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国内外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
外逼内压之下 管理层谨慎应对 人民币持续升值、境外机构不断抢跑、金融即将全面开放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境外机构不断抢跑的外部压力之下,在5年保护期满后金融领域全面开放的倒逼压力之下,人民币衍生品的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管理层对此也相当关注,日前不断出台的政策和措施正显示了这一点。 然而,在防范风险的考虑之下,管理层的态度也一直相当谨慎。因此,尽管我国从1997年即开始从事人民币的远期结售汇交易,但多年来进展缓慢。人民币衍生品交易不但远远落后于境外市场,成交量与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水平相比,也远远不成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协调发展速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管理层态度谨慎 十多年前的境外外汇 期货欺诈事件和"327国债期货"事件至今让人们谈虎色变,前期中航油和国储局铜期货等恶性事件更凸显了衍生品交易风险。因此,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管理部门对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一直比较谨慎。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规定未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境内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境外人民币对外汇衍生交易,同时明确远期结售汇履约应以"本金全额交割",而不得进行差额交割(NDF)。 业内人士分析,外汇局的文件规定是对于处在"灰色地带"的NDF交易"划清界限"的一个信号。由于境外人民币衍生品交易市场活跃,目前很多外汇指定银行都在规定之外从事NDF业务,这给国内衍生品交易市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管理层对于目前发展人民币衍生品交易的态度无疑是一种稳妥的选择。 国外机构抢占先机 然而,"管理层对于衍生品交易风险的担忧虽然不无道理,但不发展衍生品市场带来的风险可能更大。"一位熟悉衍生品交易的外资银行人士称。 事实上,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大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内经济主体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避险和获取收益的需求非常现实。就在前不久召开的2006年中国金融衍生品大会上,银监会有关人士即指出,国内人民币衍生品发展离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尚有较大差距,人民币衍生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与此同时,国外机构也看到中国市场所蕴涵的巨大商机,争相开发与中国股指、人民币汇率有关的产品,试图抢占先机。今年6月24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宣布,将于8月28日正式推出人民币期货及其期权产品。消息一经公布,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认为,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国内外市场的关联日益密切,竞争也日趋激烈。一旦境外相关市场发展成熟起来,国内市场的后发劣势很难逆转,在规则标准、市场管理等方面陷入被动。 管理方法值得商榷 丁志杰指出,国内市场管理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急需调整。在我国金融市场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外汇市场也不例外。但是,政府的一些管理方法和理念值得商榷,特别是在如何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有关部门经常不自觉地把管理凌驾于市场之上。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分业经营的原因,我国目前各种金融市场之间割裂的情况比较严重,而且各个市场分属不同的监管部门管辖,这对于推进衍生品市场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事实上,在金融衍生品推进的过程中,部门利益冲突也经常给产品推出带来比较大的障碍。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人民币衍生品发展必须具备的各项基础正开始逐渐完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此前召开的中国金融衍生品大会上表示,央行正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按照"三性"原则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市场基础建设,这些都将为人民币衍生品发展奠定基础,并计划主动推出外汇期货试点。 相关资料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资料,截至2006年9月末,国内已有53家银行取得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经营资格,其中21家银行取得对客户掉期业务经营资格。此外,国内目前还有2家可从事相关业务的货币经纪公司,其中一家已于去年年底开业,而第二家也将即将诞生。 于去年12月20日开业的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由英国国惠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德利万邦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筹建,是"中国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之后,首批中外合资经纪公司,也是我国第一家货币经纪公司。 目前,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第二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获也准筹建。该公司将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与全球最大的货币经纪公司英国毅联汇业(ICAP)集团共同发起。
② 金融衍生品的现状及前景
衍生品是英文(Derivatives)的中文意译。其原意是派生物、衍生物的意思。
金融衍生品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由于许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相应科目,因而也被称为“资产负债表外交易(简称表外交易)”。金融衍生品的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合约的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因此,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OTC)市场。自1980年代以来,两类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均取得了长足发展:1986~1991年间,交易所市场和OTC市场交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6%和40%;1991年两市场的未清偿合约名义价值分别达3.5兆美元和6兆美元,其中利率合约在两市场均占据了主导地位;2001年末,交易所市场合约名义价值已增长至23.54兆美元,OTC市场增长到了111兆美元,并且全球OTC市场的市值达到了3.8兆美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巨幅增长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增强型(即增加现货市场流动性)金融创新的需求,OTC衍生品交易的增长迎合了机构投资者对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的需求。
金融衍生品前景
金融机构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美国为例,参与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非银行储贷机构(Thrift)和人寿保险公司三类,其中商业银行是最早和最熟练的参与者。根据三十国集团1993年的一份报告,被调查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参与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其中有92%的机构使用过利率互换,69%的机构使用过远期外汇合约,69%的机构使用过利率期权,46%的机构使用过货币互换,23%的机构使用过货币期权。BIS的统计显示,金融机构在全球OTC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交易额稳步增长,2001年较1995年提高60%。交易主要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日均交易额由1995年的7100亿美元提升至2001年的1.2兆美元,金融机构间交易占市场的份额由1995年的80.7%提高到2001年的86.7%(见表7)。
银行无疑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主角(尤其在OTC市场上),1970年代末以来,银行日益热衷于金融衍生品交易,例如,美国银行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十分活跃,从1990年到1995年,银行持有与衍生品相关的资产增长了约35%,达到3.1兆美元,其间银行持有的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增加了2倍。银行是金融互换市场的主要参与者,1992年末全球利率互换合约的未清偿价值达6兆美元,持有头寸最大的20家金融机构占到三分之二强,其中银行占了18家。
非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显然不如金融机构活跃,例如目前非金融机构只占到OTC金融衍生品交易额的10%,与1995年相比其市场份额有明显萎缩(见表7)。根据三十国集团1993年报告,被调查的非金融类公司中,使用过有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远期外汇合约、利率期权和货币期权的公司的比例分别是87%、64%、78%、40%和31%。
随着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整个银行业对于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会比以前更高。加强市场风险管理,除了政策性、技术性的要求外,还要努力向国际上通用的风险管理模型方法看齐,做好各种准备,在努力推动市场创新的同时加强市场风险管控,从而使我国衍生产品市场在持续、健康、稳步的轨道上发展。
③ 为什么衍生金融工具产品的交易量和份额越来越大
1这是金融市抄场逐渐走袭向成熟的标志,2衍生金融工具比传统工具更具有个性化,时代化的特点。3金融衍生品可以不断被创造,通过集体甚至个人都有条件创造,甚至可以改变整个金融市场内的服务机构的格局。4金融衍生品大多不是平白产生,而是建立在传统工具上的变种,适应性更强。5现在还不是很大,将来还会更大。
④ 外汇交易一年的收益率最高能有多少
任何投资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本金的安全,其次才是如何盈利。外汇交易属于高风险投资,其收益取决于投资者的“水平”,跟股票一样,理论上虽然可能获得无限大的收益,但实际操作中亏损的投资者远远超过赚钱的。
投资就会有风险,作为投资者应当在投资前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法规,只做自己熟悉的,不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去“赌博”,应当安全第一,学会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外汇交易的首要因素,由于受国际环境影响很大,而普通投资者很难及时掌握国际市场讯息,因此投资外汇的风险远远高于A股市场。
选择一个正规、安全的平台是投资外汇最重要的投资前提,目前很多境外中介机构打着“涨跌都赚钱”、“T+0”、“有老师带”等嘘头诱惑投资者去开户。这些平台一方面,不断让投资者频繁交易,赚取高额的手续费。最重要的一点,当投资者侥幸赚取到高额的利润后,平台以“异常交易”等借口冻结投资者的账户,而这些平台又在境外,投资者的损失很难挽回。
外汇市场区别于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大特点在于强波动性和高杠杆性。较高的杠杆可以带来较高的收益,但是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理论上的“高收益”往往让投资者产生麻痹思想,因此投资外汇不可盲目追求收益,应当尽量维护本金安全,逐步套利。
⑤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有多大
自20世90年代以来,场内和场外两个市场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1年两市场的内期末未到期合约金额容总量1(Notional Amount Outstanding)分别达3.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而2007年6月末,交易所市场的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增长了26倍,达到95.06万亿美元,OTC市场的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则增长了85倍达到516.4万亿美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巨幅增长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增强型(即增加现货市场流动性)金融创新的需求,OTC衍生品交易则迎合了机构投资者对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的需求。
⑥ 目前中国大陆现有的衍生品产品有那些,以及其对应的市场是什么
国内现有金来融衍生品有国债期源货,股指期货。即将上市的是股指期权,国债期权,以及大宗商品期权。国内曾经有外汇期货以及认证股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先后消失。衍生品的价格在上海金融交易所可以看得到,资料方面的话,中国知网比较全!
⑦ 迈肯司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及衍生品交易吗
目前外汇市场做的比较好的有FXCM福汇,KVB昆仑国际,嘉盛等外汇平台,没有最好的专平台,只有适合属自己的外汇平台,就像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样。
近几年外汇黄金投资在国内呈现迅猛发展之势,由于是国际性投资,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对这些平台进行鉴别,而很多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这点,购买或租用盗版交易软件,注册与国外公司同名的公司,然后套用别人的监管号,在国内进行宣传,引诱客户资金,这种公司除了涉嫌侵权、盗用监管号的行为,一旦运作出现问题,以各种理由不允许客户出金,或者修改客户操作账户无法取款,这些黑平台还随时面临倒闭、卷钱跑人的情况,客户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市场对这类公司的管理也是非常混乱。建议你找国内比较权威的外汇中文服务商——通汇国际。
考察一个平台怎么样,无非就是三点:
1、 资金是否安全。
2、 平台是否稳定。
3、 服务是否快捷。
⑧ 外汇市场日成交量大吗
于避险基金等交易商不断增加货币交易量,2004年以来全球外汇市场的日成交量创下1.9万亿美元的纪录水版平。权BIS在三年一期的外汇及衍生品市场活动央行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的全球外汇交易量比2001年时多出36%左右。
⑨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交易
金融和商品市场他的主要条件就是他这个伤里面的这个东西是廖新极限的,他说它里面的这个东西的话,都可以作为这个主要交易的这个经济来源之一。
⑩ 外汇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当前价格成交机制是怎么样的
某一个价格上多空的多空力量不能决定可以上涨或下跌的幅度,只可以反映方向,多方大于空方,则上涨,空方大于多方则下跌,比如某一个价格的时候,多方20手,空方10手,那么成交了10手,则有10手多单没有成交,这些多头如果想要买入,必须提高价格,于是价格向上走,直到卖的人比买的人多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