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流动性风险控制指标主要有
主要指标有:现金头寸指标、核心存款比例、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贷款总额版与核心存款的比率权、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易变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大额负债依赖度等等。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
(一)整体的流动性管理政策。
(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体系。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
(四)资产与负债组合。
(五)流动性风险限额及超限额处理程序。
(六)现金流量分析。
(七)不同货币、不同国家、跨境、跨机构及跨业务条线的流动性管理方法。
(八)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及相应的监测流程。
(九)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十)应急计划及流动性风险缓释工具管理。
报表就多了,1104报表是少不了的,还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分析等
B. 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哪些指标,一般需要出哪些报表
主要指标有:现金头寸指标、核心存款比例、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回例、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答率、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易变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大额负债依赖度等等。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
(一)整体的流动性管理政策。
(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体系。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
(四)资产与负债组合。
(五)流动性风险限额及超限额处理程序。
(六)现金流量分析。
(七)不同货币、不同国家、跨境、跨机构及跨业务条线的流动性管理方法。
(八)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及相应的监测流程。
(九)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十)应急计划及流动性风险缓释工具管理。
报表就多了,1104报表是少不了的,还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分析等
C. 中国银行流动性风险防控主要遵循哪几个指标
哥们,这些在内部文件或书刊上都可以找到的,有必要在网上问吗?
问问风险条线上的同事,就可以了
D. 企业流动性风险可以从那些指标分析啊
公司根据业务特性形成产、寿、再保险等类型,而此次流动性风险项目的测试方案也基于保险公司自身经营特点对“产寿再”公司提出差异化管理要求。具体来看,此前对险企的日常现金流管理简单规定为,保险公司应监测公司日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而目前则改为更加精细的差异化管理,监管指出“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应每日监控各账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再保险公司应至少每月监控公司整体账户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同时对于未实现总部集中收付的保险公司,应当至少每周监控各分支机构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4)流动性风险指标的是扩展阅读
流动性测试方案中,监管对“流动性覆盖率”进行了重新定义。中国精算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副主任陈辉指出,新定义已细化到了业务端、投资端等,要求险企对数据的使用更加明确,如果新定义落地实施,该数据的计算会更规范,可有效减少保险公司对流动流动性覆盖率预测的随意性。
此前,流动性覆盖率的计算方式为“(优质流动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未来一个季度的净现金流)X100% ”。
而新的流动性覆盖率为流动性来源与流动性需求之比,流动性来源主要包括存量业务流动性来源、短期筹资流动性来源、新保业务流动性来源。流动性需求主要包括存量业务流动性需求、短期筹资流动性需求、新保业务流动性需求。
E.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哪些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对于银行流动性监管有四个主要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
1、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
计算公式: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2、净稳定融资比例是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另一个流动性监管指标,用于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该比率的分子是银行可用的各项稳定资金来源,分母是银行发展各类资产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来源。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1年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
3、贷存比,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占存款负债的比例,又称存贷比。影响贷存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对银行贷存比的上限管理(会逐步放开)、国家针对贷款增速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存款由于利率变动或居民拓宽投资理财渠道(如居民将存款更多地投向股市就会提升银行贷存比)、以及各家银行不同的资产质量状况和经营策略等因素。
4、流动性比率是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它用于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计算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的主要因素。
F. 什么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有哪几种
成为第202位粉丝
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义
第一,流动性极度不足。流动性的极度不足会导致银行破产,因此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致命性的风险。但这种极端情况往往是其他风险导致的结果。例如,某大客户的违约给银行造成的重大损失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问题和人们对该银行前途的疑虑,这足以触发大规模的资金抽离,或导致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为预防该银行可能出现违约而对其信用额度实行封冻。两种情况均可引发银行严重的流动性危机,甚至破产。
第二,短期资产价值不足以应付短期负债的支付或未预料到的资金外流。从这个角度看,流动性是在困难条件下帮助争取时间和缓和危机冲击的“安全垫”。
第三,筹资困难。从这一角度看,流动性指的是以合理的代价筹集资金的能力。流动性的代价会因市场上短暂的流动性短缺而上升,而市场流动性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资金成本均产生影响。市场流动性指标包括交易量、利率水平及波动性、寻找交易对手的难易程度等。筹集资金的难易程度还取决于银行的内部特征,即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需求及其稳定性、债务发行的安排、自身财务状况、偿付能力、市场对该银行看法、信用评级等。在这些内部因素中,有的与银行信用等级有关,有的则与其筹资政策有关。若市场对其信用情况的看法恶化,筹资活动将会更为昂贵。若银行的筹资力度突然加大,或次数突然增多,或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G. 衡量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指标
主要抄指标有:现金头寸指袭标、核心存款比例、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例、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易变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大额负债依赖度等等。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涉及:
(一)整体的流动性管理政策。
(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体系。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
(四)资产与负债组合。
(五)流动性风险限额及超限额处理程序。
(六)现金流量分析。
(七)不同货币、不同国家、跨境、跨机构及跨业务条线的流动性管理方法。
(八)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及相应的监测流程。
(九)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十)应急计划及流动性风险缓释工具管理。
报表就多了,1104报表是少不了的,还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分析等
H. 银行流动性风险与哪个指标关系最大
现金资产率:
这一指标是指现金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率。现金资产包括现金、同业存款和中央银行的存款,这部分资产流动性强,能随时满足流动性的需要,是银行预防流动性风险的一级储备。流动性资产又称储备资产,是指那些流动性较强,可以预防流动性风险的资产,包括现金资产和短期有价证券。短期有价证券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债券,其流动性仅次于现金资产,变现速度快。现金资产率越高,说明银行的流动性越高,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因为现金具有最后清偿债务的特征。
I. 什么是流动性风险
2009年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将流动性风险定义为:流内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虽容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产生于银行无法应对因负债下降或资产增加而导致的流动性困难。当一家银行缺乏流动性时,它就不能依靠负债增长或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变现资产来获得充裕的资金,因而会影响其盈利能力。极端情况下,流动性不足能导致银行倒闭。
(9)流动性风险指标的是扩展阅读:
风险分类: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
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筹资能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原有的筹融资安排,迫使商业银行被动地进行资产负债调整,造成流动性风险损失。这种情况可能迫使银行提前进入清算,使得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