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对股市造成影响
1、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
2、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中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房地产业的冬天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
4、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
5、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
6、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
(1)经济危机黄金股票扩展阅读:
金融危机是金融领域的危机。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贰』 经济衰退时期,什么样的股票表现会比较好
非周期性行业股票经济衰退时期表现会较好。
非周期性行业是指那些不受专宏观经济影响的行业,不存属在特定的周期时间,以及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往往集中在涉及人类日常消费的行业。例如:食品,医药,烟酒类,服装,粮食类,交通运输等。简单来说,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就是非周期性行业,提供生活非必需品的行业就是周期性行业。
『叁』 经济危机时 买什么股票
到底时,爱哪只哪只。优选传媒娱乐股,没钱了,人需要精神生活,娱乐慰藉空虚的内心
『肆』 为什么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在19世纪后半期,主要货币的价值由金价决定,固定汇率制度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际金融秩序的紊乱,从而使得金本位制度崩溃。在战争之后,英国和美国一起,准备恢复金本位制度。到了1928年,金本位体制建立起来,参与者的数量还超过从前,达到40多个国家。但是,随后的经济大萧条又削弱了国际金融合作的基础,金本位体制很快再一次崩溃。
金本位制
“19世纪的后25年是在金本位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断扩展的最好见证,它以各国货币的固定国际汇率将世界上主要国家联系起来,因而可能是一种比以往任何体系都更稳定的体系。[1]”英国是从1821年开始实行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德国在1871年采用了金本位、荷兰是在1873年紧随德国之后,瑞士和比利时是在1878年采用的金本位制度。法国虽然朝着金本位制度方向发展,但是它保持着金银复本位制。1879年,美国开始用黄金固定美元的价值,1897年俄罗斯和日本支持采用黄金,而奥匈帝国实际上也是支持金本位制度的。可以看出,作为国际货币体系形式的金本位制度在1900年以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扩展。金本位体系被认为是国际货币安排和国际收支调整的特别体系。
虽然对金本位体制下自动调节的解释在不同的国家有一些不同,但是原理基本一样。出口国接受外币支付,因为不愿意持有外币,所以,他们就将其转换为黄金,然后再把黄金拿到国内银行转换成国内货币。这样,有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出,有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入,因为黄金提供了一个基础——所有国内货币在需求上都可以转变为黄金——这将决定每一个国家的货币盈余。调节过程被认为是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从而黄金外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黄金储备减少,导致货币流通量减少,从而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价格下降之后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使得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那么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从而黄金流入,导致货币流通量增加,带动物价上涨,从而使得输出减少,输入增加,这样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但是在实践中,调节很少是自发的。国家常常不按照理论上的规则来调节其经济。经常项目的顺差不是依靠贸易来进行调整,而是通过利率机制,通过资本项目来弥补差额。比如,当国际收支逆差所造成的黄金流失和国内货币供应减少时,通过提高市场利率,从而引起套利资本流入该国。当出现黄金流失的时候,英格兰银行通过提高再贴现率,这就使得伦敦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上升,从而加快国际资本流入。总之,处于贸易顺差的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大力投资,巨额资本转移的效果掩盖了发展中国家的赤字。贸易顺差国家发现不用调节国内经济适应金本位制就能够保持其地位。国际收支的赤字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提高国内利率加以掩饰。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之所以能够相对稳定地从英国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进而演化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这是与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相互联系的。英国自18 世纪60 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到19 世纪中期,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以及世界贸易金融中心。从1760 年到182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约占世界工业生产的50 % ,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7 %。随着英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放贷业务日益活跃。到19 世纪中期,伦敦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镑实际上作为世界货币充当着各国贸易结算的主要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在大多数工业化强国于19 世纪70 年代实行金本位制之前,英国已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大量黄金流入了本国。更为重要的是,英镑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一种等同于黄金的国际货币,在雄厚实力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支持下,英国的对外贸易在当时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而国际贸易的扩大也使英镑的国际信誉逐步建立起来,而在英镑国际化的过程中,伦敦也成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金融中心。
金本位制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它会带来极高的资本流动性,巨大的私人资本流量以及外汇的投机攻击。在战争的压力下,世界经济的结构变化加上普遍的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金本位制将无法顺利发挥作用。
经济萧条
工业化以来,经济危机出现过许多次。有学者认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曾经在1825年爆发过第一次经济危机。美国工业化始于19世纪20年代,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废除了奴隶制,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于19世纪70年代赶上了英国。从历史角度考察,美国先后分别于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21年、1929-33年、1937-38年、1948-49年、1957-58年、1969-70年、1974-75年、1980-82年、1990-91年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但是只有两次危机是较大的。一次是1857年的经济危机,一次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欧洲是这次战争的主战场,英、德、法、俄等国家为争夺霸权互相拼死厮杀,元气大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就连当时头号投资大国英国也欠美国41亿美元的债款。美国已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债权国和国际金融中心,同时,美国也从战前的工业大国之一跃为资本主义世界名列首位的经济大国。经济的扩张创造出信心和期望心理,结果使美国的股市持续上涨。股市价格平均一年上涨18%,1926年3月到1929年10月间涨了一倍以上。但是这是泡沫经济,终于股市大崩盘。实体经济在1929年的夏季开始走上下坡路。汽车生产从1929年6月开始下挫。农产品价格从1929年到1932年跌50%。崩盘导致人们争相追求流动性,债主急于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持有股票的人则急于脱手。这个过程中,订单和贷款取消了。通货紧缩散布到脆弱的商品市场与耐用消费品工业。银行开始接二连三的倒闭。破产的银行从1929 年的659 家增至1930 年的1352 家,到1933年情况仍然十分严重,破产加上停业整顿和改组的银行高达4004 家,占银行总数的28.2 %。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开工率迅速下降,1932 年制造业的开工率由1929 年的约80 %降到了42 %,其中最严重的行业如炼钢业同期从88. 5 %降到19. 5 %,从而造成经济的大萧条[2]。
这次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严重的大萧条。1929到1932年间,美国的全国产出下降32%,工业产量的降幅接近一半。失业率从1929年的3.1%上升到1932年的23.6%[1]。1929-1933年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失业,自由市场体系彻底崩溃。罗斯福为了挽救危机在美国实行新政,开创了混合经济的新时代。
『伍』 经济危机黄金涨还是跌
在金融危机中,黄金价格的三个阶段
源自: 李子昕 4709?
一阶段,金融危机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法币信心开始丧失,为了保值,人们纷纷选择硬通货黄金,因此金价飙升。因此,我们也可以把金价的持续飙升,作为世界级金融危机即将发生的一个征兆。当金价由飙升开始回落时,一场震惊世界金融危机就要发生了。
第二阶段,金融危机已经发生,一些金融公司相继破产,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正向经济危机转变。这时,一些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金融经济危害开始向实体经济延伸,一些实体企业开始出现破产。这时,流动性是企业的瓶颈。货币需求增大,为了应对资金需求,一些企业、政府开始抛出黄金,金价开始滑落。因此,我们可以把金价滑落看为是看为是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化的信号。如果各国政府应措得当,这个阶段会比较短。另外,因为各国政府应举政策会有差异,这个阶段会有反复。
第三阶段,金融危机得到控制,政府的救市措施得以实施,经济危机正在被克服或者得到控制,黄金的保值作用再次引起投资者关注,金价再度起升,这个时候金价的起升是恢复性质,比较缓慢但是较为坚挺。
由于国际金融大鳄的投机作用,会使这三个阶段在第一、第二阶段的转变上比较清晰,但是第二、第三阶段转变比较模糊。第二阶段反复曲折。因此,当黄金价格由剧烈变化走向稳步回升时,可以认为是金融危机已经结束或者即将结束的信号。
另外,在上述三个阶段变化中,即使功力非常黄金分析师的判断都会频频出错。这是因为,这时金价的走势呈现“出格”走势。跌得时候都要跌过头,涨的时候也要涨过头。传统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方法都已失效或者部分失效。只有盘感十分敏锐的操盘者才会在这个时期的黄金投机中频频得手。
『陆』 经济危机下,如何购买美元和黄金避险保值
同志抄?你是想同时购买黄金和美元进行保值吗?呵呵,美元走势跟黄金走势一般是呈负相关性的,如果同时购买黄金和美元的话,估计你是赚不到钱的,最好是选择其中一样,我觉得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还是购买黄金比较安全点,如果想要购买事物金的话,应该去黄金交易所,开户,不要去证券公司,找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单位,这样的话,安全性高。
『柒』 为什么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黄金会下跌。
在经济来危机的时候黄金价格下跌是产自能过剩、经济紧缩的标志。
因为黄金的避险价值的深层次根源来自于黄金残存的货币属性,即历史上长期作为金属货币或纸币本位的黄金相对于各国发行的信用纸币的保值功能。经济波动乃至政治军事突发事件动摇了人们对一国货币的信心,从而引发购黄金以规避货币贬值的风险的行为。
因此黄金的避险需求遵循的的逻辑是“金融危机或政治军事变乱———一国实体经济下滑或者货币供应失控——一国货币贬值的风险——抛出纸币购买黄金的避险行为 ”。
(7)经济危机黄金股票扩展阅读:
经济危机的原因可能是:
1、经济政策错误;
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3、自然灾害;
4、全球化的后果;
5、金融政策错误。
经济危机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在生产方式危机才变成了现实。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发展,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捌』 为什么马航事件会引起各国股票大跌而黄金价大长
因为是导弹击落飞机,一般会理解为战争的导火索,所以黄金会被炒。
『玖』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华尔街股市为何突然下跌
原因:
1、1929年,在世界贸易中,美国的份额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资本输出额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但在浮华背后,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剧,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经出现严重失衡,因而股市下跌。
2、由于市场萎缩,大量工厂倒闭,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人心惶惶,大量股票持有者都抛售股票,结果所有股票都成垃圾了,只有卖家而没有买家。
3、证券市场出现了畸形发展,从投资到投机,市场泡沫越来越多。缺乏监管的银行却还在不断鼓励人们超前消费,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奢侈品,乃至抵押房产去购买股票,从而进一步助长了股市的投机行为,也使银行内部的不良资产不断堆积。
从192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危机首先在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9)经济危机黄金股票扩展阅读: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表现:
(1)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危机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7.2%,其中美国下降40.6%,法国下降28.4%,英国下降16%,日本下降8.4%。主要国家的生产退回到20世纪初或19世纪末的水平。
(2)企业大批破产,工人大量失业,经济损失严重。
危机时期,倒闭的企业数,美国达14万家(另外还有近1万家银行),德国为6万家,英国为3.2万家。资本主义世界的全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加上半失业者,则达4000~4500万。
(3)世界商品市场急剧萎缩,关税战、贸易战加剧。
美国于1930年将应税进口商品平均税率提高到53.2%;英国从1932年起实行帝国特惠制;德国限制进口量;法国实行进口配额制。结果,1929~1933年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缩小2/3,退到1919年的水平。
『拾』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金价有没有上涨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黄金价格由政府制定,从1盎司折合20.67美元上升为1盎司折合35美元,但不允许私人收藏和买卖黄金。
1929年的危机给控制美联储的国际银行家带来的一个直接的最想要的收获—1933年3月9日,以拯救金融危机和防止美国黄金向欧洲流失的堂皇名义,刚刚上任5天的美国新任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急不可耐地推出了《1933年紧急银行法案》(The Emergency Banking Act Of 1933),它获得国会参众两院的通过。该法案授予罗斯福管制、禁止金银出口或窖藏的权利,授予财政部要求民众上缴所持有的一切金币、金条以及黄金券(该证券完全由黄金担保)的权利。在国际银行家的鼎力相助下,罗斯福铁了心要剥夺美国人民自由拥有黄金的权利。4月5日,他发布一道行政命令,要求所有人向银行交出金币、黄金券和金条,以每盎司黄金20.67美元的价格兑换纸币或银行存款;银行向美联储上缴黄金。任何私藏黄金者,将被重判10年监禁和25万美元。罗斯福对此的狡辩是紧急临时措施,但该法案直到1974年才被废止。
1933年4月,国会通过的法案进一步授权总统调低美元的含金量,使之达到将近100年前的1837年确定的1盎司兑20.67美元这一比例的50%~60%。1933年6月5日,国会进一步采取行动,规定任何合同契约,包括美国政府所承担的义务中约定的以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的条款即刻废止。1934年的1月,美国又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金价重新定为35美元1盎司,但美国人民无权兑换黄金。美国人刚刚上缴黄金换了美元,就被“罗斯福新政”洗劫了近一半。
取缔美国政府所负义务(美国人民此后在与政府和美联储的交易中,政府和美联储不再有支付黄金的义务)中有关的黄金条款引发了大规模的法律诉讼,诉讼案直到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认为国会无权取缔政府所负债务中承诺的以黄金支付债权人的义务;但是,高等法院接着宣称,因为私人持有黄金不再合法,原告要求赔偿美元含金量变动(从1盎司折合20.67美元变为1盎司折合35美元)所引发的损失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