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均瑶乳业股票

均瑶乳业股票

发布时间:2023-01-07 13:10:37

㈠ 中国首富王均瑶在临死前说些什么令人震惊

我曾经叱咤商界,无往不胜,在别人眼里,我的人生当然是成功的典范。但是除了工作,我的乐趣并不多,到后来,财富于我已经变成一种习惯的事实,正如我肥胖的身体——都是多余的东西组成。

此刻,在病魔面前,我频繁地回忆起我自己的 一生,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了。

我也在深夜里多次反问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价后,已经失去了价值,那么我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即我一生的金钱和名誉都没能给我的是什么?有没有?

黑暗中,我看着那些金属检测仪器发出的幽绿的光和吱吱的声响,似乎感到死神温热的呼吸正向我靠拢。

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的梦想。

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写照。

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官,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他预设在所有人心底的爱,而不是财富带来的虚幻。

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纯真的感动以及和物质无关的爱和情感,它们无法否认也不会自己失,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会一直随着你、陪着你,给你力量和光明……人生最开心的莫过于财富和理想能够相伴而行。

财富够基本的生活开支,多余出来的财富就让它去服务理想、服务灵魂、服务社会……

爱行千里、命无边际……你想去哪里就去那里,想登多高就去登多高……一切都在你的心里、在你的手里……在你的世界里……

世界上什么床最贵?——病床!

可以有人替你开车,替你赚钱,但没人替你生病!东西丢了都可以找回来,但是有一件东西丢了永远找不回来,那就是生命。

(1)均瑶乳业股票扩展阅读

王均瑶(1966年9月15日-2004年11月7日),男, 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大渔镇,企业家。他曾创办温州均瑶乳品公司,获得过“第十一届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的光荣称号。

1991年7月,他承包了长沙到温州的航班,次年创办了民营包机公司,后来进入国家民航主业。1993年,在“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感召下,王均瑶投身乳业经营,在全国建立乳业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及全国,逐渐做大了乳业的均瑶品牌,同时涉足宾馆业、出租车服务业。

1999年,他到上海发展,在浦东征地200亩,建设均瑶集团总部,2002年,在上海肇嘉浜路买下大楼,重新改造,命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广场,成为上海首座以民营企业命名的甲级商务楼。在湖北宜昌征用西陵剧场黄金地段,开工建设含高级酒店和大型购物广场的宜昌均瑶国际广场。接着,又收购了无锡商业集团。

王均瑶承担中国企业家的义务。2001年10月,王均瑶这种改善移民生存状态的行动,作为典型案例在联合国全球协议论坛上演讲。当时,王均瑶作为中国企业联合会推荐的唯一的企业代表到英国伦敦参与,并签署了包括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内容在内的联合国全球协议。

1966年出生于苍南县大渔镇渔岙村。 1983年辍学经商。 1991年7月开辟温州—长沙首条私人包机航线。

1992年8月成立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

1994年6月在“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感召下,创办温州均瑶乳品公司,均瑶乳业开始起步。

1995年5月创建温州均瑶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化经营格局形成。

1998年2月温州均瑶宾馆建成运行,集团开始向产业多元化发展。

1998年10月以68万元/辆的高价拍下百辆温州出租车经营权。

1999年12月均瑶集团总部移师上海。在浦东征地200亩,建设均瑶集团总部,

2002年3月以18%的股份股东方航空武汉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投资国家民航主业的民营企业。 2002年10月在上海肇嘉浜路收购上海“金汇大厦”,命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广场”,成为上海首座以民营企业命名的甲级商务楼。紧接着又收购了无锡商业集团。

2003年3月王均瑶被推选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

2004年11月7日王均瑶因劳累过度,患肠癌,英年早逝,年仅38岁。

㈡ 均瑶三兄弟性格

均瑶三兄弟性格老大王均瑶张扬,老二王均金沉稳,老三王钧豪活泼。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均瑶乳业成立于1994年,由王均瑶、王均豪、王均金三兄弟创立,比伊利股份晚一年,但比蒙牛更早。在90年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均瑶乳业已经在央视上投发广告,张学友在央视的一句“因为有爱,健康常在”,让均瑶牛奶家喻户晓,2000年,均瑶健康的市场份额跻身全国前十。

㈢ 食品类股票有哪些都包含什么方面

食品饮料板块是A股比较重点的一个行业板块,作为大消费的一个分支,食品饮料很多股民朋友也在关注。像酒水、饮料、酱油、醋、零食等都属于食品饮料的范畴。食品饮料板块也是很多的基金经理喜欢布局的板块之一。

上证主板的食品类股票有泉阳泉(600189)、味知香(605089)、安井食品(603345)、天味食品(603317)、李子园(605337)、桃李面包(603866)、东鹏饮料(605499)、千禾味业(603027)、中炬高新(600872)、南侨食品(605339)、广州酒家(603043)、安记食品(603696)、绝味食品(603517)、良品铺子(603719)、惠发食品(603536)、恒顺醋业(600305)、德利股份(605198)、海天味业(603288)、香飘飘(603711)、日辰股份(603755)、百龙创园(605016)、均瑶健康(605388)、爱普股份(603020)、ST维维(600300)、来伊份(603777)、妙可蓝多(600882)、一鸣食品(605179)、华康股份(605077)、有友食品(603697)、青海春天(600381)、佳禾食品(605300)、养元饮品(603156)、安琪酵母(600298)、梅花生物(600873)、上海梅林(600073)、元祖股份(603886)、天润乳业(600419)、星湖科技(600866)、国投中鲁(600962)、伊利股份(600887)、光明乳业(600597)、*ST华资(600191)、雪天盐业(600929)、三元股份(600429)、巴比食品(605338)、中粮糖业(600737)、莲花健康(600186)

深证主板股票有:盐津铺子(002847)、洽洽食品(002557)、甘源食品(002991)、金字火腿(002515)、三全食品(002216)、承德露露(000848)、西王食品(000639)、劲仔食品(003000)、双汇发展(000895)、涪陵榨菜(002507)、煌上煌(002695)、保龄宝(002286)、西麦食品(002956)、海欣食品(002702)、皇氏集团(002329)、祖名股份(003030)、加加食品(002650)、双塔食品(002481)、得利斯(002330)、南宁糖业(000911)、广弘控股(000529)、克明食品(002661)、庄园牧场(002910)、新乳业(002946)、金达威(002626)、道道全(002852)、华统股份(002840)、贝因美(002570)、*ST麦趣(002719)、桂发祥(002820)、黑芝麻(000716)、深粮控股(000019)、燕塘乳业(002732)、好想你(002582)、*ST中基(000972)、*ST科迪(002770)、佳隆股份(002495)、龙力退(002604)、胜景山河(002525)、天宝退(002220)

科创板股票有:嘉必优(688089)、深粮B(200019)

创业板股票:仲景食品(300908)、品渥食品(300892)、立高食品(300973)、三只松鼠(300783)、熊猫乳品(300898)、欢乐家(300997)、金龙鱼(300999)、海融科技(300915)、汤臣倍健(300146)、华宝股份(300741)、新诺威(300765)、花园生物(300401)、金丹科技(300829)、仙乐健康(300791)、科拓生物(300858)

食品行业股票简介

(1)、安琪酵母: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15.59%,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66.86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89.33亿元。

主营面包酵母、酵母抽提物、酿酒酵母、生物饲料添加剂、营养保健产品、食品原料等的生产和销售;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中国酵母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干酵母供应商。

(2)、百润股份: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25.17%,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8年的12.30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19.27亿元。

2000质量管理体系及HACCP食品安全卫生保证体系认证的香精制造商之一。

(3)、皇氏集团:

从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为3.24%,过去三年营收最低为2019年的22.53亿元,最高为2020年的24.90亿元。

公司现有3大品类、17大系列、80余款产品,是“全国质量信得过食品”“广西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消费者信得过商品”,销售市场以广西、云南为中心,辐射周边及北上广等全国300多个市县。

㈣ “胆大包天”的温州首富

坊间一直有个传言,温州前首富王均瑶38岁英年早逝,妻子带着十几亿的身家,改嫁了王均瑶的司机。

司机开着他的车,住着他的房子,抱着他的女人,幸福地感慨道:以前,我认为自己在给老板打工,现在才明白老板一直在为我打工。

这个故事常常被一些养身保健的文章,拿来教育读者要保护身体,珍惜 健康 。

作为一个专门写富豪秘史的作者,当然不会随便取信这些没有根据的谣言。

经过深入研究,这个故事纯粹是子虚乌有的谣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也是对知名企业家王均瑶的大不敬。


为什么说是谣言?王均瑶为何英年早逝?他去世后财产如何分配?他的公司是否良好发展?


这些疑问,可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获得完整的答案。


一、


1966年,王均瑶在温州苍南县大渔镇的渔岙(ao)村出生。


渔岙村三面环山,南面向海,从村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里的村民们靠打渔为生。


王均瑶3岁的时候,他的二弟王均金出生;6岁的时候,三弟王均豪出生。


家里人口众多,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父亲一人身上。父亲外出打渔,一家人整天都提心吊胆。


有一次刮台风,隔壁村一共就只有二十几个男人,结果10个渔民遇难,躺在沙滩上一动不动。


父亲打渔一直没有回来,王均瑶三兄弟都跑去沙滩上找,所幸父亲没事。


看到那凄惨的一幕,三兄弟都触动非常大: 不能接父亲的班做渔民,一定要出去闯一番事业。


那个时候流行订娃娃亲,但订娃娃亲要有体面点的房子。父亲深怕三个儿子将来讨不到老婆,向亲戚借钱,建起了一栋宅子。



三个兄弟,也就只有大哥王均瑶订上了娃娃亲,只不过后来没有结婚。


由于家里实在太穷,王均瑶读完初中,就辍学了。


他找了个印刷厂,跟着一个师傅做学徒。学了一年,师傅看王均瑶聪明,就带着他跑业务。


跟着师傅走南闯北,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人脉。


1985年,19岁的王均瑶开始独立创业。


那个时候,他主要在内地推销售卖不干胶、饭菜票、徽章等业务,生意虽小,但能积小成多。


眼看生意越来越好,弟弟王均金和王均豪也加入到大哥的生意当中。


父亲没读什么书,但还是很有文化,看到三兄弟一起做生意,他经常教育哥仨: 做人要摸摸胸口的巴掌地,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二、


王均瑶有着温州人的创业“四千”精神: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


王均瑶创业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1990年北京举办了亚运会,会旗、徽章、招牌等巨大需求,让兄弟三人大赚了一笔,获得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桶金。


彼时,王均瑶的生意不成体系,基本上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1991年春节前夕,远在长沙打拼的兄弟三人,和一群温州老乡,包了一辆车回温州过年。


当时火车票紧缺,包车回家时间长,又不舒服。


王均瑶就抱怨了一句,同行的老乡打趣道: 你想又快又舒服,那你去包一辆飞机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过完年,王均瑶就大致做了个调研,然后带着资料,就去找民航局的领导。


民航局领导听王均瑶说要承包飞机,觉得他异想天开,是不是疯了,然后断然拒绝了他。


但王均瑶却不为所动,为此事奔波了一年,盖了100多个章,成功承包了长沙到温州的航线。


1992年,26岁的王均瑶三兄弟,拿出所有的积蓄5000万元,成立了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公司。


消息震惊了全国,王均瑶的动静搞得有点大,当时民营经济的地位还不明确,第一家包机公司的地位也极为危险,随时有可能被叫停。


恰逢邓小平南巡,他在南方讲话中强调: “改革开放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伐再快一点。”


王均瑶胆子够大,也赶上了好时机,温州天龙包机公司的地位稳了,他也成为了“胆大包天”之人。




正如王均瑶所预料,长沙到温州的航线非常受欢迎,第一年包机公司就实现了盈利。


王均瑶的民营航空梦,由此启航。


三、


王均瑶由一个不知名的小商贩,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企业家,各种资源也扑面而来。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牛奶的需求开始日益加大。


当时,国内知名的牛奶品牌并不多。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成为当时的口号,王均瑶从中嗅到了商机。


从1993年开始,王均瑶就在全国各地寻找优质奶源,引进先进的杀菌技术,投身乳品行业。


1994年,28岁的王均瑶,又成立了温州均瑶乳业,正式进军牛奶行业。




此时,王均瑶开始着手打造“均瑶”这个品牌。


1998年,温州市政府向 社会 公开拍卖80块出租车牌照的经营权,王均瑶不惜以68万元的高价夺得头筹。


同行都认为王均瑶是在做亏本生意,但带着“均瑶”的出租车满温州城跑时,“均瑶”的品牌知名度却打出来了。




此外,王均瑶还在温州投资建设了“均瑶宾馆”,还一度成为温州的地标建筑。


事业顺风顺水,三兄弟赚到了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身边很多一起发家的老板,在这个时候迷失了自己,吸毒、赌博的大有人在。


王均瑶及兄弟们,当时也有迷茫。就在这个时候,王均瑶觉得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做一个百年老店,才是梦想。


1999年,王均瑶将公司搬迁到了上海,并且组建了均瑶集团,他不满足于偏安一隅,真正想做一个百年老店。


四、


亲兄弟,明算账。兄弟三人,一起打拼多年,到了分股权分钱的时候。


当时,大家都有一个原则,分多分少无所谓,只要求不要有一个人的股权大于51%,导致一言堂就行。有大事决策,三个人中起码要两个人同意。


价值几个亿的股权,兄弟三人15分钟就分完了,领头人王均瑶40%,二弟王均金35%,三弟王均豪25%。


兄弟三人齐心,没人争权夺利,均瑶集团的股权结构一直非常稳定。


搬来上海之后,王均瑶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


2001年,王均瑶在浦东一举夺得了200多亩地。仅仅一年之后,王均瑶又以5.5亿的价格,接手了徐家汇的一栋烂尾楼。


2003年,经王均瑶之手改造,烂尾楼焕然一新,摇身一变,成了上海均瑶国际广场。


仅此一战,王均瑶就至少赚了一个亿。


2002年,民航大重组,王均瑶把握住了机会,参与了东方航空对武汉航空的重组,成为了东航武汉公司的股东。


多条战线齐发,王均瑶始终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


有时候没时间吃饭,吃盒饭是常有的事。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处理更多的事情,王均瑶准备了两部电话。同时接听两部电话,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2003年,王均瑶身体不适,一经检查,发现得了肠癌。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但他没有公布消息,依然带病工作。


2004年6月,王均瑶拖着疼痛的身体,还出国考察。回国之后,他马上进行了手术。


手术后仅仅一个月,王均瑶的病情迅速恶化,这才找到两个弟弟,定立了个遗嘱。


在此期间,王均瑶与无锡市国资委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收购无锡市商业大厦集团56.88%的股份,借此间接控股了A股上市公司大东方。


大东方,也成了均瑶集团旗下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4年11月,38岁的王均瑶已贵为温州首富。但天妒英才,王均瑶与世长辞,再也没有机会带领均瑶集团往下走。


当时,王均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王瀚才14岁,还在读初中。


王瀚继承了38.5%均瑶集团的股份,小儿子王超和女儿王滢滢只获得很少一部分股份。


由此可见,王均瑶的妻子带着十几个亿的财富,下嫁给司机,且老板给司机打工的说法,是毫无根据,不攻自破。


五、


王均瑶去世,二弟王均金被推到了台前,成为了均瑶集团的掌门人。


哥哥去世,对两个弟弟打击非常之大。当时,兄弟俩心灰意冷,恨不得把所有企业都卖掉,就收缩到只剩上海的一栋楼,收收租金就好了。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打造百年老店是王均瑶的遗愿,兄弟俩只能向前冲,不能往后退。


2005年,王均金带领均瑶集团在航空业更上了一层楼,筹建了上海吉祥航空。次年9月,吉祥航空实现了首航。


经过9年发展,吉祥航空从名不经传的小航空公司,成为了知名航空公司。


2014年2月,吉祥航空再下一城,经民航局批准,在广州成立了廉价航空——九元航空。




2015年5月,吉祥航空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均瑶集团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均瑶集团的商业帝国已初见成型,一家上市的零售商业公司,一家上市的航空公司,金融行业成为了均瑶集团的下一个目标。


当时,上海的老牌上市企业爱建集团,成为上海金融业混改的排头兵。


爱建集团手握证券、租赁、信托三张金融牌照,尤其是信托牌照,只有存量流转,没有新增牌照,可谓价值连城。


均瑶集团把握住了机会,参与了爱建集团的混改,成为了其第二大股东。


2017年,信托牌照价值突显,爱建集团的市值却只有200亿左右,第三大股东广州基金,欲花70亿资金,要约收购爱建集团。


爱建集团成了广州基金和均瑶集团争夺的对象,作为反击,爱建集团发起了对均瑶集团的定向增发。均瑶集团想进一步增持爱建集团,成为控股股东。


一场爱建集团的股权争夺大战,就此打响。广州基金和均瑶集团接连出招,举报、辟谣、质疑、反击,口水战层出不穷。


最后在多方力量协调之下,广州基金调整了收购方案,均瑶集团得以完成定增,成为爱建集团的控股股东。


至此,均瑶集团旗下的第三家上市公司诞生,成为了其在金融行业的布局。


2020年8月18日,均瑶乳业砍掉牛奶业务,专注乳酸菌饮品后,改名为均瑶 健康 ,成功登陆A股。


均瑶集团成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旗下已经有大东方、吉祥航空、爱建集团和均瑶 健康 四大上市天王,形成了资本市场上的“均瑶系”。


六、


王均瑶三兄弟,生于穷山恶水,仅三人之力,走出大山。白手起家,踏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变革的每一个脉搏。


他们从不畏艰苦,从小商小贩做起,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领先时代一步,成立了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是民航改革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家。


赚到一生也花不完的钱后,三兄弟也并没有止步于此,本身开“百年老店”的想法,将总部迁移到了上海。


完成均瑶集团的雏形后,王均瑶抱憾离世,诺大的均瑶集团并没有发生争权夺利的事,股权结构非常稳定。


在王均金的带领下,均瑶集团进入了航空业、商业零售、乳业、金融业等诸多行业,控制了四家上市公司,成了实力雄厚的企业。


王氏兄弟的成功,离不开“胆大包天”的过人胆量,离不开温州人的“四千精神”,更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巨大经济红利。


改革开放后商贸的第一桶金、民航业放开民营经营、上海金融业混改,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都被三兄弟精准抓住,这才是常人难以企及成功之道。

㈤ 王均瑶是做什么工作的

王均瑶是商人,曾创办温州均瑶乳品公司。

王均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青联常委、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上海市青联常委、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青联常委、浙江省工商联常委、温州市青联副主席等。

㈥ 均瑶集团的发展简史

1998年均瑶集团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全国无区域集团公司,连续多年进入全国民营企业百强之列。2003年“均瑶”品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文化价值的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4年6月,均瑶集团党委成立,成为直属上海市社工委的第一家民营企业党委,并被确定为上海市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示范点。
2005年开始,在董事长王均金的推动下,均瑶集团明确了建设“百年老店”的企业理念和迈向国际化的企业使命,始终坚持“创新实现价值”,全力开展业务整合、品牌建设、团队培养,注重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管理等手段,主动有效地完善现有的各项业务战略和架构,立志用五到十年时间,使均瑶集团成为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
均瑶集团成立于1995年7月,前身是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创业发展,现已形成航空业、乳品业、房地产业和商业零售业的四大板块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在全国各城市及香港地区拥有20多家全资独立法人公司,集团总资产25亿元。现有员工5000多人。集团多年连续被评为“行业最佳效益企业”、“明星企业”,1998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全国无区域集团公司,多年跻身全国民营企业百强之列,2002年列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排名第10位。
1991年7月28日,集团主要创始人王均瑶先生以其惊人的胆魄承包开通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空包机航线,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随着航空包机事业的飞速发展,前后相继开通了全国各大城市50多条包机航线。已形成了集旅游、酒店、电子商务的全国网络化经营的航空服务产业链。航空服务不断的发展,为推动温州经济和社会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4年6月,均瑶乳业在国内首家研制生产的uht超高温塑瓶长效牛奶获得成功,“均瑶牛奶”以导入企业cis的全新方式与消费者见面,使“均瑶牛奶”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品牌战略的经营理念。2000年均瑶集团响应中国光彩事业号召,参与三峡库区扶贫项目,投资上亿元在宜昌建设乳品加工项目,促进了三峡库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当地经济建设的连动发展,为此,集团还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和嘉奖。均瑶乳业作为国内乳品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最大的民企液态奶生产商,年生产能力达二十几万吨,形成华东以无锡为中心、西南以宜昌、当阳为中心、华北以丰润为中心的四大乳业生产基地,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正在进行资源的重组和购并,组建乳业联合舰队,完善乳业发展的长远战略构建。
1997年11月,投资近亿元的温州均瑶宾馆投入运营,并取得了国家旅游局授予三星级涉外酒店。1998年10月,投入巨资以每辆平均68.8万元拍买下了近百辆温州出租车永久经营权证,从而为推动温州第三代出租车及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极大地提升了均瑶的品牌形象。
1999年12月,面对中国加入wto日渐加快的步伐,均瑶集团全面实施战略调整,在上海浦东康桥征地200多亩后,将集团的营运中心、人才中心、信息中心迁入上海。从而为集团走向国际舞台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02年8月18日,经国家民航总局批准,均瑶集团以18%的股份入股武汉航空公司,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航空公司和武汉高科控股集团共同组建“东方航空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这一重大举措,是民航在重组三大航空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引进竞争机制而采取的步骤。均瑶集团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入股国家主业,首开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民航主业先河,其深远意义已经超过投资本身,对国家深化行业的改革具有一定影响。
2002年10月10日,上海均瑶集团投资收购了一幢32层高,总面积8万平米商务大厦。大厦位于上海繁华的徐家汇肇家浜路,经批准命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广场”。广场由加拿大wzmh建筑设计事务所、香港戴德梁行、美国高纬物业等国际著名品牌公司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将“均瑶国际广场”打造成徐家汇肇家浜路上标志性甲级5a智能写字楼。
2003年6月16日,上海均瑶集团投资逾5亿元的宜昌均瑶国际广场奠基开工。该建筑地处湖北宜昌市的黄金地段,整个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购物中心和大剧院三大主题,总面积约10万平米,由加拿大wzmh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建筑外观方案象征三峡峡谷、长江水源及三峡大坝,建成后将是“宜昌第一高楼”和地标建筑。
2004年1月,均瑶集团党委成立,成为直属上海市社工委的第一家民营企业党委,党委成立后,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干部管理、参与企业重大事务的决策,发挥了为企业服务、稳定人心的作用。均瑶集团党委的成立,标志着均瑶集团在政治上向党靠拢,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在经济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2004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等五部委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表彰大会,均瑶集团原董事长王均瑶荣获此光荣称号。
2004年11月3日,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向证券市场发出要约收购无锡大厦集团“大厦股份”,12月4日,正式收购成功。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带领新一届董事局向社会承诺:“均瑶品牌不变”“社会责任不变”。均瑶集团将实现股权“三三制”:三分之一为家族持股,三分之一为企业高管持股,三分之一为社会公众持股。快速向现代化企业迈进,实现“均瑶是我们的,也是社会的”价值理念。

㈦ 食品饮料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2021食品饮料龙头股票一览表

代码????????????? 名称
300401 花园生物
002597 金禾实业
000972 *ST中基
300741 华宝股份
603156 养元饮品
600873 梅花生物
600929 雪天盐业
688089 嘉必优
600189 泉阳泉
600191 *ST华资
603777 来伊份
002991 甘源食品
300858 科拓生物
002557 洽洽食品
603517 绝味食品
002495 佳隆股份
600429 三元股份
002820 桂发祥
002852 道道全
000895 双汇发展
600186 莲花健康
002626 金达威
002216 三全食品
603345 安井食品
600298 安琪酵母
002695 煌上煌
603755 日辰股份
603317 天味食品
002946 新乳业
002770 *ST科迪
002330 得利斯
300175 朗源股份
600866 星湖科技
300138 晨光生物
300765 新诺威
002053 云南能投
300783 三只松鼠
002702 海欣食品
603288 海天味业
002329 皇氏集团
603697 有友食品
605339 南侨食品
600300 ST维维
603866 桃李面包
002910 庄园牧场
002481 双塔食品
000716 黑芝麻
002719 *ST麦趣
600419 天润乳业
002956 西麦食品
600962 国投中鲁
600737 中粮糖业
600073 上海梅林
300915 海融科技
002570 贝因美
002515 金字火腿
603711 香飘飘
603027 千禾味业
603696 安记食品
603536 惠发食品
603079 圣达生物
002661 克明食品
002286 保龄宝
605388 均瑶健康
300908 仲景食品
603043 广州酒家
600597 光明乳业
002840 华统股份
600305 恒顺醋业
603719 良品铺子
000639 西王食品
300999 金龙鱼
605198 德利股份
300829 金丹科技
002726 龙大肉食
600887 伊利股份
300892 品渥食品
603020 爱普股份
600882 妙可蓝多
600872 中炬高新
300898 熊猫乳品
003000 劲仔食品
002732 燕塘乳业
603886 元祖股份
002650 加加食品
000848 承德露露
002847 盐津铺子
000911 南宁糖业
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成为龙头股的依据是,任何与某只股票有关的信息都会立即反映在股价上。

(7)均瑶乳业股票扩展阅读:
2020年一季度,食品饮料行业因具备较强的社交场景属性,受疫情影响严重,伴随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二三季度行业整体业绩实现快速复苏。2020年前三季度,行业实现营收5715.54亿元,同比+7.71%,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98亿元,同比+12.30%。从2020年估值变化来看,整个食品饮料板块估值较2020年初上涨37.9%,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整体业绩符合预期,板块估值持续提升。

㈧ 17家上市乳企的Q3财报隐藏的“喜与愁”


品牌集中度持续提高,国内乳粉市场可能要迎来真正的“大变天”。

还没从2019年的经济寒冬中走出,又一头扎进了被疫情包围的2020年,“冷空气”的持续攻击,让母婴行业的各细分领域加速进入洗牌期,竞争愈加激烈。

自10月开始,中外各大乳企陆续向外递交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成绩单。

从现有的17份报告中来看: 大多数本土乳企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也有小部分本土乳企已实现扭亏,而外资头部品牌在中国市场无论是在销量上还是增速上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品牌集中度持续提高,国内乳企市场格局出现变化。

被誉为“白马股”的伊利发布业绩后股价闪崩,蒸发262亿元

作为国内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的伊利,1-9月以735.06亿元的总营收、60.24亿元的净利润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就在其发布财报的第二天,这支白马股开盘后股价大跳水直至跌停,仅一交易日就蒸发了262亿元。

伊利

从数字上来看,伊利的业绩呈双增长态势,不过为何会惨遭高位跌停呢?

对此,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和第三季度业绩增速不及预期有关。

据了解,伊利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9%至268.7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2.28%至25.92亿元。

反观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61.62亿元和22.89亿元,同比增长11.08%和23.73%。

由此不难看出,伊利Q3业绩增速要明显低于Q2。

而对于上市公司因“业绩不及预期”引起的崩盘,华西证券指出,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估值偏高。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伊利提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19-2023)》。

根据公告显示,本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五期解除限售,业绩考核解禁指标以2018年为基准,2019~2023年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18%、28%、38%、48%;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

从本次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1-9月,伊利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下称“扣非净利润”)增长了10.32%。

也就是说,第四季度只要完成与第三季度同样的增速,即可完成考核目标。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不确定,伊利能否成功完成目标还需继续观望。

皇氏、燕塘、科迪、天润等区域乳企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为区域性代表乳企:科迪乳业、天润乳业、燕塘乳业、三元股份、天润乳业、新乳业利润差异明显。

其中一度亏损的皇氏集团在经过调整经营结构,加强聚焦主业后成效显著,1-9月实现营收17.09亿元,同比增加8.12%;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加64.39%;扣非净利润59.43万,同比增长118.15%。

在第三季度中更是实现营收营收6.95亿元,同比增加16.39%;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加509.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加2338.32%。

同样天润乳业1-9月也实现营收13.19亿元,同比增加8.34%;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加2.17%;扣非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加3.83%。

新乳业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收21.01亿元,同比增加39.00%;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加45.46%;扣非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加52.51%。1-9月实现营收46.57亿元,同比增加10.32%;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加3.70%;扣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减少5.51%。

与之相反的是, 燕塘乳业和科迪乳业两家生意惨淡。

从财报中获悉,燕塘乳业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91亿元,同比增加25.04%;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18.32%。

燕塘乳业

并且 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燕塘乳业一直都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

财报显示:1-9月实现营收11.94亿元,同比增加9.35%;净利润0.96亿元,同比下降13.08%。

对于此次下滑,燕塘乳业并未在财报中表明原因。

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其大单品缺乏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以及过分依赖广东市场所致 (根据其2018年、2019年财报显示:燕塘乳业在广东省内(珠三角地区及以外地区)产生的营收在其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97%以上)。

此外,今年9月, 在燕塘乳业挂帅近7年的董事长黄宣因另有任用申请辞去了燕塘乳业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据了解,在黄宣在职的2014-2019年间,燕塘乳业除了2018年出现利润下滑外,其余几年营收和净利润均是正向增长状态。

而此次高层变动,不知会对燕塘乳业后续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科迪乳业

此外,曾经缔造网红“小白奶”的科迪乳业因一场谎言被戳破如今已是深陷泥潭,财报显示: 科迪乳业虽然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但仍不能挽救其业绩的颓势。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科迪乳业实现营收4.67亿元,同比减少37.65%;净利润0.01亿元,同比减少96.85%; 扣非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减少172.00%, 成为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幅度较大的乳企之一。

日前,科迪集团发布关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股东建议函回复的公告表示,预计,在1年内用实物资产、土地、商标无形资产及不少于2亿的货币资金等偿还全部欠款,部分资产所有权转移存在法律障碍,科迪集团正在积极办理解除手续,确保在1年内提前完成清偿。

三元

除却科迪乳业外,业绩亏损较大的还有三元乳业。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三元实现营收54.21亿元,同比减少13.73%;净利润-0.46亿元,同比下降122.67%; 扣非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减少142.86%。

从业绩表现来看,三元显然有些差强人意。

要知道作为北京地区的“奶业大佬”,三元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北京市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公司),即使在亏损状态也可以依靠政府的强势"补贴输血"化险为夷。

但是随着三鹿、太子奶等一个个“拖油瓶”的上身,让本就没有拿的出手的大单品,以及渠道商网络元气大伤的三元乳业业绩持续下滑,即使在“背后有人”的情况下,也最终回天乏术。

上游牧场: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目前披露财报的上游牧场来看,庄园牧场业绩仍未实现反转,而西部牧业已实现扭亏。

财报显示:西部牧业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收2.32亿元,同比增加27.64%;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增加781.41%;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加232.10%

而庄园牧场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减少3.87%;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减少28.42%;扣非净利润0.07亿元,同比减少45.20%。

同样,庄园牧场业绩也是连年下滑,2016年-2019年,庄园牧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6亿元、6.28亿元、6.58亿元和8.14亿元,其中,2016年-2018年的营收几乎是原地踏步;2016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0.76亿元、0.68亿元、0.64亿元和0.51亿元。

而今年前三季度营收5.26亿元,同比减少13.2%;净利润0.06,同比减少83.69%。

为了挽回业绩,近两年来庄园牧场也做了许多努力。

2019年底,为加快奶源基地建设,庄园牧场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300万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8亿元,用于“金川区万头奶牛养殖循环产业园项目”及“偿还银行借款”。

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举措还并未起到提振业绩的作用。

贝因美、光明等曾经优势大佬,逐渐落于人后

曾在乳制品行业叱咤风云的贝因美和光明乳业的业绩也并不乐观,脱帽后贝因美业绩持续在亏损和盈利边缘疯狂试探,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其实现营收7.18亿元,同比下降0.53%;净利润0.08亿元,同比下降50.12%; 扣非净利润-0.18亿元,同比下降322.84%。

贝因美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贝因美曾在之前的业绩公告中表示,原因有二:

1)后疫情时期,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2)消费者更为注重消费体验和产品的性价比,导致品类销售结构变化和业绩相应变动。

但是面对下滑,贝因美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譬如发布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2亿元,用于新零售终端赋能等项目及补充资金,不过由于此举违反了深交所相关规定,所以只能被迫终止。

此外,根据此次披露的财报获悉,贝因美目前的存货高达5亿,而这只是账面上的存货,可能还不包括渠道和托盘商的存货,高额存货让贝因美早早的就拿出了3265.55万元做好了计提跌价的准备。

日前,谢宏对外表示:“我始终认为亲子(家庭)消费领域才是我们的蓝海”。

可是连奶粉这一科都还没做好的贝因美,去做全品类是否又能成功呢?

光明

而作为昔日与蒙牛、伊利齐头并进的“三雄”之一,光明也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财报显示:1-9月,光明实现营收187.25亿元,同比增加9.26%;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下降4.16%;扣非净利润3.21亿元,同比下降32.14%。

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持续掉队,让光明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品牌声量的措施。

譬如加大广告投放力度,但是由于受委托方在一则视频广告中未将中国领土表示完整,而光明乳业又未将审核工作做仔细,导致自身被罚款30万,引起了 社会 热议。

虽然广告确有提振业绩的功能,但在如今这个传播过度的 社会 中,是否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和增加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粘性值得考量。

熊猫、均瑶等新上市乳企,偏科严重

熊猫乳业和均瑶乳业都是股市近期的新晋企业,其中熊猫乳品的主营业务为浓缩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乳品贸易,主要产品包括“熊猫”牌系列调制甜炼乳、全脂甜炼乳、调制淡炼乳、全脂淡炼乳、甜奶酱、马苏里拉奶酪、奶酪棒、稀奶油等。

从最新披露的财报来看,第三季度熊猫乳品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增加3.26%;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8.23%。

但是1-9月实现营收4.37亿元,同比增加6.98%;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减少4.73%。

随着熊猫乳品的上市,其自身问题逐一显露, 包括熊猫乳品对核心产品“炼乳”倚仗过重。

相关资料显示,2016-2018年度以及2019年1-9月,熊猫乳品浓缩乳制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77亿元、3.62亿元、4.51亿元以及2.83亿元,占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的67.98%、67.95%、75.15%以及69.52%。

众所周知,过度依赖某一个产品,意味着企业面对的风险就越大,而偏科的熊猫乳品提升企业产品矩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还有均瑶乳业,据了解,均瑶乳业主要生产乳制品、含乳饮料和植物饮料。

翻阅其以往财报,2017年-2019年,均瑶乳业收入分别为11.46亿元、12.87亿元和12.46亿元,而乳酸菌饮品占比分别为98.6%、97.2%和93.7%。

产品线单一导致其自身市场受限,而这也体现在其财报中。

据悉,1-9月,均瑶乳业实现营收7.10亿元,同比减少27.41%;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减少33.84%;扣非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减少37.26%。

外资乳企增速下滑、销量下降,

国内市场面临洗牌

除本土乳企外,雅培、美赞臣、美赞臣、雀巢(包括惠氏)等外资乳业也纷纷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但 相较于本土头部乳企的高增速发展,外资乳企从整体情况来看,增速和销量明显放缓。

其中雅培婴幼儿营养品业务第三季度的全球销售额为19.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24亿元),同比增长2.6%。

但是雅培表示, 在大中华区的挑战性环境抵消了东南亚带来的增长。

达能专业特殊营养品业务营收16.98亿欧元,同比下降5.7%。

作为达能第二大“战区”的中国市场,因奶粉业务表现不佳出现了双位数下滑,致使其全球专业特殊营养品业务销量和销售额均下降约2.9%。

美赞臣母公司利洁时发布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利洁时旗下的营养品业务同比增长4.1%,达到8.06亿英镑;其中,婴幼儿营养品(注:IFCN,即美赞臣奶粉业务)同比持平,与上半年相比有所上涨。

雀巢旗下惠氏婴幼儿奶粉在中国市场销售继续萎缩, 但对于惠氏在中国销售情况不佳的原因,雀巢在报告中并未解释。

随着本土乳企不断倒逼自己向上游产业、科研技术、数字化工程要红利,以及消费者教育的持续深化,不难想象,中国乳粉市场将真正迎来“大变天”。

㈨ “益生菌第一股”背后,浮出温州富豪家族,创始人38岁去世

作者|王一涵

编辑|刘肖迎

8月18日,“益生菌第一股”均瑶 健康 (605388.SH)终于上市。早在2000年,资本市场就已经预测均瑶要上市,然而这一拖,就是20年。

上世纪90年代,牛奶从建国初期的“奢侈消费品”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品。具有商业头脑的王均瑶,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于1994年成立了温州均瑶乳品公司。

1998年,均瑶牛奶占据温州本地约60%的市场份额。两年后,均瑶牛奶就已经冲入全国前五名,在上海市场排名第二。同年,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均瑶乳品变更为均瑶集团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就在资本市场期待均瑶牛奶上市、铺向全国市场之时,2004年11月,均瑶集团飞来横祸,创始人王均瑶因罹患癌症,英年早逝,享年38岁。同年底,危机重重的均瑶集团突然宣布:砍掉鲜牛奶业务。

这一年,成为均瑶集团的至暗时刻。

均瑶集团的发展史,是商业奇才王均瑶带领胞弟白手起家的创业史。

王氏三兄弟出生在浙江温州大渔镇的一个小渔村,从小家境不富裕,大哥王均瑶16岁便辍学出门闯荡,两个弟弟也相继成为了哥哥的左膀右臂。

1990年靠北京亚运会宣传品的巨大需求,24岁的王均瑶带着弟弟们,做成了几百万的生意。年底和其他老乡一起回老家,大家都是提着装满现金的密码箱,钱多到一度为如何安全回家犯了愁。

王均瑶的第一想法就是“包飞机”,然而在那个火车都不普及的年代,根本没有长沙到温州的航线,最后还是包了一辆大巴车衣锦还乡。春节过后,王均瑶兄弟三人,就为了“包飞机”,叩开了湖南省民航局的大门。

1991年,在敲到一百多个图章后,温州-长沙的航线终于开通。首开中国民航史私人承包飞机先河的王均瑶,被称为“胆大包天”第一人。

随后的十几年时间,王均瑶带领胞弟在航空、乳品、 汽车 租赁等领域大展拳脚,均瑶版图日渐扩大。

均瑶乳品是均瑶集团的重要支柱,但这个支柱并不牢靠。

当时乳品行业竞争激烈,各大乳企利用价格战,亏本竞争,抢占市场份额,众多大品牌一度降价幅度高达50%,“奶价贱如水”。

面对日益上涨的成本和不断下跌的售价,众多企业要么选择倒闭,要么选择往牛奶里加“料”。不加“料”就亏损,公司现金流非常紧张。

2004年11月,王均瑶突然去世,整个均瑶集团风雨飘摇。

如果乳业板块不及时止损,现金流情况的恶化,会让均瑶集团面临多家银行断贷的风险。为了维护集团利益及品牌形象,新任掌舵人二弟王均金,决定壮士断腕,砍掉鲜牛奶业务。

据三弟王均豪回忆说:“当时上海的销售团队和很多老员工,对这个决定都非常不理解。那么好的销售业绩,好不容易做到上海市场第二,牛奶业务却一夜之间就没了。他们甚至跑到大哥墓前去告状,说我们要把均瑶集团搞没了。”直到王均金做出郑重承诺,“砍掉业务不裁员”,一切才慢慢平息。

在内忧外患中,均瑶乳品艰难向含乳饮料细分市场 探索 。含乳饮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国内知名的品牌从南椰树、北露露到河北养元出品的“六个核桃”,都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所以均瑶乳品将目光锁定在了更细分的常温乳酸菌市场上,相对开发程度低,竞争对手少。

2011年公司推出了“味动力”系列产品,没想到市场反响和销售很不错,更没想到能以此为动力,转型均瑶大 健康 饮品,在十年后成功登上了A股市场。

截至9月7日,均瑶 健康 收盘价22.79元,公司总市值98亿元。支撑起这百亿市值的,是均瑶 健康 的主打产品——“味动力”系列常温乳酸菌饮品,近三年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 97%。

虽然“味动力”系列产品成功将均瑶大 健康 送上A股,但其实近几年它的动力已经不足了。根据招股书中显示,2018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3%、-26%。

通过上市可以增强品牌效应,但是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突破业绩瓶颈,提高市场份额,最终还是要以产品和业绩说话。

2016-2019年,均瑶 健康 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4.19%。2015-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从77.2亿元增长至148.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83%。均瑶不仅增速远低于行业水平,2019年开始,公司营业收入还开始下降。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饮品市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疫情只是业绩恶化的导火索,根本原因是在寻找挽回业绩颓势的方法上。

根据招股书显示,均瑶 健康 此次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有两个:一是扩大产能,增加两个总产能共20万吨的生产基地,二是进行品牌升级建设。但产能和品牌,并不是业绩上升路上的绊脚石。

2017至2019年,公司自有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1.78%、64.39%和65.42%。产能连续提高,产品销量却下滑了。2019年,在出厂价下调了6%-8%的情况下,“味动力”系列的销量仅为15.56万吨,同比下降8.74%。

降价都没能拯救销量,显然业绩不好的锅,产能不背。

品牌建设直接目的就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在这方面均瑶 健康 向来很大方,但是舍了“银子”未必能套到“狼”。

2017至2019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占收入比重均超过20%。单就广告宣传促销费来说,也比同行业知名品牌平均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2019年,以经销商为主的销售模式下,公司还尝试加大线下促销力度,让利给经销商,相应减少广告宣传投入,以期待业绩有所上升。

但是,无论是高额广告投入,还是线下大力促销推广,均瑶 健康 既没有在业绩上有所突破,也没有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2019年末,其经销商数量为1306个,较上年末净减少近百家,而其中三年持续合作的经销商比例不足四成。

如此高的销售投入和促销力度,都没能拯救销量,显然业绩不好是品牌建设也背不起的锅。

均瑶 健康 近几年资金实力雄厚,2017至2018年,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连续两年在关联方上海华瑞银行购买存款理财产品,累计发生金额高达24.3亿元。2019年底,货币资金余额高达10.62亿元。

相较之下,本次上市募集资金不足10亿元。如果产能和宣传不到位是制约业绩上涨的因素,均瑶 健康 大可不必等到今天解决问题。

最终决定业绩好坏的,还是产品本身。主打 健康 的“味动力”,每瓶产品耗用最多的原材料是白砂糖,为奶粉用量的两倍。

随着消费能力及理念的变化,消费者对 健康 饮品的要求会逐渐提高,含有大量白砂糖的“味动力”,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对于公司来说,产品创新的需求迫在眉睫。

但是,根据招股书中显示,公司连续三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不足0.5%。2019年,公司总人数698人,研发人员共8人,刚好是个零头。

根据招股书显示,未来5年内,随着宏观经济增长趋缓、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逐步饱和,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至2024年,国内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为211.9亿元。2019-2024年,预期市场复合增长率为7.33%,仅为过去五年增长率的零头。

逐渐饱和的市场会让竞争更加激烈,而没有突出产品优势的均瑶 健康 ,如果还是依赖“味动力”,终会失去动力,未来危机重重。

在A股市场中,均瑶 健康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均瑶集团旗下还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吉祥航空(603885.SH)、大东方(600327.SH)和爱建集团(600643.SH)。均瑶 健康 的上市保荐人之一,就是爱建集团持股40.45%的爱建证券。

2004年大哥王均瑶突然离世后,二弟王均金作为一个低调内敛的财务专家,全盘接手集团业务。上任后迅速整合公司资产,与银行坦诚沟通,成功阻止了银行集体断贷,将均瑶集团从生死关头拉了回来。

整合业务过程中,均瑶集团失去了消费领域的重要支柱——均瑶鲜牛奶业务。因此当时正在进行的江苏无锡商业大厦的收购,成为了集团业务的重中之重。江苏无锡商业大厦是上市公司大东方的第一大股东,年底完成收购的均瑶集团,借此首次进入了A股资本市场。

2015年5月23日,均瑶集团发起创立的全国首批、上海首家民营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正式开业。四天后,自主建立的吉祥航空在上交所上市。同年9月,入股新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爱建集团。至此,均瑶集团商业布局已经明晰,以航空和金融为支撑,全面进军现代服务业。

度过危机时刻后,均瑶集团成为一个在服务业遍地开花的家族企业,横跨航空、金融、消费、教育、 科技 五大业务板块。

某互联网平台创始人、80后张峻表示,自己是均瑶集团的超级VIP:小时候上的是均瑶集团投资的小学,喝的是均瑶牛奶。工作后,出差旅行坐的都是均瑶集团旗下航空公司投资的飞机。

与资本版图同步扩张的,还有均瑶集团的债务规模。2019年底,均瑶集团一年内到期的有息债务金额为180.6亿元,账面货币资金余额62.53亿元,资金缺口达118.07亿元,相较2015年底的资金缺口57.69亿元,翻了1.05倍。

疫情之下,以服务业为根基的均瑶集团首当其冲,资金压力更大。截至2020上半年末,均瑶集团一年内到期的有息债务金额为218.33亿元,账面货币资金余额89.58亿元,资金缺口达128.75亿元。

旗下两大主力——爱建集团及吉祥航空,资金方面也自顾不暇。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爱建集团和吉祥航空的资金缺口分别为39.22亿元、67.78亿元。

有趣的是,吉祥航空上市之前资金缺口并不大,2014年末缺口为7.95亿元,2015年上市当年年底迅速上升至31.22亿元。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爱建集团上。2014年以前,爱建集团几乎没有资金缺口。2015年均瑶集团入股当年,缺口出现了,金额为12.19亿元。随着均瑶集团持股比例逐年提高,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2019年底该金额达到40.14亿元。

相比之下,刚刚上市的均瑶 健康 "无债一身轻"。近三年公司货币资金充足,不仅没有借款,还有钱买关联方存款理财产品。

在集团整体短期资金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最不“缺钱”的均瑶 健康 上市了。因疫情而陷入资金困境的均瑶集团,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但均瑶 健康 是否会走上吉祥航空、爱建集团“上市即缺钱”的老路,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㈩ 现在还有均瑶牛奶吗

没有。原均瑶乳业,是一家乳类制品生产销售商,旗下拥有包括宜昌、当阳、唐山、蚌埠在内的四个生产基地,但该企业与2006年就已经退市了,因此已经没有了。

阅读全文

与均瑶乳业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型基金最后净值怎么确定 浏览:371
同花顺股票基金是同一APP吗 浏览:199
请查询000173基金净值 浏览:60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浏览:6
有关钼的股票 浏览:278
股票投资基础 浏览:929
北向资金流入生物股份 浏览:927
二手车消费贷款 浏览:975
北大荒股票为什么 浏览:84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 浏览:51
银行融资的问题 浏览:981
didi融资 浏览:704
汽车龙头股票 浏览:704
在股票上写字 浏览:225
知乎信托 浏览:527
战略配售基金转托管什么意思 浏览:710
土地抵押融资违规 浏览:288
拉取融资 浏览:464
网上股票交易软件下载 浏览:337
华能融资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