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谁有啊 有的话请发送到[email protected]
图书信息
书名:经济大棋局
作者:时寒冰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ISBN: 9787564210625
条形码: 9787564210625
作者简介
时寒冰:姓时名寒冰字暖之。生于1972年2月。现居上海,就职于上海证券报。著有《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
作者秉持“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让人民免于掠夺和恐惧,才能让公心和敬畏生命成为普遍的价值观,而这一切都只能源于民主”的追求和信念,长期坚持公益写作,为民声和民生奔走疾呼,被众多网民视为有良知的、清醒和独立的知识分子。
MBA硕士。中国财经传媒人联盟特邀观察员,《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曾兼任新华社所属现代金报和现代快报评论主编),曾主编网刊《中国》,并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邀嘉宾发表时事评论。凤凰博报特约顾问、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等媒体评论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平生第二部经济类著作。内容涵盖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我国著名军旅作家、军事理论家、评论家,空军少将乔良为本书作序,评论本书“几乎涵盖当下世界全部问题的雄心:一切皆在视野之中!甚至在军事问题上,其见解之清醒、犀利,其辨析之精当、准确,也远在我们今天许多军事专家之上。你尽可以不认同他的某些结论,但你仍不得不叹服他在分析某个问题时,充分顾及所有要素和条件,然后融之于一炉、层层抽丝剥茧,步步推理演绎的能力”。
图书序一
悲壮的先知
——序时寒冰《经济大棋局》
乔良
本来,我是想用更戏谑一些的题目来着,比如“巫师”或“乌鸦嘴”什么的,但我担心读者甚至作者本人不能理解我的本意,于是才决定用“先知”这个词,一是它看起来更正面,二是读完本书的缩略本,我更坚定的认为,作者所思所言,当得起这两个字。
我不认识作者,但我认识他的文字。这些年里,时寒冰这个名字不时跳入我的视界。在我看来,他的文字有见地,有成色,且既先见又先锋,值得你关注。所以,不管报纸上还是杂志上,凡看到他名下的文字,我都会拿过来就读,包括把他那本《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买回来读,
但我要说,所有的阅后观感,都不如读本书来得震撼。在《经济大棋局》中,时寒冰把一个经济分析师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叹赏。从本书的目录,即可看出作者有几乎涵盖当下世界全部问题的雄心:一切皆在视野之中!甚至在军事问题上,其见解之清醒、犀利,其辨析之精当、准确,也远在我们今天许多军事专家之上。你尽可以不认同他的某些结论,但你仍不得不叹服他在分析某个问题时,充分顾及所有要素和条件,然后融之于一炉、层层抽丝剥茧,步步推理演绎的分析能力。这就是才华。这是大多数在这个领域中耕耘、驰骋或钻营者们无人可及的才华。不过,我之欣赏时寒冰,首先还不是他的才华,尽管我首先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因为这种才华是如此鲜明且炫目。我更看重的,是在这些充满才华和智性的文章背后所显现的,一个严肃的学者兼思想家的品质。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学者的才华、思想家的品质,必然会构成一个人的良知和责任感。这一切经过这个人的大脑再从胸腔中迸发出来时,最终变成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声疾呼和警告。
当寒冰以近乎残酷的文字把他的忧患和警告,以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愤呼号出来时,他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位先知。一位不能用引号修饰的悲壮的先知。
读读这些对我们也许并不陌生但却无人表述得如此触目惊心的文字!——“全世界凡是超发货币的国家,都在拼命为货币找出路——只有吸纳掉这些货币,才能避免通胀之火熊熊燃烧,点燃起民众难以抑制的愤怒”;
“从货币的超发,到吸纳再到蒸发,这个被忽略的路线,主导着很多国家的证券市场趋势和经济大趋势”;
“现在及以后,人类不得不为持续超发的货币付出代价。……财富缩水的速度正在以比气候变暖更快的速度到来。……全世界所有政府及相关机构,都在遮掩货币超发的事实,在浑然不觉中,攫取民众辛苦创造的财富”;
“为何在国内通胀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即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同时,对外尤其对美元却在快速升值?……在国内投放基础货币来储备美元等外汇,必然造成这种局面”;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过度信贷支撑的情况下,才能与中国的出口相对接,消耗掉中国过剩的产能,在次贷危机后,由于美国消费者已经透支了未来若干年的消费,他们的消费能力今非昔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仍然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一旦这种供应能力在未来释放出来,产能过剩的局面情何以堪?……在通货膨胀之后,中国将步入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国内的通货紧缩共存的经济形态”
“一方面,美国要实行弱势美元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确保美元独步全球的霸权地位不动摇,就只能通过袭扰唯一具有和美元相抗衡的欧元来实现,即通过引发欧元国的危机,来强化美元的唯一强势地位”;
“这就意味着,人民币不仅对欧元升值,对美元也必然升值……另一个环节,将在未来出现,即通过引发日本债务危机的方式,迫使日元快速贬值,导致人民币对日元也快速升值“;
“这种布局的危险逻辑是:先逼迫人民币升值,导致大量出口型制造企业因亏损而破产倒闭,,这其中包括许多优质企业,然后,再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以在推高中国泡沫和套利中获取的暴利,收购中国的优质企业、人民币资产、资源! ……这正是人民币升值之血!”
上述文字仅仅引自于本书的第一章。而类似的这些既透彻辨析又大声疾呼的文字,遍布于全书各个章节。也许,对这些见解,圈内某些自负的专业人士,会耸起肩膀说,我早就知道,没什么新鲜;而某些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的官员则更会视之为“乌鸦嘴”式的预言,但它对于大多数国人——从决策层到普通民众,却不啻于一道划破阴翳的闪电、刺疼耳鼓的惊雷。
因为,在时下中国,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见识,更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时寒冰当然知道,作为一个思考着的先行者,一位先知,仅仅靠高分贝呐喊“狼来了”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用你的思想和语言证明,狼从哪里来?来了会如何?为什么会如此?一句话,你必须揭示:狼之所以为狼,狼的天性,狼的行为模式,狼的行进路线。当你把这一切说清楚之后,你就完成了一个先知的使命。剩下的,就是听你呼喊的人们的事儿了。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先知都是不大会理会的,直到狼真的来了,并且开始祸害羊群时,人们才会想起这位先知。于是,作为对先知表达敬意,中国人发明了——“亡羊补牢”,经典的“马后炮”。
这是思想家的无奈,更是民众的悲哀。面对这种悲哀和无奈,是选择逆流而上,还是选择回避退却?这是思想家和庸俗思想家的区别。寒冰显然属于前者。因为他在随着第一章之后次第展开的各个章节中,陆续向我们揭示了过去几十年间,人类——表现为不同国家——在经济,特别是金融,政治,尤其军事,这盘大棋局上展开的种种惊心动魄的博弈乃至搏杀,而他并不满足于仅止向我们描述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残酷场面。他甚至不满足于像外科医生那样,用他的柳叶刀,向我们剖示充斥其间的阴狠算计和策略路径,更以内科医生式的探幽发微,向我们揭示,这一切产生的病灶根源。这从他力图在索罗斯狙击英镑,狙击泰铢,到后来美国为摆脱金融危机制造的希腊及“笨猪五国”的欧债危机之间,寻找到一条隐秘轨迹的努力中,即可看出端倪。
我以为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这一点上,我把寒冰引为同道。因为我们从各自的不同领域和角度,同时发现了这盘大棋局上最大的棋手——美国人的对弈策略和规律,这一策略规律,寒冰用更学术的方式去表达,而我只把它缩略为两个中国成语:“水涨船高”和“水落石出”。这一美国人秘不示人的策略意味着:当全球经济形势向好时,各国是水,美国是船,水涨船高,美国是最大的获利者;而当全球经济低迷时,各国仍然是水,而美国是石,水落石出,美国依然是相对的最大收益者。这就是美国人上百年保持不败的秘密。而为了配合这一策略的实现,美国人不惜使尽浑身解数,从理论引导(以芝加哥学派为旗帜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理论),到全球化运动的推进(替代过去大英帝国用炮舰政策逼迫各国的“门户开放”),再到用捏软柿子式的战争敲山震虎,改变他人的投资环境,控制和驱赶资本的流速和流向,这一切,美国人玩得得心应手,而全世界对此即便不是懵然无知,也是万般无奈。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
作为这盘大棋局中的被动棋手,寒冰痛彻地指出了对我们来说种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尽管不是每种可能性都会出现,因为你的对手也不可能把每种针对中国的可能性都变成现实,但对其前景的警惕,却是绝对必要的。这正是《经济大棋局》这部书的价值所在。而书中作者充满激愤之情的理性疾呼,我以为决策者们必须倾听!
作为读者,我当然也想知道这部书能为医治令人担心的“中国病人”开出什么样的药方。我注意到在所有有针对性的药方之外,寒冰多次强调了“制度”、“体制”和“价值观”的功效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尚未交换过看法,但我可以感受到寒冰的题外之意。因此,我不禁想也就此说几句题外话。
在我看来,一位思想者, 是不能把前人的结论不假思索地拿过来做为自己立论的前提的,即使这一结论在人间流传了数百年,上千年而无人怀疑,依然不能成为我也不怀疑的依据。我一向不大相信制度或体制可以解决根本性问题,因为本末不能倒置。所以,我坚信相对于制度和体制而言,构成制度、体制的土壤——国家性、国民性要远为重要的多。因此,不改变土壤结构去移植制度或体制,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从台湾的“民主夹生饭”中不难得出结论。更不要说接受某种价值观的问题,特别是当这种价值观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利器,而不仅仅是大众的认同和自律时,它和与它相反的价值观的功用,又有什么区别?基于这些认识,我对一切来到中国这片土地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既不排斥,也不迷信。当然,这些题外话只是随感而发,是耶非耶,见仁见智。与寒冰所说的一种好的金融体制对于国家经济的良性运转和安全至关重要,并不是一回事。
仅以此序,向这位比大多数国人都更早洞悉了中国未来且情怀悲壮的年青思想家致意。
图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as_li_ss_tl?_encoding=UTF8&tag=huang08-23&linkCode=as2&asin=B0051T7T7W&camp=536&creative=3132&creativeASIN=B0051T7T7W
Ⅱ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的图书序一
悲壮的先知 ——序时寒冰《经济大棋局》 乔良 本来,我是想用更戏谑一些的题目来着,比如“巫师”或“乌鸦嘴”什么的,但我担心读者甚至作者本人不能理解我的本意,于是才决定用“先知”这个词,一是它看起来更正面,二是读完本书的缩略本,我更坚定的认为,作者所思所言,当得起这两个字。 我不认识作者,但我认识他的文字。这些年里,时寒冰这个名字不时跳入我的视界。在我看来,他的文字有见地,有成色,且既先见又先锋,值得你关注。所以,不管报纸上还是杂志上,凡看到他名下的文字,我都会拿过来就读,包括把他那本《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买回来读, 但我要说,所有的阅后观感,都不如读本书来得震撼。在《经济大棋局》中,时寒冰把一个经济分析师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叹赏。从本书的目录,即可看出作者有几乎涵盖当下世界全部问题的雄心:一切皆在视野之中!甚至在军事问题上,其见解之清醒、犀利,其辨析之精当、准确,也远在我们今天许多军事专家之上。你尽可以不认同他的某些结论,但你仍不得不叹服他在分析某个问题时,充分顾及所有要素和条件,然后融之于一炉、层层抽丝剥茧,步步推理演绎的分析能力。这就是才华。这是大多数在这个领域中耕耘、驰骋或钻营者们无人可及的才华。不过,我之欣赏时寒冰,首先还不是他的才华,尽管我首先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因为这种才华是如此鲜明且炫目。我更看重的,在这些充满才华和智性的文章背后所显现的,一个严肃的学者兼思想家的品质。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学者的才华、思想家的品质,必然会构成一个人的良知和责任感。这一切经过这个人的大脑再从胸腔中迸发出来时,最终变成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声疾呼和警告。 当寒冰以近乎残酷的文字把他的忧患和警告,以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愤呼号出来时,他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位先知。一位不能用引号修饰的悲壮的先知。 读读这些对我们也许并不陌生但却无人表述得如此触目惊心的文字!——“全世界凡是超发货币的国家,都在拼命为货币找出路——只有吸纳掉这些货币,才能避免通胀之火熊熊燃烧,点燃起民众难以抑制的愤怒”; “从货币的超发,到吸纳再到蒸发,这个被忽略的路线,主导着很多国家的证券市场趋势和经济大趋势”; “现在及以后,人类不得不为持续超发的货币付出代价。……财富缩水的速度正在以比气候变暖更快的速度到来。……全世界所有政府及相关机构,都在遮掩货币超发的事实,在浑然不觉中,攫取民众辛苦创造的财富”; “为何在国内通胀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即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同时,对外尤其对美元却在快速升值?……在国内投放基础货币来储备美元等外汇,必然造成这种局面”;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过度信贷支撑的情况下,才能与中国的出口相对接,消耗掉中国过剩的产能,在次贷危机后,由于美国消费者已经透支了未来若干年的消费,他们的消费能力今非昔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仍然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一旦这种供应能力在未来释放出来,产能过剩的局面情何以堪?……在通货膨胀之后,中国将步入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国内的通货紧缩共存的经济形态” “一方面,美国要实行弱势美元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确保美元独步全球的霸权地位不动摇,就只能通过袭扰唯一具有和美元相抗衡的欧元来实现,即通过引发欧元国的危机,来强化美元的唯一强势地位”; “这就意味着,人民币不仅对欧元升值,对美元也必然升值……另一个环节,将在未来出现,即通过引发日本债务危机的方式,迫使日元快速贬值,导致人民币对日元也快速升值“; “这种布局的危险逻辑是:先逼迫人民币升值,导致大量出口型制造企业因亏损而破产倒闭,,这其中包括许多优质企业,然后,再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以在推高中国泡沫和套利中获取的暴利,收购中国的优质企业、人民币资产、资源! ……这正是人民币升值之血!” 上述文字仅仅引自于本书的第一章。而类似的这些既透彻辨析又大声疾呼的文字,遍布于全书各个章节。也许,对这些见解,圈内某些自负的专业人士,会耸起肩膀说,我早就知道,没什么新鲜;而某些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的官员则更会视之为“乌鸦嘴”式的预言,但它对于大多数国人——从决策层到普通民众,却不啻于一道划破阴翳的闪电、刺疼耳鼓的惊雷。 因为,在时下中国,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见识,更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时寒冰当然知道,作为一个思考着的先行者,一位先知,仅仅靠高分贝呐喊“狼来了”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用你的思想和语言证明,狼从哪里来?来了会如何?为什么会如此?一句话,你必须揭示:狼之所以为狼,狼的天性,狼的行为模式,狼的行进路线。当你把这一切说清楚之后,你就完成了一个先知的使命。剩下的,就是听你呼喊的人们的事儿了。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先知都是不大会理会的,直到狼真的来了,并且开始祸害羊群时,人们才会想起这位先知。于是,作为对先知表达敬意,中国人发明了——“亡羊补牢”,经典的“马后炮”。 这是思想家的无奈,更是民众的悲哀。面对这种悲哀和无奈,是选择逆流而上,还是选择回避退却?这是思想家和庸俗思想家的区别。寒冰显然属于前者。因为他在随着第一章之后次第展开的各个章节中,陆续向我们揭示了过去几十年间,人类——表现为不同国家——在经济,特别是金融,政治,尤其军事,这盘大棋局上展开的种种惊心动魄的博弈乃至搏杀,而他并不满足于仅止向我们描述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残酷场面。他甚至不满足于像外科医生那样,用他的柳叶刀,向我们剖示充斥其间的阴狠算计和策略路径,更以内科医生式的探幽发微,向我们揭示,这一切产生的病灶根源。这从他力图在索罗斯狙击英镑,狙击泰铢,到后来美国为摆脱金融危机制造的希腊及“笨猪五国”的欧债危机之间,寻找到一条隐秘轨迹的努力中,即可看出端倪。 我以为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这一点上,我把寒冰引为同道。因为我们从各自的不同领域和角度,同时发现了这盘大棋局上最大的棋手——美国人的对弈策略和规律,这一策略规律,寒冰用更学术的方式去表达,而我只把它缩略为两个中国成语:“水涨船高”和“水落石出”。这一美国人秘不示人的策略意味着:当全球经济形势向好时,各国是水,美国是船,水涨船高,美国是最大的获利者;而当全球经济低迷时,各国仍然是水,而美国是石,水落石出,美国依然是相对的最大收益者。这就是美国人上百年保持不败的秘密。而为了配合这一策略的实现,美国人不惜使尽浑身解数,从理论引导(以芝加哥学派为旗帜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理论),到全球化运动的推进(替代过去大英帝国用炮舰政策逼迫各国的“门户开放”),再到用捏软柿子式的战争敲山震虎,改变他人的投资环境,控制和驱赶资本的流速和流向,这一切,美国人玩得得心应手,而全世界对此即便不是懵然无知,也是万般无奈。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 作为这盘大棋局中的被动棋手,寒冰痛彻地指出了对我们来说种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尽管不是每种可能性都会出现,因为你的对手也不可能把每种针对中国的可能性都变成现实,但对其前景的警惕,却是绝对必要的。这正是《经济大棋局》这部书的价值所在。而书中作者充满激愤之情的理性疾呼,我以为决策者们必须倾听! 作为读者,我当然也想知道这部书能为医治令人担心的“中国病人”开出什么样的药方。我注意到在所有有针对性的药方之外,寒冰多次强调了“制度”、“体制”和“价值观”的功效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尚未交换过看法,但我可以感受到寒冰的题外之意。因此,我不禁想也就此说几句题外话。 在我看来,一位思想者, 是不能把前人的结论不假思索地拿过来做为自己立论的前提的,即使这一结论在人间流传了数百年,上千年而无人怀疑,依然不能成为我也不怀疑的依据。我一向不大相信制度或体制可以解决根本性问题,因为本末不能倒置。所以,我坚信相对于制度和体制而言,构成制度、体制的土壤——国家性、国民性要远为重要的多。因此,不改变土壤结构去移植制度或体制,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从台湾的“民主夹生饭”中不难得出结论。更不要说接受某种价值观的问题,特别是当这种价值观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利器,而不仅仅是大众的认同和自律时,它和与它相反的价值观的功用,又有什么区别?基于这些认识,我对一切来到中国这片土地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既不排斥,也不迷信。当然,这些题外话只是随感而发,是耶非耶,见仁见智。与寒冰所说的一种好的金融体制对于国家经济的良性运转和安全至关重要,并不是一回事。 仅以此序,向这位比大多数国人都更早洞悉了中国未来且情怀悲壮的年青思想家致意。
Ⅲ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的目录
推荐序
自序
第1章 一场血腥的货币战争
第一节 碰者死:美国的核心利益
第二节 欧元碰了美国的底线
第三节 中国痛失的货币霸权
第2章 美元与英镑的厮杀
第一节 白银改变世界,英镑崛起
第二节 白银改变中国
第三节 美元与英镑的对决(上)
第四节 美元与英镑的对决(下)
第3章 法德从对抗到和解
第一节 法国孤独的抗争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起锚
第三节 法德之间的宿怨
第四节 从仇恨走向和解
第4章 欧洲团结起来抗衡美元
第一节 英法一体化中的博弈
第二节 欧洲联盟的货币合作
第三节 索罗斯逼退英国
第四节 欧元时代开始了
第5章 欧元家门口的战争
第一节 波黑战争
第二节 科索沃战争
第三节 伊拉克战争
第四节 利比亚战争
第6章 债务危机来了
第一节 次贷危机真相
第二节 把欧洲拖下水
第三节 袖手旁观和落井下石
第7章 欧盟的制度缺陷
第一节 既松散又脆弱
第二节 法德带头违规的后果
第三节 欧央行的缺陷和过失
第8章 难以弥补的裂痕
第一节 差异之下的疯狂
第二节 燃烧的房地产
第三节 日渐扩大的差距
第9章 高福利之重
第一节 福利的限度
第二节 债务危机的诱因
第三节 高福利下的高失业
第10章 难以逾越的老龄化
第一节 欧洲老了
第二节 老龄化的影响
第三节 鼓励生育之困
第四节 移民之困
第11章 欧债危机的根源
第一节 寻找症结
第二节 增长的延续性
第三节 欧债危机的源头
第12章破解欧债危机
第一节 警惕错误的建议
第二节 对症下药
第三节 改革福利制度
第13章 欧债结局:邦联或分裂
第一节 建立邦联
第二节 走向分裂
第三节 谁最先离开
第14章 欧债对中国的警示
第一节 两种隐患的合体
第二节 债务危机隐忧
第三节 经济增长·创新
第15章 中国如何应对欧债危机
第一节 外储·外贸·中国股市
第二节 中国对策之外汇储备
第三节 中国对策之外贸
第四节 中国对策之欧资撤离
第五节 对投资者的建议
Ⅳ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未来篇)的内容简介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分为“现实篇”和“未来篇”上下两部。“现实篇”写到2015年,偏重于写原因、规律和战略布局。“未来篇”从2016年写到2034年,是由上部的“因”和战略布局引申出未来的“果”,是对2016~20 34年中国、美国和全球大趋势以及房价、外汇、大宗商品等走势的具体展望。“现实篇”和“未来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实篇”详细剖析了中国经济2012年大转折和2013~2015年大纠结的深层原因,深入分析了中美恐怖平衡构建的根源,全面解读了美国惊心动魄的金融杀大战略对全球格局的影响,并展示了大国的战略布局。全球化时代,大国间的博弈日趋激烈,智慧和力量的碰撞决定着趋势的演变。因此,“未来篇”加入了全球大国博弈的主线,以全球视角,展现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涵盖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宏大趋势,以及涵盖楼市、汇率、大宗商品等在内的微观趋势,让未来20年纤毫毕现。2016~2022年,中国经济大调整,美元进入加速上涨周期,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将被引爆,令人恐惧的大危机与令人心仪的大机会同时到来。2023~2034年,美元暴跌,资源暴涨,全球进入大滞胀时代……现在,我们正处在全球巨变的前夜。这场注定会改变许多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巨变,将以怎样的形式展开?它对中国乃至每一个人的命运意味着什么?面对未来的大趋势,投资者该如何做选择?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本书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解答。强烈建议读者从上部“现实篇”读起,沿着中国决策、大国角逐、全球博弈三条主线,找到未来趋势的发展方向,洞悉即将到来的大风险、大机会,及早做好准备。
Ⅳ 如何评价占豪和时寒冰
建议先了解股票,并有一定的股票交易经验后,再考虑介入期货和外汇等衍生品,毕竟后者的风险要大很多,而且要求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强,最好一步步来。希望能帮到你。
Ⅵ 中国如何处理巨额外汇储备
货币的本质是国家的负债!我个人的建议是用巨额外汇购买稀有资源,人才最好!建议朋友参考时寒冰教授的《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国该怎么办》
Ⅶ 免费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图书信息
书名:经济大棋局
作者:时寒冰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6月
ISBN: 9787564210625
条形码: 9787564210625
作者简介
时寒冰:姓时名寒冰字暖之。生于1972年2月。现居上海,就职于上海证券报。著有《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
作者秉持“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让人民免于掠夺和恐惧,才能让公心和敬畏生命成为普遍的价值观,而这一切都只能源于民主”的追求和信念,长期坚持公益写作,为民声和民生奔走疾呼,被众多网民视为有良知的、清醒和独立的知识分子。
MBA硕士。中国财经传媒人联盟特邀观察员,《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曾兼任新华社所属现代金报和现代快报评论主编),曾主编网刊《中国》,并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邀嘉宾发表时事评论。凤凰博报特约顾问、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等媒体评论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平生第二部经济类著作。内容涵盖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我国著名军旅作家、军事理论家、评论家,空军少将乔良为本书作序,评论本书“几乎涵盖当下世界全部问题的雄心:一切皆在视野之中!甚至在军事问题上,其见解之清醒、犀利,其辨析之精当、准确,也远在我们今天许多军事专家之上。你尽可以不认同他的某些结论,但你仍不得不叹服他在分析某个问题时,充分顾及所有要素和条件,然后融之于一炉、层层抽丝剥茧,步步推理演绎的能力”。
图书序一
悲壮的先知
——序时寒冰《经济大棋局》
乔良
本来,我是想用更戏谑一些的题目来着,比如“巫师”或“乌鸦嘴”什么的,但我担心读者甚至作者本人不能理解我的本意,于是才决定用“先知”这个词,一是它看起来更正面,二是读完本书的缩略本,我更坚定的认为,作者所思所言,当得起这两个字。
我不认识作者,但我认识他的文字。这些年里,时寒冰这个名字不时跳入我的视界。在我看来,他的文字有见地,有成色,且既先见又先锋,值得你关注。所以,不管报纸上还是杂志上,凡看到他名下的文字,我都会拿过来就读,包括把他那本《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买回来读,
但我要说,所有的阅后观感,都不如读本书来得震撼。在《经济大棋局》中,时寒冰把一个经济分析师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叹赏。从本书的目录,即可看出作者有几乎涵盖当下世界全部问题的雄心:一切皆在视野之中!甚至在军事问题上,其见解之清醒、犀利,其辨析之精当、准确,也远在我们今天许多军事专家之上。你尽可以不认同他的某些结论,但你仍不得不叹服他在分析某个问题时,充分顾及所有要素和条件,然后融之于一炉、层层抽丝剥茧,步步推理演绎的分析能力。这就是才华。这是大多数在这个领域中耕耘、驰骋或钻营者们无人可及的才华。不过,我之欣赏时寒冰,首先还不是他的才华,尽管我首先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因为这种才华是如此鲜明且炫目。我更看重的,是在这些充满才华和智性的文章背后所显现的,一个严肃的学者兼思想家的品质。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学者的才华、思想家的品质,必然会构成一个人的良知和责任感。这一切经过这个人的大脑再从胸腔中迸发出来时,最终变成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声疾呼和警告。
当寒冰以近乎残酷的文字把他的忧患和警告,以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愤呼号出来时,他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位先知。一位不能用引号修饰的悲壮的先知。
读读这些对我们也许并不陌生但却无人表述得如此触目惊心的文字!——“全世界凡是超发货币的国家,都在拼命为货币找出路——只有吸纳掉这些货币,才能避免通胀之火熊熊燃烧,点燃起民众难以抑制的愤怒”;
“从货币的超发,到吸纳再到蒸发,这个被忽略的路线,主导着很多国家的证券市场趋势和经济大趋势”;
“现在及以后,人类不得不为持续超发的货币付出代价。……财富缩水的速度正在以比气候变暖更快的速度到来。……全世界所有政府及相关机构,都在遮掩货币超发的事实,在浑然不觉中,攫取民众辛苦创造的财富”;
“为何在国内通胀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即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同时,对外尤其对美元却在快速升值?……在国内投放基础货币来储备美元等外汇,必然造成这种局面”;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过度信贷支撑的情况下,才能与中国的出口相对接,消耗掉中国过剩的产能,在次贷危机后,由于美国消费者已经透支了未来若干年的消费,他们的消费能力今非昔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仍然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一旦这种供应能力在未来释放出来,产能过剩的局面情何以堪?……在通货膨胀之后,中国将步入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国内的通货紧缩共存的经济形态”
“一方面,美国要实行弱势美元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确保美元独步全球的霸权地位不动摇,就只能通过袭扰唯一具有和美元相抗衡的欧元来实现,即通过引发欧元国的危机,来强化美元的唯一强势地位”;
“这就意味着,人民币不仅对欧元升值,对美元也必然升值……另一个环节,将在未来出现,即通过引发日本债务危机的方式,迫使日元快速贬值,导致人民币对日元也快速升值“;
“这种布局的危险逻辑是:先逼迫人民币升值,导致大量出口型制造企业因亏损而破产倒闭,,这其中包括许多优质企业,然后,再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以在推高中国泡沫和套利中获取的暴利,收购中国的优质企业、人民币资产、资源! ……这正是人民币升值之血!”
上述文字仅仅引自于本书的第一章。而类似的这些既透彻辨析又大声疾呼的文字,遍布于全书各个章节。也许,对这些见解,圈内某些自负的专业人士,会耸起肩膀说,我早就知道,没什么新鲜;而某些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的官员则更会视之为“乌鸦嘴”式的预言,但它对于大多数国人——从决策层到普通民众,却不啻于一道划破阴翳的闪电、刺疼耳鼓的惊雷。
因为,在时下中国,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见识,更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时寒冰当然知道,作为一个思考着的先行者,一位先知,仅仅靠高分贝呐喊“狼来了”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用你的思想和语言证明,狼从哪里来?来了会如何?为什么会如此?一句话,你必须揭示:狼之所以为狼,狼的天性,狼的行为模式,狼的行进路线。当你把这一切说清楚之后,你就完成了一个先知的使命。剩下的,就是听你呼喊的人们的事儿了。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先知都是不大会理会的,直到狼真的来了,并且开始祸害羊群时,人们才会想起这位先知。于是,作为对先知表达敬意,中国人发明了——“亡羊补牢”,经典的“马后炮”。
这是思想家的无奈,更是民众的悲哀。面对这种悲哀和无奈,是选择逆流而上,还是选择回避退却?这是思想家和庸俗思想家的区别。寒冰显然属于前者。因为他在随着第一章之后次第展开的各个章节中,陆续向我们揭示了过去几十年间,人类——表现为不同国家——在经济,特别是金融,政治,尤其军事,这盘大棋局上展开的种种惊心动魄的博弈乃至搏杀,而他并不满足于仅止向我们描述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残酷场面。他甚至不满足于像外科医生那样,用他的柳叶刀,向我们剖示充斥其间的阴狠算计和策略路径,更以内科医生式的探幽发微,向我们揭示,这一切产生的病灶根源。这从他力图在索罗斯狙击英镑,狙击泰铢,到后来美国为摆脱金融危机制造的希腊及“笨猪五国”的欧债危机之间,寻找到一条隐秘轨迹的努力中,即可看出端倪。
我以为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这一点上,我把寒冰引为同道。因为我们从各自的不同领域和角度,同时发现了这盘大棋局上最大的棋手——美国人的对弈策略和规律,这一策略规律,寒冰用更学术的方式去表达,而我只把它缩略为两个中国成语:“水涨船高”和“水落石出”。这一美国人秘不示人的策略意味着:当全球经济形势向好时,各国是水,美国是船,水涨船高,美国是最大的获利者;而当全球经济低迷时,各国仍然是水,而美国是石,水落石出,美国依然是相对的最大收益者。这就是美国人上百年保持不败的秘密。而为了配合这一策略的实现,美国人不惜使尽浑身解数,从理论引导(以芝加哥学派为旗帜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理论),到全球化运动的推进(替代过去大英帝国用炮舰政策逼迫各国的“门户开放”),再到用捏软柿子式的战争敲山震虎,改变他人的投资环境,控制和驱赶资本的流速和流向,这一切,美国人玩得得心应手,而全世界对此即便不是懵然无知,也是万般无奈。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
作为这盘大棋局中的被动棋手,寒冰痛彻地指出了对我们来说种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尽管不是每种可能性都会出现,因为你的对手也不可能把每种针对中国的可能性都变成现实,但对其前景的警惕,却是绝对必要的。这正是《经济大棋局》这部书的价值所在。而书中作者充满激愤之情的理性疾呼,我以为决策者们必须倾听!
作为读者,我当然也想知道这部书能为医治令人担心的“中国病人”开出什么样的药方。我注意到在所有有针对性的药方之外,寒冰多次强调了“制度”、“体制”和“价值观”的功效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尚未交换过看法,但我可以感受到寒冰的题外之意。因此,我不禁想也就此说几句题外话。
在我看来,一位思想者, 是不能把前人的结论不假思索地拿过来做为自己立论的前提的,即使这一结论在人间流传了数百年,上千年而无人怀疑,依然不能成为我也不怀疑的依据。我一向不大相信制度或体制可以解决根本性问题,因为本末不能倒置。所以,我坚信相对于制度和体制而言,构成制度、体制的土壤——国家性、国民性要远为重要的多。因此,不改变土壤结构去移植制度或体制,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从台湾的“民主夹生饭”中不难得出结论。更不要说接受某种价值观的问题,特别是当这种价值观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利器,而不仅仅是大众的认同和自律时,它和与它相反的价值观的功用,又有什么区别?基于这些认识,我对一切来到中国这片土地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既不排斥,也不迷信。当然,这些题外话只是随感而发,是耶非耶,见仁见智。与寒冰所说的一种好的金融体制对于国家经济的良性运转和安全至关重要,并不是一回事。
仅以此序,向这位比大多数国人都更早洞悉了中国未来且情怀悲壮的年青思想家致意。
图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as_li_ss_tl?_encoding=UTF8&tag=huang08-23&linkCode=as2&asin=B0051T7T7W&camp=536&creative=3132&creativeASIN=B0051T7T7W
Ⅷ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的内容简介
是什么导致了货币的持续超发?如何看待中国的股市?判断中国房价趋势转变的关键点是什么?当下与未来的风险和机会在哪里?大宗商品的涨跌周期如何界定?面对未来的大趋势,投资者该如何做选择?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
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决策、大国角逐、全球博弈三条主线,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解答,展现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涵盖中国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大趋势,以及涵盖楼市、汇率、大宗商品等在内的微观趋势,让未来20年纤毫毕现。
本书带给大家的并非简单的结论,而是非常系统和具体的分析过程。既给读者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也帮助读者认识、掌握系统分析趋势的基本方法。
这是一本网络全书式的趋势分析巨作。在本书中,著名经济趋势研究专家时寒冰以权威的数据,通过与现实、历史的结合,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贯通,推导出未来的大趋势。
现在,我们正处在全球巨变的前夜。这场注定将改变许多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巨变,将以怎样的形式展开?它对中国乃至每一个人的命运意味着什么?……本书给出的解答,将展现出未来20年令人惊讶的大趋势。我们需要知道未来的趋势,洞悉即将到来的大风险、大机会,及早做好准备。
本书分为“现实篇”和“未来篇”上下两部。“现实篇”写到2015年,偏重于写原因、规律和战略布局。“未来篇”从2016年写到2034年,是由上部的“因”和战略布局引申出未来的“果”,是对2016~2034年中国、美国和全球大趋势以及房价、外汇、大宗商品等走势的具体展望。“现实篇”和“未来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Ⅸ 时寒冰解释什么是外汇
美国人给你的这200万美元(央行)它全收走(成为外汇储备),(然后)印1000多万人民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