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pia外汇

pia外汇

发布时间:2021-01-19 02:44:23

① 东方神起对于韩国流行音乐的影响力

S.M.公司是韩国最大也是最富有争议的娱乐公司了,很多的fans在提到它时无不咬牙切齿,恨不得扒皮拆骨。但在一味的谩骂和指责中,作为称霸韩国娱乐圈十年的公司,我们应该看到的更多。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S.M.是Star Museum的缩写,意为明星博物馆、名人殿堂,与李秀满(LSM)没有关系,李秀满虽然是创始人之一,却不是S.M.公司的法人代表(社长),只是股东和制作总监,但据说是掌握实权的,大小示意都需要他首肯。
1995年2月,法人设立,注册资金5000万韩元,S.M.Entertainment公司成立。
1996年9月,H.O.T第一辑《We Hate All Kinds of Violence》企划上市,韩国新娱乐时代到来。
SM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便风光无限。
H.O.T,S.E.S,神话(已离开SM),Fly to the Sky,BoA,M.I.L.K,Black Beat,神飞,ISAK N JIYEON,东方神起,The TRAX,天上智喜,Super Junior ,张力尹,少女时代,SHINee
这些名字对哈韩的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哈韩的人有一半以上哈的是SM曾经和现在的艺人。
1.选拔
“S.M.青少年Best选拔大会”是进入SM最直接最正规的方式,分设部门很多(如歌唱、舞蹈等),在海外如美国、中国、日本均设有赛点,以便更全面的吸收人才(Tony,Shoo,Eugene,Eric,Andy,有天,天舞都是“海归派”,就连申彗星也是在美国留学期间被发现的= =#)。而现在,在SM中也有如张力尹和SJ的韩庚那样真正的外国籍艺人。
培训生都要经过二年到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神起的俊秀就是五年)的全方位训练,幸运的话可以顺利出道,不幸的话就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见天日了,而这也要看公司在这个时期的企划方向了。
SM的演艺训练生非常多,后备力量非常雄厚(能同时推出两组共25人的组合,人有多少可见一斑了),而SM看人的眼力也一直很准,推出的新人很少有不受欢迎的(当然也有失手的时候,如辉星,许英生,张娜拉都曾经作过SM的练习生)。
2。三代天团
SM公司能有今天的地位,很大一部分是由其推出的组合缔结的。第一代的H.O.T、S.E.S和神话,第二代的东方神起,第三代的super junior,三代天团帮助SM称霸娱乐界十年。
H.O.T——不用多说,韩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偶像组合,永恒的传奇,在娱乐界只手遮天,呼风唤雨,从1996年出道到2001年解散,韩国乐坛就是他们的天下。是他们带来了全新的韩国娱乐时代,是他们将韩流带向了全亚洲,是他们影响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生活轨迹。有时也在想他们的解散虽然可惜,但是不是也在某种程度上保存了这个传奇,成为所有后代组合都无法超越的经典(白饭不要PIA我啊= =|#)。
S.E.S——1997年出道,2002年解散。Bada(Sea)的声音,Eugen的美丽,Shoo的活泼,特殊的魅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韩国第一女子偶像组合的地位至今无法动摇。Fin.K.L虽然在当年可以和S.E.S一论高下,互争长短,但在S.E.S解散后逐渐注重成员个人发展,这个组合上并无发展,单就成就而言并未超越S.E.S。
神话——1998年出道至今,韩国最长寿的组合。神话是H.O.T推出两年后SM推出的第三组艺人,以独特的rap和舞蹈为特色。与H.O.T和S.E.S出道就大红不同,他们的出道并不顺利,在H.O.T巨大光环下压力很大,二辑渐渐受到关注,四辑开始获得音乐上的肯定,七辑时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大赏,站在了韩国乐坛的最顶端。男性魅力风格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标签,不可复制。而他们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成员之间的感情,8年没有成员交替,在组合聚散如家常便饭的韩国乐坛,本身就是一个“神话”。他们最近发表了第8张正式专辑,同时也宣布着“神话”的继续。
东方神起——现在最具有人气的组合,被称为“第二个H.O.T”,外貌兼具实力,偶像成分浓厚。出道五年,成绩斐然,除了SM的大力推广外,本身的实力不容小窥。 东方神起的每个成员都是主唱,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卓越的歌唱实力、Rap实力以及舞蹈实力,所以无法划分谁是主唱。加上成员个个都是实力超凡的新人,每一个人的个性又十分鲜明,因此国内任何一个组合都无法与之作比较。
Super Junior——Super Junior跟其他组合不同,他们有着亚洲明星的代表性。Super Junior组合是从亚洲各个地区以歌手、演员、笑星、作曲家、模特、MC等方面发掘的13名新人。出道时各个成员自己在演艺方面上已经开始活动,比如参加演出电视剧,音乐节目的主持人,各种演艺节目的嘉宾,拍广告等,他们才刚刚出道就已经拥有很多歌迷和影迷了。
05年11月,Super Junior正式开始演出活动,组合中的每个成员将展现自己最特别的才华。现在已是亚洲超人气组合。
对H.O.T,更多的是一种敬意,他们是一个传奇,他们的成就是以后任何一个组合都无法超越的,神话不能,神起也不能。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们永远缺少了再发展再超越自己的机会,神话现在的成就就是H.O.T永远无法做到的。H.O.T是一代人的梦想,但神话在后来获得很大成功的“单独又一起”的发展策略,已经成为现在新生代组合的必要发展模式。谁更优秀,不以私心论,很难定夺。东方神起现在具备了成为王者的一切必要条件,但独独缺少了一样东西——时间。两年的时间,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是如H.O.T般解散,是如神话般集体跳槽,还是集体作为东方神起留在SM,除了公司的决策外,每个人的打算也很重要。时间——成为他们是不是真的能成为王者的重要条件。
3.其他艺人
BoA(宝儿)——韩国巨星天后、亚洲天后、亚洲之星,女歌手的骄傲,整个歌谣界的瑰宝;SM公司招牌明星.BoA(宝儿)进入歌坛时年仅13岁,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个瘦弱的小姑娘,之后会创造出曾连续2年荣登日本音乐FANS喜欢的明星排行TOP 10,创造了6张专辑全部荣登ORICON周排行奖冠军的辉煌记录;更获得过MTV亚洲大奖“最具影响力的亚洲艺术家”奖,以及“最具人气的韩国艺术家”奖。这个站在亚洲女歌手荣誉顶端的女孩,几乎是用无数个大奖铺成的个人履历.宝儿可谓是近来韩国歌手在日本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如今的BoA(宝儿),已经成为当今亚洲乐坛最炙手可热的明星。流行的韩语、日语、和英语,超越年龄的成熟歌唱实力,娴熟的舞技,外加甜美秀丽的外表,这位兼具实力和偶像特质的韩国少女,已经成为史上第一个被日韩两国共同全力追捧的偶像宝贝。
Fly to the Sky——SM推出的第四组艺人,韩国最早挑战R&B风格的二人组合,也许是因为风格和SM整体上有出入的关系,一直没有红起来。最近转签新公司后,发行了6辑,人气开始上升。
天上智喜——将已经发行过专辑的艺人和新人重新搭配组合成的一个组合(这种方式也就SM想的出来= =#)。被寄与厚望的4个女生一直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始终在二线徘徊,是大红还是将被淘汰,实力还需要时间验证。
张力尹——张力尹是S.M.Entertainment秘密培训三年,首度力捧的第一位R&B中国女歌手,作为韩流的一种新模式--逆向输出,她将立足于韩国与中国,进而活跃于整个亚洲!张力尹是拥有卓越唱功和完美嗓音的女艺人,在这个消息公开的当天即被媒体聚焦,成了韩国最大搜索网站NAVER的第一搜索词。如此爆发般的聚焦不仅轰动了韩国,同时在中国已经迅速形成了粉丝团,等待着张力尹的出道。
在SM接受4年的训练的张力尹,为了实现梦想而开始她的刻苦训练。2006年,她的音乐天赋和明星气质无限绽放,和“东方神起”成员细亚俊秀共同翻唱了《Timeless》,以首支单曲87万次热门下载的好成绩登陆歌坛。 2006年9月,正式推出她的首张EP大碟!! 她是诞生在韩流核心的第一位中国女歌手,即将成为13亿中国人的骄傲! 她全新的R&B歌曲风格也震撼着中国乐坛。这个年纪轻轻却拥有超强爆发力的女孩,站在SM娱乐公司娱乐巨人的肩膀上,开始了豪华音乐旅程,在整个亚洲地区爆发她的音乐能量!
其他——M.I.L.K,Black Beat,神飞,ISAK N JIYEON,可以说都是SM失败的实验性Case,除了每年暑期和圣诞两张特辑中还偶然能瞥见一些人的身影外,基本上和人间蒸发了差不多。SM并不缺少有实力的人,失败的Case被抛弃不会有一丝的犹豫和可惜,所以,新人即使出道了也不意味着熬出头了,如果不能证明自己良好的市场性和竞争力的话——被雪藏似乎就会成为最后的归宿。
4.音乐
SM整体的音乐风格偏向舞曲,其中加以摇滚,爵士,Hip-Hop等多种音乐元素。虽然整个韩国乐界都盛行舞曲,但SM的作品自成一派,有其独到之处,能让人过耳不忘,这也得利于其优秀的音乐制作班底。不过,SM一向拒收外面的作品,因此流失了不少好作品,这也使整体作品变化不大,听多了,难免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作品。(不过估计只要舞曲还盛行,SM就还是会走现在的路线)。
挑选新人时,声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SOLO还是组合,动听的声音是必不可少的(像我们家神话最开始时就是以彗星为中心成立的)。“最完美高音”之Kangta(这个是LSM说的,不是我说的= =),“神赐予的声音”之申彗星(这个是SOLO时得到的评价,也不是我说的= =),“天使之音”之Bada,“艺术家的声音”之艺声,还有作为“海豚之音”的俊秀的嗓音,都是非常有特点漂亮到没话说的。
5.舞蹈
在专家评选韩国舞者TOP10中,张佑赫(2),李珉宇(4),允浩(6),BoA(9)均榜上有名。(虽然中国媒体喜欢称Rain为“舞王”,但他只排在第8)。在韩国真正的舞王应该是张佑赫,10人中有4人出身SM,可见SM在Dance界的地位。
张佑赫的机械,李珉宇的街头现在都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允浩的资质很好,只是需要更多的历练。BoA自13岁开始就接受训练,被称为亚洲舞后。而经由选拔大会舞蹈部门的竞赛脱颖而出的新人,实力不凡的更多,现在具有专业舞蹈功底的也不在少数(像韩庚和天舞)。东方神起里的郑允浩,金俊秀,Super Junior的李赫在,李东海,神童等等,也都是韩国乃至亚洲乐坛极富盛名的舞者。
6.造型
SM的孩子都很漂亮,而且还有越来越漂亮的趋势(这点是指男生)。H.O.T的Kangta,神话的Junjin,东方神起的在中,Super Junior的希澈,都是漂亮到让女生抓狂的男生,这样的人不吸引一众色女的眼球是不可能的。女歌手大多走成熟路线,造型也都属于百变风格。说到SM的造型,那实在是太多太杂了,但是其他的都可以不提,VR绝对要说。好像SM历来就有这样的传统(不明白造型师的喜好呢),H.O.T四时期的《I Ya!》,神话三时期的《Only One》,东方神起一时期的《Tri-Angel》,全部都是这种造型,浓重的眼部化妆,夸张的头发造型,让喜欢的人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人怎么都接受不了。女歌手中 BoA 的《Girls on Top》造型也是酷到极点。
7.实力
想在三个月之内看不到SM的艺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SM有能力同时捧两个一线组合,这是别的公司办不到的。SM的艺人有自己的节目,有最好的宣传策划,有最好的播出时段,有最频繁的暴光率,这就是SM的实力。别的方面不说,单就对旗下艺人的宣传而言,SM是最好的。
但就艺人的个人发展来说,SM实在不是佳选。实力的强大注定了其强迫性,“想要做自己的音乐”——这种事情在SM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切都得按照公司的企划来,无论是新人还是已成名的艺人,没有自主性,没有办法主张自己的想法,这对艺人来说也是一种悲哀。(= =虽然神话离开了SM后的宣传比不上在SM的那个时期,但他们可以更自由,可以实现自己的音乐理念,可以得到真正的成长,发展的空间也比以前巨大。同样的还有张佑赫,Tony,Eugene,Bada,Fly to the Sky,均在离开SM后,个人发展走上了新的路途。)
8.合约
和SM公司最先签定的是演艺生合约,在正式出道时会再以个人名义(注意,是个人名义而不是所在组合名义)签定一份为期5年的演艺合约,利益所得一般为公司:个人=7:3。但这里的收益是说专辑的收益,周边产品和其他活动收益归公司所有。也就是说,前5年差不多就是为公司白干(之前SM被判定合约是不合理契约,已经被勒令整改了,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好转了)。5年合约到期时,是去是留,其实还是和一般的经济公司一样,要同时看公司和艺人两方面的意见。一般SM想留下的人,SM会出很高的续约金,待遇也会随之改变(kangta和BoA在续约的同时都得到了SM的股票)。而SM似乎并不喜欢艺人离开,会设置很多门槛,最恶劣的没过于H.O.T解散后,对JTL的打压和封杀,几乎引起民愤。近几年学聪明了很多,对神话更多的是一些抓不到证据的小动作,而最近离开的Fly to the Sky则还没有听到什么不好的传言(不知道FTTS的专辑版权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关于SM——写在最后的话
最讨厌SM没过于白饭,橙子,仙后,妖精了,对SM也可以说是深恶痛绝。我之所以会写这篇文章,是因为SM毕竟在神话10年的时光中占了5年,好的坏的,都是存在于神话的经历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而且说实话,无论H.O.T,神话还是东方神起、Superjunior,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和SM分不开的,没有SM就不会有他们。SM严格的训练让他们更有市场竞争力,准确的市场定位帮他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强势的宣传助他们积攒了超高的人气。商人重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经济公司不是慈善机构,SM是商人,利益永远第一,无利可图的事情不会去做,其实所有的娱乐公司都差不多,只是SM因为实力而显得更加强势。这不是为SM开脱,是在陈述事实。不用对SM感恩戴德,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也不用对SM谩骂指责,因为那些行为也是为了利益。
无论SM曾经做过什么,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神话在三年前已经离开了SM,与其再无关系。04年李秀满获得最佳制作人奖时,神话GGM也曾起立向他表示祝贺,那段过往连他们自己都可以放下,作为他们支持者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不下呢?他们再也不提起的事情,爱着他们的我们为什么还要一遍遍的说起呢?
对于过去,我们没有资格评说。
所以,再看到SM和李秀满,只要没有再次伤害我们心爱的人,无视飘走就好了,不要让指责和谩骂轻易的脱口而出,在说出那些话的同时,就是在降低自己身份,也是在降低我们所爱的人的身份。

② 波兰相关知识

概述
波兰,一个位于东欧平原的国家,也是一个西斯拉夫人国家,她的历史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其中包括无数的光荣、骄傲和血泪。

早在6世纪~10世纪中叶,西斯拉夫的原始公社就开始逐步解体,封建土地所有制产生。10世纪中叶,以格涅兹诺为中心的波兰部落逐渐统一了其它部落。皮亚斯特王朝(Piastów)的大公梅什科一世(Mieszko I,约960年~992年在位)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公元996年,波兰接受基督教。1025年,(勇敢者)博莱斯瓦夫一世(Boleslaw I Chrobry,992年~1025年在位)加冕为波兰国王,波兰成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

历史分期
封建国家的建立和统一时期(10-15世纪中叶)
12世纪中叶,博莱斯瓦夫三世(Boleslaus I,1102~1138在位)死后,由于王公、贵族和教会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全国分裂为几个公国,波兰进入封建割据时期,达200年之久。瓦迪斯瓦夫一世(Ladislaus I,1314~1333在位)统一大波兰、小波兰、库雅维,于1320年在克拉科夫加冕为波兰国王。卡西米尔三世大帝(Kazimierz III Wielki,1333年~1370年在位)又统一了马佐夫舍。但是,西波莫瑞和东波莫瑞还分别为勃兰登堡和条顿骑士团占领。西里西亚则被波希米亚王室占领。为抵抗条顿骑士团的侵略,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实行了王朝联合(1385),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洛(Jagiellon)为波兰国王。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军在格伦瓦尔德战役中,给了条顿骑士团以毁灭性打击。1466年,收复了东波莫瑞。
第一共和国时期(15世纪中叶-1795)
以格但斯克为中心的东波莫瑞的收复,刺激了波兰粮食的出口,贵族庄园纷纷建立劳役制庄园,从事商品粮食的生产。城镇出现手工工场。1505年,议会通过宪法,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颁布法律。从而削弱了王权,招致外来势力干预,面对莫斯科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议会在卢布林通过了成立统一的波兰共和国的决议,首都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波兰共和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农奴制国家,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17世纪后半期,波兰的农奴制进入了危机阶段,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Богдан Михайлович Хмельницкий),领导的哥萨克在乌克兰举行民族起义。统治阶级内部也分崩离析,1652年大贵族迫使议会通过自由否决权,1654年沙俄对波兰宣战,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北方战争初期、波兰被迫追随俄国参战。1655年波兰-瑞典战争爆发,波兰丢失部分领土。1733~1735年俄、奥与法、西、撒丁为争夺波兰进行了战争,严重破坏了波兰主权和国家经济。

波兰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制度非常特别,在当时也是相当先进的,称为“贵族民主制”。这种制度有两根支柱,一个叫自由选王制,国王由贵族选举,凡不是贵族就没有民主权力;一个叫自由否决权,只要有一个议员反对,这项议案就不能通过。而真正的民主是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这种贵族民主造成了波兰极端的民主和无政府状态。这也导致了在有争议的议题上往往议而不决,从而导致国家意志得不到体现,这也是波兰最后衰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18世纪后半期,波兰生产关系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启蒙运动影响下,中小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爱国革新运动,但受到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武装干涉。1772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对波兰进行了第一次瓜分。波兰人民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把革新运动推向高潮。1791年5月3日,波兰四年议会通过了《五三宪法》(Konstytucja 3 Maja),取消自由否决权,这也是欧洲最早的宪法。叶卡捷琳娜二世再次对波兰进行武装干涉。1793年,俄普两国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瓜分。1794年,波兰人民在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领导下举行起义,后被俄国镇压下去。1795年,俄、普、奥三国对波兰进行了第三次瓜分。

波兰的三次被瓜分

19世纪被瓜分的波兰领土示意图1772年5月,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在彼得堡会谈,于8月5日签署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条约。据此,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波兰成为俄、普、奥的保护国。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经第二次瓜分,波兰成为仅剩领土20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的小国,成为沙俄的傀儡国,波兰国王未经沙皇许可,不得与外国宣战与媾和。 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土也在协定上签署。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把边界推进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线,共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奥地利占领了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和一部分玛佐夫舍地区,共4.7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普鲁士夺得其余的西部地区、华沙、其余部分的玛佐夫舍地区,共5.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灭亡了。概括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沙俄夺占的领土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约46万多平方公里;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公里。经历了这三次瓜分之后,波兰亡国,波兰就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23多年之久。

外族统治时期(1795~1918)
1809年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在波兰中部建立华沙公国(Księstwo Warszawskie),拿破仑失败后,华沙公国被肢解,其西部土地成为波兹南公国(Wielkie Księstwo Poznańskie),受普鲁士管辖;在克拉科夫成立了中立的克拉科夫共和国(也叫克拉科夫自由市,Rzeczpospolita Krakowska,或者 Wolne Miasto Kraków);在其主要地区成立了波兰王国(Królestwo Kongresowe),由俄国沙皇兼领国王。1830年11月29日,一批贵族青年在华沙举行起义,结果失败。1846年克拉科夫起义也遭失败,克拉科夫被并入奥地利。1848年波兰人民又一次掀起革命,迫使普奥当局废除农奴制度。1863年 1月的起义遍及波兰王国、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西部。1864年3月2日,沙皇政府不得不颁布解放农奴的法令。 1864年后,波兰王国的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19世纪七八十年代,完成产业革命。从8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波兰国家民主党、波兰无产阶级党、波兰社会党和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后改名为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民主党投靠俄国,社会党右派投靠奥、德,只有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左派坚决反对战争。

第二共和国时期(1918-1939)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18年8月29日,苏俄政府颁布法令,宣布废除沙俄与普、奥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承认波兰人民享有“独立和统一的不可否认的权利”。与此同时,1916年11月,德国政府许诺建立“独立的波兰国家”,12月底,德、奥成立了“波兰临时国务会议”,并在波兰青年中征兵,社会党人毕苏斯基(Józef Klemens Piłsudski,1867—1935)被任命为临时国务会议的军政部长。1918年10、11月,奥匈帝国和德国趋于崩解,从而为波兰的复国形成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0月28日,奥占区的波兰爱国者在克拉科夫成立了“波兰清算委员会”。11月7日,社会民主党人在卢布林成立了波兰共和国临时人民政府。10月23日,华沙组成了波兰政府,11月11日,该政府由毕苏茨基领导。卢布林政府和克拉科夫的清算委员会也宣布接受毕苏茨基领导。11月18日,毕苏茨基在华沙组成联合政府,他成为波兰共和国的国家元首。这样,自1795年波兰被瓜分灭亡以来,历经123年,至1918年11月恢复独立,重建祖国。

1919年12月8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决议,同意重建波兰国家,承认波兰共和国,并建议在俄波之间划一临时分界线,即沿着格罗德诺、布列斯特、赫鲁别舒夫、普热米代尔、直到喀尔巴阡山一线。然而,波兰政府力图恢复1772年的俄波边界线,为此,新成立的波兰共和国就发动了对也是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战争,史称苏波战争。1920年4月,波军进占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广大地区,苏俄红军进行反击,将参与干涉的波军赶出了国境,并将战火烧到波兰的首都华沙,但最后在华沙战役中苏俄军队被波军击败,波兰军队虽然取得了最后军事上的胜利,但是自己也力不胜任的战争弄得民穷财尽,最后双方同意媾和。7月12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George Nathaniel Curzon,1859—1925)代表协约国致电苏俄建议停火,停火线大体是巴黎和会决议中规定的分界线,故称“寇松线”。7月22日,波兰要求停战。1921年3月18日,波兰与苏俄在里加正式签订《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即《里加条约》。其主要内容是:缔约双方承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独立,划定了波兰东部边界(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西部地区划归波兰),这时波俄边界线约在寇松线以东150英里处。根据该条约,波兰获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苏俄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片领土,这也为二战时苏联和德国分割波兰埋下了伏笔。由《里加条约》确定的波俄(苏)边界一直保持到1939年9月17日。另外,根据1919年巴黎和会决议,波兰获得了东波莫瑞和波兹南地区,但泽(后波兰改为格但斯克)被辟为国际自由市,西里西亚的大部分仍归德国,波兰领土面积共38.8万平方公里。1921年 3月,议会通过宪法,波兰成为议会制共和国,史称波兰第二共和国。

1926年 5月,毕苏斯基发动军事政变并上台,自任总理,在波兰境内实行独裁统治,逮捕议会中反对他的人,宣传法西斯主义。另外,他积极和纳粹德国的元首希特勒(Adolf Hitler)合作,签定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1938年,波兰共产党被解散,党的主要领导人也被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9-1944)

二战后波兰的领土变更从1938年10月起,希特勒向波兰提出波兰走廊的问题,并向波兰发出战争威胁。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苏联一直否认该秘密议定书的存在)。1939年9月1日,波兰侵略战爆发,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迅速侵占波兰大部分领土,波兰军民英勇抗战。9月17日,波兰政府逃亡国外,先在巴黎组成了以西科尔斯基(Władysław Eugeniusz Sikorski)将军为首的波兰流亡政府。法国战败后,1940年,波兰流亡政府迁往英国。与此同时,9月17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为了建立东方防线,命令60万苏联红军越过苏波边界,进入波兰东部,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9月18日,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会师,德、苏两军以皮萨河—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为界分割了波兰。9月28日,德军攻陷华沙,波兰再次沦亡。波兰人民开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并全部占领了波兰领土,而后苏联与波兰流亡政府建立外交关系。1942年,流亡政府在国内建立了国民军,同年,苏联支持的波兰共产党人建立了波兰统一工人党和人民军,在地下同纳粹占领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此,许多人付出了珍贵的生命。1943年,由于发生了卡廷屠杀,流亡政府和再次和苏联断交。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苏军的反攻将战线逐渐推进到波兰境内。1944年元旦,在工人党的倡议下,成立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由贝鲁特(Bolesław Bierut)任主席。1944年7月22日,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在海乌姆组成了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月宣言》,宣告波兰新国家诞生。

1944年8月,苏联红军推进到了华沙的近郊,在英国的流亡政府为了在新生的波兰国家权利机构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命令在华沙的地下国民军发起起义,这就是著名的华沙起义。由于斯大林认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应得到同情,从而苏军并没有给予华沙城内起义军太多的支持,在纳粹德军的血腥镇压下,起义失败,疯狂的希特勒下令将华沙夷为平地,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遭到毁坏,大部分华沙人也被送入死亡集中营。事后证明,苏联应为华沙起义的失败负有一定道义上的责任。1945年1月17日,苏波军队解放了已成为废墟的华沙。4月,波苏两国签订了友好互助与经济合作条约。6月,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临时民族统一政府。

根据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的决定,确定了波兰东、西部边界,东部以寇松线为波苏边界,西部波德边界 (奥德河—尼斯河线) 则向西推移至奥德-尼斯河,并把什切青和施维诺威斯划入边界的波兰一侧。这样,波兰的版图整体西移了200多公里,面积也比战前缩小了约7.6万平方公里,大约是损失了20%的领土。

在二战中,波兰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大约有600万波兰军人和平民在这场战争中丧生。在波兰境内发现了许多纳粹屠杀犹太人和其他平民的集中营,其中最著名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Auschwitz)。在所有参战国中,若按人口比例来计算的话,波兰是死伤最惨重的国家。

人民共和国时期(1944~1989)
1947年,波兰举行议会选举,苏联支持的贝鲁特当选为总统,社会党人西伦凯维兹(Józef Cyrankiewicz)任政府总理,波兰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西方的流亡政府基本被排斥在权利中心之外。1948年12月,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合并,成立了波兰统一工人党(Polska Zjednoczona Partia Robotnicza, PZPR)。贝鲁特任总书记。人民政府把大中工业、交通运输、银行收归国有,实行了土地改革,动员人民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1947~1949),国家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有了改善,1949年10月7日,波兰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1950年起,波兰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六年计划(1950~1955)。

1952年,波兰改国号为波兰人民共和国(Polska Rzeczpospolita Ludowa,PRL),并通过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萨瓦茨基(Aleksander Zawadzki)当选国务委员会主席,贝鲁特被任命为部长会议主席。1956年 3月,贝鲁特病逝于莫斯科,奥哈布(Edward Ochab)继任第一书记。

但波兰的社会结构、政治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说明在波兰建立社会主义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但以贝鲁特为首的波兰政府的教条主义者还是全盘接受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依据苏联模式,波兰制定了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按“重—轻—农”的顺序进行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结果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片面发展,农业长期落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加上波兰人内心深处的反俄叛逆心理,宗教、自由主义的传统和波党执政的失误、官僚腐败现象盛行等等综合因素,使得社会主义在波兰的执行显得异常艰难,导致波兰成为二战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不安定的国家。

1956年,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ев)的“非斯大林化”,给整个社会主义东方阵营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兰就在当时发生了著名的波兹南事件。当年6月,波兰西部工业城市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厂的工人,在要求增加工资、减少税收的经济要求被当局拒绝后,于是在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市爆发了十万人的示威活动。后来演变成警察和工人的枪战。坦克和保安部队也参加了对工人的镇压。据统计,仅一天的冲突骚乱,就有54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另有300多人被捕。为了平息业已非常严峻的局势,当局采取了妥协了立场。6月30日,当局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原机械工业部部长被降职;向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征收的税款将分期还给该厂工人;为事件中的受难者举行安葬仪式等,骚动遂平息下去。

1956年8月4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决定撤销1949年11月对原波共领导哥穆尔卡(Władysław Gomułka)等人的批判和谴责,并将其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同年10月19日,哥穆尔卡当选为中央委员。在苏波两党会谈中,哥穆尔卡反对苏联对波兰内政的干涉和压力,坚持走“波兰自己的道路”。10月21日,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同年10月举行的党的二届八中全会上哥穆尔卡当选为第一书记,1956~1960年的五年计划,把发展消费品生产和农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任务。会议对以前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批评,提出克服“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加强法制和政治生活民主化”,发展经济,“更快地改善人民生活”的新方针。但由于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无法根本克服,在以后的两个五年计划(1961~1970)期间,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

1970年12月,波兰又一次面临危机。格但斯克(原但泽市)等沿海城市的工人、学生、市民抗议政府提高食品和日用品的价格,举行罢工,并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社会骚动,后来发展成流血冲突。在12月20日举行的五届七中全会上,解除哥穆尔卡第一书记职务,由盖莱克(Edward Gierek)继任党的第一书记。西伦凯维兹改任国务委员会主席,由雅罗谢维奇任部长会议主席。

70年代,是波兰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盖莱克政府踌躇满志地推行闻名于世“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所谓“三高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大上建设项目,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波兰一派欣欣向荣。然而,欲速不达,在表面繁荣的背后,70年代末,政府各种补贴达到财政预算的40%,外债高达260亿美元。进入80年代,政府不得不采取冻结工资和部分商品提价的措施以避免危机,长期习惯于计划价格的波兰人毫无心理准备。当政府在1980年7月宣布“议价商店”肉类价格提高40-60%的时候,群众的不满引发了全国性的罢工。

同年9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八届六中全会解除盖莱克第一书记的职务,由卡尼亚(Stanislaw Kania)继任。10月,一个在当时声名显赫的工会组织,也是东欧第一个独立的工会组织——团结工会(Solidarność)出现了,瓦文萨(Lech Wałęsa)当选为当时团结工会的领导人。团结工会领导的罢工运动最初采取和平方式,并承认社会主义是波兰的政治基础,承认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和与苏联结盟。1981年在格但斯克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全国委员会取代全国协商委员会,通过新的政治纲领,要求在波兰实行多元化,建立“自治共和国”。称团结工会是波兰改革的主力,工会纲领中未提到社会主义及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在罢工运动中,工会提出要有自己的报刊、有自由出版权,要“自下而上夺权”。工会与政府分庭抗礼。

1981年统一工人党的九届四中全会上,卡尼亚辞职,雅鲁泽尔斯基(Wojciech Jaruzelski)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1981年12月13日波兰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团结工会被取缔,瓦文萨等工会领导人被拘禁,部分工会骨干转入地下活动。工会内部分成两派,以瓦文萨为首的缓和派主张避免同政府发生正面冲突,提倡协商对话;激进派则主张通过暴力推翻政府。随之社会上也发生重大分化,原支持团结工会的人转向支持政府。1982年2月议会通过新的工会法,要求重建新的工会。1982年2月议会通过新的工会法,要求重建新的工会,1983年7月战时状态结束。1984年波兰宣布大赦,而瓦文萨等人则努力为使团结工会合法化而斗争。波兰局势进入了短暂的稳定期。
第三共和国时期(1989至今)
从1986年开始,由于苏联的戈尔巴乔夫(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的内外政策开始采用向右转的“新思维”,并给东欧国家松绑,苏联和东欧的局势开始动荡。1988年波兰政府的价格改革引起群众不满。1989年2至4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等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Rozmowy Okrągłego Stołu),经讨论,统一工人党同意团结工会合法。6月波兰举行全国大选,团结工会获99%的参议院席位。9月12日团结工会的马佐维耶茨基(Tadeusz Mazowiecki)组成以团结工会为主导,包括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的联合政府。原统一工人党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出任首任总统,任期6年。同年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决定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红底戴王冠的白鹰恢复为波兰的国徽。史称波兰第三共和国。波兰正式走上了政治上奉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经济上实行以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不久,雅鲁泽尔斯基辞去波兰统一工人党总书记职务,瓦文萨及支持者宣称圆桌会议协议已经过时,要求总统辞职,举行新总统和议会大选。1990年1月27日,波兰的统一工人党召开十一大,宣布党停止活动,一个执政45年,曾拥有近300万党员的大党就这样解散了。1990年瓦文萨提出竞选总统,遭马佐维耶茨基的政府派反对。团结工会内部分裂为支持瓦文萨的中间派协议会和支持马佐维耶茨基的公民运动民主行动会。

1990年11月举行大选,瓦文萨在第二轮投票中当选总统。他提出“建设自由、民主、富裕的新共和国”,经济上发展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取消对土地自由买卖的限制和对外政策强调向整个欧洲和世界开放等。

从此,波兰实现了政权的更迭和政治制度的改变,并开始向西方靠拢。1995年,瓦文萨在总统竞选时输给克瓦希涅夫斯基。在经济上,波兰的转轨带来了阵痛。但波兰依然成为东欧国家中经济转轨最成功的几个国家之一,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增长。1999年,波兰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04年,波兰和其他10个欧洲国家一道加入了欧洲联盟。
参考资料:网络

阅读全文

与pia外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