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威胜电子股票

威胜电子股票

发布时间:2022-01-01 10:44:06

㈠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㈡ 西安威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公司前身系成立于2002年5月20日的西安威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回。 2014年8月,有限公司整答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西安威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詹保平
成立时间:2002-05-20
注册资本:66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10100100095472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秦岭三路西5号

㈢ 威盛CPU不是破产了吗

我也记得VIA的CPU好像是被收购了,但是发现以下文章说明它还是VIA旗下的:

“我相信市场还会发挥它的力量的,威盛在原有PC市场的份额会扩大,而在新兴市场能得到的份额会更多。”最近,威盛电子全球CEO陈文琦一反低调的常态,频频穿梭于欧美、中国的各种
技术会议,并向公众和媒体讲解其雄心勃勃的计划。

7年前,威盛的芯片组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包括IBM、惠普等大客户的支持使威盛的芯片市场占有率高达70%。然而,这也惹了英特尔的眼红,一面对威盛提起专利诉讼,一面发起强大的市场攻势,结果威盛虽然达成了交互授权协议却元气大伤,市场份额一度只有20%,市值也缩水了61%,始终没能摆脱“下滑通道”,2003和2004年分别亏损4800万美元和1.5亿美元。

威盛全球CEO陈文琦坚信未来的移动终端市场大有机会

去年,AMD抓住了市场机会直面英特尔一跃而起,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而那时威盛却几乎被人遗忘了。

今年,威盛电子创造了近5年来的最佳业绩,据台湾媒体报道,威盛上半年的营业额约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1%,基本恢复到2001及2002年年营收7.6亿美元以上的水准,而陈文琦也鼓起勇气带领威盛重新回到聚光灯下。

但今天威盛面临的局面简直让人看不到希望。全球芯片市场95%的份额由英特尔和AMD掌控,独立的芯片玩家越来越少。曾经以低功耗处理器闻名的全美达去年也退出了处理器生产,这让威盛更感到了一丝“悲凉的感觉”。

面对强大的对手以及满腹疑云的股东,声称重新树立起信心的陈文琦将如何带领威盛,去寻求生存和发展?

斗智不斗力

陈文琦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来一块3.5厘米见方的模块,几个月前,这款整合了C7-M处理器和芯片组名叫“约翰”模块发布后,已经在电影《谍中谍III》中汤姆·克鲁斯手里的一款手机大小的超移动PC上派上了用场。这是陈文琦理想中的PC和手机结合的智能通信终端,他坚信“小就是美”,现在“不太健康”的PC将会被未来各种新的移动终端所取代,威盛准备在处理器市场东山再起,不能对两大巨头亦步亦趋,而要抢先进入新的市场。

7年前,威盛收购Cyrix之后开始进军×86处理器市场,那时陈文琦就看好具有低功耗和高移动性的芯片,他对股东承诺说C3处理器将实现盈利。然而,让人失望的是,性能卓越的C3没有获得几个大客户,而威盛的利润在英特尔强势的竞争下一落千丈。眼看着客户和员工不断流失,股东对威盛的前途越来越悲观。

陈文琦当时并没有放弃处理器平台的研发,从第一代的“马太”“马克”“路加”,一路升级到今年集成了C7-M移动处理器的第四代“约翰”。它将用于威盛未来主推的超便携数字产品UMPC上面,融合PC、通信和GPS等功能的智能终端。

易观国际的分析师王涛认为,威盛占国内处理器市场份额不到2%,但威盛集团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却遥遥领先,威盛在逐渐利用移动通信芯片的优势带动其CPU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威盛董事长王雪红早就开始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布局,并逐步打通整条IT产业链。今年6月,威盛集团的宏达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了多普达手机100%的股份,宏达国际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商,与威盛电子等30多家企业形成了威盛集团手机、PC、芯片的生产设计市场一整套产业链,这些各自独立运营的公司,实际上成为威盛电子定位在手机和PC结合的强大支撑力。

另一方面,微软也为威盛客观上帮了忙。2002年,威盛董事长王雪红在比尔·盖茨的支持下,决心在控股成立的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绑定Windows Mobile系统的智能手机。出乎意料的是,4年后双方都看到了巨大的收益,多普达一跃成为市场的领头羊,而微软的操作系统也在手机世界分到了1/5的市场份额。有了愉快的合作经验,微软又一次找到威盛共同实现其整合桌面和移动领域的庞大计划。

今年3月,微软发布了个性化的便携UMPC,相当于功能齐全的电脑、PDA和手机的集合体。与非移动PC同步,微软期待其方便于携带大量办公和娱乐内容的特性将成为未来移动设备的首选。

微软处理器的老搭档英特尔为此投入了相当的精力,联合三星、华硕、索尼和方正等厂商,在随后的IDF和CeBit大会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隆重推介。陈文琦并不愿与英特尔直接竞争,考虑到与微软的合作关系,他决定选择规模小一点的客户先看看市场反应,结果其选定的客户日本的PBJ出货量在市场上遥遥领先。威盛也藉此成为微软UMPC计划的理想搭档。

显然,这次陈文琦把赌注押在了超移动计算机上,他要带领威盛朝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挥。他声称“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英特尔、AMD在服务器产品上的绝对优势,足够把后来者牢牢地挡在门外,即便市场再大,威盛也不会涉足半步。而在高端的服务器芯片领域,英特尔和AMD花了太多精力研究64位处理器,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支持其发挥完美功效的软件系统。相比之下,威盛的技术能够免去硕大的散热风扇,使得移动设备可以做到更微小,电池寿命也相对更长。陈文琦认为,从英特尔的公司和技术构架上看,需要进行修改才能实现低功耗的效果,但改变根深蒂固的体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给了威盛抢占市场先机的窗口。

威盛不愿跟随英特尔和AMD亦步亦趋,但它能抓住并守住移动终端市场吗

服软不服输

不过,没有人知道UMPC能走多远,分析师对UMPC的市场前景大多并不乐观,此前Gartner研究副总裁莱斯利·费尔林表示,UMPC的概念超出现有的电池和流媒体视频等应用技术水平,成本和价格过高也难以启动市场。整机厂商也怀有同样的矛盾心理,因此他们对微软的呼吁持续观望。

陈文琦对此当然很清楚,所以他除了抢新概念,也没放弃在老概念上的改良。其实,AMD的崛起带给陈文琦的是一条路径。他希望威盛比照AMD的路线快速跟进,不管是笔记本电脑还是UMPC,陈文琦觉得首先要吸引强有力的终端和渠道的支持,因为PC厂商会倾向于能带给自己更大价值的芯片。

今年4月,消费电子的重要厂商三星决定在新版UMPC产品Q1b搭载威盛C7-M处理器。此前,三星的第一代产品Q1量产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产品的价格和电池待机时间,而威盛芯片的节能特点可以减小整机功耗。另外,比起索尼等其他使用英特尔芯片的产品,三星在成本上也获得了更多游刃空间。9月,新款产品已经在韩国和德国量产上市,而威盛的工程师希望过一段时间电池续航时间可以延长到8小时。

威盛电子甚至获得了第一个国内笔记本电脑的订单。作为国内PC领域的老二,同方迫切需要不拘一格的市场策略,此前,同方使用性价比较高的AMD芯片尝到了甜头,在国内高潮迭起的低价电脑大战中,威盛芯片特殊性能和更低的价格确实很有吸引力。

搭载威盛处理器的同方超锐V30笔记本电脑的广告牌上“安全又持久”的广告语,显然是威盛渴望已久的首肯,陈文琦希望这将成为对包括联想等国内PC厂商推广的突破口。而消费电子第一品牌厂商三星的支持,则让他看到了手机和PC两个市场,三星在这两个领域强大的渠道和号召力,可能吸引众多跟随潮流的企业和用户。

今天,重新进军处理器市场的威盛依然处在“夹缝”中。近几年,红极一时的威盛主板在国内台式电脑和DIY市场的份额都在逐年下降。如同一些本土主板厂商指出的,与两大巨头充裕的营销资金和大批配套终端厂商相比,威盛的芯片出货量相对小,主板生产成本和风险都在增加,而当英特尔芯片大幅降价时,大批生产威盛主板厂商也随之亏损。

因此业内人士分析,威盛在处理器市场引起“大腕”的关注之前,重要的策略就是利用性价比优势,想方设法开辟新的市场渠道。比如,对价格敏感的超市渠道。不久前,物美超市推出自有品牌“优宜”笔记本电脑,每台售价低至3000多元,而威盛的C3处理器及其芯片组使得超市电脑的毛利率并不低于PC厂商的平均利润率。乐观的预计是,如果AMD产能不足,威盛也可能抓住机会,填补低端市场出现的真空。

在陈文琦看来,新兴市场是所有新市场的融合,其中,对计算机和互联网处于封闭状态下“下一个10亿人群”是重要部分。因此他积极地推动PC-1计划,并为此花了很大精力,对学校等组织机构、网络咖啡厅和乡村信息的长期投资做了周密的计划。

事实上,英特尔和AMD针对这个市场的服务竞赛也早已经打响了,11月初,英特尔全球总裁贝瑞特亲自到中国宣讲中国的“未来教育计划”。而陈文琦似乎走得更远,他已经把目光对准印度、越南、南非和南太平洋上的偏远海岛,以及对环境影响越来越重视的英国和欧盟等政府需求。

陈文琦今天已经不愿意强调与两大巨头的直接竞争,而更愿意去捕捉新兴市场的机会。他相信市场的需求正在变得多元化,而威盛的未来也不是没戏可唱。

或许,“服软不服输”是如今对威盛的最好描述。

㈣ 威盛被谁收购了

英特尔出价新台币抄 75亿——80亿元收购威盛旗下手机芯片厂威睿电通(VIA Telecom)。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VIA Technologies),是台湾地区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主要生产主机板的晶片组、中央处理器(CPU)、以及记忆体。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主机板晶片组设计公司。作为一个无晶圆厂半导体厂商(fabless),VIA主要在研究与发展他的晶片组,然后将晶圆制造外包给晶圆厂进行 (像是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en:TSMC)。

㈤ 威胜集团怎么样

威 胜 集团在长沙,为港资企业,05年底在香港上市,是国内一流的计量仪表企业,研发能力国内数一数二,董事长 吉为 先生。

威 盛 集团是台湾的,老板是前台湾首富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女士。一个商业奇才

威胜集团很锻炼人才,培训机制比较好。待遇嘛,不好怎么说,五险一金等都有,但每个人的期望值不同。如果你刚毕业或者混得不好,建议你去应聘,3年以后后你就是专家级了。然后跳槽,去别的公司,待遇会很高,因为你是威胜出来的。这个行业的都会认可你。 类似于一个微软,甲骨文的精英技术员跑到中国来找工作一样,级别待遇都会大升。当然威胜的招聘条件也很高。人才流失也蛮大的, 优良体制下培养好的人才翅膀硬了就期待更高的待遇,于是跑了。威胜的管理层还是很稳定的,核心技术骨干也稳定。

㈥ 威盛 VIA

威盛目前还在出芯片组,因为威盛目前开始专注于处理器产品的开发,威盛推出自家的处理器系列,也推出了一系列威盛处理器平台的芯片组。

呵呵,希望继续关注!

㈦ 台湾威盛电子的公司历史

公司于1987年由陈文琦在美国加州硅谷从Symphony 公司中成立。他在加入Symphony前是Intel的员工,目前还是公司的总经理。陈文琦从Symphony把员工送回台湾开始成立芯片制造。陈文琦的妻子王雪红是公司的董事长,她是台塑企业董事长王永庆的女儿。
公司于1992年将总部移到台湾台北县新店市。
1996年,VIA在en:PC Common Architecture标准集团扮演主要的角色,推动从 ISA 总线转换到 PCI 总线的转换。
在 1999年 VIA 并购Cyrix(台湾半导体的一个部门) 以及Centaur,开始他进入微处理器的市场。VIA 也是VIA C3和 VIA C7 处理器以及 EPIA平台的生产者。
2001年,威盛收购了S3 Graphics的图形部门。
2005年2月,VIA 庆祝生产第一亿个 AMD 芯片组。

阅读全文

与威胜电子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达股票下 浏览:170
碳元科技投资 浏览:492
n派思股票 浏览:483
冠军1号系统指标公式 浏览:924
黄金怎样知道真假 浏览:37
手机换外汇吗 浏览:126
郑棉期货网上开户 浏览:741
20元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560
160629基金还有可能再涨 浏览:775
中国三大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167
京能集团境内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227
国内贵金属整顿 浏览:212
欢乐颂2外汇 浏览:800
政府申请国家贷款 浏览:598
黄金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
12月6号美元兑人民币 浏览:101
理财r0 浏览:70
600611大众交通股票 浏览:257
欧式看涨期权价格计算 浏览:918
适合90后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