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首次将人民币加入外汇储备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央行周二表示,已内将价值5亿欧容元(约合5.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从美元转换成人民币,这是该行首次将人民币加入其外汇储备。
欧洲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反映出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上升,以及中国作为欧元区最大贸易伙伴之一的重要性提高。
欧盟增加人民币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美元,它还有约3/4的美元资产,人民币国际化的环境下的表现,具有象征意义,努力提高彼此的贸易程度
2. 中国外汇储备的遇冷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公布了2012年度世界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排行榜。2012年度,中国央行未新增黄金储备。
在这个最新排行榜中,中国黄金储备维持在1054吨未变,排名世界各国央行的第5位,似乎排位还不低。然换一些更真实的视角——黄金储备占该国外汇储备的比例,则令人触目惊心。中国黄金占外储的比例仅为1.6%,其仅为全球央行平均水平11.6%的0.138;仅是现代金融业发源地欧洲平均水平的0.0257;是美国的近1/50。其比例在全球黄金储备前40名国家中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少的印尼为3.1%。
况且,中国黄金占外储1.6%的比例,主要靠黄金涨价而来——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1655亿美元,黄金为600吨;2011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31810亿美元,黄金为1054吨——即外汇储备增加了1822%,但黄金仅增加了75.6%,外储增幅是黄金量增幅的24.1倍。
外储当局对于黄金储备,还有石油、铜等大宗商品储备素来不积极。早在2005年7月,中国民间学者就建议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至3000-5000吨,才能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 2009年3月,通过百位经济学家调研,其中75.7%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该增加黄金储备;71.4%的经济学家反对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曾任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的夏斌先生也多次呼吁增加黄金储备。
然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货币、金融和经济专家达成越来越广泛的共识,越来越强烈呼吁增加黄金储备时;在国际金价从2005年的7月的每盎司429美元涨到2011年9月的1920美元,充分证明了黄金的保值能力时;在美联储两度量化宽松对美元直接注水,美国基础货币发行急速攀升,在欧元区债务危机越演越烈的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当局不断增加美元和欧元债券资产,冷遇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资产,实在令人费解。
时至今日,美国已连续两轮实施量化宽松,在没有国债担保的情况下直接印刷钞票(购买国债),已经打破了信用纸币的最后底线;2011年8月,美国国债114年来遭遇首次降级;2012年春,美国国债与GDP的比例已经超过100%,进入高风险区;美国国会预算委员会(CBO)测算美国2020年国债总额将达到25万亿美元,仅付息就要求GDP增速达4%——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即美国根本无法对美元还本付息;欧元区债务危机越演越烈,在爱尔兰和希腊已经国债违约,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在全球投资者越来越多买入黄金以规避纸币风险的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操作对于黄金依然冷漠排斥。
3. 国际储备货币有哪些
1、国际储备货币,是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的货专币资金。是政府属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能随时动用的对外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黄金支付或干预外汇市场的一部分国际清偿能力。
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会员国规定的统计标准,一国的国际储备货币构成有:①政府持有的货币性黄金储备;②政府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该国尚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
3、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资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属于政府所有并可自由支配使用;二是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即这些资产是国际通用的,并且政府随时可以用于国际支付或干预外汇市场。
应答时间:2020-10-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4. 目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有哪些
外汇储备又叫外汇存底,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内换货币。
并非容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
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家外汇储备。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各国外汇储备除了美元、欧元、日元外,还有英镑、瑞士法郎等,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
我国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等。
5. 巴克莱:外汇储备经理会推涨欧元吗
今日实吋汇率:1欧元=7.6725人民币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6. 中国的外汇储备有欧元吗
现复在中国的外汇储备绝大多数是制美元,而中国外汇管理局只要保障外汇的流通及合理增值就可以,所以一般购买美元国债(包括其他主权国家的美元国债)即可。如果大量购买欧元国债的话,就需要先把美元换成欧元,到时再把欧元换成美元,这样做有可能获得高收益,但同时也有可能毛造成亏损,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套汇获利。
7. 中国外汇储备为什么不买欧元国债
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绝大多数是美元,而中国外汇管理局只要保障外汇的流版通及合理增值就权可以,所以一般购买美元国债(包括其他主权国家的美元国债)即可。如果大量购买欧元国债的话,就需要先把美元换成欧元,到时再把欧元换成美元,这样做有可能获得高收益,但同时也有可能毛造成亏损,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套汇获利。
8. 欧元的诞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欧元推动中欧经贸发展
1999年,欧盟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中国的第3大贸易夥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4大进出口国。欧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和设备供应商。
前文说过,实现统一货币后,欧盟区内的汇率风险将减少乃至消失,交易费用也将随之降低,这为欧盟扩大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创造了条件。据欧洲统计局的资料,2000年欧中双边贸易为955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新货币的信用,欧洲中央银行必定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欧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这其实也正是《马约》赋予欧洲央行的首要使命。欧元的坚挺自然会增加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有利于扩大中国对欧盟国家的出口。此外,就欧盟各成员国政府而言,实现货币统一后,他们可减少为防范货币投机和金融危机而要留存的外汇储备,用节省的这笔资金扩大国内外投资;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货币统一直接意味着投资汇率风险的减少,这有利于调动他们对外投资的积极性,而且欧元的稳定与坚挺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将目光转向能源、交通和通信等长线基础设施产业,这些又恰恰是我国实施开发西部战略所急需的项目。稳定而坚挺的欧元同样会吸引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到欧洲投资,如购买欧元债券等。
3.2 欧元促进中国外汇储备结构调整
笔者以为,欧元对中国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莫过于促使我国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使之更趋合理和安全。
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已超过2400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始终占绝对优势。这种相对单一的外汇储备结构显然不够合理,也欠安全。一旦美元汇率波动很大,甚至贬值,我们的外汇储备将面临冲击,招致严重损失。欧元的出现为我国实施储备资产多元化提供了良机,创造了条件,其实也是势在必行。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元的国际垄断地位,如今欧元打破了它的一统天下,并有能力与之抗衡,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主要国际货币。于此情形,及时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结构,适量增持欧元,降低对美元的倚重实在是一个务实且有远见的战略抉择。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利用欧元优势,逐步调整我国的汇率政策,改变那种人民币与美元事实上挂钩的浮动汇率制度。人们不应忘记,1998年的那场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诸国,其中的一个严重教训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都固守美元的固定汇率,导致本国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被索罗斯等国际大炒家乘虚而入。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