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外汇离岸价和到岸价

外汇离岸价和到岸价

发布时间:2021-12-27 22:03:34

⑴ 什么是离岸价和到岸价,它们有什么区别

两者区别:

1、定义不同

到岸价是目的港船上交货,卖方必须负责运送到目的港船上为止,负责货物到港前的一切费用及风险,货物在船上交给买方处置,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即完成交货。

离岸价是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港口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运载工具上,负担货物装上运载工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的价格

2、交货位置不同

到岸价根据实际操作中的意思来解释就是装运港船舷交货,买卖双方已运输船只的船舷为界限,过了船舷。

离岸价是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港口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运载工具上,没有过船舷。

3、货物责任和安全归属不同

到岸价因货物过了船舷,货物的责任和安全归买方负责。

离岸价因没有过船舷,货物的安全和责任是卖方负责的。

4、组成不同

到岸价指CIF(COST=产品出厂价,INSURANCE=保险,FREIGHT=运费)价,即成本+运费+保险。

离岸价指FOB(Free on Board)价,是货物成本价,即(到岸价价+国外运费)/[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5、应用不同

按国际惯例,出口商品一般用离岸价计价。

进口商品一般用到岸价计价。

(1)外汇离岸价和到岸价扩展阅读


1、CIF不是到岸价,DES才是真正的到岸价。DES指目的港船上交货,卖方必须负责运送到目的港船上为止,负责货物到港前的一切费用及风险,货物在船上交给买方处置,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即完成交货。

2、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国际贸易中的FOB价格条件称为离岸价格,从而也把价格术语中包含运费与保险费的CIF说成到岸价。甚至在一些正规媒体的文章中也不时出现这样的说法。如在谈到中国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时,经常有报道说,中国大豆的离岸价(FOB)高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到岸价”(DES)等等。

⑵ 到岸价、离岸价是什么如何区别

离岸价(FOB):也称为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条款。这是指当货物于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其交货义务。这意味着买方从此时起,应负担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及损坏的风险。也就是说在货物于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该货物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就转移给买方了。

到岸价(CIF):也称为成本加运保费(指定目的港)条款。是指卖方除负有在CFR条款下的同样义务外,还必须就运输中买方负担的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对货物保险。卖方签订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卖方的责任自货物越过在目的港的船舷时起转移给购买方。也就是说在货物于指定目的港越过船舷时,该货物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就转移给买方了。

⑶ 如何理解抵岸价、到岸价及离岸价的关系

抵岸价=到岸价格+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车辆购置附加费

到岸价=离岸价格(FOB)+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

离岸价就是指货价

三者的关系都是前者包括后者。

(3)外汇离岸价和到岸价扩展阅读:

装运港交货类即卖方在出口国装运港完成交货任务。主要有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习惯称为离岸价;运费在内价(CFR);运费、保险费在内价(CIF);习惯称为到岸价。它们的特点主要是:卖方按照约定的时间在装运港交货,只要卖方把合同规定的货物装船后提供货运单据便完成交货任务,并可凭单据收回货款。

CIF不是到岸价,DES才是真正的到岸价。DES指目的港船上交货,卖方必须负责运送到目的港船上为止,负责货物到港前的一切费用及风险,货物在船上交给买方处置,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即完成交货。

⑷ 为什么外汇离岸价到岸价要便宜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贸易方法一般分为离岸价(FOB)、到岸价(CIF),和保税区内价(CIP)。离岸价(FOB)指的是容www.orbex.com/?ref_id=1676货物越过船舷后,卖方就有根据合同约定向对方索取货款的权利。也就是对于说离岸价(FOB)来说,你的货物一离开码头,你就没事了。而对于到岸价(CIF)来说,你必须把货物安全的送到对方指定的港口后,你才能够享有以上的权利。其中间费用有卖方负担。
以到岸价报关的货物,退税时计算免、抵税应该按以下公式:免、抵税额=(成交金额-海运费-保险费-国外银行及其他扣费)×退税率

⑸ 离岸价与到岸价是什么意思

离岸价,又称“船上交货价格”,英文缩写为FOB。是指从起运港至目的地的运输费和保险费等由买方承担,不计入结算价格之中的销货价格。它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采用。FOB是FREE ON BOARD三个单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中文意思为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具体装运港名。

到岸价(CIF)也称为成本加运保费(指定目的港)条款,是指卖方除负有在CFR条款下的同样义务外,还必须就运输中买方负担的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对货物保险。

卖方签订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卖方的责任自货物越过在目的港的船舷时起转移给购买方。也就是说在货物于指定目的港越过船舷时,该货物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就转移给买方了。

拓展资料:

离岸价实际业务中的注意点:

A、 贸易合同中注明启运港:启运港应为海港或河港(南通、重庆港等为内河港)

B、 贸易中要求卖方提供清洁已装船提单,风险和费用的转移点即为装运港指定的船舱内。

C、 船货衔接应在贸易合同中明确规定,空舱费,滞期费以及仓储保险等额外费用由谁支付。

D、 装运港的装货费由谁承担,即THC费用由谁支付,国际贸易原则为谁付海运费谁支付THC费用。

E、 和美国客户以及其他美洲客户订贸易合同时注意客户在确定价格条款中选用《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这个贸易惯例还是国际上通行的INCOTERMS 1990/2000这个惯例。因为同一个FOB术语两个惯例的解释不同,双方风险、费用、责任和义务都有很大区别。

F、 和客户协商争取其只能指定船公司或船代公司,争取货代由我方按排,目的港货代也应由我方货代指定,这样可以大大减轻贸易风险。

⑹ 到岸价与离岸价的区别

FOB术语是“离岸价”吗?
严格来说两者并非在任何情况下完全一致。按照FOB术语成交,买卖双方承担的费用和风险一般是以装运港船舷为界。在港口水浅、海轮不能靠岸的情况下,需要用驳船运送,因而发生在货物越过驳船船舷的驳运费和风险按惯例应由卖方承担,并作为成本计入货价内,并非由买方负责。

CIF术语是“到岸价”吗?

这种说法不确切,容易误解为卖方要负担全部风险和费用将货物送到目的港。
按照CIF术语成交时,卖方是在装运港交货,货物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转由买方承担,即风险不到岸;卖方负责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主要运费和保险费,但除此之外的费用仍要由买方承担,卖方并不保证将货物送到岸的全部费用,即费用也不到岸。
因此,将CIF术语称为到岸价不是一种准确的说法。

⑺ 为什么外汇离岸价比到岸价要便宜

跟国家的调整政策有关,以人民币为例:

在岸人民币汇率:指中国专大陆的人民币即期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属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由于在岸市场实施的强制结汇制度,以及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扮演的特殊角色,在岸人民币汇率并不能反映市场供需,而是一个受管控的汇率。

离岸人民币汇率:所谓离岸人民币市场,是指中国大陆之外,可经营人民币存、放款业务的市场。 通常国外希望人民币大幅升值,而国内正好相反,所以离岸汇率高于在岸汇率。

⑻ 到岸价与离岸价的区别是什么

一、区别如下

1、价格算法不一样:

到岸价=离岸价+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

离岸价=(到岸价价+国外运费)/[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2、概念不一样:

离岸价,原币货价。比如美国订购一设备100万元美元,这个100万美元就是离岸价。离岸价是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港口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运载工具上,负担货物装上运载工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的价格。

到岸价,是到达我国港口的价格,到岸价是目的港船上交货,卖方必须负责运送到目的港船上为止,负责货物到港前的一切费用及风险,货物在船上交给买方处置,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即完成交货;离岸价格亦称船上交货价格。

(8)外汇离岸价和到岸价扩展阅读

1.CIF不是到岸价,DES才是真正的到岸价。DES指目的港船上交货,卖方必须负责运送到目的港船上为止,负责货物到港前的一切费用及风险,货物在船上交给买方处置,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即完成交货。

2.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国际贸易中的FOB价格条件称为离岸价格,从而也把价格术语中包含运费与保险费的CIF说成到岸价。甚至在一些正规媒体的文章中也不时出现这样的说法。如在谈到中国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时,经常有报道说,中国大豆的离岸价(FOB)高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到岸价”(DES)等等。

阅读全文

与外汇离岸价和到岸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恒冒财富理财 浏览:721
银行跨境理财 浏览:352
股票一次最多买多少股 浏览:666
办房贷要买贵金属 浏览:702
80年代理财 浏览:903
中翌理财亏掉怎么报警 浏览:295
人民币增值利好哪些股 浏览:532
招财猫理财投资 浏览:577
征信可以办助学贷款吗 浏览:259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关注好友组合 浏览:263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