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埃及为什么会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线等,急
上面两位说的不全,补充下:
最根本原因是埃及的地理位置处于热带风带控制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降雨少缺水严重。一般为雨季和旱季两季,但是靠近地中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湿润,夏季酷热。
B. 埃及政府每年要收大量的什么费
据了解,苏伊士运河是世界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也是埃及主要外汇来源专之一,平均每属年为埃及创造50多亿美元收入。新运河开通后,埃及运河年收入有望在2023年达到150亿美元左右。
此外,埃及政府还计划未来沿苏伊士运河建设"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包括修建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多个高科技工程项目,预计经济带全部建成后每年将为埃及创造高达1000亿美元收入,约占该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C. 分析阿拉伯国家在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限制条件和应对措施
限制条件:
埃及内贸和物资供应部部长哈利德哈纳菲日前说,从去年7月至今,埃及政府进口了452.7万吨小麦。为填补粮食缺口,埃及政府和私营公司年均进口小麦约1000万吨。
不仅是埃及,阿拉伯国家整体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人口增加、自然条件限制,特别是近些年来地区的持续动荡,使粮食问题日益凸显。粮食进口也许对外汇充足的阿拉伯产油富国不成问题,但对于像埃及、突尼西亚等外汇短缺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负担。
形势严峻,部分国家陷危机
“民以食为天”,在粮食大量依赖进口的情况下,埃及确保近亿人口不饿肚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据悉,仅埃及人每天的主食大饼一项,政府一年的补贴就高达210亿埃镑(约合30亿美元)。
埃及是阿拉伯国家的一个缩影。上世纪70年代以前,阿拉伯国家粮食基本自给自足,但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人口激增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增大,同时农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下降,部分阿拉伯国家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现象。
进口量是衡量粮食短缺程度的重要依据。2004年以前,埃及每年购进小麦500万吨左右,而现在已经翻了一番。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六国85%以上的食品依赖进口,其中沙特阿拉伯是全球第六大大米进口国。
据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从2000年到2009年,阿拉伯国家每人平均粮食进口支出从73美元增加到133美元。据统计,从1990年至2011年,阿拉伯国家进口粮食累计花费了3000多亿美元。
阿拉伯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个别国家位于非洲东部,总面积约1420万平方千米。由于该地区沙漠占总面积的68%,适合农耕的土地只有70多万平方千米,仅约占总面积的5.1%,加上气候干燥和水源匮乏等因素制约,农业普遍不发达。但农业仍然是这些国家的重要产业,农村劳动力超过3000万人。如在北非地区的苏丹、埃及、突尼西亚、摩洛哥,西亚地区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等,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不轻。
农业是苏丹经济的主要支柱。苏丹也是阿拉伯国家中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中粮食出口创汇每年达20亿美元。但苏丹农业部长称,目前苏丹的年粮食产量仅仅是其潜在产量的15%—20%。
位于尼罗河下游的埃及也是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全国可耕地面积为860万费丹(1费丹约合0.042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5%。狭长的尼罗河两岸、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以及沙漠中的绿洲都是埃及重要农产品供应地,但随着人口增长,埃及仍需大量进口粮食。
阿拉伯半岛上的海湾国家属于沙漠地带,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不过海湾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向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无息贷款,并对农产品全部实行包购包销。为发展农业生产,海湾国家大都建造隔热大棚,主要种植蔬菜。沙特阿拉伯在靠近红海的峡谷建造“绿色长廊”,投入巨资种植农作物,粮食自给率大幅提高,小麦还有出口余量。
据统计,2012年阿拉伯国家粮食总产量为6500多万吨,按3.5亿多人口分摊,每人平均粮食占有量低。总体看来,阿拉伯国家粮食供应很不安全,有的国家甚至已处于粮食危机状态。首先,进口粮食需要巨额外汇,这对于几个产油富国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于像埃及、突尼西亚等外汇短缺的国家来说,就是一个沉重负担。眼下,埃及和突尼西亚等国正遭受食品价格飞涨和金融状况恶化双重冲击,如处置失当可能引发新的“大饼革命”。其次,阿拉伯国家主要从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粮食,进口来源的相对集中隐藏着许多不确定性,同时受世界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人祸天灾,粮食生产受打击
这一地区多个国家的持续动荡,导致政府无心抓农业,农民也只满足于自种糊口。
叙利亚自然环境良好,除东南部荒漠地区外,地中海沿岸平原、山区和高原、内陆平原四季分明,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肥沃的新月地带”。叙利亚是中东地区农业大国,也是阿拉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最近3年内战不止,2000多万人口近一半流离失所,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叙利亚以往年产小麦约350万吨,去年只有100多万吨,相当于内战爆发前的1/3。眼下的叙利亚食品奇缺,不时有饿死人的消息传出。
伊拉克农耕区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可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7.6%,农业用地严重依赖地表水,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麦和椰枣等。伊拉克粮食本来就不能自给。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个国家历经多次战争,农业摧残严重。因“冲突和动荡”不断,伊拉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粮食总产量和供应量严重缺口”国家。
据联合国气象专家说,去冬今春,中东地区遭遇了1970年以来的罕见旱灾。虽然去年12月中旬下过一场雪,但降水量仍严重不足。旱灾将使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等国2/3以上的耕地今年农作物歉收。
应对措施:
长久之计,走联合保障道路
为应对粮食短缺问题,阿拉伯国家也在采取积极措施。如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酝酿在海外投资农业。目前,沙特已有8家企业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20亿美元种植粮食作物,阿联酋则在巴基斯坦等地投资30亿美元购置农田。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其本国无法种植、耗水量大的水稻等农作物生产上。作为粮食战略的一部分,海外农业将有助于沙特、阿联酋等国以低廉价格获取充足的粮食供应。
摩洛哥政府把小麦进口关税削减至历史最低水平,同时考虑对软粒小麦的进口实施私有化,并向进口商提供一定补贴。
埃及为了控制食品价格上涨、保证市场供应,积极实现小麦进口多元化,同时改变鼓励粮食出口政策,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如从2007年9月起开征粮食出口税,并在2008年3月提高了这一税率。为使粮食补贴惠及低收入百姓,防止投机倒把,本月底,政府将向每户居民发放“购饼智能卡”。
除了各国独自采取的政策外,阿拉伯国家还共同行动,如致力于实现农业一体化等。阿拉伯国家清醒地认识到,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粮食援助和进口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因地制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走联合保障道路,则不失为长效之计。
D. 埃及仅有5%的国土不是沙漠,他们是如何养活上亿人口的呢
埃及,是世界的人口大国之一,有一亿多的人口。相对庞大的人口数量,埃及可耕作的土地,却少得可怜,仅占国土面积的5%。这点可怜的可耕作土地,不管怎样开发,不管有多高产,都没有办法养活一亿多的埃及人。埃及人之所以没有出现饥荒,是因为他们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进口大量的粮食来供应国民。具体分析,埃及养活养活一亿多人的措施,主要有四大方面:
4、发展旅游,拉动经济。
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众多的文化古迹。埃及也因此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创造收入。埃及的著名景点有金字塔、人面狮身像等,充满神秘的色彩,非常吸引人。每年涌进埃及的外国游客,高达一千万人。这些游客给埃及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
E. 关于埃及的支柱产业
埃及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四大外汇收入来源。具体如下:
1、在农业方面,埃及是传统农业国,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为中长绒棉(35mm以下)和超长绒棉(36mm以上),因其绒长、光洁、韧性好,被称为“国宝”。
2、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主要旅游景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阿斯旺高坝、沙姆沙伊赫等。
3、埃及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工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工业产品出口约占商品出口总额的60%,工业从业人员274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4%。埃及工业企业过去一直以国营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埃及开始积极推行私有化改革,出售企业上百家。
4、埃及外贸产业也比较发达。埃及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沙特、阿联酋等,特别是原油、原棉以外的非传统性商品的出口。
(5)埃及外汇短缺扩展阅读:
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也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北非、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
2011年初,埃及动荡局势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埃及政府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增收节支,吸引外资,寻求国际支持援助,但收效有限。2013年7月临时政府上台,经济面临较大困难,在阿拉伯国家财政支持下,经济情况较前有所好转。2014年6月新政府成立,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F.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为什么查不到埃及镑
因为目前埃及镑属于银行不可兑换货币,今日实时汇率:1埃及镑=0.3709人民币元,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G. 埃及居民用宝贵外汇进口小麦去饲养动物,这是由于什么政策造成的
埃及人口政策是通过降低生育率和增加向外移民的途径控制人口增长。1965年,埃及成立了“人口和家庭生育计划最高委员会”。这是一个跨都门机构,由总理任主席,成员来自国家各部。该委员会成立后,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推行家庭生育计划服务的运动。
1966年,由最高委员会公布了一项人口计划。1972年,政府又规定,1972—1983年间,要使人口增长率每年下降1‰。
1977年,人口和家庭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了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1972—1982年的十年全国行动方案的补充,规定了十年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和总人口数量等指标。
(7)埃及外汇短缺扩展阅读:
埃及1961年实行国有化政策,较大商业银行被收归国有,并建立埃及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监督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逐步形成了现行的银行体制。
埃及中央银行成立于1961年,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它负责发行货币; 代理国家财政金库; 执行国家信贷货币政策,调节、管理货币与信用活动,干预国家经济; 管制外汇,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监督管理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H. 简述埃及重要经济支柱的变化过程.
荷兰驻埃及使馆的贸易官员最近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评论埃及的经济形势,现摘译如下。
埃及经济目前正经历一场衰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东形势紧张,主要还是埃及政府没有一个明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埃及的经济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中期的,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进一步恶化了目前的经济形势。从短期来说,主要问题是埃及的金融危机和不稳定的埃镑汇率,使埃及的经济运行产生了混乱。在这种形势下外国的投资者不可能向埃及投入大量资金(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除外),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能否赚得足够的外汇以支付项目的运营费用。埃及的外汇市场缺少现实和稳定的汇率,迫使外国投资者持币观望。
从中期来说,主要问题是埃及一直实行高关税保护的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理由是很充分的,要保护埃及的民族幼稚工业。但是我们都知道一句成语,"没有免费的午餐",埃及政府正在为这种政策付出高昂的代价。在高关税壁垒的安全保护下,埃及的工业失去了国际竞争的动力。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昂贵,埃及的工厂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便在国际上竞争没有什么积极性,反而表现出一幅自满和昏昏欲睡的状态。埃及的工业长期处于这样的低水平低效率状态,早晚要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家外国公司在埃及投资生产电视机,但成本要比其它国家生产的贵2-3倍。那么这家外国公司想利用埃及的地区中心地位,向邻近国家出口的计划就落空了。
埃及经济中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陈旧的银行系统。前一段时期,银行在没有足够担保的情况下,大量发放贷款,结果是出现了惊人数量的呆坏帐。埃及目前各界的资金都极度紧张,如果你想知道钱都到哪里去了,只要看看周围那些大量半截子豪华住宅就明白了。政府是不能允许国营银行破产的,对这些银行的支持使埃及经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现在要说一下埃及的海关当局了。你可以随便问一位商人,他对埃及海关的评价如何,此人立刻就会给你讲出许多可怕的贪污腐败和愚不可及的故事。我想,任何政府如果是打算认真吸引外资的话,首要的工作是建设一个完善的海关当局。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增加法律的透明度,使投资者在发生经济纠纷时可以通过法律得到快速和公平的解决。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律保证,投资人只能选择更安全的国家去投资。
对一个病人来说,简单的快速的治疗方法往往会产生更坏的结果。止疼片可以止疼,但伤口却在悄悄发炎溃烂。在克服经济危机方面,埃及可以学习东欧国家的经验。如匈牙利整整用了10年时间,经济才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但如今仅PHILIPS公司在匈牙利就投资建设了16家工厂,年出口额达到20亿美元。要想有收获,就必须付出代价。
埃及政府当前要做的事,首先是要恢复国际社会对埃镑的信心。建议实行一种"爬行固定汇率机制"(crawling peg),其操作方式类似埃及政府前一段实行的有限浮动汇率制。新汇率机制的核心,是根据市场的趋势提前将埃镑贬值,然后汇率相对固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埃镑将逐渐实现其同美元的真实价值,货币的走向也有了可预见性。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尽快取消关税壁垒,最好是在WTO和同欧盟签订的协议规定的时限之前取消。如果埃及的企业想真正成为有实际意义的出口商,以便在国际市场上赚取大量外汇,埃及就必须投入国际竞争,越早越好。埃及国内反对的意见,担心取消高关税将导致大量失业。实际上,如果埃及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埃及的工业体系将得到全面更新,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下一件要做事但不是最后,如果埃及政府能全面改革海关和银行系统,埃及的经济将受益无穷。
埃及是一个拥有很大潜力的国家,但要将潜力转变为现实,埃及政府必须进行正确的、长期的、有时还是很痛苦的改革。迟迟不做决策,只能使埃及在国际竞争中落后得更远。
I. 埃及95%的国土是沙漠,靠什么养活上亿人口
埃及的国家经济支柱是矿产资源,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埃及拥有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大约45亿桶,天然气资源的探明储量大概在2.186万亿立方米。这个国家的原油日产量是71.15万桶,天然气日产量是1.68亿立方米。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埃及虽然没法比海湾国家,但却是本国的支柱产业,也是埃及出口增进外汇的主要来源。
埃及有很多外来人员来此务工,为埃及获得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埃及人口数量大,经济产业发展比较落后,不能消化大批劳动力,导致埃及失业率很高,所以大量埃及人到海湾国家务工。埃及如今虽然拥有上亿人口,但由于本身的国土条件很差,所以埃及经济依然很落后,目前主要靠这四大经济支柱,要想让人民过上更好水平的生活,埃及的路任重而道远。
J. 哪些国家容易出现外汇短缺
发展中国家外汇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劳动生产率、经济结构和技术等的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