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手车评估的评估方法
我国对二手车评估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手车估价方法主要参照资产评估的方法,主要按照以下五种方法进行: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现行市价法、清算价格法、快速折旧法
一、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一辆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即完全重置成本。简称重置全价),减去该被评估车辆的各种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作为被评估车辆现时价格的一种评估方法。
(一)基本计算公式:
(1)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2)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
重置成本是购买一辆全新的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车辆所支付的最低金额。
重置成本有两种形式: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复原重置成本指用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材料,制造标准、设计结构和技术条件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购置相同的全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指利用新型材料,新技术标准、新设计等,以现时价格购置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全新车辆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在进行重置成本计算时,应选用更新重置成本。
如果不存在更新重置成本,则再考虑用复原重置成本。
影响车辆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1)机动车辆的实体性贬值
实体性贬值也叫有形损耗,是指机动车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而导致的车辆实体发生的价值损耗,即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损耗。
(2)机动车辆的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车辆贬值,即无形损耗。
(3)机动车辆的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车辆贬值。
外部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通货膨胀、环境保护等。
外界因素对车辆价值的影响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车辆价值影响还相当大,所以在旧机动车的评估中不可忽视。
(二)重置成本法的估价计算
1、估价模型
模型1:
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模型2: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成新率
模型3: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成新率×(1-折扣率)
模型1中,除了要准确了解旧机动车的更新重置成本和实体性贬值外,还必须计算其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而这二者贬值因素要求估价人员对未来影响旧机动车的运营成本、收益乃至经济寿命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否则难以评估旧机动车的市场价值。
因此,模型1让估价人员很难操作。
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再减去一定的折扣,从而估算出被估价机动车的价值。
模型3较模型1而言,较充分地考虑了影响汽车价值的各种因素,可操作性强。
2、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
(1)重置成本的构成
更新重置成本=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购置全新的同种车型时直接可以构成车辆成本的支出部分。
它包括现行市场购置价格,加上运输费和办理入户手续时所交纳的各种税费,如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入户上牌费、保险费等。
间接成本是指购置车辆时所花费的不能直接计入购置成本中的那部分成本。
如购置车辆发生的管理费、专项贷款发生的利息、洗车费、美容费、停车管理费等。
在实际的评估作业中,间接成本可忽略不计。
(2)重置成本的估算
直接询价
A.直接询价法:查询当地新车市场上,被评估车辆处于全新状态下的现行市场售价。
B.帐面成本调整法:对于那些无法从现行市场上寻找到重置成本的车型,如淘汰产品或是进口车辆,也可根据汽车市场的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得到旧机动车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帐面原始成本×(车辆鉴定估价日的物价指数/车辆购买日的物价指数)
重置成本=帐面原始成本×(1 + 车辆购买日到鉴定估价日的物价变动指数)
3、成新率的估算方法
成新率是指被评估车辆新旧程度的比率。
旧机动车成新率是表示旧机动车的功能或使用价值占全新机动车的功能或使用价值的比率。
它与有形损耗一起反映了同一车辆的两方面。
成新率和有形损耗率的关系是:
成新率=1-有形损耗率
成新率的估算方法
(1)使用年限法
(2)综合分析法
(3)行驶里程法
(4)部件鉴定法
(5)整车观测法
(6)综合成新率法
(1)使用年限法
成新率=(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100%
车辆已使用年限是指从车辆登记日到评估基准日所经历的时间(进口车辆登记日为其出厂日)。
车辆规定使用年限是指《汽车报废标准》中规定的使用年限。
已使用年限计量的前提条件是车辆的正常使用条件和正常使用强度。在实际评估中,运用已使用年限指标时,应特别注意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而不是简单的日历天数。例如,对于某些以双班制运行的车辆,其实际使用时间为正常使用时间的两倍,因此该车辆的已使用年限,应是车辆从开始使用到评估基准日所经历时间的两倍。
(2)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以使用年限法为基础,综合考虑车辆的实际技术状况、维护保养情况、原车制造质量、工作条件及工作性质等多种因素对旧机动车价值的影响,以系数调整成新率的一种方法。
成新率=(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综调系数×100%
综合调整系数可参考表5.2中推荐的数据,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
使用综合分析法鉴定评估时要考虑的因素有:
车辆的实际运行时间、实际技术状况;
车辆使用强度、使用条件、使用和维护保养情况;
车辆的原始创造质量;
车辆的大修、重大事故经历;
车辆外观质量等。
综合分析法较为详细地考虑了影响二手车价值的各种因素,并用一个综合调整系数指标来调整车辆成新率,评估值准确度较高,因而适用于具有中等价值的二手车评估。这是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行驶里程法
车辆规定行驶里程是指按照《汽车报废标准》规定的行驶里程。(老标准中规定为45万公里。此方法与使用年限法相似,在按照行驶里程法计算成新率时,一定要结合旧机动车本身的车况,判断里程表的记录与实际的旧机动车的物理损耗是否相符,防止由于人为变更里程表所造成的误差。
由于里程表容易被人为变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较少采用此方法。
(4)部件鉴定法
部件鉴定法(也称技术鉴定法)是对二手车评估时,按其组成部分对整车的重要性和价值量的大小来加权评分,最后确定成新率的一种方法。
基本步骤为:
① 将车辆分成若干个主要部分,根据各部分建造成本占车辆建造成本的比重,按一定百分比确定权重。
② 以全新车辆各部分的功能为标准,若某部分功能与全新车辆对应部分的功能相同,则该部分的成新率为100%;若某部分的功能完全丧失,则该部分的成新率为0。
③ 根据若干部分的技术状况给出各部分的成新率,分别与各部分的权重相乘,即得某部分的权分成新率。
④将各部分的权分成新率相加,即得到被评估车辆的成新率。
在实际评估时,应根据车辆各部分价值量占整车价值的比重,调整各部分的权重。
部件鉴定法费时费力,车辆各组成部分权重难以掌握,但评估值更接近客观实际,可信度高。它既考虑了车辆的有形损耗,也考虑了车辆由于维修或换件等追加投资使车辆价值发生的变化。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价值较高的车辆的价格评估。
(5)整车观测法
整车观测法主要是通过评估人员的现场观察和技术检测,对被评估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鉴定、分级,以确定成新率的一种方法。
运用整车观测法应观察、检测或搜集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
① 车辆的现时技术状态;
② 车辆的使用时间及行驶里程;
③ 车辆的主要故障经历及大修情况;
④ 车辆的外观和完整性等。
运用整车观测法估测车辆的成新率,要求评估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相当的评估经验。这是运用整车观测法准确判断车辆成新率的基本前提。整车观测法的判断结果没有部件鉴定法准确,一般用于中、低价值车辆成新率的初步估算,或作为利用综合分析法确定车辆成新率的参考依据。
五种成新率估算方法的应用场合:
使用年限法、行驶里程法一般适用于价值量较低的车辆的评估;
综合分析法一般适用于中等价值的车辆的评估;
部件鉴定法适用于价值较高的机动车辆的评估;
整车观测法则主要用于中、低等价值的旧机动车的初步估算,或作为综合分析法鉴定估价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6)综合成新率法
前面介绍的使用年限法、行驶里程法和部件鉴定法(也称技术鉴定法)三种方法计算的成新率分别称为使用年限成新率、行驶里程成新率和现场查勘成新率。这三个成新率的计算只考虑了旧机动车的一个因素。因而就它们各自所反映的机动车的新旧程度而言,是不完全也是不完整的。
为了全面的反映旧机动车的新旧状态,我们在对旧机动车进行鉴定评估时,可以采用综合成新率来反映旧机动车的新旧程度,即将使用年限成新率、行驶里程成新率和现场查勘成新率分别赋以不同的权重,计算三者的加权平均成新率。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小使用单一因素计算成新率给评估结果所带来的误差。因而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其数学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成新率N=N1×40%+N2×60%
其中:
N1为机动车理论成新率;
N2为机动车现场查勘成新率;
N1=η1×50%+η2×50%
η1为机动车使用年限成新率
η1=(机动车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机动车规定使用年限×100%
η2为机动车行驶里程成新率
η2=(机动车规定行驶里程-已行驶里程)÷机动车规定行驶里程×100%
N2由评估人员根据现场查勘情况确定。
可见,综合成新率的确定,必须以现场技术查勘、核实为基础。实际操作时,把被评估车辆的基本情况、技术状况的主要内容和查勘鉴定结论编制成《车辆状况调查表》,由评估人员查勘后填写。
有了《车辆成新率评定表》,就可以根据车辆成新率评定表,确定综合成新率。例:使用综合成新率法评估车辆综合成新率N的确定:
N=N1×40%+N2×60%
=91%×40%+83%×60%
=36.4%+49.8%
=86.2%
4、折扣率的估算
上述成新率的估算方法往往只是考虑了一种因素,如使用年限法计算的成新率仅仅考虑了使用年限因素对车辆的实体性损耗的影响。行驶里程法仅考虑了行驶里程因素所导致的损耗,部件鉴定法虽然考虑了各个部件的损耗情况,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年限以及行驶里程对车辆价值的影响。
因此如果采用公式:评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计算得到的数值作为被评估车辆的价值,显然是不准确的。为了避免单一因素成新率计算的不足,我们以一个折扣率来衡量其他因素对车辆价值影响的大小。
折扣率的估算根据市场同种车型的供求关系、宏观经济政策和对车价变化的未来预期以及市场实现的难易等因素,由旧机动车估价师依据评估经验进行判定。
二、收益现值法
(一)收益现值法原理
1、定义
收益现值法是将被评估的车辆在剩余寿命期内预期收益,折现为评估基准日的现值,借此来确定车辆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现值既为车辆的评估值,现值的确定依赖于未来预期收益。
2、原理
从原理上讲,收益现值法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人们之所以占有某车辆,主要是考虑这辆车能为自己带来一定的收益。如果某车辆的预期收益小,车辆的价格就不可能高;反之车辆的价格肯定就高。投资者投资购买车辆时,一般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其预计的内部回报率只有在超过评估时的折现率时才肯支付货币额来购买车辆。应该注意的是,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时,是以车辆投入使用后连续获利为基础的。在机动车的交易中,人们购买的目的往往不是在于车辆本身,而是车辆获利的能力。
3、应用范围
该方法较适用于投资营运的车辆。
(二)收益现值法评估值的计算
运用收益现值来评估车辆的价值反映了这样一层含义:即收益现值法把车辆所有者期望的收益转换成现值,这一现值就是购买者未来能得到好处的价值体现。
当未来预期收益不等值时,应用下式计算:
当未来预期收益等值时
例如:某企业拟将一辆万山牌10座旅行客车转让,某个体工商户准备将该车用作载客营运。按国家《汽车报废标准》规定,该车辆剩余使用年限为3年,经预测得出3年内各年预期收益的数据如下:
(三)收益现值法中各评估参数的确定
1、剩余使用寿命期的确定
剩余使用寿命期指从评估基准日到车辆到达报废的年限。如果剩余使用寿命期估计过长,就会高估车辆价格;反之,则会低估价格。因此,必须根据车辆的实际状况对剩余寿命作出正确的评定。对于各类汽车来说,该参数按《汽车报废标准》确定是很方便的。
2、预期收益额的确定
收益法运用中,收益额的确定是关键。
收益额是指由被评估对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超出其自身价值的溢余额。
对于预期收益额的确定应把握两点:
(1)预期收益额指的是车辆使用带来的未来收益期望值,是通过预测分析获得的。无论对于所有者还是购买者,判断某车辆是否有价值,首先应判断该车辆是否会带来收益。
(2)计量收益额的指标,以企业为例,目前有几种观点:
第一,企业所得税后利润;
第二,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与提取折旧额之和扣除投资额;
第三,利润总额。
为估算方便,推荐选择第一种观点,目的是准确反映预期收益额。
3、折现率的确定
折现率是将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它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车辆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
收益率越高,意味着单位资产的增值率越高,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所有者拥有资产价值越低。
在计量折现率时必须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否则,就可能过高地估计车辆的价值。一般来说,折现率应包括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报酬率两方面的风险因素。
即折现率 = 无风险收益率 + 风险报酬率
利率区别
折现率与利率不完全相同,利率是资金的报酬,折现率是管理的报酬。
利率只表示资产(资金)本身的获利能力,而与使用条件、占用者和使用用途没有直接联系;折现率则与车辆以及所有者使用效果有关。
折现率一般不好确定。其确定的原则应该起码不低于国家银行存款的利率。
因此实际应用中,如果其他因素不好确定时,可取折现率=利率。
4、收益现值法评估的程序
(1)调查、了解营运车辆的经营行情,营运车辆的消费结构。
(2)充分调查了解被评估车辆的情况和技术状况。
(3)根据调查、了解的结果,预测车辆的预期收益 ,确定折现率。
(4)将预期收益折现处理,确定旧机动车评估值。
5、收益现值法的优缺点
(1)采用收益现值法的优点是:
①与投资决策相结合,容易被交易双方接受;
②能真实和较准确地反映车辆本金化的价格。
(2)采用收益现值法的缺点是:预期收益额预测难度大,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
例:某人拟购置一台较新的普通桑塔纳车用作个体出租车经营使用,经调查得到以下各数据和情况:车辆登记之日是1997年4月,已行驶公里数1.3万km,车况良好,能正常运行。如用于出租使用,全年可出勤300天,每天平均毛收入450元。评估基准日是1999年2月。试用收益现值法估算该车的价值。
分析从车辆登记之日起至评估基准日止,车辆投入运行已2年。根据行驶公里数和车辆外观和发动机等技术状况看来,该车辆原投入出租营运,还算正常使用、维护之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车辆状况,车辆剩余使用寿命为6年。
预期收益额的确定思路是:将一年的毛收入减去车辆使用的各种税和费用,包括驾驶人员的劳务费等,以计算其税后纯利润。
银行储蓄年利率、国家债券、行业收益等情况,确定资金收益率5%,风险报酬率5%,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车辆的剩余使用年限6年
(2)估测车辆的预期收益:
1)预计年收入:450×300=13.5万元
2)预计年支出:
①每天耗油量75元,年耗油量为 75×300=2.25万元
②日常维修费1.2万元
③平均大修费用0.8万元
④牌照、保险、养路费及各种规费、杂费3.0万元
⑤人员劳务费1.5万元
⑥出租车标付费0.6万元
⑦故年毛收入为: 13.5-2.25-1.2-0.8-3.0-1.5-0.6=4.15万元
⑧按个人所得税条例规定年收入在3~5万元之间,应缴纳所得税率为30%。
故车辆的年纯收益额为:4.15×(1-30%)=2.9万元
(3)确定车辆的折现率
该车剩余使用寿命为6年,预计资金收益率为15%,再加上风险率5%,故折现率为20%。
(4)计算车辆的评估值
假设每年的纯收入相同,则由收益现值法公式求得收益现值,即评估值。
三、公平价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又称市场法、市场价格比较法,从而确定被评估车辆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现行市价法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评估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评估车辆相同或类似的车辆作为参照物,分析参照物的构造、功能、性能、新旧程度、地区差别、交易条件及成交价格等,并与评估车辆一一对照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别及差别所反映的在价格上的差额,经过调整,计算出旧机动车辆的价格。
(一)现行市价法应用的前提条件
1、需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有充分的参照物可取。
2、参照物及其与被评估车辆有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收集到的,并且价值影响因素明确,可以量化。
(二)采用现行市价法评估的步骤
1、考察鉴定被评估车辆
收集被评估车辆的资料,包括车辆的类别、名称、型号等。了解车辆的用途、当前的使用情况,并对车辆的性能、新旧程度等作技术鉴定,以获得被评估车辆的主要参数,为市场数据资料的搜集及参照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2、选择参照物
按照可比性原则选取参照物。
车辆的可比性因素主要包括:类别、型号、用途、结构、性能、新旧程度、成交数量、成交时间、付款方式等。
参照物的选择一般应在两个以上。
3、对被评估车辆和参照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量化和调整
被评估车辆与参照物之间的各种可比因素,尽可能地予以量化、调整。具体包括:
(1)销售时间差异的量化。
(2)车辆性能差异的量化。
(3)新旧程度差异的量化。
(4)销售数量、付款方式差异的量化。
(1)销售时间差异的量化
在选择参照物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在评估基准日成交的案例,以免去销售时间允许的量化步骤。
若参照物的交易时间在评估基准日之前,可采用指数调整法将销售时间差异量化并予以调整。
(2)车辆性能差异的量化
车辆性能差异的具体表现是车辆营运成本的差异。
通过测算超额营运成本的方法将性能方面的差异量化。
(3)新旧程度差异的量化
被评估车辆与参照物在新旧程度上不一定完全一致,参照物也未必是全新的。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对被评估车辆与参照物的新旧程度的差异进行量化。
差异量=参照物价格×(被评估车辆成新率-参照物成新率)
(4)销售数量、付款方式差异的量化
销售数量大小、采用何种付款方式均会对车辆的成交单价产生影响。
对销售数量差异的调整采用未来收益的折现方法解决;
对付款方式差异的调整,被评估车辆通常是以一次性付款方式为假定前提,若参照物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则可按当期银行利率将各期分期付款额折现累加,即可得到一次性付款总额。
4、汇总各因素差异量化值,求出车辆的评估值
对上述各差异因素量化值进行汇总,给出车辆的评估值。以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被评估车辆的价值=参照物现行市价×∑差异量
或:被评估车辆的价值=参照物现行市价×差异调整系数
用市价法进行评估,了解市场情况是很重要的,并且要全面了解,了解的情况越多,评估的准确性越高,这是市价法评估的关键。
运用市价法收购二手车的贸易企业一般要建立各类二手车技术、交易参数的数据库,以提高评估效率。
用市价法评估已包含了该车辆的各种贬值因素,包括有形损耗的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因而用市价法评估不再专门计算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三)采用现行市价法的优缺点
1、现行市价法的优点
(1)能够客观反映旧机动车辆的市场情况,其评估的参数、指标,直接从市场获得,评估值能反映市场现实价格。
(2)结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
2、现行市价法的缺点
(1)需要公开及活跃的市场作为基础。然而我国旧机动车市场还只是刚刚建立,发育不完全,不完善,寻找参照物有一定的困难。
(2)可比因素多而复杂,即使是同一个生产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同一天登记,由不同的车主使用,其使用强度、使用条件、维护水平等多种因素作用,其实体损耗、新旧程度都各不相同。
(四)现行市价法的应用场合
现行市价法要求评估人员经验丰富,熟悉车辆的评估鉴定程序、鉴定方法和市场交易情况,那么采用现行市价法评估时间会很短,因此,特别适合应用于成批收购、鉴定和典当。
单件收购估价时,还可以讨价还价,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价格。
(五)案例分析
1、销售数量量化的调整
例:市场上有6台完全相同的车辆待出售。经调查,该地区市场上此类车辆平均每年只售出2辆。于是为满足买主的要求,卖方同意以优惠价格一次性同时出售6辆汽车。而可选择的交易参照物单辆售价为4万元。试用现行市价法评估此6辆汽车的现值。
评估如下:
(1)直接以参照物的价格出售,即每辆汽车4万元。当年销售2辆汽车,可得销售收入为2×4万元=8万元
(2)其余4辆汽车如逐年销售,2年后才能售完。每辆汽车4万元,以参照物单价为标准,未来每年可得销售款8万元。以此为基础,折算4辆汽车的现值,适用的折现率为10%。
(3)实际上这是一个未来收益的折现问题。根据未来收益现值法的公式,可计算4辆汽车的现值为
80000×〔(1+10%)2-1〕÷10%(1+10%)2=138843元
(4)6辆汽车同时出售的评估值为
80000元+138843元=218843元
2、现行市价法评估应用举例
例:评估人员在对某辆汽车进行评估时,选择了三个成交的与被评估车辆类别、结构基本相同,经济技术参数相近的车辆作参照物。
(3)成新率的差异
1)A车与被评估车辆由于成新率的差异所产生的差额为
50000元×(70% - 60%)= 5000元
2)B车与被评估车辆由于成新率的差异所产生的差额为
65000元×(70% - 75%)= -3250元
3)C车与被评估车辆由于成新率的差异所产生的差额为
40000元×(70% - 55%)= 6000元
3.根据被评估车辆与参照物之间差异的量化结果,确定车辆的评估值
(1)初步确定车辆的评估值
1)与参照物A相比分析调整差额,初步评估的结果为
车辆评估值= 50000元+1500元+2095元+5000元=58595元
2)与参照物B相比分析调整差额,初步评估的结果为
车辆评估值= 65000元+550元-9270元-3250元=53030元
3)与参照物C相比分析调整差额,初步评估的结果为
车辆评估值= 40000元+2000元+17628元+6000元=65628元
2. 二手车怎样评估
一、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一辆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即完全重置成本。简称重置全价),减去该被评估车辆的各种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作为被评估车辆现时价格的 一种评估方法。
(一)基本计算公式:
(1)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2)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
重置成本是购买一辆全新的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车辆所支付的最低金额。
重置成本有两种形式: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
复原重置成本指用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材料,制造标准、设计结构和技术条件等,以现时价格复原购置相同的全新车辆所需的全部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指利用新型材料,新技术标准、新设计等,以现时价格购置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全新车辆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在进行重置成本计算时,应选用更新重置成本。
如果不存在更新重置成本,则再考虑用复原重置成本。
影响车辆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1)机动车辆的实体性贬值
实体性贬值也叫有形损耗,是指机动车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而导致的车辆实体发生的价值损耗,即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损耗。
(2)机动车辆的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车辆贬值,即无形损耗。
(3)机动车辆的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是指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车辆贬值。
外部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通货膨胀、环境保护等。
外界因素对车辆价值的影响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车辆价值影响还相当大,所以在旧机动车的评估中不可忽视。
(二)重置成本法的估价计算
1、估价模型
模型1:
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模型2: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成新率
模型3: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更新重置成本×成新率×(1-折扣率)
模型1中,除了要准确了解旧机动车的更新重置成本和实体性贬值外,还必须计算其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而这二者贬值因素要求估价人员对未来影响旧机动车的运营成本、收益乃至经济寿命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否则难以评估旧机动车的市场价值。
因此,模型1让估价人员很难操作。
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再减去一定的折扣,从而估算出被估价机动车的价值。
模型3较模型1而言,较充分地考虑了影响汽车价值的各种因素,可操作性强。
2、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
(1)重置成本的构成
更新重置成本=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购置全新的同种车型时直接可以构成车辆成本的支出部分。
它包括现行市场购置价格,加上运输费和办理入户手续时所交纳的各种税费,如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入户上牌费、保险费等。
间接成本是指购置车辆时所花费的不能直接计入购置成本中的那部分成本。
如购置车辆发生的管理费、专项贷款发生的利息、洗车费、美容费、停车管理费等。
在实际的评估作业中,间接成本可忽略不计。
(2)重置成本的估算
直接询价
A.直接询价法:查询当地新车市场上,被评估车辆处于全新状态下的现行市场售价。
B.帐面成本调整法:对于那些无法从现行市场上寻找到重置成本的车型,如淘汰产品或是进口车辆,也可根据汽车市场的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得到旧机动车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帐面原始成本×(车辆鉴定估价日的物价指数/车辆购买日的物价指数)
重置成本=帐面原始成本×(1 + 车辆购买日到鉴定估价日的物价变动指数)
3、成新率的估算方法
成新率是指被评估车辆新旧程度的比率。
旧机动车成新率是表示旧机动车的功能或使用价值占全新机动车的功能或使用价值的比率。
它与有形损耗一起反映了同一车辆的两方面。
成新率和有形损耗率的关系是:
成新率=1-有形损耗率
成新率的估算方法
(1)使用年限法
(2)综合分析法
(3)行驶里程法
(4)部件鉴定法
(5)整车观测法
(6)综合成新率法
(1)使用年限法
成新率=(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100%
车辆已使用年限是指从车辆登记日到评估基准日所经历的时间(进口车辆登记日为其出厂日)。
车辆规定使用年限是指《汽车报废标准》中规定的使用年限。
已使用年限计量的前提条件是车辆的正常使用条件和正常使用强度。在实际评估中,运用已使用年限指标时,应特别注意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而不是简单的日历天数。例如,对于某些以双班制运行的车辆,其实际使用时间为正常使用时间的两倍,因此该车辆的已使用年限,应是车辆从开始使用到评估基准日所经历时间的两倍。
(2)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以使用年限法为基础,综合考虑车辆的实际技术状况、维护保养情况、原车制造质量、工作条件及工作性质等多种因素对旧机动车价值的影响,以系数调整成新率的一种方法。
成新率=(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综调系数×100%
综合调整系数可参考表5.2中推荐的数据,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
使用综合分析法鉴定评估时要考虑的因素有:
车辆的实际运行时间、实际技术状况;
车辆使用强度、使用条件、使用和维护保养情况;
车辆的原始创造质量;
车辆的大修、重大事故经历;
车辆外观质量等。
综合分析法较为详细地考虑了影响二手车价值的各种因素,并用一个综合调整系数指标来调整车辆成新率,评估值准确度较高,因而适用于具有中等价值的二手车评估。这是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3)行驶里程法
车辆规定行驶里程是指按照《汽车报废标准》规定的行驶里程。(老标准中规定为45万公里。此方法与使用年限法相似,在按照行驶里程法计算成新率时,一定要结合旧机动车本身的车况,判断里程表的记录与实际的旧机动车的物理损耗是否相符,防止由于人为变更里程表所造成的误差。
由于里程表容易被人为变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较少采用此方法。
(4)部件鉴定法
部件鉴定法(也称技术鉴定法)是对二手车评估时,按其组成部分对整车的重要性和价值量的大小来加权评分,最后确定成新率的一种方法。
基本步骤为:
① 将车辆分成若干个主要部分,根据各部分建造成本占车辆建造成本的比重,按一定百分比确定权重。
② 以全新车辆各部分的功能为标准,若某部分功能与全新车辆对应部分的功能相同,则该部分的成新率为100%;若某部分的功能完全丧失,则该部分的成新率为0。
③ 根据若干部分的技术状况给出各部分的成新率,分别与各部分的权重相乘,即得某部分的权分成新率。
④将各部分的权分成新率相加,即得到被评估车辆的成新率。
在实际评估时,应根据车辆各部分价值量占整车价值的比重,调整各部分的权重。
部件鉴定法费时费力,车辆各组成部分权重难以掌握,但评估值更接近客观实际,可信度高。它既考虑了车辆的有形损耗,也考虑了车辆由于维修或换件等追加投资使车辆价值发生的变化。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价值较高的车辆的价格评估。
(5)整车观测法
整车观测法主要是通过评估人员的现场观察和技术检测,对被评估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鉴定、分级,以确定成新率的一种方法。
运用整车观测法应观察、检测或搜集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
① 车辆的现时技术状态;
② 车辆的使用时间及行驶里程;
③ 车辆的主要故障经历及大修情况;
④ 车辆的外观和完整性等。
运用整车观测法估测车辆的成新率,要求评估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相当的评估经验。这是运用整车观测法准确判断车辆成新率的基本前提。整车观测法的判断结果没有部件鉴定法准确,一般用于中、低价值车辆成新率的初步估算,或作为利用综合分析法确定车辆成新率的参考依据。
五种成新率估算方法的应用场合:
使用年限法、行驶里程法一般适用于价值量较低的车辆的评估;
综合分析法一般适用于中等价值的车辆的评估;
部件鉴定法适用于价值较高的机动车辆的评估;
整车观测法则主要用于中、低等价值的旧机动车的初步估算,或作为综合分析法鉴定估价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6)综合成新率法
前面介绍的使用年限法、行驶里程法和部件鉴定法(也称技术鉴定法)三种方法计算的成新率分别称为使用年限成新率、行驶里程成新率和现场查勘成新率。这三个成新率的计算只考虑了旧机动车的一个因素。因而就它们各自所反映的机动车的新旧程度而言,是不完全也是不完整的。
为了全面的反映旧机动车的新旧状态,我们在对旧机动车进行鉴定评估时,可以采用综合成新率来反映旧机动车的新旧程度,即将使用年限成新率、行驶里程成新率和现场查勘成新率分别赋以不同的权重,计算三者的加权平均成新率。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小使用单一因素计算成新率给评估结果所带来的误差。因而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其数学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成新率N=N1×40%+N2×60%
其中:
N1为机动车理论成新率;
N2为机动车现场查勘成新率;
N1=η1×50%+η2×50%
η1为机动车使用年限成新率
η1=(机动车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机动车规定使用年限×100%
η2为机动车行驶里程成新率
η2=(机动车规定行驶里程-已行驶里程)÷机动车规定行驶里程×100%
N2由评估人员根据现场查勘情况确定。
可见,综合成新率的确定,必须以现场技术查勘、核实为基础。实际操作时,把被评估车辆的基本情况、技术状况的主要内容和查勘鉴定结论编制成《车辆状况调查表》,由评估人员查勘后填写。
有了《车辆成新率评定表》,就可以根据车辆成新率评定表,确定综合成新率。例:使用综合成新率法评估车辆综合成新率N的确定:
N=N1×40%+N2×60%
=91%×40%+83%×60%
=36.4%+49.8%
=86.2%
4、折扣率的估算
上述成新率的估算方法往往只是考虑了一种因素,如使用年限法计算的成新率仅仅考虑了使用年限因素对车辆的实体性损耗的影响。行驶里程法仅考虑了行驶里程因素所导致的损耗,部件鉴定法虽然考虑了各个部件的损耗情况,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年限以及行驶里程对车辆价值的影响。
因此如果采用公式:评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计算得到的数值作为被评估车辆的价值,显然是不准确的。为了避免单一因素成新率计算的不足,我们以一个折扣率来衡量其他因素对车辆价值影响的大小。
折扣率的估算根据市场同种车型的供求关系、宏观经济政策和对车价变化的未来预期以及市场实现的难易等因素,由旧机动车估价师依据评估经验进行判定。
二、收益现值法
(一)收益现值法原理
1、定义
收益现值法是将被评估的车辆在剩余寿命期内预期收益,折现为评估基准日的现值,借此来确定车辆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现值既为车辆的评估值,现值的确定依赖于未来预期收益。
2、原理
从原理上讲,收益现值法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人们之所以占有某车辆,主要是考虑这辆车能为自己带来一定的收益。如果某车辆的预期收益小,车辆的价格就不可能高;反之车辆的价格肯定就高。投资者投资购买车辆时,一般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其预计的内部回报率只有在超过评估时的折现率时才肯支付货币额来购买车辆。应该注意的是,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评估时,是以车辆投入使用后连续获利为基础的。在机动车的交易中,人们购买的目的往往不是在于车辆本身,而是车辆获利的能力。
3、应用范围
该方法较适用于投资营运的车辆。
(二)收益现值法评估值的计算
运用收益现值来评估车辆的价值反映了这样一层含义:即收益现值法把车辆所有者期望的收益转换成现值,这一现值就是购买者未来能得到好处的价值体现。
当未来预期收益不等值时,应用下式计算:
当未来预期收益等值时
例如:某企业拟将一辆万山牌10座旅行客车转让,某个体工商户准备将该车用作载客营运。按国家《汽车报废标准》规定,该车辆剩余使用年限为3年,经预测得出3年内各年预期收益的数据如下:
(三)收益现值法中各评估参数的确定
1、剩余使用寿命期的确定
剩余使用寿命期指从评估基准日到车辆到达报废的年限。如果剩余使用寿命期估计过长,就会高估车辆价格;反之,则会低估价格。因此,必须根据车辆的实际状况对剩余寿命作出正确的评定。对于各类汽车来说,该参数按《汽车报废标准》确定是很方便的。
2、预期收益额的确定
收益法运用中,收益额的确定是关键。
收益额是指由被评估对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超出其自身价值的溢余额。
对于预期收益额的确定应把握两点:
(1)预期收益额指的是车辆使用带来的未来收益期望值,是通过预测分析获得的。无论对于所有者还是购买者,判断某车辆是否有价值,首先应判断该车辆是否会带来收益。对其收益的判断,不仅仅是看现在的收益能力,更重要的是预测未来的收益能力。
(2)计量收益额的指标,以企业为例,目前有几种观点:
第一,企业所得税后利润;
第二,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与提取折旧额之和扣除投资额;
第三,利润总额。
为估算方便,推荐选择第一种观点,目的是准确反映预期收益额。
3、折现率的确定
折现率是将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它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车辆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
收益率越高,意味着单位资产的增值率越高,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所有者拥有资产价值越低。
在计量折现率时必须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否则,就可能过高地估计车辆的价值。一般来说,折现率应包括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报酬率两方面的风险因素。
即折现率 = 无风险收益率 + 风险报酬率
折现率与利率的区别
折现率与利率不完全相同,利率是资金的报酬,折现率是管理的报酬。
利率只表示资产(资金)本身的获利能力,而与使用条件、占用者和使用用途没有直接联系;折现率则与车辆以及所有者使用效果有关。
折现率一般不好确定。其确定的原则应该起码不低于国家银行存款的利率。
因此实际应用中,如果其他因素不好确定时,可取折现率=利率。
4、收益现值法评估的程序
(1)调查、了解营运车辆的经营行情,营运车辆的消费结构。
(2)充分调查了解被评估车辆的情况和技术状况。
(3)根据调查、了解的结果,预测车辆的预期收益 ,确定折现率。
(4)将预期收益折现处理,确定旧机动车评估值。
5、收益现值法的优缺点
(1)采用收益现值法的优点是:
①与投资决策相结合,容易被交易双方接受;
②能真实和较准确地反映车辆本金化的价格。
(2)采用收益现值法的缺点是:预期收益额预测难度大,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
例:某人拟购置一台较新的普通桑塔纳车用作个体出租车经营使用,经调查得到以下各数据和情况:车辆登记之日是1997年4月,已行驶公里数1.3万km,目前车况良好,能正常运行。如用于出租使用,全年可出勤300天,每天平均毛收入450元。评估基准日是1999年2月。试用收益现值法估算该车的价值。
分析从车辆登记之日起至评估基准日止,车辆投入运行已2年。根据行驶公里数和车辆外观和发动机等技术状况看来,该车辆原投入出租营运,还算正常使用、维护之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车辆状况,车辆剩余使用寿命为6年。
预期收益额的确定思路是:将一年的毛收入减去车辆使用的各种税和费用,包括驾驶人员的劳务费等,以计算其税后纯利润。
根据目前银行储蓄年利率、国家债券、行业收益等情况,确定资金预期收益率为15%,风险报酬率5%,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车辆的剩余使用年限6年
(2)估测车辆的预期收益:
1)预计年收入:450×300=13.5万元
2)预计年支出:
①每天耗油量75元,年耗油量为 75×300=2.25万元
②日常维修费1.2万元
③平均大修费用0.8万元
④牌照、保险、养路费及各种规费、杂费3.0万元
⑤人员劳务费1.5万元
⑥出租车标付费0.6万元
⑦故年毛收入为: 13.5-2.25-1.2-0.8-3.0-1.5-0.6=4.15万元
⑧按个人所得税条例规定年收入在3~5万元之间,应缴纳所得税率为30%。
故车辆的年纯收益额为:4.15×(1-30%)=2.9万元
(3)确定车辆的折现率
该车剩余使用寿命为6年,预计资金收益率为15%,再加上风险率5%,故折现率为20%。
(4)计算车辆的评估值
假设每年的纯收入相同,则由收益现值法公式求得收益现值,即评估值。
三、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又称市场法、市场价格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车辆与最近售出类似车辆的异同,并将类似车辆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车辆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现行市价法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评估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评估车辆相同或类似的车辆作为参照物,分析参照物的构造、功能、性能、新旧程度、地区差别、交易条件及成交价格等,并与评估车辆一一对照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别及差别所反映的在价格上的差额,经过调整,计算出旧机动车辆的价格。
(一)现行市价法应用的前提条件
1、需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有充分的参照物可取。
2、参照物及其与被评估车辆有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收集到的,并且价值影响因素明确,可以量化。
(二)采用现行市价法评估的步骤
1、考察鉴定被评估车辆
2、选择参照物
3、对被评估车辆和参照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量化和调整
4、汇总各因素差异量化值,求出车辆的评估值
1、考察鉴定被评估车辆
收集被评估车辆的资料,包括车辆的类别、名称、型号等。了解车辆的用途、目前的使用情况,并对车辆的性能、新旧程度等作必要的技术鉴定,以获得被评估车辆的主要参数,为市场数据资料的搜集及参照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2、选择参照物
按照可比性原则选取参照物。
车辆的可比性因素主要包括:类别、型号、用途、结构、性能、新旧程度、成交数量、成交时间、付款方式等。
参照物的选择一般应在两个以上。
3、对被评估车辆和参照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量化和调整
被评估车辆与参照物之间的各种可比因素,尽可能地予以量化、调整。具体包括:
(1)销售时间差异的量化。
(2)车辆性能差异的量化。
(3)新旧程度差异的量化。
(4)销售数量、付款方式差异的量化。
(1)销售时间差异的量化
在选择参照物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在评估基准日成交的案例,以免去销售时间允许的量化步骤。
若参照物的交易时间在评估基准日之前,可采用指数调整法将销售时间差异量化并予以调整。
(2)车辆性能差异的量化
车辆性能差异的具体表现是车辆营运成本的差异。
通过测算超额营运成本的方法将性能方面的差异量化。
(3)新旧程度差异的量化
被评估车辆与参照物在新旧程度上不一定完全一致,参照物也未必是全新的。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对被评估车辆与参照物的新旧程度的差异进行量化。
差异量=参照物价格×(被评估车辆成新率-参照物成新率)
(4)销售数量、付款方式差异的量化
销售数量大小、采用何种付款方式均会对车辆的成交单价产生影响。
对销售数量差异的调整采用未来收益的折现方法解决;
对付款方式差异的调整,被评估车辆通常是以一次性付款方式为假定前提,若参照物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则可按当期银行利率将各期分期付款额折现累加,即可得到一次性付款总额。
4、汇总各因素差异量化值,求出车辆的评估值
对上述各差异因素量化值进行汇总,给出车辆的评估值。以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被评估车辆的价值=参照物现行市价×∑差异量
或:被评估车辆的价值=参照物现行市价×差异调整系数
用市价法进行评估,了解市场情况是很重要的,并且要全面了解,了解的情况越多,评估的准确性越高,这是市价法评估的关键。
运用市价法收购二手车的贸易企业一般要建立各类二手车技术、交易参数的数据库,以提高评估效率。
用市价法评估已包含了该车辆的各种贬值因素,包括有形损耗的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因而用市价法评估不再专门计算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三)采用现行市价法的优缺点
1、现行市价法的优点
(1)能够客观反映旧机动车辆目前的市场情况,其评估的参数、指标,直接从市场获得,评估值能反映市场现实价格。
(2)结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
2、现行市价法的缺点
(1)需要公开及活跃的市场作为基础。然而我国旧机动车市场还只是刚刚建立,发育不完全,不完善,寻找参照物有一定的困难。
(2)可比因素多而复杂,即使是同一个生产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同一天登记,由不同的车主使用,其使用强度、使用条件、维护水平等多种因素作用,其实体损耗、新旧程度都各不相同。
(四)现行市价法的应用场合
现行市价法要求评估人员经验丰富,熟悉车辆的评估鉴定程序、鉴定方法和市场交易情况,那么采用现行市价法评估时间会很短,因此,特别适合应用于成批收购、鉴定和典当。
单件收购估价时,还可以讨价还价,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价格。
(五)案例分析
1、销售数量量化的调整
例:市场上有6台完全相同的车辆待出售。经调查,该地区市场上此类车辆平均每年只售出2辆。于是为满足买主的要求,卖方同意以优惠价格一次性同时出售6辆汽车。而可选择的近期交易参照物单辆售价为4万元。试用现行市价法评估此6辆汽车的现值。
评估如下:
(1)直接以参照物的价格出售,即每辆汽车4万元。当年销售2辆汽车,可得销售收入为2×4万元=8万元
(2)其余4辆汽车如逐年销售,2年后才能售完。每辆汽车4万元,以参照物单价为标准,未来每年可得销售款8万元。以此为基础,折算4辆汽车的现值,适用的折现率为10%。
(3)实际上这是一个未来收益的折现问题。根据未来收益现值法的公式,可计算4辆汽车的现值为
80000×〔(1+10%)2-1〕÷10%(1+10%)2=138843元
(4)6辆汽车同时出售的评估值为
80000元+138843元=218843元
2、现行市价法评估应用举例
例:评估人员在对某辆汽车进行评估时,选择了三个近期成交的与被评估车辆类别、结构基本相同,经济技术参数相近的车辆作参照物。
(3)成新率的差异
1)A车与被评估车辆由于成新率的差异所产生的差额为
50000元×(70% - 60%)= 5000元
2)B车与被评估车辆由于成新率的差异所产生的差额为
65000元×(70% - 75%)= -3250元
3)C车与被评估车辆由于成新率的差异所产生的差额为
40000元×(70% - 55%)= 6000元
3.根据被评估车辆与参照物之间差异的量化结果,确定车辆的评估值
(1)初步确定车辆的评估值
1)与参照物A相比分析调整差额,初步评估的结果为
车辆评估值= 50000元+1500元+2095元+5000元=58595元
2)与参照物B相比分析调整差额,初步评估的结果为
车辆评估值= 65000元+550元-9270元-3250元=53030元
3)与参照物C相比分析调整差额,初步评估的结果为
车辆评估值= 40000元+2000元+17628元+6000元=65628元
3. 语文初中三年中考重点【人教版】 数学初中三年重点 考点 函数公式 图形公理 等【华东师大版】 英语初中三
数学中考复习公式,希望对你有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还有一些,大家帮补充吧)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4. 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案优化研究——以大古、樊块为例
赵红雨邓宏伟邱国清 参加工作的还有蒋龙,张可宝,王铭宝,周燕,孙玉红,程育红等,
摘要大王庄油田大古67块和大芦湖油田樊124块属特低渗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5×10-3~8.8×10-3μm2,油藏埋深3100~3250m,且储集空间较为复杂,有溶孔和微裂缝存在,开发难度大。本文从低渗透油田的油藏特点和开采规律着手,具体分析了这两个区块的开采动态,开展了注水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开发效果的井网、井距、转注时机及注采比进行优化研究,确定出各区块的推荐方案,预计当年可建产能9.2×104t。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储集空间微裂缝评价优化推荐方案
一、引言
胜利油区低渗透油田已累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8×108t,占总探明储量的12.6%,其中已动用33个区块,动用储量3.6×108t,占探明储量62.1%。已动用的低渗透油田大部分埋藏较深,在2800m以下,且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空气渗透率一般小于20×10-3μm2,储量丰度一般小于100×104t/km2,但原油性质普遍较好。地层原油粘度为0.5~6mPa.s,凝固点26~53℃。油藏具有吸渗驱油的微观机理,流体渗流不遵循达西定律。油井自然产能较低,一般需要压裂或其他改造措施,才能获得较高产能。油井见水后,无因次采液(油)指数随含水上升降低的幅度大,提液困难,注采井间难以建立一定的驱替压力梯度。大古67块和樊124块属特低渗透油藏,1994年后陆续采用常规或压裂方法试采11口井,到1999年9月,平均单井日产油能力12.3t,累积产油2.9370×104t,地层压力下降快、产液产油量递减率大。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2000年合理编制了两区块油藏开发方案,开展了注水可行性、井网、井距、注水时机和注采的设计与优化研究工作。
二、地质特征
大王庄油田大古67块位于车镇凹陷大王庄鼻状构造带大一断层上升盘中段,北以大一断层为界与大王北油田相接,南以大古2块与大古82井区相连,是一个四面为断层封闭的断块油藏。樊124块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西南部的金家-樊家鼻状构造带西翼,大芦湖油田的西南部,西邻高青油田。
大古67块主力含油层系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万山段,自下而上共分三个砂层组,总有效厚度为33.1m。在构造腰部附近有效厚度相对较大,达40m以上,向南北两侧逐渐变薄。大古67块万山段地层属河流相沉积,储集层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以粒间孔为主。平均孔隙度13.4%,平均渗透率8.8×10-3μm2,属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且储集层层间、层内非均质性较严重。油藏类型为层状断块油藏,块圈定含油面积3.3km2,石油地质储量396×104t,储量丰度120×104t/km2,为深层、中丰度储量。
樊124块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下亚段。砂体西北厚度大,并呈条带状或朵状向东南减薄直至尖灭。樊124块沙三下储集层为湖泊三角洲沉积,储集层岩性为粉、细砂岩,储集空间为残留粒间孔、溶蚀孔、微孔隙。平均孔隙度14.1%,平均渗透率5.0×10-3μm2,属低孔、特低渗储集层。油藏类型属具有边水的构造-岩性油藏。块圈定含油面积3.5km2,石油地质储量202×104t,储量丰度58×104t/km2,属深层、低丰度储量。
三、开采动态和注水可行性研究
1.开采动态分析
目前两油藏都经历了试油试采阶段,在试油试采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大古67块和樊124块试油井均见油,但一般都需压裂投产才能获得较高产能。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由于能量补充不及时,各井日产油能力下降较快,特别是压裂井下降速度更快。分析试采时间较长的8口井的递减情况,常规井月递减率为5.1%,而压裂井月递减率则高达13.2%。
2.注水可行性研究
(1)油层条件有利于注水
两区块油藏属弱、弱-中等水敏性油层,注入标准盐水,渗透率比值几乎无影响;注入蒸馏水,渗透率比值下降6.4%~30%左右。樊124块油层属非速敏,大古67块油层中等速敏,但临界流速高达2.82m/d,测算在此临界流速下,当日注水量为90m3,注水生产压差6.9MPa时,对储集层的伤害半径仅为50cm。根据低渗透油田启动压力与渗透率变化关系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到两油藏注水启动压力分别为13MPa和17MPa,要求注水泵压在30MPa左右,不超过目前注水工艺设备能力。
(2)同类型油田类比
目前两区块均无试注水资料,但与国内几个主要的低渗透油田(马西深层、牛25-C砂体和大芦湖油田)的油藏地质条件类比,两区块的油藏埋藏深度,有效厚度处于几个油藏的中间,只有孔隙度、渗透率参数略低,而这三个油藏预测的水驱采收率都在18%以上,因此在这两个油藏实施注水开发也是可行的。
四、开发方案优化研究
1.开发方案设计
1)设计原则
特低渗透率油田的渗流机理和开采规律,决定了影响其开发效果的因素较多,本次开发方案只针对井网、井距、转注时机、注采比4个敏感性参数进行优化,故制定了以下设计原则。
(1)考虑国内几个低渗透油田开发经验
马西深层、牛25-C砂体、大芦湖油田等是目前国内开发较为成功的低渗透油田,故在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其初期布井方式的选择、转注时机的确定,以及开发后期注采井网的调整等。
(2)立足于早期注水开发
两区块地饱压差大(18.27~20.16MPa),利用地层能量开采的余地较大,但弹性产率低。另据琼斯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地层压力下降,裂缝逐渐闭合,从而降低流体的渗流能力,动态上则表现为产量迅速下降。因此要使油藏有较高的采油速度和单井产量,必须早期注水以保持较高的油层压力。
(3)考虑油藏的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
低、特低渗透油田一般都需压裂投产,压裂后容易在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上产生裂缝,若注采井与地层主应力方向一致,不可避免会造成采油井暴性水淹,因此注采井应与主应力方向保持一定夹角。由地层倾角测井和地应力测试结果,大古67块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67.5°E、樊124块为N78°E。
(4)单井须有一定的有效厚度,并至少钻遇1~2个主力层
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和试油、试采特点,大古67块选择有效厚度大于10m的范围内布井,樊124块在有效厚度大于5m的范围内布井。
2)设计步骤
为更科学优化开发方案,依据上述原则,对井网、井距、转注时机、注采比4个敏感性参数逐级进行设计,即先设计井网方案,其次为井距、转注时机方案,最后是注采比方案,上一级参数方案优化结果可直接运用到下一级参数的方案优化中。
2.开发方案优化研究
在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VIP数模软件建立了全油藏地质模型,并划分网格,网格模型X方向与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油藏工程分析,对每一项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预测结果至2019年,预测时间为20年。
1)井网优化研究
根据国内外低渗透率油田成功的开发经验,此类油田一般采用面积注水方式较为适宜,有利于强化注水,增加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为此,设计并优化了五点法、反九点法、排状三种面积注水井网,共19个方案。
(1)全部采用直井
数值模拟对大古67块优化计算了8个对比直井井网方案(表1),计算结果反映出以下特点。
反九点法井网初期采油量高,但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低。采用反九点法井网的1-1方案,采油井数多达16口,注采井数比为1∶5,因此初期产能相对较高,同时为保持压力平衡和维持较高的采油速度,则注水井注水强度相应地有所增大。但该井网有一部分角井位于水驱主流线上,即注采井与地层主应力方向平行,在较高的注水强度和采油井都压裂投产的前提下,使得这部分角井过早水淹,产能下降,含水迅速上升。该方案采出程度仅为22.5%,比其他方案低2~4个百分点,开发效果差。即使将这部分角井转成注水井的1-2方案,开发效果也未得到明显改善,采出程度只提高了0.2%。
表1大古67块井网方案数值模拟计算对比表
排状井网采出程度增幅不大 排状井网注采井数比为1∶1,为维持压力平衡,则注水井注水强度有所降低,减小了高速注水条件下采油井暴性水淹的可能性;同时位于地层主应力方向上的注采井距较大,延缓了采油井见水时间,因此其开采效果优于反九点法井网,但采出程度提高幅度不大。3个方案平均采出程度为25.3%,只比反九点法井网高3%左右。
注水井排平行地层主应力方向的五点法井网开发指标最好 方案1-3采用五点法井网,与排状井网一样,注采井数比为1:1,注水井注水强度不大,而与排状井网不同的是该方案注水井排平行于地层主应力,即在人工压裂裂缝方位上只有注水井或采油井,这就避免了采油井暴性水淹,从而延迟采油井见水时间,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明显改善开发效果。采出程度比反九点法和排状井网分别高出5%和2%,且该方案新钻井数少于其他方案,经济效益也最高。因此,大古67块直井井网方案应采用五点法井网。
樊124块优化计算了7个对比直井井网方案,方案优化结果与大古67块类似,也应采用五点法井网。
(2)水平井与直井组合
表2樊124块水平井数值模拟计算对比表
为了应用新技术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樊124块在五点法直井井网方案基础上设计了4种水平井与直井组合的井网方案,并进行了优化计算(表2)。
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看,由于水平井动用层位少,用一口水平井代替两口直井的方案1-16和方案1-17指标比全部采用直井的方案1-9差,方案1-18和方案1-19虽比方案1-9多采油2.7×10-3t,但须多钻一口水平井,同时累积注水和累积产水量都大于直井方案,因此在经济效益上利用水平井开发樊124块油藏是不适宜的。而且目前胜利油田利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处于探索阶段,采用水平井开采风险较大,故方案设计不采用水平井。
2)井距优化
低渗透油藏储集层存在非线性渗流特征,注水驱油时,存在注水启动压差,再加上储集层本身就存在较大的渗流阻力,导致注采井间压力消耗较大,因此注采井距不宜过大。然而为了提高油井产量,生产井均为压裂投产,通过压裂又可适当增大井距。
(1)经济合理的井网密度和井距的测算
根据胜利油田砂岩油藏的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经验公式,结合两油藏各自的地质特点,在目前油价下,计算出大古67块、樊124块经济合理的井网密度分别为9口/km2和8口/km2。大古67块有效厚度大于10m(方案布井区)的含油面积为2.7km2,则该块经济合理的井数是24~25口,折算五点法和九点法井网的合理井距为300m。樊124块有效厚度大于5m(方案布井区)的含油面积为2.1km2,则该块经济合理的井数是16~17口,折算出五点法和九点法井网的合理井距为350m(已投产井的完钻井距也在350m左右)。
(2)井距优化计算
在五点法直井井网和测算的经济合理井距基础上,对两区块分别优化计算了三种不同的井距方案(大古67块为250m、300m、350m,樊124块为300m、350m、400m)。在不同井距下开发周期为20年,方案采出程度最高的井距都为各区块的经济合理井距,即大古67块300m、樊124块350m,采出程度比其他两个井距方案高1~1.5个百分点,而且此井距在整个开发阶段含水都略低于其他井距方案,经济效益好。由此认为最优井距大古67块为300m,樊124块为350m。
3)注水时机优化
根据设计原则,两油藏都须早期注水且保持较高的油层压力,考虑油藏目前的压力水平和现场及地面工程建设所需时间,对比了五种不同压降下的注水方案(表3),其压力水平均在饱和压力以上,压降为4~15MPa。
从数值模拟指标看,转注越早,采出程度越高。随着转注时压降的增加,采出程度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压降大于10MPa后,采出程度下降幅度更大。其原因主要是油藏低压力水平开采,导致油井供液不足。由此说明,油藏应在较高的压力条件下转注。但转注越早,注水量越多,在多采油的同时,采水量相应增加,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对比含水变化曲线(图1),当含水相同时,压降为7~10MPa转注的方案采油量相对较多,最终采收率高,经济效益较优。因此,方案选择油藏压降达到7~10MPa时转入注水开发,预计约在整体投产半年后。
4)注采比优化
选取合适的注采比对于油田注采平衡、实现高产稳产至关重要。为此,主要从恢复、保持地层能量出发,在两个区块分别设计并优化了五种不同注采比的开发方案(表4)。计算结果显示,在相同的井网形式和转注压力条件下,注采比越大,累积产油量越多,采出程度越高,当注采比由0.8提高到1.3时,采出程度提高 1~2倍。但注采比超过1.0后,采出程度增加幅度变缓,说明提高注水量在增加采油量的同时,主要是增加了采水量,而在相同含水期内,注采比为1.0的方案累积产油量多,且最终采收率高,经济效益好。故最佳的注采比为1.0,即油层压力保持在转注压力水平上的开发。
表3注水时机方案数值模拟计算对比表
图1大古67块不同注水时机含水量与累积产油量关系曲线图
5)开发方案推荐
大古67块推荐注水方案采用五点法井网,注采井距300m,油藏压降在7~10MPa后转注,即油藏平均压力降至18~21MPa,注采比保持在1.0左右;樊124块推荐注水方案采用五点法,注采井距350m,油藏压降在7~10MPa后转注,即油藏平均压力降至21~24MPa,注采比保持在1.0左右。
3.产能的确定
(1)比采油指数、采油指数的确定
表4不同注采比方案数值模拟计算对比表
大古67块仅有大671井压裂后取得初期采油指数资料,该井射开有效厚度9.0m,投产半年多时间测得3个流压值,分别为22.3MPa、13.7MPa、7.13MPa,所对应的日产油量为22.5t、7.1、2.0t,计算出平均比采油指数为0.162t/(d·m·MPa)。樊124块计算了樊124-1井、樊125井两口井初期压裂后的比采油指数,樊124-1井为0.15t/(d·m·MPa),樊125井为0.17t/(d·m·MPa),平均的比采油指数为0.16t/(d·m·MPa)。分析认为,这些计算值能够反映采油井初期的开采水平,考虑全面开发对产量的影响,故初期比采油指数两区块都取0.15t/(d·m·MPa)。若单井平均射开有效厚度大古67块按15m、樊124块按10m计算,则初期平均采油指数大古67块为2.25t/(d·m·MPa),樊124块为1.5t/(d·m·MPa)。
(2)无因次采油指数随含水量的变化
由相渗曲线计算的无因次采油指数随含水变化曲线可知,见水后无因次采油指数随着含水量上升逐步下降。在含水量30%以前,大古67块含水量每上升1%,无因次采油指数下降1%;樊124块含水量每上升1%,无因次采油指数下降1.1%。
(3)产能的确定
根据初期的采油指数、无因次采油指数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油井所对应的生产压差,并结合数值模拟预测结果,确定出大古67块第一年单井平均日产油能力为13t,樊124块第一年单井平均日产油能力为14t。则第一年大古67块可建成年生产能力5.3×104t,樊124块可建成年生产能力3.9×104t,共建产能9.2×104t。
五、结论
大古67块和樊124块这两个特低渗透油藏应立足于注水开发,且注水开发是可行的。
两油藏注水开发方案采用注水井排平行于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五点法井网,合理的注采井距为300~350m,最佳转注时机为地层压力下降7~10MPa,注采比保持1.0。
确定特低渗透油藏产能时必须综合考虑开发动态、油藏工程测算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两油藏第一年可建产能9.2×104t。
主要参考文献
[1]裘怿楠,刘雨芬等.低渗透率砂岩油藏开发模式.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刘漪厚.扶余裂缝型低渗透率砂岩油藏.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朱义吾.马岭层状低渗透砂岩油藏.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范乃福.胜利油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与认识.1993.
5. 二手车评估的评估方法
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近年来大街小巷也出现很多汽车,有的人选择使用三五年就换新车,其中有一部分汽车流入二手车市场,此时对车辆价值的评估尤为重要,下面了解一下二手车价格评估方法都有哪些,也提供了二手车评估计算器公式。
1、折旧率估值法。对于一辆使用年限不超过10年的车辆来说,可以采用折旧率估值法,新车前5年的折旧率分别为15%、12%、10%、8%、7%,5年以后每年折旧率大概为5%。
2、“54321法”。其实也就是公里数估算法,按一辆车有效使用寿命30万公里计算,平均分成5段,每段6万公里,那么每段应新车价为5/15、4/15、3/15、2/15、1/15。举例:一辆车的价格为20万,行驶12万公里,此时该车估价为20万x(3+2+1)/15=8万。
3、重置成本法。是指现有条件下重新购置一辆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的新车所需最低成本×年限成新率×调整系数,所得到数值为被评估车辆的现价。其中年限成新率=(1-已使用时间/规定使用时间)×100%,而调整系数的来源非常复杂,较为常见且常用的系数为75%。
4、一般的二手车评估计算器公式多采用:评估价=市场现行新车售价×[15%(不动残值)+85%(浮动值)×(分阶段折旧率)]+评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二手车价格评估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仅仅属于最终成交价的范围,而不能作为最终成交价。因为以上方法计算都是在车况基本良好、手续无缺失的情况后计算出来的,而具体成交价需遵循市场行情,比如车辆状况、手续是否缺失、配置如何、里程数、新车市场价格动态、品牌和车型的知名度、配件和维修情况等。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对车辆价值并没有统一标准,旧车经营的主体多是旧车经纪公司(个体户),所以在交易的过程中成交价几乎都是商量出来的,因此评估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6. 请归纳下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一些题型的答题方法(公式)
一、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例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王朝的衰败。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例如: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⑵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扶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我们知道,与杜鹃鸟相关的有一神话故事: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人们从杜鹃嘴角的红色联想到“杜鹃啼血”,从杜鹃的叫声联想到“何不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往往与凄凉、哀伤、思归联系在一起。那么,诗人想回到哪里去呢?联系诗人的生平与提供的背景,可以联想到,诗人希望回到抗战前线,报效国家,但主和派当权,诗人于是发出报国无门的悲叹。
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学生在古诗鉴赏备考中,应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请看下面几首诗: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从本诗的结句,即可得知诗人在此诗中表达的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鹧鸪天•西都⑴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⑵,天教懒慢带⑶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⑷,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⑤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①西都:指洛阳。宋时称洛阳为西京。②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山水郎:词中指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③懒慢带:一作“支付与”。④曾批给露支风敕:一作“曾批给雨支风券”。⑤玉楼金阙:指汴京的宫殿。
从词中“几曾着眼看侯王”,即可迅速把握该词的主题:蔑视权贵。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
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下面,侧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⑴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
瀑布联句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⑵用典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例如: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尽管国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抒发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
⑶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比如马致远的《秋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再如: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无边落木萧萧下”,让人联想到一年将尽,韶华易逝,平添乡愁。“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联想到不尽的愁绪、飞逝的时光、历朝历代的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生的感慨。
⑷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例如: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用典来抒发情感:这就是间接抒情。“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直接抒情。
⑸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例如: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中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来衬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所营造的的冷寂、孤独艺术氛围。
⑹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例如: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⑺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
3.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先看下面一道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⑴制毒龙。
[注释]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结合全诗赏析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请看下面的答卷:
例一: 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咽”和“冷”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
【此答案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例二: 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咽”用拟人的手法写泉流之声,以动写静,突出禅寺之静,生动而传神地写出泉流过高石时,水声急变,形象而生动;“冷”字不仅写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调,更突出了香积寺环境的清幽、静谧,这一禅院寂静空灵之感由这一“冷”字表现出来。
【此答案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二、 古代诗歌的规范答题
(一)答题的要求
1.符合题目的要求
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就2003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题,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我认为“咽”和“冷”,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了泉水从石头上流过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幽恬静的感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路过香积寺所领悟到的这股自然美景的喜悦的心情。
解题的要求是:“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但是,此答案只分析了“咽”,将“冷”置于不顾,又没有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这一解答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请看下面的答案:
答案一:分别是“危”和“青”字。“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说明了香积寺的偏僻,无人知,快没人继承这所寺庙,突出了“危”字。而“薄暮空潭曲,安禅制屠龙”体现了“青”字,在此环境下,来制“毒龙”,突出了“青”字。
此答案与文本不符。诗眼错,分析错,无意境。
答案二:分别是“咽”和“冷”。作者经过香积寺写了所看到的一派景象,尤其突出第三联中的描写景物的凄惨、阴凉,从中写出了当时一种对世俗欲念的不满情绪,突出世态阴凉、冷漠与无情。
分析欠准确,意境不准确。
答案三:分别是“咽”和“冷”。本诗写出了诗人经过香积寺的所见、所闻、所感,“泉声咽危石”,一个“咽”字,突出了香积寺的静,泉声动听;“月色冷青松”,“冷”字用得精妙,显得青松的苍劲、挺拔,从而更突出寺的冷峻。
无意境,分析欠准确。
答案四: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作为山水田园诗派,其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本诗则向世人描绘一幅幽静恬然过香积寺的游景,全诗突出一个静字,而咽冷将泉声月色动静结合,同时照应前后联。
诗歌鉴赏,应结合原诗的语言,不能架空分析。此答案没有结合原诗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五:分别是“咽”和“冷”。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咽和冷字,深深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心境,作者厌恶世俗的繁杂,渴望一种清净、安宁的生活。
没有诗眼的分析,只有分析的结果,没有分析的过程。
(二)答题的角度
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请看下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此题的开口面很小,只要从“折柳”切入作答即可。请看所给的参考答案:
“折柳”这首曲子寓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请看下题:
阅读下文,试从一个角度切人,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2002年上海试题)
虞美人•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答此题,不要面面俱到,围绕一点写即可。例如从内容、形象、线索、语言风格等等方面均可。
参考答案:
①从谋篇行文的角度看,这首词是从旧日之我写到今日之我,在时间上为顺叙;但它的写作触发点却是从今日之我想到旧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逆推上去的。词中居主要地位的应当是今我,而非旧我。因此,词中的三幅画,是紧密相连的,当我们读到第三幅画时,只会感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这样一个极其单调的画面,正表现出画中人处境的极端孤寂和心境的极端萧索。他在尝遍悲欢离合的滋味,又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后,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愁恨,一切皆空,万念俱灰,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虽然感到雨声的无情,而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词的结尾,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样两句无可奈何的话,总结了他“听雨”的一生。
②从线索的角度看,这首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词的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是慨叹目前的境况,它按时间顺序,由少年写到壮年,再写到老年,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而以“听雨”作为一条贯串始终的线索。
③从组材的角度看,作者非常高明。作者的一生是在战乱年代中度过的。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其写作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没有用抽象的叙述来进行概括,而是从自己漫长的一生和曲折的经历中,截取了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画面,通过它们,形象地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其概括本领是极其高明的。
(三)答题的格式
1.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请看2004年高考浙江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A.游子思归乡。【前为观点,后为理由】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B.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C.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先分后总式
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例如,解答200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先分说】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此答案从用词之妙分析其效果】
3.先总后分式
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先总说】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后分说】
4. 分点作答式
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7. 《万山红遍》这部小说中各个人物形象反映了什么样的革命历史面貌
《万山红遍》通过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各种社会力量及其代表人物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历史面貌,是“文革”期间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收获。小说中虽然也存在着某些缺乏生活内容和脱离实际生活需要的空洞的政治宣传,某些叙述和描写过于公式化、概念化,但和小说的成绩比较起来,毕竟还是次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