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放量下跌——打压收集
股价持续放量下跌,往往让人不寒而栗,但如果经历了持续放量下跌之后,跌幅缩小,也许正是有人在默默吸筹。晋亿实业(601002)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2010年7月和8月,该股经历过两次有规律的持续放量下跌。数据上看,分别在7月15日和8月2日,分别持续了3天的放量下跌。第一次下跌幅度7.22%,第二次下跌幅度0.25%,较之前明显缩小,可见随着股价不断下跌,放出的成交量是接走筹码的主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横盘整理,股价终于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
与之类似的还有黔源电力(002039),该股截止2011年3月11日持续4天放量下跌,跌幅3.04%,而到了4月7日,又是持续4天放量下跌,跌幅缩小到2.41%,股价在此做了个双底,之后便开始了上涨的行情。
再看银行股的表现,截止2011年1月25日建设银行(601939)持续5天放量下跌,跌幅只有1.9%,1月31日的宁波银行(002142)持续2天放量下跌,跌幅1.73%,银行股轮番放量下跌,表面看有趋势扩大迹象,但下跌幅度却逐级缩小,只能说,接盘的力量在逐级扩大。
持续缩量下跌——区别对待
都说缩量下跌是好事,说明抛压减轻了,但在一些数据的观察中,却感觉缩量下跌要分情况,有时候是因为没有买盘才会缩量,而这样的持续下跌就更要引起注意了。
2011年1月18日的三元股份(600429)持续3天缩量下跌,跌幅达到8.4%,这样大的跌幅,成交量却持续减小,明显没有接盘。之后经历2天弱反弹,股价又再度下跌,第二拨跌幅达到12.41%,让人不禁想到“地板下还有地狱”的笑话。不过,2月15日该股一跟长阳拔起,成交量突然放大近3成,股价直接回到1月持续缩量下跌的起点。公开信息显示,买入前5名合计买入2327万元,买入占比23.74%,是卖出前5名卖出金额的1.4倍。到了2月21日,该股又出现持续4天缩量下跌的局面,不过跌幅只有2.25%,之后该股由缩量下跌突然放量,然后走出了双底突破上涨形态。
持续缩量上涨——股价拉升的前夜
市场里通常的说法是,缩量上涨不好,因为买盘不积极。其实,股市实在没有定数,一个现象有不同的解释,但真正怎样走出后续行情必须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股票自身基本面和内在强度。
长源电力(000966)从去年12月放量下跌,数据显示12月27日持续4天放量下跌10.3%,之后股价小幅反弹后再创新低,到了2010年1月17日,该股持续5天缩量上涨5.57%,次日该股突然发力大涨5.98%,之后经历了一个挖坑的走势。但2月21日该股持续5天缩量上涨,涨幅只有2.12%,因为持续天数不短,该股次日便大涨3.36%,之后又是一个持续缩量横盘,4月11日,股价再次放量之后,于12日再次大涨,成较量放大3倍,公开信息显示买入前5名合计买入1.12亿元,买入占比达到41.4%,是卖出前5名合计资金的3.25倍。可见主力走出了浅收集、深挖坑再不断震荡收集、拉升的路途。
B. 股票涨停前有什么前兆
涨停之前肯定是有前兆的,除了个别由于突发利好突然涨停的个股,一般强专势庄家长期活动的股票属在涨停或是大幅上涨之前都是有预兆的。在周线和日线有些股票会出现连续的7到10根小阳线,这就是异动形态,成交量连续放大,然后缩量洗盘,出现放量止跌形态后就容易出现涨停板。在均线上也有涨停前的异动形态,有兴趣我慢慢给你讲。像002066从6月20日到7月1日共计拉出8根小阳线,然后横盘洗盘,然后在7月10日放量突破,然后就是一波大的行情。希望你能帮到你,股友。
C. 被庄家控盘的股票主要特征是什么
你好,一般认为,庄股就是被庄家有意操控的股票,庄家通过大量吸筹,掌握了某支股票大部分活跃流通盘,然后择机拉高股价,吸引其他资金追高,达到高位出货的目的。
找概念、编题材、造谣言、使诡计、玩隐蔽是庄家最拿手的本事,而找庄家、跟庄家、赢庄家却是股民最甜美的梦想。因为职业的原因,一些著名的私募和游资也多有接触,今天趁着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作为普通散户我们应该如何判断一只股票是否被庄家控盘。
一、主力控盘拉升时的盘口现象
1.日K线盘口
开盘,经常以涨停板开盘,且全天封盘不动,或连续大幅跳空高开,且跳空缺口近日不予回补,交易时股价节节拔高,直冲涨停价位附近,锁定盘中筹码,减少上行压力。盘中,股价出现一波回探后,很快用大单买盘拉起,基本运行在前一日收盘价上方,当日完成震仓洗盘。收盘,股价往往以最高点或次高点收盘,上涨势头十分强劲。日K线经常出现“一”形、“T”形或大阳线。
2.分时图盘口
(1)在当日上攻时经常在买档和卖档位置上同时挂出大单子,成交量大幅放出,把买卖价位不断上推。个别股在分时曲线图上经常沿45度角的斜率上推。
(2)从分时走势看,在开盘后不久或收市前几分钟最易出现拉升现象。若在开盘后30分钟内即拉升至涨停,有利于庄家以较少的资金达到拉升的目的,由于离底部区域不远,一旦庄家拉升封涨停,会吸引场外短线资金介入,降低庄家拉升成本。这主要是因为中小散户在刚刚开盘时(和收盘前)并不知道自己所持的股票会上涨或上涨多少,所以此时挂出的卖单减少。庄家在这两个时刻只需运用很少的资金就可将散户的抛单统统吃掉,从而轻易达到拉升效果。但在尾市时拉升经常有刻意成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庄家的买力,吸引散户注意和跟风,或者是为了做K线(骗线)图和构筑良好的技术形态。
(3)实力强大的庄家在买档位置堆放巨大买单托盘,封死股价下跌空间,逼迫散户去帮助冲锋,要想买进只能在庄家前边排队,而庄家又会将买单再度提前,每一买价相差只有一两分钱。此时如果在底部股价刚启动上涨,可以追击介入。但有时是为了吸引场外跟风或减少抛压,有多头陷阱嫌疑,手法较陈旧。
(4)庄家在卖档位置上始终挂着巨大卖单,显示抛压似乎很沉重,但是股价却不明显下跌,从成交明细上看,大笔的直接卖出成交(内盘成交)量并不多见,显示出并没有多少主动性砸盘的筹码,而且盘中成交量又非常活跃,这时候就有问题了,大笔的卖单不可能是散户所挂,而作为庄家挂出的卖单只是出现在盘面上又不肯主动卖出去成交,股价也不下跌,这往往是别有用心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如果这只个股在底部的累计涨幅并不大的话,很可能是面临拉升的前兆。在盘中挂出大笔卖单的做法只不过是虚晃一枪,投资者盘面当中发现了这样的个股须仔细观察委托盘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突然有大笔买单向上吃进或者盘面上的大笔压单突然被撤的话,则是短线介入的好时机。
3.量价关系
(1)价涨量增。股价上升而成交量比平时增加,为买盘积极的表现。一般而言,反映市场投资者买卖情绪高涨,属典型升市现象。若股价在升势初段或中段时间,出现价涨量增,反映庄家及散户竞相追涨吸纳,构成足够的上升动力,预示后市继续上升机会很大。
在涨势中,如果尾盘出现价增量增,是人气看多的征兆,也叫作尾盘抢盘。若5日乖离率小于+5时,投资者可大胆追涨,次日仍会高走。即便是5日乖离率大于+8时,这种盘面次日也会高开上冲,短线也有机会。
在上升盘局的后期,如果尾盘出现价增量增,大盘在尾盘突然发动攻势,此时若盘整时间不小于上升过程的时期,并且调整的深度未破25日均线时,是调整结束的迹象可进场。若调整时间大于上升时间,并且调整的深度过深时,这种抢尾盘多为庄家诱多表现,次日应清仓,这种走势多伴有顶部出现。
(2)价涨量平。股价上涨,成交量却与前几日差不多,反映庄家筹码锁定性好,上档压力轻,后市看高一线。如果价涨量平的现象是因为涨停板,股民无机会买货所致,翌日应该仍有高位可见,持股者不应急于沽货。
如果在尾盘出现价增量平,这种现象对次日发展趋势有两种情况,若均线系统在形成多头排列初期,价增量平属于惜售现象,是买盘远大于卖盘的表现,可积极介入,一旦失去当日买入机会,可次日介入,但不宜追涨。这主要是前日在尾盘拉升,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的条件下,次日多会出现高开上冲后再回调的走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回调中大胆介入。若均线系统形成多头排列末期,即周KDJ指标进入超买区,特别是J值超出100时,尾盘出现价增量平纯属涨势高潮散民惜售,庄家借机拉高出货现象。此时,不可追进,也不必杀出,这种情况次日通常也会有高开冲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派发手中的筹码。在上升趋势的中途盘局中,尾盘价增量平多为大盘指标股所为,次日走势仍会牛皮盘整,不宜进出。
(3)价涨量缩。股价上升但成交量未能配合上升,反而减少,量价出现背离,此情况如出现在升势末期,表明后续能量不继,谨慎持股。若价涨量缩的出现是因为涨停板所致,则升势仍可延缓。
(4)价跌量平。股价下跌而成交量与平时相等,反映当时的升势并未出现重大变化,预料仍将沿原有趋势运作。换句话说,在上升趋势中,价跌量平只反映有部分散户沽货套利,主要大户仍未大幅抛售股票,只要跌幅不致太深,其升势仍可继续下去。
(5)尾盘急跌量大。这种情况称尾盘跳水,若发生在涨幅过大,即5日乖离率大于+8以上时,并且全天呈现一路下跌时的尾盘。应坚决离场,切忌摊薄操作及抢反弹,此种尾盘次日多为跳低开盘,并有可能形成顶部。若5日乖离率小于+3时,并且全天盘面涨势较强,价量配合良好,仅在尾盘一刻钟出现急跌,往往是庄家进行尾盘洗盘动作,不宜贸然杀出,应耐心持股次日再定进出,次日在没有利空的条件下,仍会高开高走。
二、主力控盘股票的形态特征口诀
价格波动是主力资金操盘的直接表现。从价格波动的K线形态,及量能的变化之中,可以洞察主力操盘意图。能在短周期股价翻倍的个股多数是主力控盘刻意操纵的结果,反映到价格及量能变化上,必然有着区别于其他个股的特点:
1.在K线形态意义中有明显大资金吸筹之意图。
2.拉升前有主力砸盘打压,清洗浮动筹码的形态意义。
3.有主力锁仓或高度控盘的明显量能表现。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D. 股票均线怎么看
关于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MA)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移动平均线定义:"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价格的算术平均线;"移动"是指我们在计算中,始终采用最近n天的价格数据。因此,被平均的数组(最近n天的收市价格)随着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们计算移动平均值时,通常采用最近n天的收市价格。我们把新的收市价格逐日地加入数组,而往前倒数的第n+1个收市价则被剔去。然后,再把新的总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 计算公式:
MA=(C1+C2+C3+...+Cn)/N C:某日收盘价 N:移动平均周期
移动平均线依计算周期分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 和长期(如60日、120日)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依算法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线型加权移动平均线、阶梯形移动平均线、平滑移动平均线等多种,最为常用的是下面介绍的算术移动平均线。
一)、移动平均线所表示的意义: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
预示股价将上涨:黄色的5日均线上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上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黄金交叉。
2、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黄色的5日均线下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下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走多头排列的均线可视为多方的防线;当股价回档至移动平均线附近,各条移动平均线依次产生支撑力量,买盘入场推动股价再度上升,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在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呈空头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可以视为空方的防线,当股价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便会遇到阻力,卖盘涌出,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跌作用。
7、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转为下降出现最高点,和由下降转为上升出现最低点时,是移动平均线的转折点。预示股价走势将发生反转。
(二)、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短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7、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则中第三条和第八条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
第四条和第五条没有明确股价距离移动平均线多远时才是买卖时机,可以参照乖离率来解决(将在中级学校中详讲)。
(三)移动平均线的买进时机:
1、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上穿 10 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显现多方力量增强,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压力线,后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是买入时机。
2、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三条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显现说明多方力量强盛,后市上涨已成定局,此时是极佳的买入时机。
3、在强势股的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4、在多头市场中,股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而未跌破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仍向右上方挺进,说明股价下跌是技术性回档,跌幅不致太大,此时为买入时机。
5、在空头市场中,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恐慌性抛盘不断涌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乖离率增大,此时为抢反弹的绝佳时机,应买进股票。
(四)、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
1、在上升行情中,股价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动平均线上升趋势有走平迹象,说明空方占有优势,已突破多方两道防线,此时应卖出持有的股票,离场观望。
2、股价在暴跌之后反弹,无力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说明股价将继续下跌,此时为卖出时机。
3、股价先后跌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有向右下方移动的趋势,表示后市的跌幅将会很深,应迅速卖出股票。
4、股价经过长时间盘局后,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开始向下,说明空方力量增强,后市将会下跌,应卖出股票。
5、当6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趋势转为平缓或向下方转折,预示后市将会有一段中级下跌行情,此时应卖出股票。
这是移动平均线,分别是(5、10、20、60)日均线
平均线的目的主要是用来判定股票的走势。
股价的运动常常具有跳动的形式,平均线把跳动减缓成较为平坦的曲线。
计算平均线的方法有许多种,最常用的是取收市价作为计算平均值的参考。比如你要计算十天的平均值,把过去十天的收市价格加起来除以十,便得到这十天的平均值。每过一天,分子式加上新一天的股票收市价,再减去倒第十一天的收市价,分母不变,便得到最新的平均值,把平均值连起来便成为平均线。
平均线的形状取决于所选择的天数。天数越多,平均线的转折越平缓。
一只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资金量的大小决定,庄家动用的资金量越大,日后的升幅越可观。那么,如何估算庄家仓位轻重呢?下面有几种方法:
1、根据吸货期的长短判断。对吸货期很明显的个股,简单算法是将吸货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货期,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吸货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吸货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因此,若投资者看到上市后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黑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不经过充分的吸货期,其行情难以持续。
2、根据换手率判断。在低位成交活跃、换手率高、而股价涨幅不大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量”与“价”似乎为一对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价”必会紧紧跟上“量”的步伐,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
3、根据大盘整理期该股的表现来分析。有些个股吸货期不明显,或是老庄卷土重来,或是庄家边拉边吸,或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货,难以明确划分吸货期。这些个股庄家持仓量可通过其在整理期的表现来判断,长城电工去年上市后逐波下行,吸货期不明显,5-6月份的拉升明显属于庄家行为,7-9月份大盘调整,而该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区,跌幅小于大盘,庄家介入程度深;再看该股流通股达8000多万,对这样的偏大盘股主力亦“调教”自如,持筹量可见一斑。
4、根据上升过程中的放量情况判断。一般来说,随着股价上涨,成交量会同步放大,某些庄家控盘的个股随着股价上涨,成交反而缩小,股价往往能一涨再涨,对这些个股可重势不重价;庄家持有大量筹码,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
1、超跌反弹和抢反弹:股票大幅下跌,跌到了某个支撑位,有向上反弹(就是向上涨)的要求,就叫超跌反弹;此时买入股票,等反弹了就卖,就叫抢反弹,反弹不是反转,涨了几天还要向下跌,所以要“抢”。
2、指标股、权重股、权重指标股:这几个概念相似,是指总股本非常大的股票,因为总股本大,在股市中所占比重很大,所以他们的涨跌对整个股市影响很大。象中国银行就是一个标准的权重指标股,他站的权重达25%,他每涨跌1分钱,大盘涨跌1个点。
3、箱体震荡:股票的价格在一定的范围上下波动,就象一只股票箱。
4、中国银行后市看法:有可能跌破发行价,小散户最好不要碰他。
]如何知道一只股票第2天是高开,还是平开,还是低开?
这个也不能说算是预测,只能说是推测罢了:
如果今天能量很大比如是昨天的3倍以上,大幅度收阳(没有涨停),但不能有明显的上影线,那么第二天高开的概率将是相当大的。如果上影线在末期形成而且很长,那么低开的可能比较大,如果低开更应该着手介入
今天的量比开盘较低,到只到收盘时量比总体看是逐步增大趋势的话,第二天低开的概率极底,高开的可能也很大,如果开盘量比较大,但能量不能持续,到收盘时候也没能重新放量的话,注意明日低开
尾盘突然爆量拉高,那要看拉高的成交情况,如果成交扎实,一般第二日不会低开,但如果是急速拉高,成交不扎实,那么很可能是诱多……
这里只是简单的叙述并没有包含很多较复杂的情况。
请大家教教我在这么多的股票里如何选择一只,总不能每次都靠别人推荐
要自己选股票其实非常简单,你要是有很多钱,就选高价股贵州茅台或苏宁电器。你要想信高价股因为能在高价立足就必然是各方面都无可挑剔。其次如果你的钱不是很多,就应选价格便宜的股票,此时就要慎重一些,看这只股票的每股净资产是多少?每股赢利的多少。净资产收益率比去年有没有增长?还要了解公司有没有外债,有没有诉讼?公司是什么产品?有没有增长潜力?然后还要看看最近时期股票价格的走势,是在历史的低位?还是高位?
可以去排行榜里找,按量比排行,量比在1.2-2.0之间,涨幅在2%-4%之间,这种股票一般有较好的涨势
委比:某品种当日买卖量差额和总额的比值。
委比是衡量某一时段买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委买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买入下三档的总数量。委卖手数:现在所有个股委托卖出上三档的总数量。委比值的变化范围为-100%到+100%,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卖盘而没有买盘,说明市场的抛盘非常大;当委比值为+100%时,它表示只有买盘而没有卖盘,说明市场的买盘非常有力。当委比值为负时,卖盘比买盘大;而委比值为正时,说明买盘比卖盘大。委比值从-100%到+100%的变化是卖盘逐渐减弱、买盘逐渐强劲的一个过程。如某一时刻,股票G的买入和卖出委托排序情况如下:序号 委托买入价 数量(手) 序号 委托卖出价 数量(手)1 3.64 4 1 3.65 6 2 3.60 7 2 3.70 6 3 3.54 6 3 3.75 3 4 3.50 6现在委托买入的下三档的数量为17手,卖出委托的上三档数量为15手,股票G在此刻的委比为: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17-15)/(17+15)×100%=6.66%委比值为6.66%,说明买盘比卖盘大,但不是很强劲。
委差:某品种当前买量之和减去卖量之和。反映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正数为买方较强,负数为抛压较重。
委比是(委买-委卖)/(委买+委卖)
委差是委买-委卖,负数表示卖盘多。
谁说放量上涨好了?没人这么说过啊……
但有时量是敲出来的,有时在某些关键位置放量的概率较大。
很多能缩量走出很远、很高的股票,往往在启动时已经放出过巨量,这种情况被理解为主力控盘程度高。
量价关系的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见的类型,即低量低价、量增价平、量增价涨、量缩价涨、量增价跌和量缩价跌等六种;另一类是比较特殊的类型,即地量地价、天量天价、无量空涨、无量阴跌、底部放量和顶部对倒等六种。
1、低量低价
低量低价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成交量非常稀少的同时、个股股价也非常低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低量低价一般只会出现在股票长期底部盘整的阶段。
当股价从高位一路下跌后,随着成交量的明显减少,股价在某一点位附近止跌企稳,并且在这一点位上下,进行长时间的低位横盘整理。经过数次反复筑底以后,股价最低点也日渐明朗,同时,由于量能的逐渐萎缩至近期最低值,从而使股票的走势出现低量低价的现象。
低量低价的出现,只是说明股价阶段性底部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不能作为买入股票的依据。投资者还应在研究该股基本面是否良好、否具有投资价值等情况后,才能做出投资决策。
2、量增价平
量增价平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而个股的股价却几乎维持在一定价位水平上下波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平既可以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各个阶段,也可以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各个阶段之中。同时,它既可以作为卖出股票的信号,也可以作为买人股票的信号。区别买卖信号的主要特征,是要判断“量增价平”中的“价”是高价还是低价。
如果股价在经过一段时间比较大的涨幅后、处在相对高价位区时,成交量仍在增加,而股价却没能继续上扬,呈现出高位量增价平的现象,这种股价高位放量滞涨的走势,表明市场主力在维持股价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在悄悄地出货。因此,股价高位的量增价平是一种顶部反转的征兆,一旦接下来股价掉头向下运行,则意味着股价顶部已经形成,投资者应注意股价的高位风险。
如果股价在经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下跌后、处在低价位区时,成交量开始持续放出,而股价却没有同步上扬,呈现出低位量增价平的现象,这种股价低位放量滞涨的走势,可能预示着有新的主力资金在打压建仓。一旦接下来股价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头向上,则表明股价的底部已经形成,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该股。
3、量增价涨
量增价增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时、而个股的股价也同步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涨只出现在上升行情中,而且大部分是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途。
在经过前期一轮较长时间的下跌和底部盘整后,市场中逐渐出现诸多利好因素,这些利好因素增强了市场预期向好的心理、刺激了股市的需求,市场交换逐渐活跃起来。随着成交量的放大和股价的同步上升,投资者购买股票短期内就可获得利润,赚钱的示范效应激起了更多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随着成交量的逐渐放大,股价也开始缓慢向上攀升,股价走势呈现量增价增的态势,这种量价之间的良好配合,对未来股价的进一步上扬,形成了真实的实质性支撑。
4、量缩价涨
量缩价涨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减少的情况下、个股的股价却反而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缩价涨多出现在上升行情的末期,有一小部分也会出现在下降行情中期的反弹过程中。不过,量缩价涨的现象在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中的研判是不一样的。
在持续的上升行情中,适度的量缩价涨表明主力控盘程度比较高,维持股价上升的实力较强,大量的流通筹码被主力锁定。但量缩价涨毕竟所显示的是一种量价背离的趋势,因此,在随后的上升过程中出现成交量再次放大的情况,则可能意味着主力可能在高位出货。
在持续的下降行情中,有时也会出现量缩价涨的反弹走势。当股价经过短期内的大幅度下跌后,由于跌幅过猛,主力没能全部出货,因此,他们会抓住大部分投资者不忍轻易割肉的心理,用少量资金再次将股价拉高,造成量缩价涨的假象,从而利用这种反弹走势达到出货的目的。
总之,对于量缩价涨的行情,投资者应区别对待,一般以持股或持币观望为主。
5、量增价跌
量增价跌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个股的股价却反而下跌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跌现象大部分是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初期。不过,量增价跌的现象在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中的研判也是不一样的。
在下跌行情的初期,股价经过一段比较大的涨幅后,市场上的获利筹码越来越多,一些投资者纷纷抛出股票,致使股价开始下跌。同时,也有一些投资者对股价的走高仍抱有预期,在股价开始下跌时,还在买入股票,多空双方对股价看法的分歧,是造成股价高位量增价跌的主要原因。不过,这种高位量增价跌的现象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很长,一旦股价向下跌破市场重要的支撑位、股价的下降趋势开始形成后,量增价跌的现象将逐渐消失,这种高位量增价跌现象是卖出信号。
在上升行情初期,有的股票也会出现量增价跌现象。当股价经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下跌和底部较长时间盘整后,主力为了获取更多的低位筹码,采取边打压股价边吸货的手段,造成股价走势出现量增价跌现象,但这种现象也会随着买盘的逐渐增多、成交量的同步上扬而消失,这种量增价跌现象是底部买入信号。
6、量缩价跌
量缩价跌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减少的同时、个股的股价也同步下跌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缩价跌现象既可以出现在下跌行情的中期,也可能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期,但它们的研判过程和结果是不一样。
在上升行情中,当股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市场成交量开始减少,股价也随之小幅下跌,呈现出一种量缩价跌现象,而这种量缩价跌是对前期上升行情的一个主动调整过程,“价跌”是股价主动整理的需求,是为了清洗市场浮筹和修正较高的技术指标,而“量缩”则表明投资者有很强的持筹信心和惜售心理。当股价完成整理过程后,又会重新上升。
在下跌行情中,当股价开始从高位下跌后,由于市场预期向坏,一些获利投资者纷纷出逃,而大多数投资者选择持币观望,市场承接乏力,因而,造成股价下跌、成交萎缩的量缩价跌现象。这种量缩价跌现象的出现,预示着股价仍将继续下跌。
上升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市场充满惜售心理,是市场的主动回调整理,因而,投资者可以持股待涨或逢低介入。不过,上升行情中价跌的幅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就是主力不计成本出货的征兆。
下跌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投资者在出货以后不再做“空头回补”,股价还将维持下跌方向,因而,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
E. 股市黑马拉升前征兆有哪些
特征一
较大的卖单被打掉。总会有一些较大的卖单出现,一旦这些卖单的价位离成交价较近就会被主动性的买单打掉,这可能就是一种庄家拉升前的征兆。这是因为一旦股价拉起来以后,庄家最害怕的就是前面被接掉的相对低位的获利盘形成的集中卖压,只要庄家的资金状况允许,一般都会在拉升前尽可能地接掉一些稍大的卖单。
特征二
盘中经常出现一些非市场性的大单子。挂单的价位通常距成交价较远,有时还会撤单,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这种数量较大的单子由于远离成交价,成交的可能性很小,可能是庄家故意挂出来的单子,其用意可能是表明庄家已经在注意这只股票。庄家既然要人知道,股价的结局就是上涨或下跌而不会是盘整,需要用其他细节来确认。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庄家在大量出货前有可能做一波上升行情。
特征三
盘中多次出现脉冲式上冲行情。所谓脉冲式上升行情是指股价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脱离大盘走势而上冲,然后又很快地回落到原来的位置附近,成交量有所放大但并没有明显的对倒的痕迹。由于庄家在正式拉升股价前通常会进行试盘,看看市场的反应;另外,庄家希望卖单尽量在股价拉升前抛出来,以减轻拉升时的卖压。
特征四
大盘走势稳定,个股盘中出现压迫式下探走势但尾市往往回稳。这种走势比较折磨人,盘中常常出现较大的卖压,股价步步下探,尾市却往往会回升,部分场内筹码受不了这种折磨而选择离场。庄家通过诱空将场内不坚定的筹码吸引出来,无非是想加大建立短期仓位的力度,买到更多的低价筹码,然后再做一波行情。而在股价的回升过程中,庄家可能将前面买进的筹码再倒出来,以达到控制原有仓位数量的同时摊薄持仓成本的目的。
F. 股票拉升前盘面会有哪些征兆
你好,股票拉升前的四个特征:
特征一、较大的卖单被打掉。总会有一些较大的卖单出现,一旦这些卖单的价位离成交价较近就会被主动性的买单打掉,这可能就是一种庄家拉升前的征兆。这是因为一旦股价拉起来以后,庄家最害怕的就是前面被接掉的相对低位的获利盘形成的集中卖压,只要庄家的资金状况允许,一般都会在拉升前尽可能地接掉一些稍大的卖单。
特征二、盘中经常出现一些非市场性的大单子。挂单的价位通常距成交价较远,有时还会撤单,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这种数量较大的单子由于远离成交价,成交的可能性很小,可能是庄家故意挂出来的单子,其用意可能是表明庄家已在注意这只股票。庄家既然要人知道,股价的结局就是上涨或下跌而不会是盘整,需要用其他细节来确认。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庄家在大量出货前有可能做一波上升行情。
特征三、盘中多次出现脉冲式上冲行情。所谓脉冲式上升行情是指股价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脱离大盘走势而上冲,然后又很快地回落到原来的位置附近,成交量有所放大但并没有明显的对倒的痕迹。由于庄家在正式拉升股价前通常会进行试盘,看看市场的反应;另外,庄家希望卖单尽量在股价拉升前抛出来,以减轻拉升时的卖压。
特征四、大盘走势稳定,个股盘中出现急速下跌走势但尾市往往回稳。这种走势比较折磨人,盘中常常出现较大的卖压,股价步步下探,尾市却往往会回升,部分场内筹码受不了这种折磨而选择离场。庄家通过诱空将场内不坚定的筹码吸引出来,无非是想加大建立短期仓位的力度,买到更多的低价筹码,然后再做一波行情。而在股价的回升过程中,庄家可能将前面买进的筹码再倒出来,以达到控制原有仓位数量的同时摊薄持仓成本的目的。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