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航金融是骗子
谢谢你对大家的提醒。现在骗子太多,投资千万得谨慎!
『贰』 海航基金近期情况
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近日由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顾刚在2021年度第39周安全生产经营例会上表示,重组后的海航将分四个板块独立运营,原股东团队和慈航基金会对海航集团和成员企业的权益均为零。
一、海航投资st的理由
海航投资之所以被ST化,是因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显示,海航投资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否定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就造成了股票上市规定需要实施“其患者风险预警”的情况。 另外,上市公司如果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其患者风险预警”(3个月内不能正常恢复的); 上市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的董事会、股东大会不能正常召开的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或者其相关人员提供资金或者违反规定对外担保的情况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问题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认定的患者的情况。
二、股票st的结果
1、股票名称会发生变化。 通常在原来的股票名称前面加“ST”
2、股价每日涨幅不得超过5%;
3、该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应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2021年1月29日,海航正式宣布破产重整,引起业界、社会、市场的强烈关注。 这不仅体现在海航的品牌效应、市值和负债数千亿美元,而且海航集团债务结构复杂、下属企业多、业务多样、分布广泛,是迄今为止最大、最复杂、最重要的破产重整方案之一。另外,海南航空母公司是一个由经济改革者利用世行支持,组成的省级航空公司,已成长为一个庞大的私营国际大型企业集团。为了推动其增长,它巧妙地利用现有资产来购买新资产——这是中国人称为“蛇吞象”的过程。
『叁』 天宝国际影城的海航集团
海航集团于2000年1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组建,是一家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产业覆盖航空、物流、金融、旅游、置业、商业、机场管理和其他相关产业,法定代表人为陈峰。截至2010年年底,海航集团资产总规模逾3400亿元,年营业收入达925亿元,为社会提供约8万个就业机会。在“2010中国企业500强”中,海航集团排名第179位。
海航集团航空运输产业运营飞机290余架,开通航线500余条,通达130多个国内外城市,连续安全飞行超过350万小时。2010年实现旅客运输量3222万人次。自成立以来,海航多次获得中国民航安全生产“金鹰杯”、“金鹏杯”,并连续10年荣获“旅客话民航”用户满意优质奖。2011年,海南航空荣膺中国内地首家“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称号,打造中国民航“安全、正点、服务”优秀品牌。同年,香港航空亦荣获“skytrax四星航空公司”称号。
大新华物流是中国首家致力于构建海陆空综合物流、金融服务、物流信息网络及大型制造业一体化的全球物流综合服务运营商,业务涵盖综合物流、集装箱运输、散杂货运输、油轮运输、特种船运输、驳船运输、航空货运、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码头建设与管理、船舶与船员管理等领域,拥有各类船舶近100艘,全货机13架。截至2010年年底,大新华物流旗下金海重工手持订单量位列全球造船集团16位,全球造船企业第11位。
海航资本立足于通过优势产业领域的投资银行服务与各类金融手段的组合与创新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立志打造一流国际投资银行和现代金融服务业综合运营商。拥有投资银行、金融租赁、信托、保险、证券、银行、期货、产业基金、融资担保、保理、小额贷款等传统及创新金融业务。目前,海航资本服务网点遍及北京、上海、天津、香港、悉尼等30个大中城市。
海航旅业主营业务涵盖航空、旅游、卡、网、外汇零售等五大类别,拥有北京首都航空、金鹿公务航空、大新华运通、海航易生、新华旅行、通汇货币、易生基金等13家成员企业、近20家旅行社、230余家海航乐游门店、近30家易生分子公司和近10家货币兑换门店。海航旅业以“一卡一网一中心”为核心发展战略,创新商业模式,致力发展成为国内最大、国际领先的现代旅游综合服务提供商,促进国人由传统储蓄型消费理念向信贷型消费理念的转变,创造引领旅行、消费的新生活。
海航置业已开发完成各类型高档酒店、高档写字楼、城市综合体、高尚精品住宅、大型生态旅游景区等近百个项目,土地开发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西北、东北、中南、云南、山东、浙江、贵州、重庆、海南、新疆等15个重点地区成立区域公司,拥有各类型项目公司、基金公司、物业公司、餐饮公司等100余家。旗下的酒店集团以“唐拉雅秀”品牌为核心,拥有国内外星级酒店50余家。
海航商业以“健康、富足、快乐、和谐”为理念,实施“实体+电子商务+金融”的发展策略,立足西部、布局全国。其主要业态为实体(零售)商业、虚拟(网络)商业、物业(地产)商业、金融(投行)商业等四大业态,拥有民生百货、宝鸡商业、天津国际商场、上海家得利超市、北京海航家乐、海航中免等10余家成员公司,门店300余家,网络布局遍布陕西、甘肃、天津、上海、北京、海南等地。
海航机场集团运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甘肃机场集团(兰州、敦煌、嘉峪关、庆阳)、宜昌三峡机场等15家成员机场。2010年旅客吞吐量达2325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海航集团成立了北方、华南、西南、西北、上海和国际六个区域总部,与七大产业集团形成条块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海航集团的其他产业还包括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航新华文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海南海航航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海航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等。
今天的海航事业已经超越了国家、肤色、民族、信仰、文化、语言等界限,遍布全球,不断从成功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并逐步成长为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今天的海航人秉承着相同的海航精神价值体系,以“为了人类的幸福与世界的和平”为共同理想、以“天佑善人、天自我立、自我主宰”为共同信仰、以“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为共同追求、以“诚信、业绩、创新”为共同理念。展望未来,全体海航人将为创建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的伟大目标不懈奋斗。
『肆』 海航控股(600221)东方财富
海航控股表示,其母公司年度亏损将接近600亿,导致公司股价暴跌。 海航集团的破产重组导致其资产大幅贬值。
1、截至收盘,这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价暴跌9.8%,至1.38元。
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周六在一份提交给交易所的文件中表示,其亏损可能在580亿元人民币至650亿元人民币之间,超过国航、东航和南航几大航空公司总的亏损额。
2、国航的预计亏损在135亿元至155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东航的亏损可能在98亿元至125亿元人民币之间,南航预计亏损在79亿元至109亿元人民币之间。
海航控股表示,这一亏损将导致公司的净资产跌为负值,并有可能在业绩公布后被除牌。
3、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其他海航关联企业也出现了下跌。海航科技跌9.84%,至2.29元。海航基础设施投资(海航基础)下跌0.55%至7.29元。
然而,海航投资的股价上涨了10%,至人民币2.51元。此前该公司预计2020年的利润将增长11倍至人民币3.748亿元。
拓展资料:海航集团
一、自1993年创业至今,海航集团经历28年的发展,从单一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发展成为跨国企业集团。海航集团以航空运输主业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中华民族的世界级航空品牌。海航集团旗下参控股航空公司14家,参与管理机场13家,机队规模近900架;开通国内外航线约2000条,通航城市200余个,年旅客运输量逾1.2亿人次;旗下海南航空连续10年获评SKYTRAX全球五星航空公司;旗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为全球第8家、国内首家(除港澳台地区)SKYTRAX五星级机场。
二、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原全民所有制的海南省航空公司为主体于1992年9月经海南省股份制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琼股办字[1992]18号文批准,以定向募集方式改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航空公司与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交通银行海南分行、海南省航空进出口贸易公司等24家法人单位作为发起人。本公司于1993年1月8日在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名称为"海南省航空公司"。 2017年5月16日,公司名称由“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伍』 海航集团并购史的背后是扩张欲望,是资本反噬,是令人唏嘘的自卑
一
2007年,当了40年船员的贾鸿祥迎来了他人生中高光时刻,担任大新华物流的董事长。
大新华物流集团是海航集团旗下实力强悍的子公司,贾鸿祥在职的4年间,将老东家“买买买”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先后收购了天津海运、烟台海运和山东海丰,一时间风光无限。
可是,贾鸿祥在收购方面拿手,收购之后怎么管理这些公司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直到2011年,贾鸿祥花了四年的时间也没有想明白,最后造成了大新华物流的业绩报表一片绿,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法律官司一大堆。
所以,贾鸿祥身败退位,但他留给了海航集团一个潜伏的危机。
2008年,大新华物流集团向沙钢船务租了一条好望角型巨轮,海航集团是担保人,过了两年,大新华收到了船,沙钢船务却没有收到租金。
沙钢船务收不到钱,能怎么办,走法律程序呗。
官司打了一年多,最后肯定是大新华输啦,海航集团作为担保人,也有连坐责任。
这时,海航旅业从美国引进了一艘豪华游轮“海娜号”,这是内地第一艘豪华游轮,为海航集团的事业线再添上一朵红花。
受到官司的影响,海航集团始终不赔给沙钢船务275万美元的担保责任费,在大新华集团被“全球追债”的情况下,海娜号开启了它为海航集团的贡献:在2013年首航成功前往越南,第二次航线前往韩国。
恰恰是在韩国出了事。
因为沙钢船务始终想不明白,海航集团是一家有3000亿元资产公司,为啥就是不赔钱?
有钱人欠钱不还,还有理了,简直天理难容!!
所以就把官司打到了韩国去,也就是说,沙钢船务向韩国法院出示证据、担保书,韩国法院确认无误后,扣押了刚刚游到韩国济州港的海娜号。
那时,船上的船员跟游客加起来差不多有2300多人。
收到消息的海航集团立马成立特别公关小组,先安抚好游客的情绪,然后派出五架飞机前往韩国接回游客,接着打点关系,让上头的人给韩国法院施加压力,并且操作舆论导向,让人们认为:韩国,你这么做不妥哦。
从海航集团的公关手段来看,步步紧逼,环环相扣,把损失降低到最少,是一场漂亮的公关战例,顺利让海娜号回家。
但是,从这次事件来看,那些投资者却看到了海航集团预防危机的问题,在以后给海航集团投资更加慎重。
而大新华集团,在这一年宣布了破产重组。
大新华集团出事了,还有海航集团兜着。
但是,海航集团在面对大新华集团出现的危机,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在7年后,他也踏上跟大新华集团同样的命运。
二
海航集团的前身是海南航空,1993年,海南航空成立,公司只有一千万元,这点钱连飞机翅膀都买不起。
不过,这一年吹来了股份制改造这股东风,海南航空有了这个利好消息,搞来了2.501亿元,但还是买不起飞机。
没事儿,海航集团有超强的融资手段,没有任何抵押,就从海南交通银行得到了两架波音737-300。
1993年5月2日,海航的首航从海南海口飞到北京,预告着海航跨出了第一步胜利。
接下来,海航的首要工作是找到更多的飞机,发展更多的航线,这样才有人愿意坐他们家的飞机。
可是,从哪里搞到钱呢?靠赚飞机票,估计要好几年才能回本,海航明显不会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而是选择了他的老手艺:融资。
1995年,海航融资得到了2500万美元;过了两年,海航在B股上市,融资到2.77亿;再过两年,海航的价值上升,在A股上市融资到9.43亿。
有钱了,豪横了,路子也广了。海航在融资和发展一手抓,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成为了国内重要的地方性航空。
到了2000年,海航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打击,他的自卑感,也是从此而来。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WTO,这预示着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同时也给了国内企业带来危机感:外国企业来中国抢生意了。
而且论实力,中国所有的民航飞机加起来都不如国际一家大航空集团。
民航总局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前开始布局,公布国内的民航企业进行重组,以国航、东航、南航这三家公司为龙头。也就是说,海南航空要被其中一只龙头并购。
可是,作为一个花了七年时间发展起来的民航,好不容易有了点成绩,不会白白把成果拱手让人。
当时的海航集团执行总裁李维艰说: 四条腿的桌子比三条腿的桌子强。
这第四条腿,就是海航集团。
此时海航集团面临的问题:航线少、规模小;地域分布几个点、政策扶持想得美。
为了解决困境,顺利成为第四条腿,海航集团再一次用了他的老手艺:并购。
在并购之前,海航走出了一步妙棋:抢夺机场,海航集团控股了海口美兰机场,成为了中国第一家控股机场的民航公司。
有了机场,海航集团想让谁飞就让谁飞,天王老子来了也管不着。
接着,海航并购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这几家民企。其中,长安航空提供了10多条从北京始发的黄金航线,山西航空提供了40多条支线航线。
这样一来,海航有了航线,规模也变大了,地域分布更是百花齐放,有了第四条腿的实力。
到了2002年,民航总局承认了海航,海航集团统一使用HU代码。
海航集团的这一场翻身仗打得很漂亮,他展现了很旺盛的生命力。
一方面是时代推动着他前进,一方面是不甘于落到被并购的下场,于是,海航集团反其道行之, 不想被并购,那就并购别人 。
虽然民航总局承认了海南航空,但是,海航集团不是官方的计划之内,这也就是意味着海航是后娘养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发展空间的天花板都给海航盖好了。
所以,此时的海航未免显得有点自卑。
海航并不认命,先后杀出了公务航空、通用航空、海外航空三条血路。
2002年底给了海航发展一个契机。
那会儿,“非典”来袭,民航企业受到了很强的冲击,海航也不例外。就像2020年的情况一样,人人都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谁会去坐飞机?
为了规避风险,海航散发思维,寻找了一条“航空+”路子。
就是以航空为基础,发展跟航空相关的业务。于是,海航发展了“航空+酒店”、“航空+ 旅游 ”、“航空+商业”等等。
不得不说,这条路子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海航集团的战线拉得太大,业务贼多。
海航集团在国内发展还算老实,稳扎稳打,还搞出了点名气,就拿“航空+酒店”,海航酒店集团名下有两个五星级酒店,唐拉雅秀酒店和金海马。
等时间来到了2008年,欧美国家金融危机爆发,海航集团认为自己成为世界级卓越企业的机会来了。
三、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面发展成了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
这段时间,美股的股价下跌,道琼斯指数下跌45%,从14279点跌至7800点附近。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各国很多企业的资产缩水,价值受挫。
中国很多企业一看,这些企业便宜了呀,正好腰包里有闲钱,于是开始大规模收购欧美企业,为自己的企业品牌国际化打下基础。
海航集团在这么重要的时刻,进化了老手艺人的手艺:从并购到收购。
当时的海航集团董事长陈锋说: 国际化是海航集团成为为世界级卓越的必由之路,收购兼并仍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 。
好家伙,收购兼并是海航集团发展的一个模式。
从2010年开始,海航集团的收购了土耳其的飞机维修公司,尝到了甜头,就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渐渐魔怔了。
海航收购的 历史 在2015年到2016年期间达到巅峰,完成了35项、270亿美元的收购案。
在2016年,海航集团挤进了世界500强,厉害吧。
厉害是厉害,但是海航收购的那些钱,从哪里来的呢?
一个是借,一个是贷。
海航从航空发展成一家大集团,依靠那些飞机票能有270亿美元吗?没有。
所以,为了完成自己的收购大计,海航在国内借钱,在海外贷款。
海航集团在享受世界500强的掌声时,脑瓜里想的却是怎么偿还4680亿元债务。
荣誉是一时的,还债是一生的。
海航还钱的方式很鸡贼,这里了解到的方式:股权融资。
在2015年牛市的上升期时,股价溢价高,定向增发股权可以募集到更多的钱。
海航旗下有七八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权,韭菜们买了,海航钱到手了。海航用这些钱,一部分去还债,一部分补充流动资金,一部分投资优质项目。
投资项目也很鸡贼,去收购那些原始股,等到公司上市之后,原始股翻了十几倍或者几十倍。
一般来说,按照这么操作下去,海航或许就偿还外债。
这只是或许罢了。
在2016年的那波收购潮中,海外并购成交价格为净资产的9.22倍左右,也就是说,多付了9倍的钱。
万达的王健林也不可避免,收购了世界三大文娱产业,最后不得不卖掉国内的700亿资产还债。
所以,无论海航如何操作,资不抵债的情形越演越烈。在27年的发展中,海航没有形成自己的牢固的护城河,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会擦亮眼睛。
到了2020年,疫情的冲击,全世界的企业都不好过,资金链更是断绝,现金流越来越重要。
这对于欠下巨债的海航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不得不在2021年宣布破产重组。
四
20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日本企业心大了,狂妄了,扬言要买下半个美国,从此走上了海外收购之路。
但没过多久,日元贬值,日本遭遇股价,日本企业的扩张之路也由此结束,把伸向世界的并购之手缩回了国内。
并购、收购,最重要的是钱。
没有太多的钱,想要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自然是痴心妄想。
海航集团的海外扩张失败,宣告破产,源自于他的一开始。
海航靠着一千万起家,用融资的方式租到了第一架飞机;在民航并购年,用并购的方式在国内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再用并购的方式,扩宽自己的业务,拉长战线。
并购,只是手段,并不能成为唯一模式。
不知道,现在还会不会有人喊出那句:融资为了并购,并购为了融资。
带着资本的脚铐跳舞,早晚被资本反噬。活该。
『陆』 海航投资与海航集团有没有关系的
有关系,海航投资是海航集团下属的子公司
『柒』 请问哪里有一些关于定向增发的比较经典的案例
比较经典的例子是海南航空定向增发的例子。
海航换骨——“大新华”组建内幕独家调查
海航集团正在操作的“大新华”集团一波三折,挂牌计划一推再推,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索罗斯是否还会大笔注资?海南航空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是否即将易主?海南省政府为何在关键时刻拿出来15亿?“大新华”集团上市后,以陈峰为代表的海航集团的“老板”们,是否会上演一夜暴富的神话?《新财经》记者两赴海南,通过与陈峰、王健、陈文理、李先华等海航高管的深入交流,得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我们大厦楼上的‘HNA(海南航空)’标识有些脏了,是不是应该清洗一下?”不久前,海航发展大厦的清洁工通过海航集团特有的网络办公系统,将意见直接提给了集团董事局领导。 “不用了,我们的牌子马上就换了。”海航的决策者回答。 文/陆 建 罗 威 众所周知,海航人正在实施一个很大的战略规划——筹建“大新华”集团。可是,这个“大新华”同现在正在私募的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有什么关系?同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关系?同海航集团有什么关系?“大新华”未来将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就是在海航内部,很多人也说不清楚。 “海航现在处于再次脱胎换骨的准备期。”面对《新财经》的采访,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说,“未来5~7年,海航有两个目标:一是创造中华民族的世界级航空运输品牌,二是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世界级企业。这有三个标志,一是机队规模;二是旅客认同度;第三是海航品牌的国际知名度。目前我们正在组建中国新华航空集团,这是中国航空界一次重大的私募,为我们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峰口中的“中国新华航空集团”,正是业内所说的“大新华”概念。在目前,因为还未完成注资计划,没达到《公司法》对于一家集团最低掌控五家子公司的要求,集团还不能挂牌,所以只能通过“新华控股”吸纳资金。 对此,海航已经谋划了很久很久。 海南航空从一个地方性航空运输单体企业,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截至2005年6月,拥有107架飞机,集团总资产430多亿元,员工19000多人——同他们一系列成功的资本运作密不可分。如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海航发展战略研究组所说的:海航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成功进行资本运作的十年。 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海航得到了速度,但却带来了高负债的问题。而且,受到资本制约,海航业内老四的地位一时间难以再向前提升。 海航需要资金支持并且为数不小,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每一次融资,都带来海航资产负债率的下降,而后来都毫无例外地回到警戒线之上。海航为筹措资金不遗余力。 “大新华”恰是海航人把发展目标和解决资金难题巧妙结合起来的战略。 陈峰在10月15日索罗斯基金入资新华控股的新闻情况通报会上明确表示,新华航空集团的成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私募筹备期,私募总额约30多亿元,其中索罗斯的本次投资约占10%。到今年底,根据私募的具体情况,募集约50亿元左右资金,并举行创立大会,这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大新华航空集团计划在香港H股上市。 被逼出来的“上策” 2003年以前,海航一直具有再融资的资格,但是,缓解资金瓶颈,单纯满足“连续三年盈利”还不够,在中国低迷的市场环境和特殊的管理体制下,海航的直接融资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 “我们每年都报材料,但每年都排队。”在海航高层中,直接负责资本运作的高管无奈地说。 据他介绍,由于2001年、2002年这两年中国资本市场整体低迷,所以,证监会控制了上市再融资的节奏,无论首发还是增发,都严格限制,排队解决。海南航空几乎每年都排在150名以外,2002年的时候,排位刚稍微靠前一点,大概是130名,结果2003年“非典”来了。 “在中国的各个行业中,‘非典’影响最大的就是航空运输业。‘非典’期间我到广州看了一下,当时白云机场有20多架飞机排在停机坪上,其中有五六架777,从这边往那边看过去, 20多架飞机整齐排列,那场面倒真是壮观,但我却感到很悲哀。那时,民航业真的特别惨。”这位高管说。 海南航空在2003年年报中表示,由于受“非典”疫情影响等原因,公司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为-14.74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145.39%。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减少11.50亿元,为0.45 亿元,下降96.23%;而毛利率从上年的23.78%下降为8.43%,降低了15.35%,致使净利润为-12.69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332%;每股收益-1.74元,每股净资产1.53元,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0.80元,净资产收益率-113.7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5亿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8元。 “2003年的巨额亏损,意味着我们三年的营业业绩没有了,也就失去了再融资的资格。那时我们感到很冤,‘非典’完全是外来的非人力可控的原因,并不是我们企业的核心能力或者经营发展战略出现问题,也不是企业的决策失误,我们的企业是好好的,但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企业无法保持连续三年盈利,造成海航股份公司未来三年都不能融资;而且,三年以后继续排队,批下来至少需要五年以后。你说这合理吗?”海航一位高管如此说。 “这样的制度,意味着人为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很多民族企业在未来的五年失去了直接融资的资格,失去利用资本市场来促进发展的机遇,这是不公平的。”这位海航高层领导至今无法释怀。 当时,对于资金极度渴望的海南航空,一直努力向证监会陈述自己的理由,期望恢复直接融资的资格。但证监会说这是《公司法》规定的,必须要找全国人大。海航马上找了全国人大的法律委员会,法律委员会也表示了对海航的同情,认为这种现象不正常,但是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当时想,全国人大能给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至少是为100多家因为‘非典’导致亏损的旅游、航空、酒店餐饮这三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呼吁,这个事情要是破冰,意味着100多家相关企业都具备了融资资格。我们当时是抱着这样的理念来做这个事。但是从2003年‘非典’的下半年开始,我们的工作一直没有进展。”谈及往事,海航的一位直接参与者还是一脸的无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策划突破政策限制没有成功,但海航定向增发的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突破。 定向增发的时间差 在当前的资本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资本大鳄意识到,如若持有上市公司非流通法人股,只要鼓捣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对价”方案,就能取得上市流通的资格。到那时,无论是持有还是拉高出货,主动权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更何况,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层监管者还放出话来,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企业,将优先安排融资和高层管理者持股。 一时间,非流通股成了香饽饽。法人股交易十分踊跃,价格水涨船高。 就是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段里,国家有关部门批复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定向增发法人股。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公司意欲效仿,却再也没有一家取得成功。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唯一一家在今年取得定向增发资格的上市公司。 海航的定向增发,初步打算是28亿元,这远远大于在A股市场上增发获得的几亿资金。 海航人如何做到这一点?这里面,自然充满故事。但却没有人给出答案,这也许是市场永远无法破解的谜局。对于坊间的各种传言,海航的高级管理者不置可否。他们只是强调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海航股份的定向增发能够成功,是因为证监会的批文是在中国管理层决定解决股权分置之前。“如果是在此之后,可能这个事情又会有变数。”海航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如实相告。其二,这个决定表明,党和政府对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是支持的。创新能力、改革意识都是非常强的。 得到了好处的海航人对决策者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增发后的海航股份,是否会通过资本市场变现,从而获得溢价?对此,海航的高层表示,新华控股即使成为海航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即使获得流通权,也不意味着海航集团的法人股有出让的打算。 “大新华”水落石出 那么,海航股份的定向增发与海航集团正在操作的“大新华”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事情的两个层面。”一位海航高层告诉《新财经》,目前正在筹建的大新华航空集团,是2004年1月5日中国民航总局批准设立的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的升级版本。(民航政法函[2004]5号文件《关于组建中国新华航空集团有限公司问题的批复》)。当前,海航的舵手们利用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的名义进行私募活动,今年年底,这笔资金的一部分将直接注入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定向增发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资金将用来收购海南航空集团其他的航空公司,包括中国新华航空有限公司、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航空公司,组建世人瞩目的“大新华集团”。据知,这四家航空公司早在2002年就已实现合并运行,效果非常好。 按照海航的计划,这次资本运作完成后,海航集团航空运输主业的核心资产和品牌概念都将被“大新华”所取代。一个摆脱了地域概念的新航空集团形象将浮出水面,这便是陈峰口中“脱胎换骨”的真正内涵。 对于“大新华”的组建细节,海航的一位高层领导解释说,海航三年连续盈利的业绩没有了,资本市场上直接再融资的路走不通了,可是,很多投资资金打算入股海航,“仅仅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就无法吸纳这些资金;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就可以随时入钱,这是一个明显的悖论。” 当时,证监会的相关部门告诉海航,我们这种限制主要针对公开发行股票,因为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保障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私募是愿打愿挨,作为战略投资者,他自己就会对这个项目进行审慎评估后再作决定。 监管者的态度让海航人看到了事情的转机。经过艰苦的争取工作,国家有关部门终于同意海航私募非流通的法人股。 为什么只批了一家?海航的一位高级管理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所作的实验。“但是没有想到,我们海航刚刚拿了批文以后,有关部门决定,要首先解决股权分置这个困扰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而不是仅仅考虑这100多家因为‘非典’导致亏损的企业有没有再融资的问题。只有股权分置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国家才可以发展。所以,在两利相较的时候,就取了大利。” 海航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自然见仁见智。但海航的定向增发资格,让海航有了更大的想法。 海航股份目前是单一的上市航空公司,海航决策者打算把海航股份有限公司同其余几家旗下航空公司(新华、山西、长安)一起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资源能够共享、统一运行的平台。据海航执行总裁李先华介绍,按照民航总局现行规定,每家航空公司都有各自的航线经营权,相互是不能“串飞”的,要变通,就要签协议,租哪家公司的飞机才可以飞哪家的航线,资源无法共享。比如,夏季的时候,海南是淡季,北方新疆、西安非常火,而海航的运力没有办法调配到北方去飞。冬季是海南的旅游旺季,冰天雪地的北方是出行淡季,飞机却无法调过来。海航收购了三家航空公司,但还是一个个独立运行的企业,失去了收购的意义。“收购的意义在于把这四家航空公司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平台,资源共享,能够取得1+3>4的效益”。在李先华看来,未来的“大新华”就是把这四个航空公司组织到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大平台。 30多亿元资金的背后 据《新财经》调查,到目前为止,新华控股募集到的资金有30亿元左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出资15亿元;(2)海航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出资11.5亿元;(3)索罗斯出资2500万美金;(4)正在洽谈中的海内外机构投资者,基本落实的资金有10亿元左右,意向资金不低于几十亿元。 每一笔资金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在海航集团提供的资料中,有如下表述:“经海南省委省政府决策,海南省投资管理委员会表决通过,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向新华控股投资15亿元人民币,目前15亿元资金已到位。” 而据《新财经》了解,这短短的几十个字背后,也蕴涵着很多故事。作为海南省最大的企业之一,省委省政府对海航的扶持自然不遗余力,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政府介入地方企业的行为越来越谨慎。 对此,李先华这样解释:刚开始我们也没有考虑省政府入资,当时很多国内大企业都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认购比较踊跃,我们当时测算了一下,融资几十亿不成问题。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投资机构大都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入资存在政策上的障碍,投资其他行业,要受到国资委严格审批。换句话说,国有企业投资其他行业,目前基本上行不通。当然,也不排除国资委批准个别企业数额不大的投资,这样,外资股占的比重就很大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根据民航总局的规定,当前的航空业,外资股的比例不得高于49%。而且,外资投资者还表示,全部资金马上到位都没有问题,但是他们有自己的要求,比如总部的位置问题。很多海外投资机构认为,就海航的未来发展而言,海南已经是一个很小的市场了,未来的航空集团的管理公司是不是应该设立在北京,等等。这些问题我们没有答应,但也向省委省政府作了汇报。” 海南省政府对海航的关注与支持,这些年没有动摇过。这一次的问题,海南省政府再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海南省通过自己的发展控股公司——海南发展控股注资15亿到新华控股。既缓解了外资比例超标的问题,也将海航踏踏实实地留在了海南这片土地上。 《新财经》了解到,这次政府出资,虽然最后皆大欢喜,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是一波三折,其中,协议就签订了很多份。 这也许就是海航领导口中“没有海南省政府,就没有海航今天”的真正含义。 海航第一大股东即将易主 海航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海航集团及关联公司将向新华控股投资11.5亿元人民币,目前5亿元人民币已经到位,其余投资将于10月份内到位。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海南股份有限公司中,海航集团作为海南航空发起人之一,2003年末只拥有7.3%的海南航空股份,当时具有索罗斯量子基金背景的美国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08亿股,以14.8%持股比例为第一大股东。但自去年以来,海航集团增持迹象极为明显:海航集团受让光大集团所持有的海南航空4.5%股份,并增持了670万股A股流通股,使其持股比例达到11.85%,持股比例仅比美国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低2.95%,位列第二大股东。 海航集团的实际控制地位,同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份十分不般配,这是海航集团一直要扭转的事情。而如果此次定向增发顺利完成,海航集团无疑将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对此,海航的高管在接受《新财经》的采访时,也间接证实了这个断言。 此外,据海航直接负责融资的高层管理人员透露,目前,很多投资者正在就入资条件和细节问题进行磋商。 “每一笔都是大资金。”一位海航高管如是说。据《新财经》调查,包括渣打银行在内的很多外资同海航的谈判都已经到了“收官”阶段。 “到年底为止,新华控股私募资金和向海航股份定向注资的活动将同时结束。”陈峰说。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两个月时间里,新华控股,也就是未来的大新华集团第一阶段的私募工作将告一段落。到底海航能募集到多少钱?这个很有意思的猜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海航“大新华集团”理想的根基到底有多大。 整体上市与高管持股 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来不缺资本运作的高手,也从来不乏挑战政策边缘的经典案例。当年TCL整体上市,就开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先例,成就了李东生的传奇。 今日的海航谋划的“大新华”概念,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打算重复演绎TCL的故事。 陈峰表示,未来的新华集团,将在香港H股上市。虽然资本市场上的事情,没有人能下结论,因为变数实在太多。但陈峰的计划,还是从海航另一位高管的口中得到了证实。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问题多多,股权分置问题能不能在两年内解决,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变数。由于在美国市场发行ADR(信用凭证)效果并不好,因为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不够透明,管理效率低下,也许这是偏见,但却造成了市场上交投清淡的现实。而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在美国上市,其维护成本相当高,大致每年需要数百万美元,往往得不偿失。“从目前看,香港还算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各方面符合‘大新华’上市的要求。”可见,海航的管理者不仅考虑到上市的问题,也早早就考虑好了如何上市和到哪里上市的细节。 TCL整体上市,让李东生一夜之间暴富。那么,海航的“大新华”上市计划呢? “在以前,关于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问题,我们不是没有考虑过。”海航集团执行总裁李先华表示,“但是后来,国家叫停了这项激励措施,我们就没有再动心思。” 他同时指出,我们永远不会用某些办法,让海航的高管或者一部分人变成富豪;我们作为海航的决策者,从来就是将公平放在了首位。海航历史上一直强调的是管理层要作出牺牲,比如海航从成立之时起,技术岗位的管理人员工资比行政管理岗位和综合管理岗位的干部要高。很多年,机务维修人员的工资都比我高,更不用说飞行员。在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之前,我们在房子的分配方面,都是飞行员首先挑,技术人员第二挑,我们管理层是第三挑选的,我住过很多海航的房子,可以说都是很普通的。 李先华对《新财经》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在海航除了拿工资,年底根据我的绩效,董事局给我打分,还有一份不高的奖金,加上公司给我买了一份保险,此外我再没有其他的。作为海航的管理者,我们现在更多考虑的是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强,做成百年老店。我们自己经常想,一个人一顿饭还能吃两斤米饭,睡觉还能睡两张床吗?所以,我们对高管持股并没有很强烈的愿望。” “我们绝对不会通过本次资本运作将海航的高管成为富豪,绝对不会这么做!”李先华的回答掷地有声。 李先华认为,在任何一个团队中,任何分配制度都可能存在不够公平的因素,或者你觉得公平,人家觉得不公平。对于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问题,他也同时表示,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不能说有一个案例没有做好,就搞一刀切,这是要命的。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团队干得那么好,高管无法持股,结果没有正路可以走,就走了歪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同时,他认为舆论也不应该对这些事情太苛刻,不应该将所有的资本运作都看做损公肥私的行为。 “海航的资本运作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实业在做支撑,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很好的实业,光靠讲故事是不行的。讲故事可以骗一次,但骗不了长久。大新华集团会成为中国航空业最出色的企业,不信,你走着瞧。”李先华说。 海航历次融资一览 直接融资 >> 海航的第一次直接融资是从海航的股份制改造开始的。1993年海航以重新评估的1334万元国家股与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交通银行海南分行、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海南航空进出口贸易公司等17家法人单位为发起人,组建了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5010万元,总股本为25010万股。形成的股权结构,国有股1334.0552万股,占5.33%,法人股18675.9448万股,占74.67%,并在STAQ系统上市。内部职工股5000万股,占20%。企业总资产为12.4亿元,资本的长期负债率66.3%。1994年海航的分红方案确立为每10股送2股,共送红股5002万股,总股本增至30012万股。 第二次直接融资是1995年向美国航空责任有限公司出让1亿外资股股份,每股价格为0.2449美元,共获得2500万美元股权转让金,折合人民币2.079亿元,占当时总股本的25%。第二次直接融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航对外汇的需求,而且使海航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提高了海航在国际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的知名度和信用度,同时为海航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方式。引入外资股后,美国航空责任有限公司在董事会9个席位中只占有2个席位,海航的总股本增至4亿股。其中,国家股占4%,法人股占56.01%,个人股占14.99%,外资股占25%。从总体上看,海航的中方股东仍占大多数。 第三次直接融资是海航发行A股和B股,转为公众公司。1997年海航在境内发行外资股B股71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0.47美元,公司取得募集资金333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7669万元,其中7100万元转做股本,其余扣除发行费用后转为资本公积金。发行B股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71亿元。进一步解决了公司的外汇需求,平衡了公司的股本结构。 1999年,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总股份为205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4.6元人民币,募集资金近9.4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外,20500万元转做股本,其余转为资本公积金。A股发行后,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6.76亿元。股东权益增到20.26亿元,公司总资产达到66.02亿元。到1999年为止,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为67616万股,其中国家股占2.37%,境内法人持有股份占33.14%,内部职工股占8.87%,境内上市外资股占10.5%,外资法人持有股份占14.80%,社会公众股东占30.32%。 间接融资 >> 企业股本金的增长,不仅意味着企业规模的扩张,而且也意味着企业间接融资有了更多的信用担保。1993年,海航初次募股集资2.5亿元后,以这笔资产做抵押,初步从银行获得大额贷款6.48亿元,购买了两架波音737客机,随后又以这两架飞机做抵押,从美国租购了两架波音737客机,组建了海航机队。此后,海航以良好的经营业绩,树立了市场信誉,陆续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银企协议,获得大额长期信贷,并在美国三次成功地发行共计4.34亿美元的债券。
『捌』 你也在海航金融贷款吗 我也让他们骗了怎么办
好,如果你被贷款平台欺骗的情况下,建议及时保留好证据,然后及时报警,这样就可以维护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