小时。暑假期间每周平均参加14.8小时,时间最长的省份超过每周25小时,最低的每周低于10小时。虽然平时农村和城镇的差异不大,但是暑假期间,农村地区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时间平均为19.7小时,高于城镇地区的13.7小时。
就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费用来看,全国中小学生平均为5021元。小学阶段费用为4139元,初中为5426元,高中为6288元。农村费用为1580元,城镇为5762元。就兴趣类校外教育来看,全国中小学生兴趣类校外教育参与率为21.7%;农村为5.4%,城镇为29%。分省份来看,参与率最高的地区接近50%,最低的地区低于10%。上学期间每周平均参加3.5小时,暑假期间平均每周参加7.4小时。参与兴趣类校外教育的学生平均费用约为3554元,农村为1692元,城镇为3694元。
无论是从参与率、参与时间还是费用,都可以看出家庭在选择校外教育方面,主要以学科和应试为主。此外,从家庭背景来看,不管是学科补习还是兴趣班,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提高,参与率均不断提高。同样,随着父母学历的提高,校外教育参与率也在提高。
家庭背景不同导致校内外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开始分化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家庭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支出,尤其是公立教育系统内部的支出开始减少并趋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趋同。收入差距越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对教育需求的差异就越大。
当公立教育系统的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时候,一部分收入较高的家庭会转而到私人教育市场上寻求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当免费政策实施之后,公立学校更加偏向于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教育,导致一些家庭对教育的差异化需求无法在公立教育系统内部得到满足。如果当地的私立学校较为发达,这一部分家庭很可能转而选择将子女送到私立学校就读,从而导致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服务人群的日渐分化。如果可选择的私立学校有限,这些家庭也有可能选择将子女送到课外补习班,从而导致不同家庭在学校教育之外获得的市场教育资源的分化。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享受到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开始分化,由此造成新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市场化的教育提供者是否对传统的体制内学校产生影响?这又会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127012转债什么时候可交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恒冒财富理财 浏览:721
银行跨境理财 浏览:352
股票一次最多买多少股 浏览:666
办房贷要买贵金属 浏览:702
80年代理财 浏览:903
中翌理财亏掉怎么报警 浏览:295
人民币增值利好哪些股 浏览:532
招财猫理财投资 浏览:577
征信可以办助学贷款吗 浏览:259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关注好友组合 浏览:263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