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康静黄金

康静黄金

发布时间:2021-06-11 05:50:26

❶ 文言文翻译《明史.卷三》

译文
兴宗孝康皇帝朱标,明太祖的长子。母亲是高皇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朱标生于太平的陈迪家。朱元璋称吴王后,朱标被立为王世子,跟随宋濂学习经典。
吴元年(1367),朱标年仅十三岁,太祖便命他前去巡察临濠墓地,并对他说:“商高宗过去烦劳于外,周成王很早就接受《无逸》之训,他俩都懂得百姓的疾若,所以在位期间能勤俭持政,成为好的守成之君。我儿你生长于富贵,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今天要前往旁近郡县,游览山川,跨越田野,可以因征途的险易而知道鞍马的勤劳,看到民间百姓的生业而知道衣食的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而知道风俗的美恶。到了祖宗住地,你要访求父老乡亲,向他们询问我当年起兵渡江时的事情,并将它牢记在心,以明白我创业是多么不容易。”又命中书省选择官吏陪同朱标前行。凡所经过的郡县城壕山川之神,朱标都以羊猪祭祀。经过太平时,朱标特地拜访了他出生的陈迪家,赏赐白金五十两。到达泗州、濠州后,朱标告祭了诸祖墓。这年冬天,朱标跟随太祖视察郊坛,太祖命左右随从将朱标引到农家,遍观服食器具,太祖又指着路旁的荆棘对他说:“古人用它施以扑刑,因为它能祛除风寒,虽然会伤人却不会杀死人。古人的用心如此仁厚,我儿要牢记心中。”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标被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求教授太子,太祖给予嘉奖,并接受了他的请求。中书省都督府请求仿效元朝旧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太祖认为元朝旧制不值得仿效,便命令詹同考据历代东宫官制,然后挑选勋德老成及新提升的贤士兼任东宫官属。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瑞、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王献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使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太祖嘱咐他们说“:朕之所以在东宫不另设府僚,而以卿等兼任,其原因在于现在战事尚未平息,朕若有事在外,必定是太子监管国家,如果设立府僚,那么包括卿等在内,遇事得向上陈述,让太子知道,太子有时可能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一定会说这是府僚让他这么做的,于是隔阂就容易产生。朕之所以又特别设置宾客、谕德等官,是想让他们辅成太子的德性,并且挑选名儒担任,就是这个缘故。昔日周公教育成王严格整顿军队,召公教导康王设立皇家六师,这么做都是为了居安思危,不忘武备。因为即位之君,生长于富贵,受宠于安逸的生活中,不熟悉军队,一有缓急,便不知所措。所以周、召二公之言,你们都要牢记心中。”

这一年,太祖下令挑选国子监学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到宫禁为太子伴读。国琦等到谨身殿回答太祖的问题,他们容貌俊秀,应对详细,出语不俗。太祖十分高兴,因此对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说“:这些学生熟悉文学艺术,但是与太子相处,应当使他们心术端正,不致轻浮、奢侈,这样对太子的品行也有帮助。”不久,又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

在此之前,太祖下令修建大本堂,将古今地图书籍充斥其中,然后征求四方名儒教育太子诸王,轮流昼夜值班,挑选才智出众之士充当伴读。太祖时常赐宴赋诗,与他们商榷古今之事,评论文章。太祖命诸儒写成《钟山龙蟠赋》。有一次,太祖摆酒欢饮,兴致盎然,自作《时雪赋》,赐给东宫官。下令三位老师、谕德朝贺东宫,东宫予以答拜。又命东宫及王府官吏编辑可以作为借鉴的古人之事,训谕太子诸王。四年春,太祖命人制作《大本堂玉图记》,赐给太子。

十年,太祖下令从今开始政事全部交给太子处理,然后由太子上奏。他嘱咐太子道“: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通达人情,明白事理,遇事故能处理得当。而守成之君生长于富贵,若非平日磨练,很少有不犯错的。所以我特地命你每日面对群臣,听断诸司所陈之事,以熟悉国政。惟有仁爱之心不至于对人残暴,惟有处事英明不至于被奸佞所惑,惟有勤俭持政不至于沉溺于安逸,惟有当机立断不至于拘泥于文法。所有这些都须用心来权衡。我自有天下以来,还未曾有过空闲之日,我对所有事务都惟恐有丝毫不妥之处,惟恐辜负上天的托付。所以总是头顶星星上朝,夜半时分入寝,这些你都亲眼所见。你如果也能身体力行,那便是天下之福啊。”当时,太祖下令儒臣为太子讲解《大学衍义》。二十二年,设置詹事院。

二十四年八月,太祖命太子巡视、安抚陕西。在此之前,太祖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说道“:天下地势优越可作为首都的地方有四个。河东地势较高,控制西北,尧帝曾以它为都,但这个地方十分寒冷。汴梁连着黄河、淮水,宋朝曾以它为都,但它地势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曾卜卦,认为它可做都城,周、汉迁都于此,但嵩、邙没有肴殳函、终南之险要,涧、绶、伊、洛没有泾、渭、灞、氵产之雄壮。而拥有众多河山的优点,可以位于诸侯之首,控制天下的莫过于关中了。”太祖觉得他说得有理。到这时,太祖便对太子说:“天下山川只有秦地可称得上险固,你可以前去察看当地风俗,慰劳秦地父老子弟。”于是选择文武诸臣护随太子前行。太子出发后,太祖派使臣前往嘱咐太子:“你昨日渡江,雷声忽然起于东南,引导你前行,这是威震之兆啊。但是,十天来一直久阴不雨,占卜有阴谋发生,你应当谨慎行事,在驻地严加防守,施仁布惠,以改变天意。”太祖仍再三告诫随行诸臣经常报告太子的行踪。

太子从陕西返回京城,献上陕西地图,然后就病了。太子在病中上奏经略建都之事。第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去世,太祖为之痛哭。礼官商议办丧日期,请求改日。等到可以脱掉丧服时,太祖不忍。经礼官请求,才脱下丧服上朝。八月十一日,太子附葬于孝陵东侧,谥号为懿文。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屡犯过错,太子总是从中调解保护,他们才得以返回藩地。有人告发晋王企图谋反,太子在太祖面前流着泪请求,太祖才感悟。太祖当初将兄长的儿子朱文正、姐姐的儿子李文忠及沐英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高皇后也将他们视如己出。太祖有时因事对他们责罚过重,太子总是告诉高皇后,进行劝慰,太子仁慈的天性就是这样。太子元配妃子常氏,继妃吕氏。共生有五子,依次为:雄英、建文皇帝、允火通、允火坚、允熙。建文元年(1399),太子被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即帝位后,又称他为懿文皇太子。

睿宗兴献皇帝朱祐杬,宪宗第四子。母亲是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他被封为兴王。弘治四年(1491),兴王在德安建造府邸。不久,改在安陆。七年,兴王起程前往藩地,船只中途停泊龙江时,有数万慈乌绕船而飞,到达黄州后也出现了同样的事情,人们都将它看作吉兆。兴王在辞别奏议上陈述了五件国事,孝宗给予嘉奖,对他的赏赐与其他弟弟不同。

兴王喜爱诗书,对珍宝玩物毫无兴趣,也从不沉溺于女色音乐之中,不是公开酒宴从不摆设酒肉。楚地风俗崇尚巫术而轻视医药,兴王便选布良方,以医药救济患病者。长史张景明将其所著的《六益》献给兴王,兴王回赐他黄金布帛,并对他说“:我会将它悬在宫门上。”兴王宫邸旁有一高台,名为“阳春”,兴王多次与群臣、宾客一起登临赋诗。正德十四年(1519),兴王去世,谥号为献。

兴王去世二年之后,武宗去世,召兴王世子入嗣大统,这就是世宗。礼臣毛澄等引用以往汉朝定陶、宋朝濮王的旧例,以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兴王妃为“皇叔母”。世宗命廷臣集中商议,没能作出决定。进士张璁上书请求以兴献王为皇考,世宗非常高兴。当时正巧其母妃从安陆出发,只到通州而不入宫。世宗便告诉张太后,要避天子之位,侍奉母妃返回藩地,群臣获悉十分惊慌。太后乃命进升兴王为兴献帝,兴王妃为兴献后。张璁将上书改为《太礼或问》进献世宗,而且主事霍韬、桂萼,给事中熊浃的意见与张璁相同。世宗因此晓谕辅臣杨廷和、蒋冕、毛纪,兴献帝、兴献后加称“皇”。杨廷和等会合廷臣进行争辩,没有结果。嘉靖元年(1522),宫禁失火,杨廷和及给事中邓继曾、朱鸣阳引用五行五事,作为废弃此礼的证据。世宗才停止称兴王为“皇”,加称“本生父兴献帝”,尊其墓为陵,根据制度设黄屋监卫,在安陆设立祠庙,每年祀典之时用十二笾豆祭祀,乐舞则采用八佾。世宗心中始终未能满意。三年,加称兴王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兴献太后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建庙于奉先殿西侧,名为观德殿,祭祀礼仪与太庙相同。七月,世宗下令去掉本生号。九月,下诏称孝宗为皇伯考,称献皇帝为皇考。

张璁、桂萼等人骤然显贵,于是,那些希望求取功名、蒙受皇帝恩赏的人争相谈论礼仪。百户随全、录事钱子勋说献皇帝应当迁葬天寿山。礼部尚书席书则建议说:“高皇帝不迁祖陵,太宗不迁孝陵,他们这都是谨慎行事啊。小臣妄议山陵,应当治罪。”工部尚书赵璜也力言不可,此事才作罢。尊称兴王陵为显陵。

第二年,世宗下令编修《献皇帝实录》,建世庙于太庙左侧。六年,以观德殿狭窄为由,改建崇先殿,七年,世宗命张璁等集《明伦大典》成,为兴王加上尊谥号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亲自题写《显陵碑》,封松林山为纯德山,祭于方泽,仅次于五镇。改安陆州为承天府。

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求加尊皇考庙号,以与先帝相称。九月,为兴王加上尊谥号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附祭于太庙,位居武宗之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停止世庙之祭。四十四年,有灵芝草长在世庙柱子之上,世宗于是又将它称作玉芝宫,并在此祭祀。穆宗即位,乃停止明堂配享。

当初,杨廷和等建议封益王次子崇仁王厚火玄为兴王,以奉侍献帝。皇上不许。兴国之封被取消。献帝的长子厚熙,出生五天便夭折了。嘉靖四年,厚熙被追赠为岳王,谥号怀献。

原文
作者:张廷玉等
兴宗孝康皇帝(孝康皇后 吕太后) 睿宗献皇帝(献皇后)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

吴元年,年十三矣,命省临濠墓,谕曰:“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儿生长富贵,习于晏安。今出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其因道途险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又命中书省择官辅行。凡所过郡邑城隍山川之神,皆祭以少牢。过太平访迪家,赐白金五十两。至泗、濠告祭诸祖墓。是冬从太祖观郊坛,令左右导之农家,遍观服食器具,又指道旁荆楚曰:“古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念之。”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教太子。帝嘉纳。中书省都督府请仿元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谕之曰:“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昔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皇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盖继世之君,生长富贵,昵于安逸,不谙军旅,一有缓急,罔知所措。二公之言,其并识之。”是年,命选国子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侍太子读书禁中。琦等入对谨身殿,仪状明秀,应对详雅。帝喜,因谓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曰:“诸生于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庶储德亦获裨助。”因厚赐之。未几,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

先是,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帝时时赐宴赋诗,商搉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命诸儒作《钟山龙蟠赋》。置酒欢甚,自作《时雪赋》,赐东宫官。令三师、谕德朝贺东宫,东宫答拜。又命东宫及王府官编缉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训谕太子诸王。四年春,制《大本堂玉图记》,赐太子。

十年,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谕曰:“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凡此皆心为权度。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务惟恐毫发失当,以负上天付托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寝,尔所亲见。尔能体而行之,天下之福也。”时令儒臣为太子讲《大学衍义》。二十二年,置詹事院。

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先是,帝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曰:“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肴函、终南之阻,涧、瀍、伊、洛非有泾、渭、氵霸、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帝称善。至是,谕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秦父老子弟。”于是择文武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谕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

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太子元妃常氏,继妃吕氏。生子五:长雄英,次建文皇帝,次允熥,次允熞,次允熙。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即帝位,复称懿文皇太子。孝康皇后常氏,开平王遇春女。洪武四年四月册为皇太子妃。十一年十一月薨,谥敬懿。太祖为辍朝三日。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后。永乐元年复称敬懿皇太子妃。

皇太后吕氏,寿州人。父本,累官太常卿。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燕兵至金川门,迓太后至军中,述不得已起兵之故。太后还,未至,宫中已火。既而随其子允熙居懿文陵。永乐元年复称皇嫂懿文太子妃。

初,太祖册常妃,继册吕妃。常氏薨,吕氏始独居东宫。而其时秦王樉亦纳王保保妹为妃,又以邓愈女为配,皆前代故事所无也。

睿宗兴献皇帝祐杬,宪宗第四子。母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弘治四年建邸德安。已,改安陆。七年之藩,舟次龙江,有慈乌数万绕舟,至黄州复然,人以为瑞。谢疏陈五事。孝宗嘉之,赐予异诸弟。
王嗜诗书,绝珍玩,不畜女乐,非公宴不设牲醴。楚俗尚巫觋而轻医药,乃选布良方,设药饵以济病者。长史张景明献所著《六益》于王,赐之金帛,曰:“吾以此悬宫门矣。”邸旁有台曰阳春,数与群臣宾从登临赋诗。正德十四年薨,谥曰献。

王薨二年而武宗崩,召王世子入嗣大统,是为世宗。礼臣毛澄等援汉定陶、宋濮王故事,考孝宗,改称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王妃为“皇叔母”。帝命廷臣集议,未决。进士张璁上书请考兴献王,帝大悦。会母妃至自安陆,止通州不入。帝启张太后,欲避天子位,奉母妃归藩。群臣惶惧。太后命进王为兴献帝,妃为兴献后。璁更为《大礼或问》以进,而主事霍韬、桂萼,给事中熊浃议与璁合。帝因谕辅臣杨廷和、蒋冕、毛纪,帝、后加称“皇”。廷和等合廷臣争之,未决。嘉靖元年,禁中火,廷和及给事中邓继曾、朱鸣阳引五行五事,为废礼之证。乃辍称“皇”,加称本生父兴献帝,尊园曰陵,黄屋监卫如制,设祠署安陆,岁时享祀,用十二笾豆,乐用八佾。帝心终未慊。三年加称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兴国太后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建庙奉先殿西,曰观德殿,祭如太庙。七月,谕去本生号。九月,诏称孝宗皇伯考,称献皇帝曰皇考。

璁、萼等既骤贵,干进者争以言礼希上意。百户随全、录事钱子勋言献皇帝宜迁葬天寿山。礼部尚书席书议:“高皇帝不迁祖陵,太宗不迁孝陵,盖其慎也。小臣妄议山陵,宜罪。”工部尚书赵璜亦言不可。乃止。尊陵名曰显陵。

明年,修《献皇帝实录》,建世庙于太庙左。六年,以观德殿狭隘,改建崇先殿。七年,命璁等集《明伦大典》,成,加上尊谥曰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亲制《显陵碑》,封松林山为纯德山,从祀方泽,次五镇,改安陆州为承天府。

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加尊皇考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谥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祔太庙,位次武宗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罢世庙之祭。四十四年,芝生世庙柱,复作玉芝官祀焉。穆宗立,乃罢明堂配享。

初,杨廷和等议封益王次子崇仁王厚炫为兴王,奉献帝祀。不允。兴国封除。献帝有长子厚熙,生五日而殇。嘉靖四年赠岳王,谥曰怀献。

皇后蒋氏,世宗母也。父斅,大兴人,追封玉田伯。弘治五年册为兴王妃。世宗入承大统,即位三日,遣使诣安陆奉迎,而令廷臣议推尊礼。咸谓宜考孝宗,而称兴王为皇叔父,妃为皇叔母。议三上,未决。会妃将至,礼臣上入宫仪,由崇文门入东安门,皇帝迎于东华门。不许。再议由正阳门入大明、承天、端门,从王门入宫。又不许。王门,诸王所出入门也。敕曰:“圣母至,御太后车服,从御道入,朝太庙。”故事:后妃无谒庙礼。礼臣难之。时妃至通州,闻考孝宗,恚曰:“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留不进。帝涕泣愿避位。群臣以慈寿太后命,改称兴献后,乃入。以太后仪谒奉先、奉慈二殿,不庙见。元年改称兴国太后。三年乃上尊号曰本生章圣皇太后。是年秋,用张璁等言,尊为圣母章圣皇太后。五年,献帝世庙成,奉太后入谒。七年,上尊号曰慈仁。九年,颁太后所制《女训》于天下。十五年,奉太后谒天寿山陵,命诸臣进贺行殿。是年加上尊号曰康静贞寿。

十七年十二月崩,谕礼、工二部将改葬献皇帝于大峪山,以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为奉迎行礼使,兵部尚书张瓒为礼仪护行使,指挥赵俊为吉凶仪仗官,翊国公郭勋知圣母山陵事。已,帝亲幸大峪相视,令议奉太后南诣合葬。而礼部尚书严嵩等言:“灵驾北来,慈宫南诣,共一举耳。大峪可朝发夕至,显陵远在承天,恐陛下春秋念之。臣谓如初议便。”帝曰:“成祖岂不思皇祖耶,何以南孝陵?”因止崔元等毋行,而令赵俊往,且启视幽宫。是年上尊谥曰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明年,俊归,谓显陵不吉,遂议南巡。九卿大臣许赞等谏。不听。左都御史王廷相又谏。帝曰:“朕岂空行哉,为吾母耳!”已而侍御吕柟、给事中曾烶、御史刘贤、郎中岳伦等复相继疏谏。不听。三月,帝至承天,谒显陵,作新宫焉,曰:“待合葬也。”归过庆都,御史谢少南言:“庆都有尧母墓,佚于祀典,请祀之。”帝曰:“帝尧父母异陵,可知合葬非古。”即拜少南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定议葬大峪山。四月,帝谒长陵,谕严嵩曰:“大峪不如纯德。”仍命崔元护梓宫南祔。闰七月,合葬显陵,主祔睿宗庙。

赞曰:兴宗、睿宗虽未尝身为天子,而尊号徽称典礼具备,其实有不容泯者。史者所以记事也,记事必核其名与实。曰宗曰帝者,当时已定之名,名定而实著焉矣。爰据《元史》裕宗、睿宗列传之例,别为一卷如右,而各以后附焉。

❷ 李小锋是哪里人

李小锋,男,秦腔文武小生。生于陕西临潼。
“李小锋先生是秦腔舞台上的名小生,他以现代人的理念和意识,诠释古典戏剧人物,唱念做打,皆有新意,诚为可贵。”——贾平凹。
李小锋,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
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2005年,李小锋更成为秦腔的第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研究生。
10岁开始学习秦腔的李小锋,工文武小生,1994年,更是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为师,大胆开拓小生表演艺术,被称“文武兼备、声情俱佳”。多年来,他举办了多场“个人专场”演出,并先后出了13张CD唱片。
在陕北那片土地上,李小锋声名赫赫。
然后,李小锋带上大秦之腔走向了芬兰、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从传统到实验。
演出作品有:《周仁回府》、《打柴劝弟》、《白逼宫》、《花亭相会》、《盘肠战》、《四郎探母》、《寇准升堂》、《状元媒》、《浮士德》等
获奖经历:
1987年8月获“西凤杯”广播大赛一等奖。
1989年9月获西北五省电视大赛一等奖。
2003年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李小锋与张宁
他从小热爱艺术,1975年进入陕西临潼县文艺训练班学艺。198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1987年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主攻文武小生。先后在秦腔《白逼宫》、《周仁回府》、《清水衙门糊涂官》、《打柴劝弟》、《西湖遗恨》、《花亭相会》、《盘肠战》、《寇准升堂》、《状元媒》、眉户《迟开的玫瑰》等大小几十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他以扎实的功底和娓娓动听的唱腔,塑造了众多深为广大观众喜爱的舞台艺术形象,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1994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为师,大胆开拓小生表演艺术,并首次举办了“秦腔小生李小锋专场演出”,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誉。1997年3月随湍出访荷兰演出秦腔,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12月再次出访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四国演出秦腔,同样受到其他几个欧洲国家观众好评。1997年12月被陕西省文化厅、省文联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1998年8月赴沈阳参加第六届中国戏剧节,在《迟开的玫瑰》中扮演许师傅,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0月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国 5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1999年3月又被评为陕西省首届观众喜爱的电视戏曲演员。2001年2月被省文联授予 “德艺双馨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李小锋还曾荣获陕西省“西凤杯”、“红桃杯”广播大赛一等奖;陕西省“公主杯”电视大赛一等奖;西北五省区“咸阳杯”电视大赛一等奖;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一等奖;文化部秦、晋、豫“金三角”戏曲汇演一等奖;陕西电视台秦腔卡拉OK电视大赛一等奖;第三届西凤杯秦腔精英邀请赛特等奖;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等众多荣誉。
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诞辰:1965年,农历乙巳年
活动年表
2004年3月16日,农历甲申年二月廿六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赵志刚(上海越剧院)
张慧芳(湖北省京剧院)
陈澄(江苏省泰州市淮剧团)
赵媛媛(安庆市黄梅戏一团)
石晓亮(天津青年京剧团)
吴晶晶(厦门金莲升高甲戏剧团)
李淑勤(佛山市青年越剧团)
李政成(扬州市扬剧团)
李小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杨红霞(河南省豫剧三团)
李文(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魏春荣(北方昆曲剧院)
袁慧琴(中国京剧院)
赵立华(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
边肖(甘肃省陇剧院)
齐爱云(西安市五一剧团)
申小梅(河南省越调剧团)
黄美菊(浙江嵊州越剧团)
吉有芳(山西运城蒲剧团)
王杭娟(杭州市黄龙越剧团)
萧雅(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05年6月18日,农历乙酉年五月十二日:粉墨登场中华戏曲名家独角戏专场举办
由澳门特区政府主办的“粉墨登场中华戏曲名家独角戏专场”举办。独角戏和实验戏曲成为此次演出的主要内容。同期举行的还有“中国戏曲独角戏表演”主题研讨活动。
浙江京剧团的翁国生作为昆曲名家和越剧名家赵志刚、川剧名家田曼莎、秦腔表演名家李小锋一起在澳门进行专场演出。
翁国生在这次专场中展现自己改编的传统戏曲独角戏《问探》和自己独创的“新概念实验戏曲独角戏”《禅悟》,并撰写了题为《独角戏——戏曲演员的终极表演空间》的学术论文参加主题研讨和交流。
2006年5月16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十九日,晚:《实验中国·文化记忆》揭幕
青年编剧喻荣军创作的《红楼镜像》在安福路艺术剧院上演,拉开了《实验中国·文化记忆》戏曲演出活动的序幕。越剧、昆剧、川剧、秦腔和京剧五大传统剧种,在此后一周内依次亮相,并改变印象中的面貌,呈现创新戏交错的场面。
《实验中国·文化记忆》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主办。在的《红楼镜像》中,“越剧王子”赵志刚尝试将贾宝玉在大观园中的情境、演员本人在“女子剧种”中的处境、以及生活中演员与他所处的环境相联系。他既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又是越剧演员赵志刚,还是赵志刚扮演的贾宝玉。
除了《红楼镜像》,在《实验中国·文化记忆》戏曲演出活动中,来自台湾的吴兴国自编自导自演莎士比亚《李尔王》的片段《李尔在此》;柯军的昆曲《余韵》对《桃花扇》最后一折进行了改编,他不仅分饰戏中的三个角色,还加入了作为“戏外戏”的演员自己;李小锋的秦腔《浮士德》则以浓浓的陕西方言以及秦腔“吐火”特技,表演浮士德与魔鬼的对话;田蔓莎的川剧《打神》则集中表现女主人公悲怨愤怒四种感情。
2006年5月26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廿九日:秦腔名家在乌鲁木齐展演
4位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得主5月26日至5月28日,连续3天在乌鲁木齐新中剧院联袂演出,共计3台15场好戏连台。
此次邀请的国内秦腔名家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李小锋,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折桂者、银川市优秀专家、主攻秦腔小旦、武旦的柳萍,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西安秦腔剧院青衣、刀马旦演员齐爱云,以及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演员奖得主、陕西省国家一级演员谭建勋。
四位都是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此次都带来了自己的拿手剧目,像李小锋的《白逼宫》、《悔路》、《打柴劝弟》,柳萍的《武松杀嫂》、《杀狗劝妻》、《斩秦英》,齐爱云的《打神告庙》、《探窑》、《鬼怨杀生》,以及谭建勋的《放饭》、《打镇台》、《屈打哭墓》等。
2006年8月29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六日,晚: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直播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
“中央电视台2006陕西戏曲展播周”的一场重头戏——秦腔传统折子戏专场于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演出由有“西北戏曲最高学府”之称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中青年秦腔表演佼佼者担纲主演,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也对这场颇具专业水准的秦腔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
“梅花奖”得主云集,李娟、李东桥、李小锋、李梅这四朵“梅花”,在任小蕾、王新仓、丁良生、穆小朋、张蓓等人的“烘云托月”下,依次绽放。剧情扣人心弦,观众掌声如潮,众“梅花”大秀秦腔传统绝技,令人拍案叫绝。
“月黑风冷星黯淡”,大漠关塞间,李娟饰演的杨七娘,身披靠旗,英姿飒爽,一杆杆花枪合围掷来之时,她或用靠旗灵巧挑回,或双脚跃起同时踢出,雉尾拂动,全场掌声雷动。而当她将城楼上所挂红灯射灭之后,双方短兵相接,一通好战。“狂风吹动了长江浪”,随着一声唱腔,李东桥登场,将那位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江东周郎演绎得是惟妙惟肖,他怒发冲冠,翎子缓缓竖起,把借荆州的“刘皇叔”逼得涕泪交流,言语间英气十足,一段道白念来更是气势轩昂。《烙碗计》里,“文武小生”李小锋扮演14岁的小定生,冰天雪地间,一句“小定生前院里泪如泉涌”便迎来了个碰头彩,一段“滚堂甩发”绝技,使人眼花缭乱。就在参加展播周之前,李小锋还四易其稿重排了《劈山救母》,自己“一赶三”,扮演小生、老生、武生,可谓是文武双全、昆乱不挡。压轴戏是李梅的一折《鬼怨·杀生》,使全场演出达到了高潮,所吐出的那一团团火焰,有幽怨,有愤怒,有希冀。
2006年9月22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一日,10时:李小锋收王彬为徒
时年80岁来自台湾的王拜时年40岁的秦腔演员李小锋为师,正式学习秦腔。
2006年12月30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一日,晚:陕西省秦腔中青年演员专场第二场举行
陕西省秦腔中青年演员专场演出第二场在西安人民剧院隆重上演。
本场演出为张宁专场,优秀青年秦腔演员张宁联袂李小锋、樊建瑜、徐松林等演出秦腔《花亭相会》、《苏三起解》和《金玉奴》三个折子戏。
2007年1月5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七日:2007“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一场
《三秦都市报》和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主办的“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一场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为《秦腔名家清唱晚会》。
演出唱段
《斩单童》、《三对面》(白江波)
《辕门斩子》(刘茹惠)
《白逼宫》(李小锋)
《看女》(王辅生)
《周仁回府》(李爱琴)
《三滴血》(全巧民)
《二堂舍子》(雷开元)
《断桥》(马友仙)
《拾黄金》(孙存蝶)
《借水》(任小蕾)
2007年1月6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八日:2007“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二场
《三秦都市报》和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主办的“汉斯啤酒杯”迎春秦腔名家汇演第二场在西安人民剧院上演,本场为《秦腔传统经典折子戏》。
演出剧目
《打镇台》(丁良生)
《隔门贤》(张蓓)
《杀嫂》(李娟)
《打柴劝弟》(李小锋)
《顶灯》(孙存蝶)
2007年2月11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四日,15时: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举行
陕西省市20多位秦腔名家赴京,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举行慰问在京陕西乡党大型戏曲专场演出。
此次活动由陕西省政府驻京办主办,中国剧协和省秦腔艺术协会协办。为了让在京工作的陕西乡党感受到家乡父老的深情厚谊,让他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听到渴盼已久的秦腔,20多位秦腔名家赶排了精彩节目。参加演出的有马友仙、李东桥、侯红琴、张涛、齐爱云、丁良生、张保卫、王新仓、李淑芳、刘随社、胡林焕、李梅、李娟、李小锋等,他们除清唱拿手唱段外,还演出折子戏《打柴劝弟》、《表花》、《虎口缘》、《藏舟》、《三滴血》等。
2007年2月21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四日: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举行
由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主办的“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活动于2月21日至2月27日在宁夏人民会堂举办。
此次活动演出6台本戏,1台折子戏。特邀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戏剧梅花奖得主谭建勋、李小锋、陕西省秦腔名家刘随社、胡林焕等,与市秦腔剧团演员联袂上演传统戏《周仁回府》、《金沙滩》、《六月雪》、《秦香莲》、《游西湖》,现代戏《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折子戏《鬼怨》、《武松杀嫂》、《打神告庙》、《杀狗劝妻》等。
2007年2月26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九日,14时: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第六天
梅花映湖城·首届贺新春秦腔名家演出周第六天,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
演出剧目
《游西湖》(齐爱云,李小锋,白大平)
2007年4月2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十五日,19时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十五场
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本日为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演唱会,演员有赵群、朱福、黄丽珠、吕洋、柯军、郑佳艳、高彤、王洪玲、李红梅、李阳鸣、王红丽、张馨月、康静、苗洁、倪茂才、陈淑芳、安平、李小锋、许荷英、王平。
2007年4月9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廿二日: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举行
第13期“金城之春”秦腔演出周举行,由兰州歌舞剧院主办。本日以清唱专场开场,李小锋、李娟、李梅、孙存蝶、任小蕾等参加演出。
2007年7月,农历丁亥年:李小锋、张宁专辑《珠联璧合》出版
有“秦腔伉俪”之称的秦腔演员李小锋、张宁夫妇推出首张对唱专辑《珠联璧合》。新专辑收入了李小锋、张宁对唱的秦腔《彩楼记》、《花亭相会》;眉户《梁秋燕》、《屠夫状元》;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以及陕北民歌《想亲亲》、流行歌曲《好人好梦》等。
2007年7月28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五日,晚:“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戏曲综合演唱会举行
为庆祝建军80周年,一台名为“2007和谐发展·军民共建新陕西”的戏曲综合演唱会在易俗大剧院举行。演唱会由陈爱美、张晓斌主持,马友仙、李东桥、李梅、李小锋、米东风、张新尚、刘随社等登台献艺,演出秦腔清唱《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等选段、眉户清唱《迟开的玫瑰》选段、独唱《我和我的祖国》、《当你需要的时候》,以及独角戏、喜剧小品等。

❸ 姜培培的具体剧

2003年5月1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初一日,19时15分:2003年五一大型京剧演唱会举办“庆五一”上海京剧院优秀传统剧目展演·大型京剧演唱会在逸夫舞台举行,姜培培参加。
2004年5月2日,农历甲申年三月十四日,13时30分: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五一京剧演唱会举行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举行“庆‘五·一’京剧演唱会”。姜培培参加。
2006年1月15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十六日,19时15分:裴咏杰拜周少麟为师专场演出举办吉林省京剧院副院长裴咏杰拜周少麟为师专场演出在逸夫舞台举行,这同时是纪念京剧大师周信芳诞辰111周年的一次麒派展演。参加演出的还有周少麟弟子陈少云、吴群、姜培培及与裴同时拜师的穆晓炯,麒派名家张信忠、萧润增,以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北京京剧院优秀老旦康静、中国戏曲学院裘派女花脸崔玥、上海优秀张派演员赵群等。
2008年3月15日,农历戊子年二月初八日,19时30分:“纪念孟小冬百年诞辰——南北优秀女须生专场”举行“纪念孟小冬百年诞辰——南北优秀女须生专场”在长安大剧院举行。
清唱演员基本身穿孟式旗袍演唱“冬皇遗韵”,展现女须生清俊典雅的独特风采。清唱剧目包括《黄金台》、《乌盆记》、《碰碑》、《清官册》、《洪羊洞》、《上天台》、《沙桥饯别》、《击鼓骂曹》、《战太平》、《珠帘寨》、《捉放曹》,演员有曾纯、王文端、孙惠珠、由奇、姚爽、李静、杨舒雯、周梦梅、哈福丽、杨双赫、门书婷、姜培培、吴苏培,来自上海的田慧与杨舒雯合唱《武家坡》。
彩唱剧目由王佩瑜、张慧芳、高明博、张凯演出《搜孤救孤》。
六位女老生王佩瑜、姜培培、由奇、杨淼、哈福丽和吴苏培在长安大戏院举办“十八张半”余派京剧演唱会。
为完美体现这些唱片的精髓,长安大戏院特别邀请到刘曾复和谭元寿、李志良担任艺术顾问。演出当晚,陈志清对每张唱片的灌制情况及艺术特色做
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开播七周年答谢联欢会举行,由张延培作曲、燕守平领奏栏目主题曲。
2010年2月28日,农历庚寅年正月十五日,包括王艳、王盼、王越、王奕戈、方旭、田慧、吕洋、朱虹、吴昊颐、金喜全、肖迪、周利、张笠媛、张云、张馨月、侯宇、杨少彭、杜喆、姜培培、姜亦珊、凌珂、郭伟、窦晓璇、裘继戎、熊明霞、翟墨、谭正岩、穆宇等。

阅读全文

与康静黄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关注好友组合 浏览:263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
大众公用股票分红 浏览:637
宁波银行后期查贷款用途 浏览:545
好好开车融资 浏览:300
融资租赁可行性报告 浏览:2
860日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373
房奴如何理财 浏览:803
南昌住房公积金贷款计算器 浏览:427
国盛华兴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822
工行贵金属挂单四种 浏览: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