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宏观经济学指标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指标基本概念

发布时间:2021-05-01 01:12:25

⑴ 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关键目标,以及相关的指标又哪些

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关键目标: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物价。
宏观经济学的专相关指标:失业属率、GDP、通货膨胀率、顺差逆差。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扩张和紧缩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目前态势:连续降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看出是在扩张。但这个政策我个人认为是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一种错误的判断。

⑵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为了实现4大目标,即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围绕着这4大目标有相关理论,例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汇率等,还有各类指标,如基尼系数,消费者物价指数等。

⑶ 求宏观经济学 公式 概念 整理大全,注意,请整理好

用的教材是国内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 不一样的教材的话 就不要看章节的标题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含义。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
2.GDP测度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地域概念。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不同于GDP是一个地域概念。
三、GNP/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A.支出法:支出法是从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购买最终产品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X-M)
说明:
a.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出。
b.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两大类。这里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净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是指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损耗。
c.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救济金等)不计。
d.净出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
B.收入法:收入法是从居民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收入法又称成本法,包括以下几项:
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3.公司税前利润;
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5.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C.生产法(书上应该不作要求)
名义GDP、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
四、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支出:Y=C+I(消费+投资) 收入:Y=C+S(消费+储蓄) 收入=支出 所以,I=S
三部门经济支出:Y=C+I+G收入:Y=C+S+T,其中:T=To- TR To—全部税金收入 TR—政府转移支付 T—政府净收入 即:I=S+(T-G)=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四部门经济支出:Y=C+I+G+NX收入: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所以 I=S+(T-G)+(Kr-NX) 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凯恩斯消费理论
1、消费、储蓄和收入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韩旭互为补数,和为收入。
第二,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S<MPS,表现在图形上,在y0的右方,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成的射线的斜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改点的斜率。
第三,APC和APS的和恒等于1,MPC和MPS的和也恒等于
1.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成为边际消费倾向(MPC).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APC=c/y;
二、几种常见的消费理论
1.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也称为绝对收入理论、绝对收入假设、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种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2.相对收入假说
消费者会根据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决定的。消费者倾向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当收入降低时却难以减少消费,这就被成为“棘轮效应”。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的消费水准的影响,这就是“示范效应”。
3.生命周期假说
由莫迪利安尼提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开支,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消费函数为C=aWR+cYL。WR表示实际财富,a表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4.永久收入假说
由弗里德曼提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其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的。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
三、国民收入的决定
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思想: 在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 总产出(或总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四、税收固定时的各种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使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即当政府支出每增加1元时,税收收入也增加1元,即政府的预算仍然是平衡的。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kb= 1/(1-β)+(-β)/(1-β)=1
五、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
乘数的计算及其运用

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的定义及其计算
通货膨胀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或,指在充分就业经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即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差额。
在存在通货膨胀缺口的情况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的价值超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价值。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投资的决定
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公式见书P412.
托宾“q”说
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可作为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这个比率为q。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企业的成本。
q<1,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企业便宜,不会有投资。
q>1,说明新建企业比买旧企业便宜,因此有新投资。当q较高时,投资需求会较大。
二、利率的决定
货币需求动机
第一,交易动机,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第二,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以外事件而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第三,投机动机,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只会跌落,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去买有价证券以免债券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 什么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可以调节个人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2. 什么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 变动货币提供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
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利率的上升,进而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这就是“挤出效应”。
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
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k的大小。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的大小。H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货币幻觉:人们对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作出反应。当物价和货币收入以相同比例提高或物价上升的幅度超过货币收入增加的幅度,实际收入不变或减少了,但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视物价的上升,因此不会减少反而增加了对商品的购买,即消费者存在“货币幻觉”。或者:物价上涨,虽名义工资未变,但实际工资下降了,工人如仍像物价未变时一样提供劳动,就是只对用货币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即工人存在“货币幻觉”。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价格稳定 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1. 自动稳定器
定义: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机制:
(1)税收的自动变化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经济波动幅度,并无法消除经济波动。
2、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定义:政府审时度势,斟酌使用,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1)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 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
(2)不确定性:一是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确定;二是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其间总需求水平可能发生变化。
(3)外在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
(4)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三、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狭义的货币供给为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前两者称为通货(Cu) 。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那部分流动资产储备。
法定准备率:即存款准备金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吸收存款总量的比例。
1、活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
D=R/rd
货币创造乘数:k=1/ rd
D为活期存款总额
R为原始存款
rd为存款准备率
2、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
(1)超额准备金率re :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
D=R/(rd + re)
k=1 /(rd + re )
实际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2)通货-存款比率rc :通货对存款的比率。
D=R/(rd + re + rc)
k=1/(rd + re + rc)
3、基础货币
定义: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用非Cu表示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用Rd表示法定准备金,用Re表示超额准备金,用H表示基础货币,则有:H=Cu+Rd+Re。这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张货币的基础。
货币创造乘数:基础货币能带来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
四、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
2、调整再贴现率——最早使用的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应用最广泛的工具

第十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模型
一、AD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倾斜?
几大效应、公式推导、图形推导
A.利率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成反向变动的情况。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变化,价格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时,利率就会上升。利率上升,投资水平下降,因而使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
B.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民的消费水平相应减少。
C.汇率效应 开放经济中,一国价格水平下降,短期在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价格下降,带来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增加。
简单起见,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只考虑利率效应。总需求曲线可以由IS-LM图推导。
AD曲线移动:影响因素、移动方向
除了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果对总需求产生了影响,就会使得总需求曲线发生整条线的移动,重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带来的总需求的移动。无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曲线向右移动。
二、AS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上方倾斜?
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划分的原因、政策含义)
1.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古典假设下,增加需求的政策并不能改变产量,而只能造成物价上涨。
2.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只要国民收入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3.在通常的或常规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价格水平越高,总供给水平越大。
AS曲线移动:影响因素、移动方向
A总需求变动
短期内总需求增加,产出水平上升,价格水平也上升;总需求减少,产出水平下降,价格水平也下降。
长期总需求的变动只改变价格水平,产出水平稳定在充分就业产量。
B总供给变动
短期内总供给增加,产出水平上升,价格水平下降;总供给减少,产出水平下降,价格水平上升。
长期变化会使得产量接近于自然率产量水平。
三、利用AS-AD模型作图描述经济的各个阶段
书上P497-499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 有关失业
A. 失业的分类
1.)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3.)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4.)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状态。
B 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2. 有关通货膨胀
A 概念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B 衡量指标
1) 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2 ) 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Procer Price Index),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3 ) GDP平减指数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C 分类
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MV=PY。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则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
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

4.)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特定的经济制度、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等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3. 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货币发行过多
需求拉动
成本推进
结构性
通货膨胀惯性(螺旋)
5. 菲利普斯曲线
定义 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
短期与长期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垂线,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
在短期中,当通胀率不工人没有形成预期的话,通胀与失业存在替代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会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于是形成更高的通胀率,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便是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此时还未形成新的预期,即更高的通胀率与失业率仍然存在替代关系。但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长期预期),上述过程将不断继续下去,工人预期的通胀率与实际通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较高的通胀也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菲利普斯曲线于是演变成一条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线,即为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不存在失业和通胀之间的替代关系,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会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胀率不断上升。

6. 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人为地制造衰退,既然通货膨胀是由于超额需求总需求所致,那么降低总需求水平,增加失业,减少产出,会使得通货膨胀率降低,制造的衰退幅度越大,通货膨胀率下降速度越快。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收入政策,政府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对货币收入和价格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政策,借助于工资价格管制、收入指数化和一定的税收政策实现。
3)通货膨胀的成因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因而政府逆转通货膨胀的政策也并非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政策搭配使用。
附上: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⑷ 宏观经济指标和经济常识

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版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权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起着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

培养对经济学的敏感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你对经济是否感兴趣,如果你是一个对艺术文学内的人,恐怕你很难对经济提起兴趣了,自然谈不上什么敏感度。
2.经常搜看一些经济类的新闻报纸,比如华尔街日报,凤凰财经频道等等。
3.看新闻报纸只是国民素养,你还需要看一些专业工具书,比如微观宏观经济学什么的,教材当然必须看,老师推荐的指导书辅助书也要看的。

⑸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你的理解有误
国内总支出=C+I+G,
GDP=C+G+I+NX
,其中的净出口NX不属于国内支出,你可以理解为总产出超过了国内的支出,然后就以出口的形式卖给外国

⑹ 求 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古典学派;观点;强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只担当最基本的角色.如国防,卫生等.

凯恩斯主义;政府应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干预,认为政府主动积极的干预市场,可以使经济运行得更有效率.

货币主义;重视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认为货币政策可以调节市场的运行.

理性预期学派;这一学派认为,人们对货币政策的作用具预期性时,货币政策对经济不起任何作用.

⑺ 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 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 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相应的产量, 然后加总。 2、国内生产总值在计算的过程中,中间产品的价值不 计算在内,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 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价值。 4、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市场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家庭劳 动和自给自足等非生产活动不包括在内。 我们通常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所谓支出法就 是通过计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来计量国内生产总值。在现实生活中,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包 括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1、居民消费支出是指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比 如汽车、食物、服装、医疗、旅游等。在宏观经济学中,通 常用 C 表示消费支出。 2、企业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部分。固 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厂房、新设备、新住宅的投资。存货投资 是指企业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 I 表 示企业投资支出。 3、政府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劳务的支出和?府 投资。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我们通常将政府购买 放到消费支出方面来处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是政府投 资,我们通常将政府投资放到企业投资方面来处理。在宏观 经济学中,通常用 G 表示政府支出。 4、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是指 本国的产品和劳务输出到国外,由外国的居民、企业和政府 形成对这些产品和劳务的购买。进口是指本国居民、企业和 政府对国外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在宏观经济学中,通 常用 X 表示出口,用 M 表示进口,净出口就是 X-M。 按照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C+I+G+(X-M)。 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是一国经济成果的根本反映。国内 生产总值的变动可以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个人的 理财行为。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国内生产总值和股票市场 的关系: 1、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稳定上升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 展,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良好的预期,而伴随着经济 的总体增长,上市公司的利润也会持续上升,这两方面的因 素促使股票价格上升。 2、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态、 高通货膨胀率下的增长时,这是经济恶化的征兆。如果政府 不采取调控措施,就会导致经济的“滞胀” (通货膨胀和经 济增长停滞) 。这时,经济中的矛盾就会彰显出来:企业经 营面临困境、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对未来的预期悲观,这将 导致股价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国内生产总值减速增长。当经济呈现 出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会采用宏观调控措施来保持经济 的稳定增长,这些调控措施会在一段时间内降低经济增长速 度,但又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这时的股价会呈 现出止跌回升的态势。 4、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呈现出负增 长的态势,但负增长率逐步收缩,并呈现出向正增长转变的 趋势时, 表明经济环境正有所改善, 证券市场也会转跌为升。 5、当经济增长速度由低转高时,表明新的一轮高增长 正逐渐来临,股价也将出现快速上涨的态势;反之,如果经 济由高增长转为低增长,股价会出现大幅下跌。 证券市场一般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提前作出反应, 也就是说,证券市场是反映预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因而 在股票投资中进行国内生产总值变动分析时必须着眼未来,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物价水平的持续、 普遍、明显地上涨。我们通常用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通货膨 胀水平。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 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一般是用当年某一时期的价 格水平跟过去一年同一时期的 价格水平相比较获得的,该指数用来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 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通货膨胀不但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还会影响个人的投资,下面,我们就重点了解一下通货膨胀的内容。 1、通货膨胀的分类。按照物价的上涨速度,通货膨胀 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 胀。 (1)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缓慢上涨。每年上 涨的幅度在 3%-4%,货币价值每年持续下降,居民不容易感 到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温和的通货膨胀是一种正常的经济 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一般 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利的,还可以增加 就业。 (2)奔腾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加速,政府已经难 以控制,居民对货币丧失信心,认为物价会持续上涨,纷纷 购买商品,结果导致物价更快速上涨。奔腾的通货膨胀一般 指物价的上涨幅度约为 10%。奔腾的通货膨胀对于居民生活 和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政府通常设立通货膨胀预 警线,一般约为 5%。一旦超过通货膨胀预警线,政府会采取 措施进行干预, 因为如果通货膨胀加速, 政府就难以控制了。 (3)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迅速上涨,货币持续贬 值,居民完全丧失对货币的信心,大量抢购物资和外币。恶 性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幅度为每月通货膨胀率为 50%以上。 2、按照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可以分为:需求拉 动型、成本推动型、输入型和结构型四种。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需 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超过了商品和劳务供给量的增加,导致 商品和劳务供不应求,物价上涨。 (2)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原材料、燃料(煤炭、石油、铁矿石)等投入品的价格和工资等成本上升,而 生产效率不变所引起的物价上涨。 (3)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 济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价格 上涨的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就会通过国际贸易等传导途径 从国外传到国内,从而引起国内价格普遍、持续上涨。 (4)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均衡 的情况下,由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治理。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 利的,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5%) ,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 利的影响。一旦发生了超过预警线的通货膨胀,就必须加以 治理。这种治理要从多方面入手: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 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对策就是控 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当,从而使物价稳定。 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就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控制社会总需求。各个国家对于总需求的控制, 主要是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 主要是压缩财政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在货币政策方面,主 要是减少货币投放。一般来说,世界各国都将这两种政策搭 配使用。 (3)增加商品的供给。政府通过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增加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政府通过限价、减税等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治理通货膨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治理方案要配 合使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在现行物价水平下,一 般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货币数量比商品和劳务 少,物价水平下降。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 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收益下降,信贷增长乏力,企业开工不 足,消费需求减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缓慢等迹象。 1、通货紧缩的原因。 (1)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减少政府 支出和增加税收会造成国民收入的减少,压缩了社会总需 求。而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 金率、提高贴现率等,同样可以达到紧缩通货的目的。 (2)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扩张 和收缩反复出现的过程。在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市场 需求旺盛?企业产品需求饱满,经济繁荣;在经济周期波动 的紧缩阶段,市场需求疲软,商品滞销,企业经营困难。可 见在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会出现通货紧缩。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和生 产过剩互为因果,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过慢也制约了有效需 求。 (4)结构失调。结构失调是指一国的部门结构和产业 结构或比例结构之间不协调。比如,拥有 8 亿农村消费者的 巨大农村市场被企业忽视而使农村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许 多企业只有在自己的产品被严重积压时才会想到农村市场 的消费潜力,但是由于产品“不对路” ,无法被农民接受。 这样就使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双重失衡,导致经 济出现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的影响。 (1)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预期价格持续下降会减少 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抑制当前的消费,从而导致经济的恶 性循环,社会总需求会进一步下降。 (2)影响货币的正常运转。通货紧缩导致价格下降, 从而使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更使企业盈利下降,进 而裁员减薪,经济需求进一步减少、进一步紧缩。 (3)社会动荡因素增加。企业利润减少,股票价格下 跌;房价下跌,让贷款买房人资不抵债;失业率上升,家庭 收入减少,这些都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 3、通货紧缩的治理。 与通货膨胀相比,通货紧缩是一个更让各国政府头痛的 问题,因为它更加难以治理。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大范围内 衰退,所以,政府必须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 策,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来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关于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我们在后面会阐述。下面我们看看通货膨 胀和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增长是有好处的,也会 推动股价的持续上升。 (2)恶性的通货膨胀会引发政府的政策干预,进而影 响证券市场。 (3)在通货膨胀(超过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有些 行业可能受益,比如银行、地产、贵金属黄金) ,而有些 行业可能遭受损失。 (4)通货膨胀(超过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仅会影响经 济,还会影响投资人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股价。 (5)通货紧缩使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投资人对 股票没有信心;市场流动性紧缩。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证券市 场的低迷,股票价格下跌。 (四)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 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 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 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一个国家保持国际收 支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稳定的表现。 二、投资指标 投资指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建造和 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 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投资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按照 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础建设投资、更 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 分。 三、消费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计量的是 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销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销售 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用做非生产 经营性的消费品的总和。它是研究居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 买力和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它是指某一时间点城乡居民存 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四、金融指标 金融指标包括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贷 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等。 五、财政指标 财政指标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是最 佳状况,所谓平衡就是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如果国家财政 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我们称之为财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通 过发行公债(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增进社会福 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为了达 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事务所作出的有意识的干预。宏 观经济政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制定出来的,宏观 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充分就业 由于失业会给失业者本人和家庭带来损失,因此,降低 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政 府所考虑的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目标。所谓充分就业是指 除了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以外,所有愿意参加工作的人 都能按照他们意愿接受的工资找到工作岗位的一种状况。要 注意一点:充分就业并不是 100%的就业,我们一般认为 5% 左右的失业率是正常情况。 (二)物 价稳定 由于通货膨胀(超过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 响,所以保持物价的总体稳定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目 标之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物价 总体来说是小幅上涨的,但是物价水平的大幅波动就必须进 行控制,要使之保持相对的稳定。 (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个特定时 期内持续增长。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缓解失业压力, 但也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并不是经济增长得越快越 好,经济增长的快慢要和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相适应。 (四)国际收支平衡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如何平衡国际收支就 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 况不仅反映出该国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 的稳定程度。当一个国家国际收支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时,就 必然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的就业水平、物 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一般认为,国家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 各种宏观调控手段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下面,我们就来 看看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工具是一国的财政部门为了实现既定的宏观 经济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主要包括变动政府支出、 变动税收和国债发行规模。 1、政府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当总需求 水平过低、 经济衰退时, 政府可以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提高购买水平,刺激经济回升;当总需求水平过高、经济过 热时,政府可以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 抑制通货膨胀。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 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 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时,政府可以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 高转移性支付的水平,从而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刺 激经济回升;反之,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减少转移性支 付水平,而减少居民的消费支出,抑制通货膨胀。 2、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 施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降低 税率、减少税收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 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来减少社会总需 求,抑制通货膨胀。 3、国债也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国债的发行既可以 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影响资金市场上货币的供 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和抑制作 用。 4、在经济衰退时,政府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增 发国债等手段刺激经济,我们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 过热时,政府通过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国债发行等手 段抑制通货膨胀,我们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以下几 点: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可以增加企业收 入,提升上市公司利润,从而提升股票价格。 2、增加财政赤字,扩大财政支出。 (1)增加政府采购,会增加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提 升股票价格。 (2)居民收入增加,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增强,提升股 票价格。 (3)政府直接投资增加,比如投资能源、基础设施、 住宅,可以带动相关行业(水泥、钢材、机械、铁路)的发 展,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股票价格。 3、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重 要形式,财政补贴会提高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提升股票的 价格。 紧缩性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上述情况相反。财 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复杂,投资人要结合其他方面 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投资决策。 三、货币政策 一国的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和调节利率、汇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也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缩性货 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带动货 币总需求的增长。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率会降低,获取 信贷更为容易,使得投资增加。与此相反,就是紧缩性货币 政策。因此,在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 经济过热时,多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1、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 的信 贷行为。再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 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来减少货币供给。实际 上,再贴现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比较有限。 2、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 收的公众存款,规定了一个必须备有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存 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全部存款的比率就是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减少 货币供给;反之,可以增加货币的供给。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 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政策的 行为。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调控货币供给量的 工具。 4、变动利率。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 率,进而直接影响货币的供求状?,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我国中央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其他调整措施。 5、变动汇率。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汇率政策来促进 国际收支的平衡,保持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的关系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调整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首先,利率是计算股 票价值的重要依据,利率上升时,股票价值下降,股价下跌; 利率下降时,股票价值上升,股价上涨。其次,利率上升会 增加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影响上市公司的利润,进而影响 股价;利率下降则会降低上市公司的利息负担,增加利润, 提升股价。再次,利率下降会促使投资人将储蓄转化为股票 投资,促使股票价格上涨;利率上升则会使投资人将股票投 资转化为储蓄,造成股票价格下跌。利率的变动对股票价格 的影响是非常明显、非常迅速的。但是,利率对股价的负面 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中央银 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就会从市场上大量购进有价证 券,促使市场货币供给量增加,进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 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 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进而影响股票价格 水平。货币供给充足,流动性充裕是股票市场持续上升的重 要力量。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常一起配 合使用。经济萧条时,政府会同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 松的货币政策;经济过热时,政府会同时采用紧缩的财政政 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⑻ 宏观经济三大指标是什么

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

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起着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

中文名
宏观经济指标
外文名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包括
国民生产总值、投资指标等
作用
对宏观经济调控起分析和参考作用
快速
导航
指标解读

分析方法

中国指标
主要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指标。我们通常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所谓支出法就是通过计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国内生产总值。在现实生活中,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包括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我们通常用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通货膨胀水平。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一般是用当年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跟过去一年同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比较获得的,该指数用来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通货膨胀不但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还会影响个人的投资。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在现行物价水平下,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货币数量比商品和劳务少,物价水平下降。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收益下降,信贷增长乏力,企业开工不足,消费需求减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缓慢等迹象。

宏观经济指标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一个国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稳定的表现。
投资指标
投资指标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示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投资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础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共2张
宏观经济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计量的是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销售给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销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用做非生产经营性的消费品的总和。它是研究居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和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它是指某一时间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金融指标
金融指标包括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等。

宏观经济指标
财政指标
财政指标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是最佳状况,所谓平衡就是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如果国家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我们称之为财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通过发行公债(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阅读全文

与宏观经济学指标基本概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
大众公用股票分红 浏览:637
宁波银行后期查贷款用途 浏览:545
好好开车融资 浏览:300
融资租赁可行性报告 浏览:2
860日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373
房奴如何理财 浏览:803
南昌住房公积金贷款计算器 浏览:427
国盛华兴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822
工行贵金属挂单四种 浏览:918
主力资金进出散户资金进出指标公式 浏览:880
报雷理财 浏览:898
广信股份股票 浏览:472
小额贷款怎么收账 浏览:798
基金交银蓝筹净值519697 浏览:222
杏花村国贸投资公司销售情况 浏览:395
什么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会高些 浏览: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