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9、美国某公司3个月后将有一笔5000万日元的应付账款。为防止汇率风险,该公司以3%的费率向银行交纳保险费
所以说为什么美国这个公 司要买保险的,一般来说日币相对美金都是在升值的,也就是说内汇款到期的时候转化成美容金应该都能拿到比预期多的美金,其实没有必要买保险。
那么保险的作用在于如果三个月后日元降为$1=JP¥160,那么美国公 司在面 临美金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因为事 前支付了保险费用,所以可以要求银 行补偿其损失,补偿金额参照$1=JP¥130来计算。
但是当汇率为$1=JP¥100的时候,美国公 司没有损失,不需要像银 行保险提出补偿要求,那么只要不提交申请就行了,实际跟日本公 司的交易把拿到的日币转化成美金自己手里的钱多了, 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也就谈不到申请风险补偿了。
这种事儿就跟买保险一样,比如买了车险,但是如果有小的事 故,业主自己不想像保险公 司报告以免日后保险涨妷价等情况,可以自己付 款。保险公 司只是在收到被担保人提交的报告 后才开始进入办事程序,按照保险合约规定进行赔偿。
希望对你有帮助。
1、在影响海外基金投资收益的一系列风险因素中:
(1)商品劳务进口和出口交专易中的风险。属
(2)资本输入和输出的风险。
(3)外汇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头寸的风险,汇率风险是其中之一,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汇率风险(Exchange Risk),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汇率风险可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会计风险)。功能货币指经济主体与经营活动中流转使用的各种货币。记账货币指在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使用的报告货币,当这种货币对美元贬值时。如果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是以国外货币计价的。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指经济主体对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处理中,将功能货币转换成记账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帐面损失的可能性、经济风险(经营风险)。
交易汇率风险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投资者将获得相对于该种货币汇率稳定或是升值时更低的回报。
通常是本国货币,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交易风险主要发生在以下几种场合
❸ 美国留学: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我们知道要去美国留学,最好有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不仅要有资金准备,同时需要语言、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家庭成员的心理准备。申请签证前,银行可以为您出具存款证明,为签证申请助您一臂之力;获得签证后,银行还可以针对购汇、携带外汇和汇款等方面出谋划策。
一、第一次出国带多少钱合适
1.出于携带外币现金出境安全考虑,建议出境时携带1500~3000等值美元外币现金,可以应付路途必须的费用即可。
2.生活费
如果想多带点钱作为生活费,那怎么办呢?通过银行卡境外取现会产生高额手续费,取现金额也有限制,建议您使用旅行支票。生活费的金额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当地的房屋租金、伙食费、交通费、通讯费等)来确定。
旅行支票:携带方便,是一种用于留学、旅游和商务出国的常用支付工具,比现金更安全,既可以在境外银行兑换现金,也可以在酒店、商场、餐厅等消费场所直接使用,一旦丢失,还可以立即挂失,并在当地获得补发的旅行支票。
3.学费
据介绍:一般根据国外大学的要求和相应国家的签证政策来规划学费的支付。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在学校通过刷卡的方式缴纳学费,有可能会有额外的手续费,最好是通过境外汇款直接汇入学校指定账户。
二、银行汇款方式大比拼
境外电汇:1~3个工作日可以到账,收费低廉,需要境外有账户
西联汇款:全球快速汇款,10分钟到账,不需要在境外开户,美元现钞也可以直接汇款
环球汇票:携带方便,全球通用,但只能在出票银行挂失
旅行支票: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可在境外挂失和当地补发
三、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1.不要盲目结汇
人民币近期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波幅扩大将加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如果客户持有美元,即使短期内不需要美元,也不要急于结汇。目前美国经济形势较不明朗,但欧洲经济情况更为糟糕,从5月份的情况看,美元仍相当强势。
2.购汇换汇分批购汇,提前关注,选好最佳时机
以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大,人民币兑美元处于单边升值状态,一般是随用随买,现在波动幅度逐渐加大,当天选择哪个时点换汇变得更重要。
例如:客户购汇1万美元,一周之内选择不同时间购汇可能产生好几百元人民币的汇差。所以,建议分批购汇,光大银行客户可借助网上结售汇业务,适时跟踪外汇牌价,这样更易捕捉到合适的价位结售汇。
❹ 中国大量购入美国国债的利弊(全面分析)
近年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也未减持。这和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结构、去杠杆化、人民币国际化、中美关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国国债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抑制了美国大量印制美元,但却带来很多风险,包括美元贬值风险、国债缩水风险、债务偿还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货币政策风险。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现状
(一)持有量暴增
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此后中国逐渐开始购买美国国债。从1972年到1999年底,由于缺少外汇,不熟悉美国金融市场等原因,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额较少,而且基本上没有形成较大的持有量。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大量持有是在2000年以后,2000年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仅仅600亿美元,但是从2001年开始这个数额开始了迅猛增长,到2009年5月已经达到了8015亿美元。
(二)金融危机后加速持有美国国债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不仅没有减持美国国债,反而加速持有美国国债。2008年9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43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债权国。2009年5月中国又增持了380亿美元美国国债,总量达到8015亿美元。从2007年底到2008年底的单年增加持有量达2498亿美元,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单年增持纪录。2009年1月和2月中国外汇储备分别减少326亿美元和14亿美元,但是中国在这两个月分别增持了122亿和4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三)逐步调整美国国债持有结构
目前中国依然在持续购买美国长期国债,但净增持规模在2008年的第4季度明显下降。2008年第2季度至第4季度,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分别为242亿、361亿、42亿美元;增持美国短期国债分别为-110亿、470亿、1050亿美元。2009年5月,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40.3亿美元,增持短期国债339.7亿美元,这表明中国5月所购入国债以短期国债为主。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原因剖析
(一)资金来源—改革开放外汇储备迅猛增加
将我国长期以来的外汇储备情况和美国国债持有量结合起来分析可知,中国外汇储备越多,持有的美国国债越多,即中国使用外汇储备的重要途径是购买美国国债。2001-2008年,中国每年稳定的有40%左右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所以长期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和持有美国国债量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导致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快速增长,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就会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
(二)购买对象—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金融危机导致美元的强势地位陷入危机。但是欧元、英镑、日元的表现却更弱,所以这些货币目前还都不能替代美元的国际地位。在全球都面临金融危机时,中国意识到美国国债是相对保险的投资产品。美国国债容量大、需求强劲、交易活跃、流动性强、收益较高,如果减持美元资产,来增持其他币种资产,也只能导致外汇储备市场价值出现较大账面损失。
(三)储备结构—不能大部分购买黄金、石油等
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不仅含有外商来华投资的款项和中国所欠的外债,还包含国际游资和贸易顺差。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不全是国内企业出口所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跨国企业。2001-2006年,超过50万家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出口总额已连续5年占据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外汇储备就必须满足外商和内商的经常性兑换需求。所以中国不能将大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黄金、石油和矿产等实物。
(四)去杠杆化—大量资本重新流入美国
金融危机下,去杠杆化已经成为一个热词,现在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都已启动去杠杆化进程,引起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回美国。另外,由于美国国债仍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所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入美国投资于美国国债。这一方面会引起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会引起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因此增持美国国债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五)结售汇制—政府控制跨境资本流动
强制结售汇条件下,企业必须把所得外汇卖给指定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在外汇市场上将超过头寸限额的外汇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取得外汇的同时,要增加相应数量的本币发行。可以说,外汇是央行通过增加货币发行从企业和个人手中取得的,因而外汇储备成为央行的资产。这就满足了政府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控制,政府手中集中的过多的外汇储备不得不投向海外市场,美国国债是相对合适的投资产品,因此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
(六)其他目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仍然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现阶段的国际信誉还是建立在庞大外汇储备和巨额美国国债持有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可以通过大量持有美元国债来维持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人民币国际化迈进一大步。
(七)中美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可以维持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可以维持美国超前消费。中国停止购买或者抛售美国国债,会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增和价格暴跌,从而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账面损失。一旦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美国就会印刷更多的美元进行救市,于是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中国就会进一步减持美国国债,如此下去中国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八)政治因素—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不仅有经济上不得已的原因,其中也涉及政治因素。历史表明,全球经济危机或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都会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次金融危机后,不论欧洲、中国还是日本,都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取代美国的角色。中美两国制度不同,近年中国迅速崛起,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挑战和威胁,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徘徊不定。这时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从旁协助美国救市,就占据了道德优势,中美两国之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关系,这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风险
(一)国债缩水风险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增发国债一直是美国政府的最主要融资方式。2007年美国国债的净发行额为5490亿美元,2008年上升至1.47万亿美元。一旦新增国债供给量超过其市场需求量,则新增国债的收益率将会显著上升,而存量国债市场价值缩水。
(二)美元贬值风险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增加了美国长期内通胀与美元贬值的风险。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迅猛增长。由于美联储的资本金并没有变动,所以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就意味着其在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旦美国经济有所回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高,流动性将加速转化为信贷与广义货币。这时美联储不能及时从货币市场抽回流动性,那么通胀将随之而来,美元就会贬值。
(三)债务偿还风险
近年来,美国一直依靠发行国债来弥补其巨大的融资缺口。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大规模救市的展开,美国的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白宫预算管理处预测2010财年美财政赤字1.26万亿美元,比之前预期提高870亿美元,占GDP的8.5%。美国的净资产在急剧下降,而债务数额却快速上升,由此可见美国已不具高额债务的偿还能力。
(四)本币汇率风险
中国M2/GDP的比例现在高居世界之最,说明央行投放的货币并没有转化为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么资金是在虚拟经济如资本市场内循环,要么说明货币的投放已超出实体经济的合理要求。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用更多的美元外汇增持美国国债,于是美联储就将这些货币投入到本国的货币市场增加本国的流动性,于是支撑起美国企业的融资和对外投资,这些企业会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这样大量的货币以外汇和投资的形式再次流入中国,按国内的换汇机制会引起人民币的再一次增发,长期看必然引起本币的贬值。
(五)货币政策风险
巨额美国国债的存在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形成障碍。对于大量的美国国债,需要以美元的价值投放相应的人民币数量,但是大量美国国债造成外汇的沉淀,短期内美元贬值的趋势必然给国内货币政策造成干扰。一旦美元贬值,前期投放的人民币过剩,国内流动性过剩,从而进一步诱发通胀。另外,对应大量美国国债的人民币增发要求央行必须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国内的流动性泛滥,但是提高利率会诱发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套利,使得央行紧缩措施收效并不明显。
❺ 29、美国某公司3个月后将有一笔5000万日元的应付账款。为防止汇率风险,该公司以3%的费率向银行交纳保险费
搜一下:29、美国某公司3个月后将有一笔5000万日元的应付账款。为防止汇率风险,该公司以3%的费率向银行交纳保险费
❻ 结合美国金融危机谈谈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提高机会成本
高额外汇储备使机会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资本的有效使用率。外汇储备是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的,如果不是用于储蓄而用于对外投资的话,可以用于进口或投资,那么收益率则要远远高于储蓄收益,这样就构成了外汇储蓄的机会成本。由此可以看出越多的外汇储备,就有更多的机会成本。
(二)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1994年初,我国实行了单一汇率制度,在对资本与金融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对经常项目实施强制的结售汇制度。该制度规定,除了允许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开设外汇现汇账户外,对中资企业实行强制结汇,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除少数非贸易非经营性收入外,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而外汇指定银行的结算周转头寸等都是有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实际情况核定的,也就是说,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外汇市场最大的买入者。近年来,我国连续贸易顺差,中国人民银行只能购买超额的外汇,这就造成了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大,加上货币乘数的作用,形成过分宽裕的货币供给,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人民银行对国内的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三)结构相对单一,增大了储备风险
目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当美元贬值或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我国外汇储备都会随之贬值,从而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资本迅速大规模地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波动也将十分激烈,因此汇率风险增大。另外,一国大量地持有另一国的货币资产,势必会带来一定的政治风险。假使中美关系恶化,我国很可能面临持有的美元资产被冻结的风险,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遭受重大损失。
参考论文:
http://www.gygov.gov.cn/gygov/1442575838544461824/20090410/182009.html
❼ 美国出口商下个月将有欧元收入,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他应该卖出欧元预期合约对吗,对不对呀,到底对不对
正确,下月收入欧元,所以担心欧元贬值,欧元贬值将导致收入的美元回减少,也就是要通过卖答空欧元来弥补损失。
卖出欧元远期,如果欧元贬值,则收到的欧元价值下降,但是在远期合约上获利。
满意请采纳,不懂可以追问。谢谢!
❽ 为什么说投美国债券的基金,可以对冲人民币的汇率风险谢谢
人民币复的汇率风险就是指人民制币贬值风险,所以你如果购买一定的美国债券基金,那么人民币即使贬值,你持有美国债券基金的美元相应能值更多人民币,这不就抵消掉了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吗?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的话,你就亏了,因为换的人民币要少了。
❾ 影响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因素有哪些
1、美联储政策
美联储,即美国联邦储备银行(Fed),美国中央银行,完全独立的制定货币政策。Fed主要政策指标包括:公开市场运做,贴现率(Discount Rate),联邦资金预期年化利率(Fed Funds rate)。
联邦资金预期年化利率:最为重要的预期年化利率指标,也是储蓄机构之间相互贷款的隔夜贷款预期年化利率。
贴现率:商业银行因储备金等紧急情况向Fed申请贷款,Fed收取的预期年化利率。
2、债券因素
影响美元汇率的债券因素有30年期国库券和10年期短期国库券。
长期债券和美元汇率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但是,一般会有如下的联系:因为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原因导致的债券价格下跌,即预期年化收益率上升,可能会使美元受压。
债券间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差异会影响到汇率。如果美元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高,汇推升美元汇率。
3、财政部因素
美国财政部负责发行政府债券,制订财政预算。财政部对货币政策没有发言权,但是其对美圆的评论可能会对美圆汇率产生较大影响。
4、股票指数
影响美元汇率的股票指数有三种,分别是: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500种指数以及纳斯达克指数。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对美元汇率影响最大。从20世纪90年代中以来,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美元汇率有着极大的正关联性(因为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资产的缘故)。
5、欧洲美元
影响美元汇率的欧洲美元有两种,分别是3月期欧洲美元存款和3月期欧洲美元期货合约。
欧洲美元是指存放于美国国外银行中的美元存款。这种存款预期年化利率的差别可以作为一个对评估外汇预期年化利率很有价值的基准。比如以USD/JPY为例,当欧洲美元和欧洲日元存款之间的正差越大,USD/JPY的汇价越有可能得到支撑。
3月期欧洲美圆期货合约和3月期欧洲日圆期货合约的息差是决定USD/JPY未来走势的基本变化。
6、其他因素
其他影响美元汇率的因素有交叉汇率、联邦资金预期年化利率期货合约以及美国的经济数据。
交叉盘的升跌会影响到美元汇率。联邦资金预期年化利率期货合约价值显示市场对联邦资金预期年化利率的期望值(和合约的到期日有关),是对联储政策的最直接的衡量。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中,最为重要的包括:劳动力报告(薪酬水平,失业率和平均小时收入),CPI(消费者价格指数),PPI,GDP,工业生产,房屋开工,房屋许可和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