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7年暴涨11倍!印度为何能创造股市届的神话
因为在过去的17年里是印度最重要的是17年,就和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是具有跨时代性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印度的股市能够上涨11倍也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事情,毕竟这样的事情也曾在中国发生,而且我们中国做的比他还要夸张。
但这其实并没什么卵用,中国的地位无可取代,强大的工业实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肩,即便西方媒体吹嘘的再多,印度也不会取代中国,因为在他发展的黄金期里面,印度的工业水平并没有迅速的上涨。
印度经济的上扬只不过是与世界接轨的红利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必然落寞。而我们中国虽然道路曲折,但我相信他终将伟大。
『贰』 2开头的是什么股票
2开头的是深圳B股股票。以3开头的股票是创业板股票,以0开头的是深市A股,1开头的是深市基金回,答5开头的是沪市基金,6开头的是泸市A股,9开头的是泸市B股。
股票代码用数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义。股票代码除了区分各种股票,也有其潜在的意义,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码,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个公司的股票代码跟车牌号差不多,能够显示出这个公司的实力以及知名度。
(2)印股票时代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深圳B股交易操作规则
1、投资者转托管报盘在当天交易时间内允许撤单,这是必须要了解的交易规则。
2、转托管证券T+1日(即次一交易日)到帐,投资者可在转入证券商处委托卖出。
3、由于深市实行的是T+3交收,深市B股投资者若要转托管需在买入成交的T+3日交收过后才能办理,这是要特别注意的B股交易规则。
4、转托管可以是一只股票或多只股票,也可以是一只证券的部分或全部。
5、投资者的转托管不成功(转出券商接收到转托管未确认数据),投资者应立即向转出券商询问,以便券商及时为投资者向深圳证券结算公司查询原因,这是必不可少的B股交易操作规则。
『叁』 印股票是什么意思
硬股票就是印刷这支股票的凭证
『肆』 暴涨超6000%!印度30年大牛市的起点:注册制
创业板注册制登场,中国资本市场又迎来一个里程碑!
中央一声令下,拥有67000亿元存量的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4月27日深夜11点,证监会第一时间发布了4部注册制的制度文件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创业板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大幕。
所有人关切的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主要制度细则 一 一 出炉:
意味着创业板的注册制时代正式开启。
当前时点,中央以最高规格推进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为中国 科技 创新企业提供更好、更高效的融资渠道。而在2020年初的疫情冲击下,民营企业对融资的需求更为迫切。
2019年以来,中央对资本市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 科技 创新型企业。
而当前的核准制或许“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比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IPO效率明显提升。
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目前,登陆科创板的99家上市企业从IPO申请受理,到完成注册平均用时不足4个月,而在此前,这个时间长达2到3年不等。
而即将试点注册制的创业板,也将延续高效率的IPO。据证监会发布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显示:
深交所受理IPO申请,审核时间最长为3个月,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问询回复最长不超过3个月。审核通过后,证监会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注册的意见。
同时,在注册制之下,上市发行价通过市场化询价确定,使得上市企业的融资规模不再受到盈利的限制,真正将定价权交给市场。
从2019年7月至今,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刚满9个月,科创板的IPO募资总金额已经超480亿元,明显超过创业板、中小板同期的IPO募资总额,且科创板单家上市企业的募资额仅次于主板。
如此高效率的发行机制,无疑是当前创业板近200家排队上市企业最期望的改革,且其中大部分为民营 科技 类企业。
据证监会发布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实施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深交所仅受理证监会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意味着,正在排队的197家企业将优先申请注册上市。
考虑到科创板的定位,仅仅局限于六大行业领域,显然无法覆盖到更多急需融资的民营企业。而据证监会的公告显示:
明确创业板的板块定位,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很显然,创业板试点注册制覆盖了更广的行业,可以让支持更多与 科技 创新相关的企业进行上市融资。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表示,未来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有望借此打开资本市场大门。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发表的《国家竞争优势》指出,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将经历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等四个发展阶段。
过去20年间,中国已经通过人类 历史 上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将人口红利、资本红利发挥到了极致,对GDP的拉动作用已是"强弩之末"。2019年中国GDP达到99.09万亿元,同比增速为6.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创下近30年的最低增速。
若想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有切换至 科技 创新驱动。
今后十年,中国的 科技 创新至关重要。
“要增强资本市场对 科技 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一锤定音。
2020年以来,中国高层更是密集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而所有发达国家的 科技 创新大潮,都离不开资本市场。
而当前中国的融资结构却不利于 科技 创新企业的发展,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 社会 融资规模总量为25.58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合计仅有3.59万亿元,占比仅有14%。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大多在50%左右,美国更是达到了70%以上。
众所周知,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更倾向于拥有大量资产可供抵押且现金流稳定的成熟企业,而对轻资产、高风险的 科技 创新企业天然是排斥的,明显制约了处于成长期、尚未盈利的 科技 创新企业。
2019年7月启动的科创板明确,允许尚未盈利的 科技 企业上市。2020年1月23日上市的泽璟制药(688266),成为A股第一家未盈利上市企业。截止目前,科创板已经接纳了3家未盈利的企业上市。
同时,据证监会披露的公告显示, 创业板上市取消了“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未盈利的企业在注册制实施一年后,便可以申请上市。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中国的 科技 创新企业,即将迎来最好的融资时代。
可以预见的是,待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平稳渡过试点阶段之后,A股或将全面启动注册制,将吸纳大量 科技 创新企业,也将改变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新股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
A股,无疑走到了大时代的十字路口,伴随注册制而来的,还有创业板史上最严的退市制度。据证监会公告显示:
创业板退市改革充分借鉴了科创板的制度成果,对退市规则予以扩容,包括交易、财务、规范、重大违法退市等不同类型。
简化退市程序,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
完善了退市标准,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引入 “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个亿” 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新增市值退市指标。
此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透露A股未来的退市制度改革方向:A股的基础制度改革将将引入科创板经验。 在退市环节,创新退市方式,优化退市指标,简化退市流程。
参照大洋彼岸的美国纳斯达克,在注册制的背景下,大约每年200家企业退市,纽交所的平均每年退市数量亦超过180家。
可以预见的是,优胜劣汰的机制之下,整个A股的生态将会发生剧烈变化,上市公司质量得以提高,交易制度也将日趋完善。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康崇利对全景网表示,由于创业板供给会增多,壳资源品种可能会受到资金的摒弃,投资者需要规避业绩差、流动性差的个股,谨防踩雷。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证1000指数连续单边下跌,而代表蓝筹股的上证50指数却震荡向上,两者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背离。
注册制,在科创板试点刚满9个月,创业板注册制尚未起航,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深远影响或许尚未显现。但不妨参考中国身边的一个案例: 印度股市。
据Wind数据显示,印度指数1979至1991年期间的十二年,长期在1000点以下徘徊,牛断熊长。
1992年,印度当局大刀阔斧地推行注册制改革,自此印度股市的IPO数量迎来了超级大扩容:
第一年,印度股市新增上市公司316家;
第二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549家;
第三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968家;
第四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达1281家;
……
截止2018年年底,印度股市推行注册制27年,IPO累计数量多达5379家,意味着每年多达200家企业完成上市。
在放开新股供应的同时,每年也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被淘汰出局。 1996年到2018年,印度股市退市总计2869家,每年平均退市数量多达106家。
大量的企业上市、退市,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被激活,确保优秀的企业留在资本市场,淘汰僵尸企业。
最终的结果是, 印度股市指数(孟买SENSEX30) 始终跟踪、反映优秀的上市企业表现,使得该国指数的长期平均回报率,明显高于同期国内GDP的增长速度。
而就在疫情爆发前夕,孟买SENSEX30指数一度涨至42273.8点,这一轮史诗级的牛市持续时间超过30年,累计涨幅超6084%。
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孟买SENSEX30指数亦遭受重创,由年初的高点一度暴跌近40%。
2020年3月1日起实施的新《证券法》明确,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将全面推行注册制。而拥有巨大存量的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无疑是A股全面推进注册制非常关键的一步。
『伍』 中国股票发展史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