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医学上PT、TT、APTT、Fbg分别是什么意思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
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是血检前状态、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2、凝血酶时间(TT)
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AT-Ⅲ活性增高、纤维蛋白原量和质异常
3、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
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
4、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增高: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
(1)生化指标有哪些缩写扩展阅读:
其他缩写:
1、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
2、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l/l)
3、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
4、碱性磷酸酶(ALP)
5、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6、胆固醇(CHO)
7、甘油三脂(TG)
8、H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9、SOS——临时备用医嘱
10、AD——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
11、LV——亚叶酸钙(Leucovorin Folinate,LV)
12、cp——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Ⅱ 年底体检,怎么看体检报告如何解读体检指标
年底的体检季快到了,相信大家每次拿到检验检查结果的时候,都会对一串串陌生的术语和数字感到非常迷茫。
今天蝌蚪君将为大家介绍简单的读懂体检报告的方法,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更加了然于胸。
一张尿常规检验单,尿中白细胞增多(H即high,用来表示↑),最终诊断为泌尿道感染
3
血生化
血生化包括很多种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肝功能。由于中国人肝炎、肝病的患病率较高,所以这一项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这两个酶是反映肝细胞是否受损害的敏感指标,只要肝细胞发生1%的损伤,血清中ALT的水平就会暴涨1倍,非常灵敏。
不过,也正是因为它太灵敏了,所以单纯的转氨酶升高并不意味着肝脏的损伤,剧烈运动、劳累、饮酒甚至是情绪的变化可能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需要结合其它指标一起考虑。
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和凝血酶原这些指标则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是否完善。各种胆红素、尿胆原则能反映有无肝脏的损伤或是溶血性、梗阻性的黄疸。
而肾功能检查里面,意义较大的指标并不多,主要是观察肌酐值。如果肌酐值明显增高,则可能有肾脏的损害。
血脂可能是现代人最关心的项目了,它常常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血脂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四个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中前三项都是坏家伙,如果指标升高的话,就意味着有高血脂的风险,需要尽快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甚至进行药物治疗,而第四种常常被称为“好胆固醇”,它是胆固醇中的叛徒,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这个指标比较高,说明生活方式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