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1.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
自1994年至今,我国国际收支中,虽然每年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各自变动幅度较大甚至出现逆差,但总体一直保持“双顺差”的态势,尤其两者合计更是呈高额顺差,2005年高达2237.6亿美元。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
促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有两点:第一,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我国商品具有较强的
,1994年汇率并轨导致的人民币贬值更刺激了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国际贸易保持顺差。第二,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市场潜能,以及我国对外资在收税、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各种超国民待遇使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而我国的企业没有“走出去”,造成了资金流入大于流出,金融与资本账户顺差扩大。
2.强制结售汇制度
1994年汇率并轨后,在对金融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该制度规定,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账户外,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则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头寸额度之外的外汇在市场上卖出。而央行一般作为市场上的接盘者,买入外汇以积累国家的外汇储备,从而导致其规模迅猛增长。2005年和2006年,随着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向着意愿结售汇制的改革,结售汇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逐渐减轻,但其仍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制度性原因。
3.汇率的弹性不足
虽然我国对外宣称的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换人民币多呈窄幅波动。汇改前实行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价挂钩,允许汇率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2005年7月汇率改革后采取了放弃了钉住美元而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策略,并立即升值2.1%。今年以来,又升值3.2%,但汇率弹性还是有限。政府一直将维持汇率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因此,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了外汇市场上最终的市场出清者。在美元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央行被迫在市场上吸引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增长所带来的美元以保持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平衡,这导致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同时,稳定的汇率消除了汇率风险,促进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增加了国际贸易顺差;并由于可稳定预期投资收益而促使外资大量涌入,增加了资本项目顺差。
4.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自2002年2月起,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开始贬值,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贸易与财政的双赤字。人民盯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造成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最终促成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此外,近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自美国日本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来,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升值预期刺激了国际资本向我国流动。
『贰』 兑换外汇对GDP的影响
兑换外币,只有一个好处,增加或者减少了外汇储备。繁荣了货币流通和市场环境。就是如此。
他对gdp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叁』 Gdp增长,外汇储备对我国汇率变动的影响的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
本文对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变动关系,分别用简单直观的走势图和协整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汇率是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国际收支并不是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因素。据此,本文认为,解决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必须使用一揽子综合治理措施。但是同时必须把汇率作为调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解决双顺差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协整;国际收支[中图分类号]F8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9-0157-04薛昶(1973-),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和实践。(四川成都610064)国际收支系统地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全部经济交易。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的主要表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也是各国政府追求的主要宏观经济目标之一。我国于2005年7月21日调整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以期通过对汇率的调整来对我国国际收支作出调节。但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没有有效释放,外汇储备规模还在不断膨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外汇供大于求的局面。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是否能够调节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本文拟用汇制改革后的有关数据来分析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一、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国际收支系统地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全部经济交易。国际收支的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均衡的主要表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也成为了各国政府追求的主要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理论上应经历如所示的四个阶段。第1阶段是资本输入阶段。由于收入水平低,又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相对于投资需求往往不足。在这一阶段,国内投资大于国内储蓄,发展中国家存在贸易逆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收入增加,储蓄率提高,当国内储蓄已足以为国内投资提供资金,贸易逆差随之消失时,资本输入阶段即告结束。第1I阶段是资本输出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贸易开始转为顺差,该国已成为资本输出国。但是,由于仍需对外国投资者净支付利息,贸易顺差还不足以抵补为外国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和利润,净借贷仍为正。第III阶段是资本输出中期阶段。在这一阶段,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并存。资本净流出量为正。债务开始减少,直至降为零。第Ⅳ阶段是资本输出成熟阶段。由于债务早已还清,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使该国由债务国转变成为债权国,发展中国家成熟为发达国家。我国由于国内资金短缺,需要引人外资来弥补国内储蓄不足,因此一般应处于第一至第二阶段,即国际收支应表现为“经常帐户逆差+资本帐户顺差”模式。但是,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结构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模式,而具有提前进入第三阶段的表现。我国不仅由于贸易顺差导致经常项目顺差过大,而且在保持巨大贸易顺差的同时,我国又是引资国,但没有把外资的流入转变成经常项目逆差,还有巨大的资本项目顺差。这导致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现象,双重的资源误配置,导致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双顺差格局下造成的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说明了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不合理性,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相称。二、汇率波动与国际收支关系理论分析汇率在开放经济的各种变量中居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开放经济中各种变量的状况最终将在汇率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而汇率的调整又会对从外部到内部、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次对开放经济的运行产生深刻而叉广泛的影响,因此,汇率政策在一国的经济政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政府都将汇率政策作为协调本国内外经济平衡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认为,汇率变化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汇率水平的变化,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决定了一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汇率的波动幅度,汇率的短期波动程度增加会影响贸易参与者的实际收益。(一)汇率波动对一国际收支的影响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其偏离均衡水平的波动必然会影响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继而对贸易产生影响,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汇率变动方向(即升值或贬值)对贸易的影响,即贸易条件的影响,本币贬值促进出口而升值使出口下降;二是汇率波动幅度对贸易的影响。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宏观上,汇率变化因对商品进出口产生的影响而使贸易收支差额以至国际收支差额发生变化;微观上,汇率波动会改变进出口企业成本、利润的核算。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一是表现在货币升、贬值后带来的资本流出或流入增加,当一国外汇市场上出现本国货币贬值的预期时,会造成大量抛售本币、抢购外汇的现象,资本加速外流,这与贬值预期后的资本流入增加的结果正相反;二是表现在汇率预期变化,即汇率将升未升或将跌未跌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当一国外汇市场上出现本国货币升值预期时,则会形成大量抛售外汇、抢购本币的现象,使资本流人增加,这与本币升值后资本流出增加的结果相反。-通过汇率水平调整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理论基础是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祈理论,而根据弹性理论,汇率水平调整对国际收支调节发挥作用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即著名的马歇尔一勒那条件,进出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1,而我国的经济情况是否满足这个条件,国内外学者已经就该问题作了大量详尽的分析与检验,由于选取的数据区间及检验方法上的差别,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大部分的研究结论认为我国满足马歇尔一勒那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程度也在逐渐增强,但是这不能说明只依靠汇率的调整就能对我国日前的国际收支状况作出有效的调节。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表明,汇率大幅升值既未能减少外贸顺差,也未能减少外汇储备的增加,而且很可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那么,单靠汇率的调节能否有效地改善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呢?(二)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化的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既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又会影响到外汇供求关系和汇率变化。其中,贸易收支差额又是影响汇率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说明本国出口对外汇收入增加,进口等外汇支付较少,外汇供给大于支出,同时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会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但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汇率波动幅度有所加大。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波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演变更是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而在汇率的决定中,国际资本流动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原因在于国际流动资本对汇率波动的敏感性越来越强;外汇储备变动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结果,也是一国国际竞争实力的反映,从而外汇储备变动会影响汇率变动。当外汇储备相对上升时,人们预期该国货币升值,对该国货币产生升值压力;反之亦然。那么在我国,人民币的升值是否源于我国巨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呢?三、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国际收支变动关系分析首先,利用图2简单直观地分析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改变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关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后,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国际收支之间有着相同的变化方向。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从2005年7月末的0.1233上升至2007年3月末的0.1293;但同时,我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净额)也不断攀升,从2005年7月末的7327.33亿美元升至2007年3月末的12020.31亿美元。这表明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在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没有减少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因此,如果仅仅靠汇率的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调节,效果并不明显。接下来利用协整技术来分析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变动关系。1.数据选取本文采用的数据是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05年7月到2007年3月的月度数据,其中:汇率(E):选用样本期间内,直接标价法表示的100美元对人民币的月末汇率;国际收支(Y):以样本期间内的官方储备余额表示。2.实证方法由于多数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使用传统的回归方程会产生虚假回归的现象。协整分析就是针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而提出的一种标准分析方法,其理论是:单独的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但是同阶时间序列之间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这种平稳性体现了各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并可以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调整短期内各变量对长期均衡关系的偏离。协整分析需要首先检验各个序列的平稳性,即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根据各个序列的性质灵活选择常数项和趋势项进行检验。最后,进行各个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有EG两步法和JJ检验法。EG两步法针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对于3个或3个以上的变量一般采用IJ检验法。本文采用EG检验法。接下来我们进行实证结果分析。1.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利用ADF检验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本文所有分析都借助于Eviews5.0来完成。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序列E和Y均是非平稳序列;其二阶差分在1%的显著水平上均是平稳的,即E和Y均是二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前提,从而可以进行协整分析。2.协整检验用OLS方法估计下列方程:Y=a+bE得到:y=94449.39-106.9037e②②式表示的是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国际收支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的符号与直观分析一致: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国际收支的上升,但影响效果不大。3.因果关系的确定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汇率和国际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有待检验。本文运用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置滞后阶数分别为1到4: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滞后阶数分别为1到4的人民币汇率变化没有引起国际收支变化的概率中,最大值为0.13037,这表明大约以87%的概率可以保证汇率变化带动了国际收支的变化;滞后阶数为1和4时,概率分别为0.30627和0.36705,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国际收支对汇率的影响,表明国际收支的变化对汇率没有影响。因此,可以说我国的汇率是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国际收支并不是影响我国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因素。四、结论与启示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协整分析,得出汇率是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之一,但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国际收支。当前,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一方面表现为总量的不平衡,即外汇储备持续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还表现为结构的不平衡,即国际收支经常项日与资本项目连续多年“双顺差”。由于储蓄大于投资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经常项目顺差在我国具有长期性,这在很多具有高储蓄倾向的国家也普遍存在。但这些国家大都没有资本管制,资金可以自由跨境流动,所以,其经常项目顺差通常与资本项目逆差相抵,国际收支总体上比较平衡。由于我国仍然沿用外汇短缺时期建立的鼓励资本流人、限制资本流出的管理体制,导致在经常项目顺差形势下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自我调节作用缺失,加剧了国际收支总量不平衡的矛盾。虽然我国现在是对外净债权国,但是民间对外债权并不多,对外金融资产中60%以上都是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资产,也就是官方渠道的资本输出。这种对外资本输出的格局,虽然有利于集中管理,但不利于分散风险,不仅加剧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压力,而且还不利于有些部门进一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本文的分析也显示汇率在起作用,但确实不是问题的全部,也可能不是最主要的部分。人民币汇率升值也没有很快消除我国的双顺差。可见,解决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必须使用一揽子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刺激内需的政策、取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等;消除各种各样的价格扭曲,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同时应该把汇率作为调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解决双顺差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肆』 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
外汇储备规模与GDP增长率、汇率、经常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密切相关。GDP增长率、经常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汇储备产生正面影响。直接标价法下,汇率对外汇储备规模产生负面影响。这与我国各时期的经济状况相符。2006到2014年间,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下大量外汇资金流入,政府加大引进外资的政策,使得外汇储备的规模不断加大。同时,我国汇率在此期间由8.0504下降到6.1370,外汇储备规模也由8579亿美元快速增长到38477亿美元。2015年以后,中国的GDP增速出现了逐步放缓的态势,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基本稳定,而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大规模并购,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超过外商直接投资。海外并购也导致相关的资金外流与汇率波动,使得外汇储备出现下降趋势。笔者认为,2014年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经明显超过合理规模,考虑各种风险,此阶段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应大概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允许特殊情况下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宜再继续大幅度增加。政府在确定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时,不能简单地从单一指标出发,而应该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通过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科学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量。
『伍』 外汇储备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GDP不包括外汇储备。GDP是流量,而外汇储备是存量。
但外汇储备中,每年由于出口大于进口所带来的那部分,即净出口是要计入GDP的。
『陆』 外汇储备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 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以美元资产为主有以下几方面历史和国际金融理论原因: 1、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活动要以国内经济为主,虽然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但是与美国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远远低于日本、德国、瑞士的相应指标,后者三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外向型的,其货币价值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干扰而大幅波动,不利于保值; 2、除美国外,日本、德国、瑞士的央行拒绝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 4、国际贸易中2/3以美元结算; 5、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批发交易绝大多数以美元交易,各国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采用美元; 6、各大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 7、国际银团贷款和国际债券市场的绝大多数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债券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中美元资产较多,在2000年之后的美元大跌过程中,中国外汇储备在账面上贬值严重。有观点认为,200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账面损失约200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账面损失约400亿 “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特别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决定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国际市场上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中国的外汇不是拿着一些外国的现钞放在那里,而是买了外国的一些高收益、低风险、非常安全的债券”。然而约占60%比例、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和债券形式存在,使得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不足,受到中美关系、美国国债市场规模的威胁。 有观点认为,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外汇储备以GDP的10%左右为好,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明显偏高。亚太区国家的外汇储备额占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国家高出很多,这个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而且高外汇储备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是有帮助的。有些观点认为,考虑到中国的银行坏账情况比较严重,适当的增加外汇储备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现在的储备水平还太低。 人民币汇率曾经采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失衡、全球预期人民币将会相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大量美元热钱涌入中国换取人民币,以求收买廉价资源并获得汇率波动收益。中国央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不得不大量买入美元,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问题,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柒』 国内生产总值对外汇有什么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对汇率的影响:
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而减低了。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而欧元区11国中除爱尔兰较高外(9.0%),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仅为2.2%、1.5%和1.2%,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这促使欧元自1999年1月1日启动以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贬值了30%。但实际上,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二、是如果该国经济是以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出口产品,则出口的增长会弥补进口的增加,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
三、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
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步预估数据(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跟去年同期作比较,如有增加,就代表经济较快,有利其货币升值;如减少,则表示经济放缓,其货币便有贬值的压力。以美国来说,国内生产总值能有3%的增长,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是健康的,高于此水平表示有通货压力;低于1.5%的增长,就显示经济放缓和有步人衰退的迹象。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
GDP:C+I+C+X 式中:C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捌』 GDP包括外汇储备的关系
不包括,GDP=消费+投资+出口净值。。外汇储备只是出口净值的货币体现,也就是说每年新增外汇储备中有很大部分是GDP里面的出口净值。
『玖』 外汇储备占GDP比重怎么计算
该年度的外汇储备额-该年度的GDP总额=该年度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