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汇兑损益怎么计算
买入的日元折合人民币27,560,600*0.65969=1,818,145.22
卖出的港币折合人民币2,044,996.52*0.8886=1,817,183.91
相减一下就是汇兑收益 -961.31
如果做会计分录就是:
借:银行存款(日元) 1,818,145.22
贷:银行存款(港币) 1,817,183.91
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961.31
⑵ 汇兑损益的计算
预付账款是非现金类账款,不用每个月根据汇率计算汇兑损益,但是对于应收和应付及银行存款科目则要根据每个月末的汇率,计算汇兑损益,确认财务费用。
回到你的例子:
你在当时付款的时候,需要做的分录是:
借:预付账款 6.12
贷;银行存款(美元) 6.12
预付或者预收账款属于非现金类账户,月末不用处理,但是假设你的银行存款还有余额,每个月末你都需要根据当月月末汇率重新计算美元账户的金额,确认财务费用。
假设8月份你收到发票,那么按照发票金额入固定资产或者库存商品(假设当月实物也到库)了。
借:固定资产 6.11
财务费用 0.12
贷:预付账款 6.12
假设你还有尾款未付,那么你还要确认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根据当日的汇率确定,然后每月末要根据即期汇率调整账面金额,同时确认财务费用。
总而言之,就是,只要发票到了,你的确是要翻看前面的预付账款的金额,要冲平。就算不是美元,是人民币,预付账款也是要冲平的啊!
⑶ 外币汇兑损益计算方法
期末汇兑复损益=(上期制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
此处外币账户余额是指用外币的计算的账户余额。比如银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余额是指用报表本位币,比如 银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币)
举个例子:应收账款上期2008年末余额100 美元,08.12.31.汇率 8,2009.12.31 汇率 9,09年发生应收账款借方10美元,即期汇率8.5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100+10)*9 - (100*8+10*8.5) 出来正负代表汇兑收益损失。
⑷ 汇兑损益如何计算
出货时,依据当月1日或出口当日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做销售处理;收汇时,依据收汇当日的外汇牌价折算为人民币,作为收回应收款处理;结汇时,依据结汇当日的外汇牌价售出外汇,所取得的人民币与收汇时折算成的人民币比较,差额就是汇兑损益。销售时,借:应收外汇款42240(折算为人民币),贷:主营业务收入收回时,借:银行存款42125(折算为人民币),财务费用115,贷:应收外汇款结汇时,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
⑸ 如何计算工行账户外汇的损益情况
账户外汇损益的来计算方法: 自1.先买出后卖入交易:开仓均价=(原买入开仓均价×持有份额 新买入开仓成交价格×新买入开仓份额)/(持有份额 新买入开仓份额)。 某品种账户外汇持仓浮动盈亏 = 该品种账户外汇持仓余额×(银行买入价-开仓均价)。 2.先卖出后买入交易:开仓均价=(原卖出开仓均价×持有份额 新卖出开仓成交价格×新卖出开仓份额)/(持有份额 新卖出开仓份额)。 某品种账户外汇持仓浮动盈亏 = 该品种账户外汇持仓余额×(开仓均价-银行卖出价)
⑹ 外汇预约时的汇率损益,如何计算
ACFX官方网站有计算汇率损益的工具。
⑺ 述外汇买卖损益的计算方法
美元在后的货币对,比如英镑兑美元,欧元对美元,澳元对美元。标准合约也就是10万的合约,每个点的点值是10美元,就是说我们做一个标准手,行情波动一个点,我们盈利就是10美元同理,迷你合约。做一个迷你手,行情波动一个点,盈利就是1美元。再看 :美元在前的货币对。比如美元对日元。美元对瑞士法郎。美元对加元,这几个货币对每个点的点值和货币对的现价是相关的,这里有个计算公式,比如对美元对瑞郎 和美元对加元来说,每个点的点值等于,合约单位也就是10万或者1万的合约 然后乘以 0.0001 因为瑞郎和加元的直盘报价都是小数点后有四位所以是0.0001,然后再除以 现价的买入价,同样对于日元来说 ,点值就是合约单位乘以0.01因为日元直盘报价小数点后有两位所以是0.01,然后除以现在的价格。
当然我们在做交易的时候没必要这样麻烦的去算,一般直盘我们都可以近似的算为每个点就是标准合约10美元,迷你合约1美元。交叉盘的计算公式更为复杂 我们也可以简单记忆。比如欧元对英镑就比较特殊 标准合约一个点可以简单算10美元。
还有什么不清楚,可以补充问题或随时咨询Hi。希望多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投资朋友可以更快的进步。
⑻ 汇兑损益期末如何计算
先简要的给你个公式,如果你有点这方面得知识应该能看懂。
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
此处外币账户余额是指用外币的计算的账户余额。比如银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余额是指用报表本位币,比如 银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币)
举个例子 应收账款上期2008年末余额100 美元,08.12.31.汇率 8,2009.12.31 汇率 9,
09年发生应收账款借方10美元,即期汇率8.5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100+10)*9 - (100*8+10*8.5) 出来正负代表汇兑收益损失。
(8)外汇损益计算扩展阅读: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
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分类
(一)按业务归属划分
企业经营期间正常发生的汇兑损益,根据产生的业务,一般,可划分为四种:
1、交易损益
在发生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业务时,因收回或偿付债权、债务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交易外币汇兑损益”;
2、兑换损益
在发生外币与记账本位币,或一种外币与另一种外币进行兑换时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兑换外币汇兑损益”;
3、调整损益
在现行汇率制下,会计期末将所有外币性债权、债务和外币性货币资金账户,按期末社会公认的汇率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调整外币汇兑损益”;
4、换算损益
会计期末为了合并会计报表或为了重新修正会计记录和重编会计报表,而把外币计量单位的金额转化为记账本位币计量单位的金额,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 “换算外币汇兑损益”。
企业除了上述四种正常经营期间内发生的一般外币业务汇兑损益以外,还有非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和经营期间特殊外币业务发生的汇兑益。
包括企业开办期间收到外币性投资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的汇兑损益;企业筹建期间由于外币收付业务产生的汇兑损益;
企业清算期间由于企业各项资产及外币性长短期债权、债务的调整和结算处理而产生的汇兑损益;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特殊外币业务,如外币性长期投资、外币性长期负债、外币性的风险规避措施等经济业务也都会产生汇兑损益。
一般认为,只要汇率发生变动,就应在期末确认其汇兑损益实现,而不管其实实际的业务是否已经发生。也有人认为,本期汇兑损益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准,即以实际的外币买入卖出已经发生,
外币性的债权、债务在本期已经结算,以此作为确认汇兑损益的依据,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要递延到以后会计期间,即当实际业务发生或已经结算完成后,才能作为已实现汇兑损益,计入该期的损益表。
(二)按本期实现与否划分
汇兑损益按其是否在本期实现,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已实现的汇兑损益
已实现的汇兑损益,是指产生汇兑损益的外币业务在本期内已经全部完成所产生的汇兑损益。
2、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未实现的汇兑损益,是指产生汇兑损益的外币业务尚未完成。
处理方法
不同性质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不同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上的不同内容。
对于交易损益来说,由于它是随着外币业务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外币业务由通常对应着一定的货币兑换行为,所以交易损益会真正发生,即交易损益的产生会最终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损益应当计入企业的损益表,影响企业的应税收益。
对于换算损益来说,它只是换算外币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汇率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差额数字,它是永远不会真正产生的,即换算损益的产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
因此,换算损益不应当计入公司的损益表而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它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换算损益”进行反映。
从处理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会计报表,进行立即认定,一种是根据各种不同的规则进行递延处理。
对于“已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清算当期的损益表,影响当期的损益;而“未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项目,则应递延至其发生,即递延至交易实际清算时,再列入损益表。
总之,对于交易损益而言,只有当其实际发生时,才会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应当计入损益表。此外,某些与取得长期资产或产生长期负债有关的汇兑损益,如果数额较大,则应当在长期资产的使用期或长期债务的有效期内进行摊销。
换算损益由于不涉及不同的会计期间,所以不存在递延与否的问题。
汇兑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