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结合2011年1月份以来的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证券、外汇市场的情况,分析现阶段我国股票市场的变化及原因
从经济形式来看,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间,中国人民银行四次加息,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予以应对当时国内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局面,这些货币政策的累计效应在2010年9月10月间开始显现,我国的CPI开始从高位下行.央行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都是收缩流动性的政策,由于这种政策打击的覆盖面很广,所以往往是当杀手锏最后才用的,这也是其后股票市场大跌的原因之一(流动性偏紧).
从证券本身方面来看,自2008年10月反弹以来,A股较1664点时已有一定上涨幅度,本身有一定的回调压力,加之大小非减持,大盘股增发,新股IPO等不利于股市的消息频频袭来,造成了股票市场大跌的另一原因.
至于外汇方面,由于我国实行外来资本管制政策,能直接投资股票的外资较少,所以基本不会对股市有大的直接影响;但由于人民币对美圆升值,会降低出口型企业的利润,这一点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还是有负面影响的.
② 我国外汇市场现状是什么样的
外汇市场作为各种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是商品经济货币化并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产物,我国外汇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规范的国际性外汇市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外汇市场主要是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国家规定金融机构不可以在该市场以外进行外汇交易,但是对于不同外汇之间的交易,国内银行可以自由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易,没有政策限制。
我国外汇市场的现状是什么样的?目前我国的外汇市场现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我国外汇市场的现状:
1、市场交易规模小,市场交易量也小,甚至低于周边一些小国的外汇交易量;
2、交易主体较为单一,缺乏外汇经纪人,并且交易品种与币种也很单一;
3、目前我国的外汇市场尚不统一,外汇调剂市场与银行间的外率市场并存,使得银行结售容易混乱;
4、缺乏外汇市场的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且调节机制也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待进步的完善;
5、市场清算和信用风险增大,交易主体不平等现象凸现。
以上是我国外汇市场的现状,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外汇市场的现状并不是十分完善,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善,投资者要小心一些外汇黑平台利用不完善的外汇制度打擦边球,以此获得个人的利益。在了解了我国外汇市场的现状之后,投资者更应该要谨慎进入外汇市场。
③ 我国近几年的外汇储备变化情况怎样
1994年至今,我国外汇储备可分为三个阶段:
1.外汇储备较快增长阶段 (1994年-1997年)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施了汇率并轨、取消外汇留成、银行结售汇制、成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等举措,国家外汇储备获得了较快的增长。1994年-1997年,外汇储备年增长额分别为380.21美元、219.77亿美元、314.43亿美元、348.50亿美元。至199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由1993年的211.99亿美元增长到1398.90亿美元,增加了5.6倍,国家外汇储备进入了较为宽松的时期。
2.外汇储备缓慢增长阶段(1998年-2000年)
1997年下牛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其影响下,从1998年起,我国外汇储备增量明显减缓。1998年-2000年,国家外汇储备年增长额仅为50.97亿美元、97.15亿美元、108.99亿美元,只相当于1997年外汇储备增加额的14.62%、27.87%、31.27%。尽管如此,至2000年末,外汇储备还是相当可观的,增加到1655.74亿美元,居世界各国前列。
3.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
从2001年起,我国外汇储备进入了大幅度增长阶段,且增长的速度十分惊人。2001年-2004年,国家外汇储备年增长额分别为465.91亿美元、742.42亿美元、1168.44亿美元和2066.81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额的427.4%、681.18%、1072.06%和1896.33%,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6099.32亿美元。(见下表)
1994年-2004年国外汇储备变化情况表
二、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有利之处主要有:
1.调节国际收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一是当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导致出口锐减,或因季节性因素及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性国际收支逆差时,国家可动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无须采取压缩进口等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的限制性措施。二是当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失衡,需要进行紧急的或长期调整时,国家可动用充裕的外汇储备进行调节,以缓和调整外部冲击,从而降低各种措施对国内供求均衡所带来的负效应,维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减轻因采取紧急措施而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2.维护国际信誉,增强吸引外商投资和对外融资的能力
外汇储备雄厚,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使我国对外信誉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将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有利于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信贷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
3.干预外汇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
外汇储备充足,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大大增强,对稳定人民币汇率乃至稳定整个宏观金融环境和经济秩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增强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实力强大,已成为国际上的外汇大国,不仅有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而且能够应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以及应对国内不测之需,极大地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有利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
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实力雄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生态动力缺陷与改进思路厚,为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则有以下几点:
1.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不利于对外贸易顺利开展
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表明国内外汇市场上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样,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就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加,逆差国就会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限制我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2.基础货币投放和外汇占款增大,制约了货币政策的运用和效应
外汇储备是由国家购买并持有的,其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2003年-2004年9月,国家外汇储备累计增加3489.64亿美元,按现有比价,就有28883多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被投放。这不仅加剧了物价上升的压力,而且弱化了货币管理部门对货币供应量控制的能力及其效应。
3.高额外汇储备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与日本等国相比有很大差别,后者是自有储备为主,而我国则借入储备的比例比较大。事实上,过高的借人储备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因为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如果我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并借人大量外债,就等于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同时还以高价从国外借人资金,其潜在的损失是显然的。此外,持有外汇储备表示暂时放弃一定量实际资源的使用,从而也就丧失了这些资源投入所引起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借人储备比例过高时,过多的持有外汇储备既不经济,也将影响国内经济的增长。
4.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大了储备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其成本也在相应增大。同时,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必然会增大储备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资本迅速大规模地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波动十分激烈,因此,汇率风险增大。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美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我国外汇储备都会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2001年以来,美联储12次降息,美元对欧元贬值12%,如按我国外汇储备60%为美元储备计算,从2002年11月到2004年8月,我国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欧元贬值已造成达530多亿美元的损失。
5.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
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规定,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可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于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款,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还可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60%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也较优惠;反之,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④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2014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个基点,贬值幅度达0.91%。在即期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个基点,贬值幅度达2.71%。 央行对于当前的人民币走弱乐见其成,因为结束单边上涨行情,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的正常体现。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基本面向好,出口增加,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升值通道。
人民币自汇改以来首次大幅贬值,市场贬值预期较为强烈 2014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个基点,贬值幅度达0.91%。在即期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个基点,贬值幅度达2.71%。回顾2013年整年即期汇率仅上涨2.83%,2014年第一季度美元兑人民币贬值幅度已达到2013年整年升值幅度的95%以上。这是自1994年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贬值,一举打破了20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
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持续升值,至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升值幅度达35%。在2014年1月以前,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一直高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高于央行。自2014年1月之后,市场即期汇率低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反映出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较为强烈,央行对人民币汇率仍维持稳定态度。 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窄幅震荡扩大为宽幅。 2014年3月15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的日内波动幅度从3月17日开始由原来的1%扩大至2%,这是继2007年和2012年以后的第三次扩大日内波动幅度区间。此前的2007年5月,央行决定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
易价波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在近5年后的2012年4月,央行再次将波动幅度扩大到1%。2014年3月17日之后,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增加,3月17日当日人民币贬值0.45%,3月30日继续贬值0.5%,而后3月24日人民币升值0.58%,创2011年10月10日以来的单日最大升幅,而后汇率继续保持下滑趋势。人民币汇率由窄幅震荡扩大为宽幅,市场作用下的双向波动趋势明显,并将成为常态。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虽然在第一季度表现较为疲软,但总体财政金融风险可控,外汇储备充裕,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央行对于当前的人民币走弱乐见其成,结束单边上涨行情,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的正常体现,可以减少央行为干预人民币过快升值造成的被动货币投放,为货币政策带来更大的独立和自由。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基本面向好,出口增加,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升值通道。
⑤ 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
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放弃单一盯住美元,不仅表现为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更富弹性,而且在于发挥汇率价格的杠杆作用,以便用汇率价格机制来调节国内外市场资源流向,以便促进短期宏观经济的目的(因为,汇率如同利率一样是短期宏观调控主要手段)。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今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变化,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不是理论模型的高估或低估。这也预示着人民币汇率水平可能会有向上或向下的浮动。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适当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独特作用。 报告认为,汇率作为一揽子政策的组成部分,可以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中发挥一定作用。下一步,应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专家据此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调控可能将由汇率担纲。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浮动区间,赋予人民币更大的升值空间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在结构矛盾突出、国际收支继续双顺差的背景下,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报告称,央行将继续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控制,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维护总量平衡。同时,从多方面采取着眼于中长期的综合性措施,加快落实扩大内需等各项政策,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基本平衡,实现向以内需为主导,内外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报告指出,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并不能单纯依靠汇率升值来实现。应从围绕以消费需求为主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调整外资优惠政策、加快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扩大进口和市场开放等结构性政策,以及汇率浮动方面共同入手加以解决。
⑥ 外汇的发展前景
中国的外汇抄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袭
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篇章里还提到,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程度,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资本走出去。逐步建立外汇管理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改进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
⑦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1.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
自1994年至今,我国国际收支中,虽然每年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各自变动幅度较大甚至出现逆差,但总体一直保持“双顺差”的态势,尤其两者合计更是呈高额顺差,2005年高达2237.6亿美元。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
促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有两点:第一,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我国商品具有较强的
,1994年汇率并轨导致的人民币贬值更刺激了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国际贸易保持顺差。第二,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市场潜能,以及我国对外资在收税、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各种超国民待遇使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而我国的企业没有“走出去”,造成了资金流入大于流出,金融与资本账户顺差扩大。
2.强制结售汇制度
1994年汇率并轨后,在对金融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该制度规定,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账户外,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则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头寸额度之外的外汇在市场上卖出。而央行一般作为市场上的接盘者,买入外汇以积累国家的外汇储备,从而导致其规模迅猛增长。2005年和2006年,随着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向着意愿结售汇制的改革,结售汇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逐渐减轻,但其仍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制度性原因。
3.汇率的弹性不足
虽然我国对外宣称的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换人民币多呈窄幅波动。汇改前实行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价挂钩,允许汇率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2005年7月汇率改革后采取了放弃了钉住美元而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策略,并立即升值2.1%。今年以来,又升值3.2%,但汇率弹性还是有限。政府一直将维持汇率稳定作为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因此,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了外汇市场上最终的市场出清者。在美元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央行被迫在市场上吸引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增长所带来的美元以保持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平衡,这导致外汇储备的被动增加。同时,稳定的汇率消除了汇率风险,促进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增加了国际贸易顺差;并由于可稳定预期投资收益而促使外资大量涌入,增加了资本项目顺差。
4.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自2002年2月起,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开始贬值,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贸易与财政的双赤字。人民盯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造成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最终促成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此外,近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尤其是自美国日本等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来,市场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升值预期刺激了国际资本向我国流动。
⑧ 外汇市场近期怎么变化
最近外汇市场呈区间震荡状态。ACM的专家认为,中国通胀数据为4.9%,略低于市场预期的5.4%(前值为4.6%)。有趣的是,食品价格意外下降,一般情况下中国农历新年假期会带来重大的价格上行压力。因此,给市场提供了一线希望,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考虑加快紧缩步伐,但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当日收盘均走跌。然而,由于外汇市场将该数据视为积极数据,抛售了风险相关交易,驱动欧元兑美元上涨至1.3528。然而,伴随着德国初步国内生产总值的即将释放,这种良好感觉暂时将得以持续。欧盟经济增长引擎或许是挽救这个脆弱的经济联盟的唯一实际希望,欧盟经济环比增长0.4%,低于预期中值0.5%,同比增长4.0%,预期中值为4.1%(法国数据也表现不佳)。有趣的是,德国经济增长已接近饱和,进一步加快将会对通胀压力产生明显的影响。听到该失望消息时,无论是谁,其本能反应都会是抛售欧元兑美元,使得欧元兑美元下滑至日中低点1.3461。在欧盟周边国家中,西班牙的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通胀水平也较高,鉴于西班牙的结果,这可能是欧洲央行开始紧缩政策的进一步原因。欧洲央行的加息前景可能早于四国集团的其他成员,使得欧元兑美元迅速攀升至1.350。看似我们正处于一个异常波动和繁忙的交易日中。周边国家的CDS价格继续上涨,因为投资者对欧盟团结看似即将破裂的状况表示担忧,且有关德国借方西德意志银行和Landesbanken(区域批发银行)可能倒闭的传言挥之不去。欧元区财长的例行月会于昨日结束,无出台任何重塑欧盟救援机制的全面计划决定。容克表示他们已经就5000亿欧元的ESM放贷能力达成一致,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提供其他贷款。虽然这是坚实的第一步,但几乎没有任何新的或全面的解决方案出台,随着3月底这个期限的越来越靠近,投资者越来越担心将一事无成(该心情使欧元在上限以内移动)。瑞典央行上调利率25个基点至1.50,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然而,其随后声明或许比预期的要更加强劲,使得瑞典克朗在短期内受支持。瑞典央行指出,工资的上涨和闲置生产能力的下降将会产生进一步的价格压力。然后接着说,利率将需要以“略微”更快的速度上调,央行确实不能释放比这更强劲的话语了。今日的重点应该是英国通胀数据,将让英国和英镑经历非常繁忙的一周。市场预期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扬4.0%,零售物价指数同比上扬5.1%。使得零售销售物价指数通胀达到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然,围绕英国央行利率路径不确定性使英镑的交易变得困难,我们认为短期内英镑的交易将持续波动且不定向。今日,英国央行行长金恩将继续向总理递交信件,为明日释放的有趣通胀报告作铺垫。在美国,市场将密切关注零售销售数据的进展以寻求任何显示消费者对疲软美国经济复苏所作反应的信号。严酷的1月气候令该数据比以往更具波动性,失望数据可能会令美国国债上扬,推动收益率走低。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外汇交易将继续震荡交易,使你维持交易松散状态。
⑨ 请以我国为例,论述影响外汇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外汇市场中,市场人士都十分关注各国的各种经济数据,如国民经济总产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利率变化等。在外汇市场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各种数据、指标与汇率变动的关系和影响,才能进一步找寻汇率变动的规律,主动地在外汇市场寻找投资投机时机和防范外汇风险。
在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因素影响汇率变动,列举如下:
一、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汇率趋势的主导因素。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变动决定汇率的中长期走势。
二、国民收入。一般讲,国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费水平提高,对本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对本币的额外需求将提高本币价值,造成外汇贬值。当然,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汇率是贬或升,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如果国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给而提高,则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得以加强,外汇汇率就会下跌。如果国民收入因扩大政府开支或扩大总需求而提高,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超额的需求必然要通过扩大进口来满足,这就使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就会上涨。
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因为汇率是两国币值的对比,发行货币过多的国家,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因此在该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时,就要付出比原来多的该国货币。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将改变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对债券收益、外币价值的预期。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亏损,进口有利。在外汇市场上,外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需要减少,从而引起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相反,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降低,外汇汇率一般会下跌。
四、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则本币由于稀少而更有价值。通常货币供给减少与银根紧缩、信贷紧缩相伴而行,从而造成总需求、产量和就业下降,商品价格也下降,本币价值提高,外汇汇率将相应地下跌。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超额货币则以通货膨胀形式表现出来,本国商品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这将会促进相对低廉的外国商品大量进口,外汇汇率将上涨。
五、财政收支一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对国际收支有很大影响。财政赤字扩大,将增加总需求,常常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及通货膨胀加剧,结果本币购买力下降,外汇需求增加,进而推动汇率上涨。当然,如果财政赤字扩大时,在货币政策方面辅之以严格控制货币量、提高利率的举措,反而会吸引外资流入,使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六、利率利率在一定条件下对汇率的短期影响很大。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引起资金特别是短期资金的流动而引起作用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国利率差异大于两国远期、即期汇率差异,资金便会由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从而有利于利率较高国家的国际收支。要注意的是,利率水平对汇率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从决定汇率升降趋势的基本因素看,其作用是有限的,它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汇率的变动起暂时的影响。
七、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的变动。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央行都尽力协调各国间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力图通过影响外汇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来达到支持本国货币稳定的目的,中央银行影响外汇市场的主要手段是:调整本国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汇率;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对资本流动实行外汇管制。
八、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越演越烈,投机者往往拥有雄厚的实力,可以在外汇市场上推波助澜,使汇率的变动远远偏离其均衡水平。投机者常利用市场顺势对某一币种发动攻击,攻势之强,使各国央行甚至西方七国央行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也难以阻挡。过度的投机活动加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阻碍正常的外汇交易,歪曲外汇供求关系。另外,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研究者,包括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和技术分析员、资金交易员等每天致力于汇市走势的研究,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及对市场交易人员心理的影响以及交易者自身对市场走势的预测都是影响汇率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当市场预计某种货币趋跌时,交易者会大量抛售该货币,造成该货币汇率下浮的事实;反之,当人们预计某种货币趋于坚挺时,又会大量买进该种货币,使其汇率上扬。由于公众预期具有投机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加剧了汇率短期波动的振荡。
九、政治与突发因素由于资本首先具有追求安全的特性,因此,政治及突发性因素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是直接和迅速的,包括政局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战争、经济制裁和自然灾害等。另外,西方国家大选也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政治与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及临时性,使市场难以预测,故容易对市场构成冲击波,一旦市场对消息作出反应并将其消化后,原有消息的影响力就大为削弱。总之,影响汇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这些因素同时起作用,有时个别因素起作用,有时甚至起互相抵消的作用,有时这个因素起主要作用,另一因素起次要作用。但是从一段长时间来观察,汇率变化的规律是受国际收支的状况和通货膨胀所制约,因而是决定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利率因素和汇率政策只能起从属作用,即助长或削弱基本因素所起的作用。一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情况下,各国的货币政策中,将汇率确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已成为政策目标之一。通常,中央银行运用三大政策工具来执行货币政策,即存款准备金政策、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投机活动只是在其它因素所决定的汇价基本趋势基础上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⑩ 2010—2020我国外汇储备总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这十年,因为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使得我国的制造能力与水平迅速提高,外贸出口能力成倍提高,成长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导致外汇收入大幅度增加,顺差大增,大量结余的外汇就变成了外汇储备,并且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