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防范外汇业务风险
外汇风险防范是指企业针对外汇市场汇率可能出现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决策,以减少或消除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在防范外汇风险的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较为理想,以及将风险降低到何种程度,涉及一个原则问题。
1.最低成本原则。采用任何一种方法规避外汇风险,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所以在众多方法中,就有一个具体选择哪种方法的成本比较问题。如果遭受外汇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小于采用防范方法所花费的成本,那么采用该种方法就没有必要。比如,企业为了回避远期支付而可能产生外币汇率升值的风险,往往会采用按即期汇率购入外币的方法。衡量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就要分析远期支付产生外币升值的风险程度是否大于企业用本币购买即期外币的到期利息损失。如果企业的本币资金来自贷款,就要与到期的贷款利息相比较来确定这一避险方法的取舍。
2.回避为主原则。企业进行汇率变动预测,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利用风险进行投机活动,而在于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根据这一原则,企业在选择各种方法时,应本着保守的原则,不能把企业的理财活动变成一次赌注,为赚取较大的收益而采取激进的冒险措施。
3.预测先导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地回避外汇风险必须建立在对汇率变动走势的科学预测基础上。这就要求在选择具体操作方法时,坚持理论与实际、定量与定性、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的办法对汇率波动的趋势进行外推预测,以确保实施方法的准确有效性。(源:通-汇-国-际)
⑵ 外汇避险,请懂这个的给我说说啊!!
外汇避险就是针对和外汇有关的企业和个人,如何避免汇率的波动造成损失。
举个简单的例子:
2008年7月份时一个国内的外贸公司和一个欧洲公司签订了一个1000万欧元的贸易合同,但是到要到2008年10月才付款,当时1欧元可以换10.9元人民币,也就是预计应该得到10900万人民币收入,结果到了10月份时付款时由于金融危机1欧元跌到只能兑换8.63元人民币了,这个国内的外贸公司虽然还收到了1000万欧元,但是换回人民币后只能兑换8630万人民币了,这样就由于汇率变动白白损失了2270万元人民的损失!
这就是不懂外汇避险带来的损失,是非常惊人的
⑶ 企业外汇避险需求
外汇风险一般分为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和国家风险。而内外汇交易风险涉及容的业务范围广泛,是企业应对比较频繁的风险,也是涉外业务的企业主要防范的对象。它是指企业未了的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后,进行外汇交割清算时所出现的风险。这些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前已经发生,但在汇率变动后才清算。也就是说,企业在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导致收入或支出发生变动的风险。尽管外汇交易风险对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但其应对风险的意识、能力大不相同。不恰当的避险措施,进一步扩大了风险系数。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丰厚的收益背后,隐藏着潜在的风险。
⑷ 规避外汇风险的方法有哪些
1.最低成本原则。采用任何一种方法规避外汇风险,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所内以在众多方法中,就有一个具容体选择哪种方法的成本比较问题。如果遭受外汇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小于采用防范方法所花费的成本,那么采用该种方法就没有必要。比如,企业为了回避远期支付而可能产生外币汇率升值的风险,往往会采用按即期汇率购入外币的方法。衡量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就要分析远期支付产生外币升值的风险程度是否大于企业用本币购买即期外币的到期利息损失。如果企业的本币资金来自贷款,就要与到期的贷款利息相比较来确定这一避险方法的取舍。
2.回避为主原则。企业进行汇率变动预测,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利用风险进行投机活动,而在于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根据这一原则,企业在选择各种方法时,应本着保守的原则,不能把企业的理财活动变成一次赌注,为赚取较大的收益而采取激进的冒险措施。
3.预测先导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地回避外汇风险必须建立在对汇率变动走势的科学预测基础上。这就要求在选择具体操作方法时,坚持理论与实际、定量与定性、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的办法对汇率波动的趋势进行外推预测,以确保实施方法的准确有效性。
望采纳
⑸ 助力企业汇率避险外汇局该如何做
助力企业汇率避险外汇局为践行金融为民,回应企业需求,外汇局广东省分局以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做实、做细、做深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着力解决企业汇率套期保值问题,多方面支持企业更好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助力企业汇率避险外汇局
是制定科学有效的套保策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敞口,并结合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套期保值策略。在套期保值比例方面,初期可设定简单易行的“固定保值”策略,有了一定经验后,可以选择“动态保值”,即设置一定的套期保值比例区间。在产品选择方面,遵循简单适用原则,选择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和套期保值需求相一致的远期、掉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
二、选择灵活适用的交易方法
企业既可以选用“静态对冲”,即企业进出口业务采用订单制,订单约定了各个时间点交付的金额及报价,在明确订单后,使用衍生品对各个期限进行锁定;也可以选用“滚动对冲”,即企业外汇敞口是较长期限且金额较固定,如长期外币负债,可根据不同期限掉期产品的流动性、货币之间利率差的变化趋势,选择合适的锁定期限,不断滚动锁定;还可以选用“分层滚动”,即企业销售是直接面对境外零售终端或用户,未来的销售数据难以预测,可不同期限分配不同比例,预测准确性较高的期限可相应提高套期保值比例。
综上所述,近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会议室,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与广州近30家银行的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探讨如何完善服务,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更好地满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需求。
⑹ 简述外汇避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在经济下行压复力加大和制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背景下,通过合理地运用外汇避险工具,有效地规避外汇风险对于金融机构和涉外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外汇避险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企业主动避险意识不强、采用传统方式避险、外汇避险产品门槛高、衍生品使用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从制度建设、风险防范、产品创新以及政策传导等角度加强探索和研究.
⑺ 进出口企业应如何规避外汇风险
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对策:
由于进出口企业从合同签定到最终结算有一定期限,由于结算货币汇率变动而承受外汇风险,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可采取一定方法措施降低风险。进出口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部管理方法:
①做好计价货币的选择进出口贸易计价货币有两种:一种硬币,汇率稳定,有上浮趋势货币;另一种软币,汇率不稳定,有下浮趋势货币。选取计价货币一般原则:出口贸易选择硬币或有上浮趋势货币,进口选择软币,或有下浮趋势货币,可减缓可能发生汇率波动引起的损失。
②提前收付(leading),拖延收付(laging)法。根据有关货币汇率变动更改收付日期防范风险。提前或拖延一般原则:预计计价货币上浮,进口时进口商应在货币升值前购汇,提前付汇;出口时,出口商应考虑推迟交货,延迟收款。如果汇率下降,进口商应推迟订货,或延期付款,出口商应尽早订货,提早收汇。
③平衡法(Matching)。在同时期,尽可能创造一个与受险货币进额同、期限同,资金反向流动的合同规避风险。
④多种货币组合法(Portfolio approach)。也称一篮子货币计价法,在进出口合同中使用两种以上货币计价法消除风险。当进口或出口时,一种货币发生升值或贬值,不会有很大外汇风险,若计价货币中几种上升,几种下降,则上升货币收益弥补下降货币损失,而将风险分散。
2.外部管理法。
主要通过外部金融市场对外汇借贷,买卖方法规避风险。通过外部金融市场规避风险,主要采用一些金融工具避险,如可通过买卖外汇期货,期权合约降低风险。目前,随着我国汇率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灵活性越来越高,一些大外资企业,外贸企业管理外汇风险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银行开始逐步推出一些金融期货,期权产品,帮助企业规避外汇风险。
远期外汇交易。企业进行远期买卖货物的同时,与银行签订出卖或购买远期外汇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的的一种避险方法。
⑻ 如何利用外汇交易避险
这问题有些大,不过具体给你举个例子就容易明白了。
比如你在中国国内做企业,版企业是以人民币记账的权。但你和一家美国公司签了一笔合同,以100万美元销售了一批货物,三个月以后交货并付款。假如当前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6.38,那么就意味着这笔合同将为你带来638万元的销售收入。
但这时候你面临一个汇率风险,假如人民币升值,三个月后美元兑人民币变为6.28,那么这100万美元就只能换到628万元,你家公司将损失10万元。
为了规避这个风险,你可以在美元人民币外汇上做空单。这样一旦人民币升值带来销售收入的损失,可以在外汇空单上得到相应的补偿,从而实现避险目的。
⑼ 1,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有哪些
(一)交易风险的管理
交易风险是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后,进行外汇交割清算时出现的风险。这些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前已发生,但在汇率变动后才清算。
交易风险的管理办法主要有:
1.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灵活使用软、硬币。外汇风险的大小与外币币种密切相关,交易中收付货币币种不同,所承受的外汇风险不同。在外汇收支中,原则上应争取使用硬货币收汇,用软货币付汇。
2.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货币保值方式主要有黄金保值、硬货币保值、“一篮子”货币保值等,目前合同中大都采用硬货币保值条款。
3.调价保值
调价保值包括加价保值和压价保值等。在国际贸易中出口收硬币,进口付软币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在某些场合出口不得不收取软币,而进口被迫用硬币。此时可采用调价避险法,即出口加价和进口压价。
4.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收付时间。在国际外汇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提前或推迟收、付款,对经济主体来说会产生不同的效益。
5.借款-即期交易-投资法(BSI)。BSI既可用来防止应收外汇账款风险,又可用来防止应付外汇账款的风险,是一种可以完全消除外汇风险的办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如果企业有应收的外币债款时,为了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先向银行借入与应收外币等值的外币,这样就可以消除时间风险,然后将外币即期交易成人民币,这样就可以消除价值风险,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用投资收益来平衡借款利息和其他费用。应收外币到账时,以外汇归还给银行。
6.提前收付-即期交易-投资法(LSI)。LSI的基本原理与BSI法基本相同,只是第一步从银行贷款改为提前支付。
7.福费廷业务。是无追索权出口票据贴现业务,是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
8.配对法。是指创造一个与存在风险相同货币、相同金额、相同期限、方向相反的反方向资金流动,以抵消货币风险的方法。例如第一部分提到的交易风险案例,企业为了避免6个月后美元贬值的损失,可以安排6个月后进口一批原材料,价值200万美元。
9.金融法。是指利用一定的外汇交易方式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
(1)即期合同法。
指具有近期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外汇银行签订出卖或购买外汇的即期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即期交易防范外汇风险需要实现资金的反向流动。企业若在近期预定时间有出口收汇,就应卖出手中相应的外汇头寸;企业若在近期预定的时间有进口付汇,则应买入相应的即期外汇。
(2)远期合同法。
指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银行签订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的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出口商在签订贸易合同后,按当时的远期汇率预先卖出合同金额和币别的远期,在收到货款时再按原订汇率进行交割。进口商则预先买进所需外汇的远期,到付货款时按原定汇率进行交割。该法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两种货币的风险冲销,能同时消除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
(3)期货交易合同法。
指具有远期外汇债务或债券的公司,委托银行或经纪人购买或出售相应的外汇期货,借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有:①“多头套期保值”;②“空头套期保值”。
(4)期权合同法。
期权合同法可以根据市场汇率变动作任何选择,即既可履约,也可不履约。最多损失期权费。进出口商利用期权合同法的具体做法是:①进口商应买进看涨期权;②出口商应买进看跌期权。
(5)掉期合同法。
指具有远期的债务或债权的公司,在与银行签订卖出或买进即期外汇的同时,再买进或卖出相应的远期外汇,以防范风险的一种方法。掉期交易中两笔外汇买卖币种、金额相同,买卖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这种交易常见于短期投资或短期借贷业务外汇风险的防范上。
(6)利率互换。
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不同期限的利率互换,另一种是不同计息方式(一般是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互换。通过互换降低筹资成本,减少风险。
(二)折算风险的管理
消除折算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为以母公司货币计价消除折算风险和以子公司当地货币计价消除交易风险。对于折算风险一般采用资产和负债配比的方法进行控制。
(三)经济风险的管理
经济风险涉及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对经济风险的管理要求决策层直接。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多元化经营国际贸易业务,在国际市场中,商品的分散销售和生产原料进口多渠道,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基本策略。它可以在汇率波动时,使不同市场上的商品价格的差异带来的风险相互抵消。
2.财务多样化,是指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实现筹资多样化和投资多样化。
⑽ 什么是贸易性汇率风险
贸易性汇率风险又称交易结算风险
交易结算风险是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所产生的风险。交易结算风险的主要表现是:①以即期或延期付款为支付条件的商品或劳务的进出口,在装运货物或提供劳务后货款或劳务费用尚未收支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化所发生的风险;②以外币计价的国际信贷活动,在债权债务尚未清偿前所存在的风险;③待交割的远期外汇合同的一方,在该合同到期时,由于外汇汇率变化,交易的一方可能要拿出更多或较少货币去换取另一例3-2
我国内某公司向国外出口一批设备,以美元计价,货价100万美元,签订合同时,1美元=8.50元人民币,但3个月后结算时,1美元=8.30元人民币,则该公司在结算时就损失了人民币20万元。交易结算风险是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非贸易业务的结算和支付的一般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伴随着商品的交易或劳务的提供而发生,它不是因外汇的买或卖而发生,而是在以外汇约定交易时发生。换言之,外汇交易结算风险从签订交易合同,并确定以外币计价的交易金额时发生,到实际结算交割时结束。其受险部分即是合同确定的、以外币计价的交易金额。
1.出口交易结算风险
以外币计价支付的出口交易所承担的外汇风险依其货款的结算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出口交易的外汇风险,从交易合同签订时发生,到货款最终结算时消失。因此,从签订合同到装船再到货款结算的间隔时间越长,风险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相反,风险持续的时间则越短。(1)即期付款方式下,合同签订时产生的外汇风险,其受险部分为合同金额的全部,到结汇时风险消失。由于从签订合同到结汇的时间间隔很短,一般情况下结算日汇率与交易发生日汇率相差无几,故汇兑损失为零。
(2)远期付款方式下,由于从签订合同到结汇的时间间隔较长,汇率变动的可能性较大。假定实际结汇时的外汇汇率下降,则该笔出口业务将发生汇兑损失。
(3)分期付款方式下,出口商的出口外币金额的受险部分由签约时的100万美元,随着分期付款的逐笔入账而不断减少,到最后一笔账款收回时,其受险部分变为零。但因分期付款的风险持续时间较长,随着外汇汇率的变化,各部分货款的汇兑损益会有所不同。假定外汇汇率呈不断下跌之势,则各分期支付的外币款项所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汇兑损失不断增加。
2.进口交易结算风险
进口交易结算风险的情况与出口交易结算风险的分析原理相同。企业从事以外币计价支付的进口业务时,从签订交易合同开始到货款完全结算之前也要承担外汇风险,但进口业务的外汇风险和汇率变动及汇兑损益之间的关系却与出口完全相反。出口的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于未来结算日外汇汇率的下跌,而进口的外汇风险则主要来自于未来结算日外汇汇率的上升。对出口贸易来讲,未来结算日的外汇汇率下跌,将使出口商的预期收益下降,甚至有可能出现出口亏损的情况(当汇兑损失大于出口预期收益时);对进口贸易而言,未来结算日的外汇汇率上升,将使进口商支付更多的本币(与签约时的汇率相比)购买进口用汇,从而提高了进口成本。
但以上的分析也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企业同时从事进出口贸易,且安排得当,使得在同一天中的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的币种、金额正好相同,不考虑外汇银行买卖的手续费时,交易结算风险是否会消失?从道理上来说,交易结算风险会抵消,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现实的情形是,企业从事的进出口贸易业务,往往采用不同的外币计价支付,贸易金额和结算日期也各不相同。因此,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时所发生的外汇风险几乎分散于每一笔交易中,风险完全相抵的情况并不经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