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中国还在增持美国国债!!
美国国债的短期收益率在5%左右,而美国这15年来的平均CPI在2.5%左右。美国国债的公债部分的交易完全是市场行为。中国的买和卖都是中国人“趋利避害”的自主选择结果,但在客观上帮助了美国。同理,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来华开店办厂,也都是他们“趋利避害”的自主选择结果,但在客观上帮助了中国的建设。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有其客观结果的,有时候这个客观结果与主观愿望并不相符合。当然,购买美国国债也不能完全排除中国兼带有讨好美国的意思,或陪美国做一条绳子上蚂蚱的企图。同理,来华开店办厂的也不能完全排除他们抱有和平演变中国的目的。综上所述,第一,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地“被迫”增加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现行货币政策和外汇制度。要改变这个尴尬的局面,就必须根本性地修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外汇制度,上游阻挡,下游放水(至5000亿左右,个人观点),否则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负担会越来越重。第二,中国不断增购美国国债的行为,不是为了支援美国建设,更不是迫于美国的炮舰威逼,而主要是中国政府趋利避害的自由选择结果。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表征。长期以来,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通常主要是投资一些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特别是购买美国国债。 金融风暴后,中国大量购进美国国债,让西方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增强,摆出中国能救助国际经济的架势,美元坚挺才能“兼挺”危机中的中国经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才不至于大幅度“缩水”。 关键在于,如何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这一直是中国政府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重大课题。温总理强调,外汇必须用在国外,用在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希望用外汇来购买中国亟需的设备和技术”。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警告说,有关将外汇储备“直接转为财政投入”以及“直接分发给老百姓用于消费”的讨论,从经济学角度看都是错误的,因为其后果不是“货币危机”就是“人民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面对手中握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从服务于国内建设角度看,把外汇储备转变成增加的进口,从而满足国内建设的需要,显然成为今后合理使用外汇储备的最主要渠道。
当前,世界金融海啸重创了各国的实体经济,国际间贸易严重受挫。一些掌控限制“中国亟需设备和技术”的国家和组织,其“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开始趋于放松。毫无疑问,“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放松,为中国使用庞大外汇储备扩大进口提供了重要前提。温总理访欧时表示,中国将派遣大型采购团赴欧洲采购先进设备和技术。 支持企业收购海外资源是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的一种好方式。还有,进入潜力巨大的拉美和非洲市场,合理运用外汇储备实施技术援助和开发援助,无疑也是中国政府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的一个重要选项。对于中国扩内需、保增长,维护外汇储备安全等,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人民币升值利于海外购物。增加购买战略性资产,增加能源和资源储备,也是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率和收益的重要方面,这有利于外汇储备的保值和增值。可以保证我们的人民币不亏损。
Ⅱ 为什么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防止人民币升值
一、关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
原文来源:网络作者:中国“经济专家” 重新编排加注:红马大叔
中国的“经济专家”这样说:
现行的纸币发行制度,是由一国政府根据本国法律发行并强制流通的;出了本国的国界不能流通,别国政府也没有义务为其流通创造条件。
其他国家的国民或政府之所以愿意持有并储蓄别国货币,完全是因为购买该国的商品需要该国的货币。只有该国的经济发达,货币的使用用途多,别的国家才愿意拥有该国货币。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美元是国际经济的计价货币,也是外汇储备的主要手段。
我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是用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包括对外贸易)赚取的外汇购买的。我国用商品换回美元后,放在自己手中没有利息,要存在美国银行(欧元存在欧洲银行)才能有利息(也就是收益),否则这么大的一笔资金空置是巨大的浪费。
中国购买美国的国债收益率,要远远高于存款利息,也是我国国际收支大大顺超情况下的一种没有办法的选择。
美国的国债类似中国的国库券,有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期等不同的期限,在证券市场公开发售(不是想象中的向某个人借钱打个欠条那种方式),到期后美国政府有责任赎回。如果美国政府对到期的国债不付账,它的债券的信用的等级就会降低,以后就不会有人再买它的债券,等于自己堵路。
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在美国的债券市场开一个账户,就可以购买美国的国债了,就如同我们现在国内买股票一样方便。
当然,如果中美发生战争,美国就会把中国视为敌国,就会把中国的债权冻结,借机赖账不还。因此购买美国的国债首先要考虑政治安全性,(红马大叔的简单评注:所以,中国“精英”们一再强调:今日中国应当尽可能在“任何情况”下与美国保持“友好”,绝不能与美国进行抗争与战争,绝不能成为美国的“敌国”……);其次还要考虑经济安全性,是否有美国经济出问题而其债券便成废纸的可能。排除了这些风险,还要考虑其易变现性,其价值的保值与增值等一系列的问题。(红马大叔的简单评注:这就是说,中国千万别打算全部或大部分收回自己“存放”在美国的300吨黄金和上万亿美元,少量“减持”可以,大量“变现”不行;如果中国敢于“打算”把全部或大部分“美国国债”迅速变卖成现金,美国就会以各种借口把中国变成“敌国”,立即宣布“把中国债权冻结”……)
(中国政府和“经济专家”们)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与权衡,只有买美国的国债相对比较稳妥,我们庞大的外汇储备也只好放在这个不十分理想的投资场所了。
显而易见,如果美国国债价格下跌,我们的外汇要受损失,美国的美元贬值,我们的外汇同样要受损失。这也是有国际评论说美国绑架了中国经济的原因。(红马大叔的简单评注:这是“大实话”!——问题是在“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债价格下跌”的时候,中国应该如何“选择”应对方式?如果中国敢于“打算”把全部或大部分“美国国债”迅速变卖成现金,美国就会以各种借口把中国变成“敌国”,立即宣布“把中国债权冻结”;只有继续“增持”,帮助美国渡过“经济危机”,才能够与美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
可是我国的外汇顺差越来越大,外汇花得没有存得快。我们这么大的一笔资金,如果投资美国的其他财产,势必会对美国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美国政府会严加限制,同时这些财产的变现性也会比债券差很多。(红马大叔的简单评注:这又是“大实话”!——中国“经济专家”与“自称精英”们的嘴脸暴露无遗!)
通过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权衡,也只好忍个肚子疼,采用买美国国债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红马大叔的简单评注:这就是中国“经济专家”和“自称精英”们的“智力”与“聪明”!)
二、关于中国购买“两房债券”
原文来源:“互联网”与“飞扬——思考版”作者“网上混混儿”重新编排加注:红马大叔
“网上精英”:“ 中国3000多亿美金买两房债券确实值得商榷,但是两房绝对不会破产清算,因为除了中国日本等国家买了1万亿,两房最大的持有人是美国国内的各种基金主要是大型养老基金,差不多有5万亿美金,如果这些钱都没了,不说外国政府会怎么反应,美国人先自己造反了,5万亿美金相当于美国一年接近40%的GDP。你把美国人养老的钱都搞没了。还不说两房破产对美国房贷市场的影响,两房是美国60%的房贷的担保方。”
“双线—大鼠”:“ 现在2房宅已经是美国政府信用债了,没啥事。”
southrock(又名:南石)在2008-08-15 13:15这样说:“(购买“两房债券”)当然是爱国行为,这还需要怀疑吗?美国两房债券是美国最有信用的债券,买两房债券远比买其他债券更有利。至于当前出现的两房危机,对于美国的打击远远打于对中国的打击,而且美国政府已经出手救市。经济决策不是算卦,而只能根据信用评级来进行决策。——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某些人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时候,说毛主席发动某运动是带着如何如何伟大的动机,只是“他老人家万万没有想到……”。呵呵,既然他老人家都能够万万没有想到,我们就不能万万没有想到美国会出现这样的危机?如果美国两房真的垮了,中国损失的只是几千亿美元,而美国损失的,岂止是几万亿? ”
田单在2010-07-10 23:27说:“外汇储备是干不了其他事情的,要不以现金形式存在美国的银行里,要不就变为债券或股票,显然美国政府债券是平衡风险和回报率后最佳的投资。——央行接收了1美元的外汇,就已经在国内发行了和1美元相当的人民币了。如果国内的人想去外国花1美元,就要向央行交出相当于1美元的人民币。也就是说,这些钱不是政府的资产,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和全体中国企业以及全体在华外企交给央行暂时保管的钱。如果这些美元在银行里存着,不光利率低,而且美国的银行往往很不靠谱,碰上金融危机就能倒闭几百家,可靠性还不如美国政府债券呢。”
南石在2010-07-11 09:30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说外汇储备没用,中国一年进口1亿多吨石油,莫非是坑蒙拐骗来的?在那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年代里,中国不得不靠卖石油来换外汇,莫非某大叔就觉得爽了?呵呵,对经济一窍不通,偏偏喜欢谈论经济,还叫嚣什么“谁敢回答我的问题”。是没人敢回答——回答这种问题,是侮辱自己的智商啊。”(红马大叔的简单评注:“ ‘世上本无事,南石自扰之’! 红马大叔说: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年代为外资与外商提供种种‘优惠’,实际使用(引进的)外资仅为:6224.05亿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似乎仅2005年就从中国赚走了1000多亿美元的利润。但是,中国从开始购买美国国债,到2010年3月持有9000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加上中国购买3400亿美元“两房债券”被套死,再加上中国内地购买“美国股票”的“投资”,花了这么多美元,究竟每年为中国赚回了多少“利润”?”对于这个“问题”——中国的所谓“经济专家”与“自称精英”们从来就不敢回答!——“自称精英”的南石先生同样不敢回答!因为,在吞云吐雾状态中“反毛成瘾”和“哈美成癖”的“自称精英”们,由于“精英智力”极为有限,根本无力回答这样的“问题”,于是就只能用“精神爽利法”说一句:‘回答这种问题,是侮辱自己的智商啊。’”
yfycdm在2010-07-16 09:18--18:30</SPAN></SPAN>说:“老外拿着美元来中国花,或者中国企业的产品卖给老外挣了美元,中国的央行就要给他们人民币来把这些美元换过来,这才形成了外汇储备,央行拿着外汇储备去做做投资,这才有购买债券的事,而不是为了买债券去发行人民币——至于某马说的什么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储备贬值之类的傻话,希望乌有的朋友们不要再拿出来丢人现眼了。——那么你倒说说中国的外汇储备应该投到哪去?——难道在自家后院刨个坑埋起来就能保值增值了?——难道乌有们都觉得外国人个个是活雷锋?人家不挣钱干嘛要来投资呢?换了是你你肯吗?——缺钱的时候就想着人家口袋里的钞票,挣了钱就不肯分红了,这样的人果然是人间极品……”(红马大叔的简单评注:这就是“网上混混儿”的“精英妙论”:中国有了“外汇储备”,就应该去美国“投资”,否则,就只有“在自家后院刨个坑埋起来”,如此“聪明”的“一伙”,还成天主张“精英治国”……;你们能够“治国”吗?)
三、红马大叔转帖《证券时报》记者贾壮的一则“报道”与“评注”
《证券时报》记者贾壮报道: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就外汇管理政策热点问题答问时表示:最近房利美和房地美股票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外界担心中国外汇储备的“两房”投资会有损失。外汇局回应称,目前,美国政府拥有“两房”约80%的股份,是最大股东,此次“两房”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定退市,对“两房”的债券未造成负面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没有投资“两房”股票,“两房”的债券目前还本付息是正常的,价格稳定。(《证券时报》记者贾壮原注:外管局当时依据何种判断投资两房债券呢?对方以何种方式保证中国投资的安全呢?此外,2008年危机暴露的时候,俄罗斯及时抽出其中的投资,为什么中国无视风险继续持有呢?是单纯的投资判断还是黑幕重重的利益输送呢?这些投资细节难道不需要对全国人民有一个招待吗?两房股票退市反映两房目前的经营状况十分惨淡,外管局依据何种理论认为“对“两房”的债券未造成负面影响。”两房债券在美国交易市场的市场价格和流动性难道没有影响,试问一笔不能变现的投资其风险可控吗?作为中国人,我们只能恭喜外管局成了两房债的超级庄家了,一个不能出货的烂庄。)
外汇局认为,对于美元出现大幅贬值可能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的损失问题,应该全面分析。首先,要综合考虑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以及各种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外汇储备资产由多个币种构成。即使美元贬值,但欧元等其他货币可能升值,一定程度上会相互抵消。(《证券时报》记者贾壮原注:中国买美元,美元跌;买欧元,欧元危机,什么时候相互抵消了?)
(外汇局说:)其次,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只有在兑换为人民币时才发生实际损益。外汇储备主要以外币资产的形式存放,用于确保国家的对外清偿能力,包括支付进口、国际间的融资、债务偿付、维护币值乃至金融体系稳定等。除非发生战争或危机等特殊情况,否则人民银行不可能把外汇储备资产大规模转换为人民币形态,也就不会因为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导致外汇储备发生实际的损失。(《证券时报》记者贾壮原注:账面亏损不叫亏损?账面收益能叫收益吗?照这种说法,只要永远不兑换成人民币,就万事大吉了。这是典型的掩耳盗铃和鸵鸟政策。)
</p>(外汇局说:)再次,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实际购买力。外汇储备主要用于对外支付,因此外汇储备是否发生损失要看它的实际购买力是否下降。如果美国发生通货膨胀,那么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购买力就会受到影响,即同等数量的美元资产买到的实物量会减少。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外汇储备经营多年保持稳定收益,资产收益率高于美国通货膨胀率。近些年来,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总体较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收益率能够保持储备实际购买力稳定增加。(《证券时报》记者贾壮原注:以中国加入世贸为起点,在中国的外汇储备激增之后,以美元计价的一揽子包括原油,铜,粮食和其他资源在内的大宗商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暴涨,中国外储的实际购买力到底是极大地削弱了还是增加了,看看美元指数吧,那段时间美元一直在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要自欺欺人了。)
(外汇局说:)第四,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外汇储备账面损失远远小于我金融资产的账面盈余。截至2010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42万亿美元。同期,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约84.3万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12.3万亿美元,是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5.1倍。这意味着当人民币升值时,人民币资产的账面收益大体相当于外汇储备资产账面损失的5.1倍。如果再考虑居民以股票、债券等形式持有的其他金融资产和房地产资产的规模,人民币资产的账面收益将更大。.
Ⅲ 有哪位朋友帮忙做份全国传媒公司市场调查报告,包括市场饱和量,总体规模,整个利润走向等等
2012证券投资分析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基本沿着既定的方向保持稳定地向前发展,GDP增速将适当放缓,CPI会有所回落,国际形势总体依然不容乐观,西方经济与南方经济矛盾的对抗性日趋明显,地区及海洋安全、和平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国际社会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升值与贬值仍将有明显波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会略有好转,但脸色的阴晴转换依然会相当频繁,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同步性将会进一步得到体现,尽管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相信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之宗旨的领导下,中国经济仍然会持续、快速的向前发展!随着国家支持保险资金进一步参与证券市场,2012年的货币政策相较2011年会表现得更为宽松,为应对西方资本的宽松量化,人民币贬值的总体趋势明显,国际油价、金价及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小幅回调之后仍然会再次走高,股票市场会走出比2009年相对温和的上升走势,债市将小幅下跌,实体经济的复苏步伐加快,监管层对证券市场黑幕交易的打击力度将加大,IPO及大小非解禁压力减小,在具体投资操作方面可以参考这样的思路,在股市未见底之前,可以在股指期货里逢高开空单,见底之后开多单,欧美局势复杂局面仍然延续之时,结合技术走势分析,在黄、银等贵金属电子交易市场开空单,下半年可适逢低开多单,随着全球货币的总体贬值,在实物黄金投资上面可以多增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仍将继续温和下跌,开空单,在股市仍未见底之前,可以在相应的时候选择高位卖出国债,对基金的参与基本上与股市相仿,目前不适宜参与,债券性基金也应当逢高抛出或赎回,股市反转后可选择一些相对稳健型的股票型基金,形势好的时候,以参与封闭式基金为主,形势不好的时候以参与开放式基金为主,最好是什么都别参与,而选择有利的交易市场做空,股市方面的参与顺序:为创业板、中小板、创业板、中小板、大盘、超大盘,这便是2012年整体的相关证券投资思路,以便参考。具体的分析思路如下。第一,国家相关部门日前宣布2012年保险资金将进入股市,但没有说具体什么时间进入股市,这就留下了很大的悬念。如果是年初便进入股市还好,如果是二季度、三季度,甚至是四季度才救市、托市,那对于投资者来讲,岂不是仍将亏损累累?因此,在大盘仍未见底之前,需要对股市保持谨慎的态度,在此期间,多空双方的争夺一定是很激烈的,但不管这个舞怎么跳,见底之前一定是空方占优势的,而见底之后,多方就会逐渐反攻。因此,在股指期市的操作上面,也是一样,目前适宜逢高便开空仓,见底之后则逢低便开多仓,这就对了。 第二,在外汇占款逐步撤离中国之后,国家的货币政策会相应地放松,因此,债券及存款准备金等均会逐步下行,因此,目前债市已相应地处于顶部阶断,应当逢高减持。人民币汇率的振幅会加大,这主要受制于西方主流货币的宽松与紧缩影响,就像两个人拳击一样,当别人气势汹涌地进攻时,咱们就要防守,当别人撤退时,咱们就要进攻,因此,汇率的起起伏伏就在所难免了。 第三,国际金价主要受制于欧美局势的动荡和美元升跌的影响,由于欧美金融危机的风险仍未得到有效释放,中东及世界整体局势未处于变数之中,因此,实物金银仍然会体现重要的保值增值功能,而与之相反的情形是,由于欧美第一轮量化宽松的影响,使欧美货币贬值已有一定的幅度,目前,处于贬值途中的反弹,美元等西方货币会有小幅的升值,而黄金在前期已经不断创下历史高位,因此,无论是鉴于美元等西方货币的升值反弹,还是黄金电子交易的阶段顶部,目前金银等贵金属电子市场必然会有所回落,做空的动力将逐渐显现,当然,欧美已偿到“量化宽松”的好处,在反弹束之后,第二轮量化宽松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结合叙伊局势,未来金价仍会再次走高。 第四,由于基金的性质决定了其投资方向,在选购基金之时,重点应当考虑相关市场的行情走势,比如购买股票型基金就应当结合股市行情,债券型基金就应当考虑债券的行情走势,货币型基金则更多权衡汇率的变化等等,因此,从目前的走势上看,股票型基金目前总体处于亏损状态,债券型基金目前总体处于盈利状态,而货币型基金总体上升跌互现,这里重点以基金经理的实力和公司经营的综合情况来决定,那么,作为我们在基金投资上的操作应是在股市见底之时买入股票型基金,而目前应当卖出债券型基金等等。 第五,作为与民众基本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大宗商品市场,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的相关控制,不会允许有大规模的炒作,因此,存在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少,而更多的作为保值增值的工具参与投资,比如在股票等相关高收益投资市场走势极弱的情形之下,可以考虑适当介入。未来的走势上,石油的价格会伴随美元等货币的情形走出相反的走势,因此,可以想像到的是,在未来美元量化宽松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国际油价一定会再次走高,农副产品方面作为抗压力量较强的投资对象,也会温和、持续地走高,但由于民生的需要,涨势不会太快,这里重点可以考虑农业股票的投资,在大宗农产品缓步走高的情形下,农业股一定会十分强势。 第六,这里重点讲一下股市的板块情况。2012年股票投资在板块方面的选择方面,特别上半年,重点应当考虑券商、房地产、农业、教育传媒、环保、军工、水电、保险等,其他一些大幅下跌的板块存在超跌反弹的较大级别行情。随着新一轮小牛行情的到来,长期处于跌势的券商板块一定会迎来强烈的上升预期,因此,初期涨幅可观,房地产由于房价实质性的下跌已经开启,显示国家调控政策初显成效,随着房价的继续下调,地产板块存在利空出尽便是利好的强烈反转,在房价见底之后,将开启新的涨升幅度,不过,这个过程可能有点长,农业板块前面讲过了,会持续走强,教育传媒为中央确定的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板块的涨升幅度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环保是一条“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仍然会持续向上推动,军工板块方面重点以海工装备及航天军工为主,未来会不断有好的表现,水电及保险方面总的趋势会不断攀升,另外,一些前期涨幅很高,且中期见顶之后的股票,而且,到目前已有很大跌幅的板块,也存在阶段性的反弹机会,不过,这些板块在仍未见底之前,总的趋势仍会向下。银行、石油板块也会持续走好,不过,幅度小,时间长。 好了,以上便是我对2012年证券投资市场走势的基本看法,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Ⅳ 回答为什么中国增持黄金 -----600吨黄金储备存放美国的真实内幕
1990年运送的?能否提供一个权威链接。 要解开600顿黄金秘密存放美国的谜底,就必须联系1990年前后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考证。 1990年前后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是什么?众所周知,在这一年的前一年里,中国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扬言联合制裁中国,这种制裁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封锁。中国一旦遭受经济封锁会怎样?面向出口的经济将会迅速崩溃,整个经济体系将会彻底垮台,这是统治当局所无法承受的。没办法,就只能跟西方的领头人美国进行谈判,以尽可能地免除经济封锁。具体的谈判内容我们无从得知,但结果就是中国的黄金储备被迫转移到美国存放,这既是中国的政治抵押,也是中国的经济抵押。最终,西方没能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经济制裁,仅有影响不是很大的武器禁运一直延续至今。 为什么当时的西方对我们进行经济制裁就能成为致命威胁呢?一方面,当时中国的经济对全球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中国进行封锁给西方带来的危害也不大。但是,当时中国经济走的就是以前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模式,就是依靠出口振兴国民经济,这就决定了我们要严重依赖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更何况我们的经济还严重依赖于外来投资,一旦外资撤离和停止输入,中国经济就将遭受灭顶之灾。另一方面,当时苏东发生巨变,全球秩序发生剧烈动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轻而易举地获得冷战的全面胜利,从而获得了全球压倒性的战略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仅仅得以勉强避免变色,而且为此付出了极其惨重的政治和经济代价,所以根本就无法承受来自西方的沉重压力。没办法,中国不在政治上妥协,就只能经济上退让,不仅黄金储备运抵美国,而且加入WTO也代价高昂。为什么中国会拼命积攒美元储备并积极购买美国国债?这主要不是经济因素,政治上的意味应该更加突出,那就是拼命讨好并依赖美国,以期达至中美两国政治和经济关系上的平衡。说到这里,我们也许就能明白了,为什么跟美国打交道我们一再吃亏上当而无可奈何?不仅黄金储备都攥在人家手里,连绝大多数的外汇储备都存在美国银行里,我们还能有什么脾气?
Ⅳ 证券市场基本分析
国内没什么好分析的,一方面是地产行业的限制政策;一方面是银行银根的收缩。这两方面政策若没有转变迹象则难有大行情。而国际影响方面,目前欧洲债务危机已经闹得人心惶惶了,但很多人不知道,明年有十倍于今年的欧债要到期了。试问,就目前欧洲经济局势,谁能还得起这笔钱?欧债恶化的趋势,若无良策,全球经济则没什么好说的。至于投资策略,个人看好一季度的走势,小行情是会有的。再往后面就不好说了,需要结合局势再看。个人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