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民币兑美元创新高哪些人群受益
8月29日消息,用“势如破竹”来形容近期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再合适不过。8月28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353,较上周五大幅上调226点。在强势中间价的带动下,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接连升破6.63、6.62、6.61关口,盘中收报6.6050元,较上周五夜盘收涨434点,最终收盘时报6.6323,创一年多新高。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则升破6.63、6.62,收报6.6184。
有分析人士认为,上周五,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扰乱了市场情绪,当日美元指数大跌,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8月28日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美元“跌跌不休” 人民币迎来窗口期
同时,如果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境外机构配置国内债券的意愿将更加强烈。
根据中债登与上清所最新公布的2017年7月份债券托管数据显示,境外机构7月份单月增持人民币债券398.86亿元,增持规模创下年内新高,目前已连续5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同时,国债仍是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债券的首选,增持规模达到378.18亿元,同样创下年内新高。
② 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议程公布,你觉得有什么新的亮点
今年资本市场的一场盛宴如期而至。
11月27日上午9点,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在深圳拉开帷幕。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端经济论坛之一,本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以“解码双循环 谋局十四五”作为主题,呼应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格局。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也会以“以开放的双循环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进行演讲。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煜辉也会以“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展望”为主题表达他精彩的观点。
除了知名学者、业内人士的演讲外,参加高峰论坛的优秀上市公司董事长还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如何抓住企业发展的机遇和风口”、“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两大主题进行圆桌对话。相信这些来自优秀上市公司的掌门人们会为大家带来最新、最有价值的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0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蓝皮书》新书发布仪式也将在此次论坛期间一并举行。
③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新闻分析: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哪些特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年02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 安蓓、姚均芳)国家外汇管理局5日公布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额较上年下降35%。同时,国际储备资产增加额比上年下降18%。这些数据反映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哪些特点?如何看待资本项目差额和外汇储备资产增量的变化?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说,尽管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保持较大顺差,延续了前些年的“双顺差”格局,但经常项目顺差绝对额有所下降,占GDP比重也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我国政府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并将之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额较上年下降35%,占GDP比重也从2008年的9.9%下降为2009年的5.8%,延续了2008年以来占比下降的格局。 管涛说,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努力正在发挥成效,我国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拉动更多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 他指出,事实上,经常项目GDP占比下降由很多因素引起。但从理论上看,这也意味着汇率更加接近合理水平。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932亿美元,与2008年4795亿美元的增加额相比下降18%,这也说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资本项目差额变化非“不可解释”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1091亿美元。而2008年已公布的这一数字为190亿美元。 对此,管涛解释说,最新公布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只是预估值,含净误差与遗漏,因此与2008年已公布的数字不具有可比性。 他强调,资本净流入的大幅增长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并不是不可解释的。 首先,2009年受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影响,国内商业银行重新调配境外资产和负债规模,减少境外资产规模,净调入外汇600多亿美元。而2008年则是净调出外汇300亿美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字,2009年全年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362亿美元,同比多增1105亿美元。 管涛说,央行境外资产的回流也是造成资本净流入大幅增长的一个因素。 2008年上半年以前,央行出于货币政策调控需要,要求银行以外汇缴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2008年下半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返还外汇缴存的存款准备金。 此外,去年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及QFII项下额度增加,导致证券投资项下有较快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前11个月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筹资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多。 管涛说,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各成员国分配特别提款权,建议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原则,将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记录为各成员国储备资产和对外负债,也是造成资本流入增加的原因。 外汇储备资产数据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字,2009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全年外汇储备增加4531亿美元。而此次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则显示外汇储备资产增加3821亿美元。 管涛解释说,与央行公布的数字相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剔除了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的影响。 他说,近年来,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且国际市场美元汇率波动较大,外汇储备资产中非交易变动规模日益扩大,可能影响社会对真实国际收支状况的判断。在此情况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对平衡表中外汇储备资产记录方法进行调整,记录外汇储备资产交易变动数据,剔除非交易变动的影响。因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储备资产价值变动将通过国际投资头寸反映。 以2009年为例,有710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增加是由于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因此未记入平衡表。 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曾表示,去年外汇储备的增长不存在“无法解释”的问题。社会上较为普遍采用的“新增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实际利用外资=热钱”的估算方法不够科学,得出的结论也具有较大误导性。在分析外汇储备余额增加时,除考虑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服务贸易、个人、外债、证券投资项下的资金跨境流动情况,以及外汇储备本身的投资收益、货币折算等因素,绝不能仅作简单的扣除之后就宣称“无法解释”,甚至贴上“热钱”的标签。 我都是抄的这个
④ O(∩_∩)O谢谢!请推荐,中国人写的外汇书籍(不要魏强斌的他是研究者不是实际胜利者)。要原创,不要翻译
1.李汉抄军多年实战经验,写书毫无保留,把最最重要的第一步讲的清清楚楚毫无保留,值得尊敬,评85分; 2.魏强斌太多保留,为了卖书弄了太多案例,每本书只讲1-2个核心观点,把完整的技术要素割裂到多本书细讲,整体写的确实很好,但是最最重要的第一步基本完全保留,其他方面讲的非常不错,评70分;3.邵悦华写书毫无保留,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最好,但其方法需要完善,评60分;4.鹿希武技术不行,评30分。5.外国那些书籍适合提高基础知识,对实战无帮助作用,适合初学者,评40分。李汉军的书适合有经验和基础的人士用于提高。别人一本书,魏强斌竟然写了6本以上,确实是为了卖书,但内容很不错。魏强斌的书让人迅速少走很多弯路,李汉军的书让你思路清晰水平更上一层楼,都要读。
⑤ 如何对待资本账户开放
论坛顾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余永定;论坛成员、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袁力、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论坛理事、SAC中国宏观研究主管邢自强、北京艾亿新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林;论坛理事会单位代表、国家开发银行首席国际业务顾问李山、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李运;论坛特邀嘉宾、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丁宁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郭建伟、新天域资本投研负责人黄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都铎投资公司中国经济和策略总监马青、慕容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赵众;论坛特邀研究员、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沈建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上半场,盛松成、林毅夫分别就“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 ”、“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弊大于利”发表了主题演讲;研讨会下半场,正反方论坛成员及嘉宾就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表、路线图之规划与风险等核心问题展开了进一步讨论。本次会议由论坛秘书长王海明主持,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协办。
⑥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账户有哪些
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是指对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入资本项目下的各项外汇借贷科目进行管制,在该项目下,外汇不可自由兑换,相应的,属于经常项目的各项外汇借贷,可以自由兑换。
资料:国际收支
一、 国际收支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内,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所谓“居民”,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包括一般政府、个人、企业、非营利机构。所谓经济交易,一般是指价值的交换,商品、劳务和资产从一国到另一国的转移,以及相应的货币的支付和收入。还有一种单方转移账。
国际收支是流量概念,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期。国际收支是开放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统计表,它以特定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收支的详细情况。
编制原理:复式簿记
记账方法:
(1)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可省略)
(2)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借方,记为“-”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一)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无形贸易)、收益和单方面转移(经常转移)四个项目。经常项目顺差表示该国为净贷款人,经常项目逆差表示该国为净借款人。
(二)资本与金融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包括长期或短期的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第二大类项目。
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出售,前者主要是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后者主要是土地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等)的
⑦ 外汇管理局的国际收支平台操作
目前外汇局版的收支平台貌似只能进行用户的设置、维护,企业网上申报功能的开通和关闭,申报数据情况的统计查询,申报数据的报送一般都是通过外汇指定银行自己开发的银行端采集录入和向外汇局报送数据
⑧ 2014年前后我国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采用的编制标准有什么变化
新闻分析: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哪些特点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02月05日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安蓓、姚均芳)国家外汇管理局5日公布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额较上年下降35%。同时,国际储备资产增加额比上年下降18%。这些数据反映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哪些特点?如何看待资本项目差额和外汇储备资产增量的变化?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说,尽管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保持较大顺差,延续了前些年的“双顺差”格局,但经常项目顺差绝对额有所下降,占GDP比重也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我国政府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并将之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额较上年下降35%,占GDP比重也从2008年的9.9%下降为2009年的5.8%,延续了2008年以来占比下降的格局。管涛说,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努力正在发挥成效,我国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拉动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他指出,事实上,经常项目GDP占比下降由很多因素引起。但从理论上看,这也意味着汇率更加接近合理水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932亿美元,与2008年4795亿美元的增加额相比下降18%,这也说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资本项目差额变化非“不可解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1091亿美元。而2008年已公布的这一数字为190亿美元。对此,管涛解释说,最新公布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只是预估值,含净误差与遗漏,因此与2008年已公布的数字不具有可比性。他强调,资本净流入的大幅增长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并不是不可解释的。首先,2009年受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影响,国内商业银行重新调配境外资产和负债规模,减少境外资产规模,净调入外汇600多亿美元。而2008年则是净调出外汇300亿美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字,2009年全年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362亿美元,同比多增1105亿美元。管涛说,央行境外资产的回流也是造成资本净流入大幅增长的一个因素。2008年上半年以前,央行出于货币政策调控需要,要求银行以外汇缴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2008年下半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返还外汇缴存的存款准备金。此外,去年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及QFII项下额度增加,导致证券投资项下有较快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前11个月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筹资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多。管涛说,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各成员国分配特别提款权,建议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原则,将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记录为各成员国储备资产和对外负债,也是造成资本流入增加的原因。外汇储备资产数据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根据央行公布的数字,2009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全年外汇储备增加4531亿美元。而此次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则显示外汇储备资产增加3821亿美元。管涛解释说,与央行公布的数字相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剔除了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的影响。他说,近年来,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且国际市场美元汇率波动较大,外汇储备资产中非交易变动规模日益扩大,可能影响社会对真实国际收支状况的判断。在此情况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对平衡表中外汇储备资产记录方法进行调整,记录外汇储备资产交易变动数据,剔除非交易变动的影响。因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储备资产价值变动将通过国际投资头寸反映。以2009年为例,有710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增加是由于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因此未记入平衡表。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曾表示,去年外汇储备的增长不存在“无法解释”的问题。社会上较为普遍采用的“新增外汇储备-贸易顺差-实际利用外资=热钱”的估算方法不够科学,得出的结论也具有较大误导性。在分析外汇储备余额增加时,除考虑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服务贸易、个人、外债、证券投资项下的资金跨境流动情况,以及外汇储备本身的投资收益、货币折算等因素,绝不能仅作简单的扣除之后就宣称“无法解释”,甚至贴上“热钱”的标签。我都是抄的这个
⑨ 解除金融管制有效吗
多年来,中国一直限制其国民和外国投资者的资金自由进出该国,理由很充分:每个取消这种管制的新兴市场,都经历了重大的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长迟缓。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可能在5年至10年内“放开”金融体系。而上周,中国开始提高外国对华投机资金的上限。这不禁让人发问:为什么现在急于推进这个问题?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说,这是为了使人民币成为一种全球货币。
无疑,长远而言,世界经济不依赖美元这一种货币,肯定是好事。对中国这个世界最大贸易国之一(及其贸易伙伴)而言,用人民币交易将减少汇率风险。而且,通过消除世界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也能降低全球风险。
为了实现目标,中国需首先谨慎改革其利率、汇率和金融监管机制。但如果开放资本账户,便几乎不可能成功驾驭这些改革。中国要推进必要的改革和维持增长率,金融稳定就不可或缺。
中国一直保持着低利率,为工业发展提供低息贷款。这对中国发展成世界制造业出口大国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目前,中国的投资率太高,需要增加消费。低利率促使居民对房地产过度投资,引发了全国的房地产泡沫。
如果中国在改革利率政策之前,取消跨境金融管制,那么就会有大量资本逃离中国。
中国利率低而国外利率高,这将为许多中国富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资金回报率。资本外逃不但会危及中国近两年进展很大的汇率改革,还可能引发人民币大贬值,而这会进一步削弱购买力,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中国的大银行对大量不良贷款负有间接责任,并越来越与不受监管的地下银行系统交织。这些银行需要重大改革。
上世纪90年代,拉丁美洲过早地向外国金融界打开大门,结果导致国内银行被排挤出局。接着,市场的新霸主外国银行并未向国内公司提供创新思想,从而削弱了增长和经济转型。结果,这些国家变得投资率低下,工业化程度下降,增长率缺少包容性。这其中的经济教训一清二楚:监管资本流动,对控制汇率相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波动,必不可少。
中国并未受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拉美和东亚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而这些危机的产生同开放资本账户密不可分。印尼等国至少倒退了10年,为什么中国没经历同样的灾难?因为中国谨慎地管制跨境资本流动。
如果中国不谨慎,发生了金融危机,那么很少有国家能幸免。现在,全球都依赖中国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世界承受不起中国发生危机,中国太大,不能倒下。
所以,督促中国不要取消对金融体系的管制,符合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这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