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升值,这句话怎么理解
意思是:国际收支顺差,就是出口的多,进口的少。
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外汇"两字可以理解为就是美元,一国储备的国际货币)
出口是指中国人拿中国的货物到美国市场上去卖,那么在美国市场上卖出货物后收进美元,但是显然出口商拿着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
所以出口商要将这些美元到中国中央银行去换成人民币才可以,这时就是出口商把美元卖给中国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把人民币卖给出口商.
进口则是中国人需要美国的货物,但是进口商手里没有美元,那么进口商只有到银行用人民币去换美元,这时候就是进口商买美元,银行买人民币
这样就可以理解了,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如果收支顺差,表示出口大于进口,就是出口商卖出货物得到的美元卖给中央银行比进口商去买美国货物需要从中央银行买的美元多。
这时候外汇(就是美元),出口商卖出美元(供给),大于,进口商买进美元(需求),美元供给大于需求,美元贬值,人民币就升值,最后得出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升值。
(1)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扩展阅读: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包括外国货币、外币存款、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截至2015年,中国位居世界各国政府外汇储备排名第一。但美国、日本、德国等国有大量民间外汇储备,国家整体外汇储备远高于中国。
广义:
一国拥有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是指货币在各国间的流动以及把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
实际上就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
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必须具备三个特点:
可支付性(必须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可获得性(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和可换性(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外汇供给与 “外汇需求” 相对而言。
从理论上说,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体现着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列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项目构成外汇供给,具体来说,一国外汇供给主要来自于:
①本国的商品劳务出口。②外国对本国的单方金融资产转移。
③外国居民购买本国的金融资产或对本国进行直接投资。④本国居民出售所持有的国外资产。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各国货币发行量脱离了兑换黄金的物质制约,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势必出现变化。
汇率作为两国货币间的比价,是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但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供求状况对汇率变动的制约仅仅是第一层次的,外汇供求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决定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外汇
网络:外汇供给
⑵ 进口是外汇需求还是外汇的供给
外汇需求:我国出于购买外国的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需要而产生的用专本国货币属去“购买”外国货币的行为。
外汇供给:外国人出于购买我国的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需要而产生的用外国货币来“购买”我外国货币的行为。
总的来说进口是属于外汇需求了。
⑶ 为什么当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时,外汇汇率会升高
1、货币供给和需求是决定货币的价值以及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根据供求原理,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对于外汇汇率同样如此。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则本币由于稀少而变得更有价值,通常银根紧缩,信贷减少是货币供给减少的信号,这些造成总需求、产量和就业的下降,因而本币价值提高,外汇汇率将相应地下跌。
2、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则过多的货币供给更容易造成通货膨胀,导致本国商品价格上升,同时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减少,购买力下降,导致对外国商品和劳务需求增加,因而外汇供给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拓展资料:
一、供给:
供给包括生产、向市场提供出售、售出三个环节。经济学的供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一个给定的价格,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被称为该价格下的供给量_。是供给(生产)量与价格的关系或价格与供给(售出)量的对应关系。
二、影响供给(生产)量的因素
1. 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高,生产者会增加供给(生产)量。相反,商品的价格低,生产者会减少供给(生产)量。
2. 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某商品价格上涨了,原来生产的商品价格不变,生产者会转向某商品的生产,原来商品的供给(生产)量必然减少。
3. 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技术的变动也影响生产成本。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不断提高。一次生产技术的变化一般是单方向的,当生产技术提高时,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使供给(生产)量增加。
4. 生产要素的变动: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导致生产成本发生变化。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表明生产成本增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给(生产)量减少:反之,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使生产成本减少,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给(生产)量增加。
5. 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这实际上也影响到生产成本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如果增加税收,生产者的负担则加重,供给(生产)量便会减少,反之则会增加。
6.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如果行情看涨,厂商就会增加供给(生产)量;反之亦然。
7. 自然条件:如水果、蔬菜等季节性较强的产品,在生产旺季,供给(生产)量自然会大于其他时间。
⑷ 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该怎样理解
首先说 是我摘的 http://..com/question/213688840.html?fr=qrl&cid=82&index=1&fr2=query
完整方便可以如此理解:
国际收支顺差,就是出口的多,进口的少;可以考察一下出口和进口:
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外汇"两字可以理解为就是美元,一国储备的国际货币)
出口是指中国人拿中国的货物到美国市场上去卖,那么在美国市场上卖出货物后收进美元,但是显然出口商拿着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所以出口商要将这些美元到中国中央银行去换成人民币才可以,这时就是出口商把美元卖给中国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把人民币卖给出口商.
进口则是中国人需要美国的货物,但是进口商手里没有美元,那么进口商只有到银行用人民币去换美元,这时候就是进口商买美元,银行买人民币
这样就可以理解了,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如果收支顺差,表示出口大于进口,就是出口商卖出货物得到的美元卖给中央银行 比 进口商去买美国货物需要从中央银行买的美元多.
这时候外汇(就是美元),出口商卖出美元(供给),大于,进口商买进美元(需求),美元供给大于需求,美元贬值,人民币就升值,最后得出
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