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

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

发布时间:2021-12-03 08:40:40

A. 外汇构成的三要素

构成外汇风险的三要素为:本币、外币、时间。 想学习外汇知识,可以上“外汇联盟”网站了解。

B. 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各国政府管理和经营外汇储备,一般都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个原则。
安全性是指外汇储备应存放在政治稳定、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和信誉高的银行,并时刻注意这些国家和银行的政治和经营动向;要选择风险小、币值相对稳定的币种,并密切注视这些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状况,预测汇率的走势,及时调整币种结构,减少汇率和利率风险;还要投资于比较安全的信用工具,如信誉高的国家债券,或由国家担保的机构债券等。
流动性是指保证外汇储备能随时兑现和用于支付,并做到以最低成本实现兑付。各国在安排外汇资产时,应根据本国对一定时间内外汇收支状况的预测,并考虑应付突发事件,合理安排投资的期限组合。现金和国库券流动性较强,其次是中期国库券、长期公债。
盈利性是指在保证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通过对市场走势的分析预测,确定科学的投资组合,抓住市场机会,进行资产投资和交易,使储备资产增值。
但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不可能完全兼得。一般高风险才能有高收益,盈利大的资产必然安全性差,而安全性、流动性强的资产必然盈利低。所以,各国在经营外汇储备时,往往各有侧重。比如富国多重视流动性,以随时干预外汇市场或用于对外支付,小国和资源贫乏国家多看重价值增值和财富积累。一般来说,应尽可能兼顾这三项原则,采用投资组合的策略,“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实行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实现增值。

C. 国际贸易风险的种类有哪些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将国际贸易风险从风险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如从本身性质角度,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从产生原因角度,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营风险;从表现形态角度,分为有形风险和无形风险;从作用强度角度,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等等。

还有人将国际贸易风险分为国家性风险、市场性风险和欺诈性风险三个大类;也有从市场风险角度进行深入分类的:国际市场区域选择与进入时机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政治局势风险。针对出口业务的经营风险,一般认为应分为:交货风险、收汇风险、付款风险、市场风险、国内客户资信风险、国外客户资信风险等六类。

国际贸易风险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划分。从宏观层面看,国际贸易风险应包括本国和目标市场国家的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文化风险,即营销环境中PEST结构化的风险。从微观层面看,国际贸易风险则应包括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策略方面的风险,后者最为常见,如合同风险、运输风险、结算风险、价格风险等。

对国际贸易风险的管理
1、识别国际贸易风险。首先要通过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分析和因素分解,将国际贸易中复杂的现象分解成为构成风险影响的一系列要素,并找出这些要素对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大小。在识别国际贸易风险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树、决策树等,还可以采用德菲尔法、专家会议法、情景分析法等。

2、度量国际贸易风险。首先使用概率来度量风险可能性,其次度量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当然风险发生的概率主要是靠主观估计来确定的。

3、制定应对措施。国际贸易风险的识别和度量的目的就是为制定应对措施服务的,因此在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后,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制定应对措施。在制定应对措施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效用理论、双因素集成控制方法与多目标决策等方法,还要用到成本效益分析等经济分析法。

4、控制国际贸易风险。国际贸易风险控制工作应根据市场和业务的发展与变化的情况,不断重新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不断寻找、发现和更新风险应对措施,以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发展扩大.

D. 外汇风险高吗种类有哪些

根据外汇风险的作用对象和表现形式,目前学术界一般把外汇风险分为三类: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1.交易风险(transaction risk)
交易风险也称交易结算风险,是指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一种流量风险。
交易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交易中,从合同的签订到货款结算的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化所产生的风险。
(2)在以外币计价的国际信贷中,债权债务未清偿之前存在的风险。
(3)外汇银行在外汇买卖中持有外汇头寸的多头或空头,也会因汇率变动而遭受风险。
2.折算风险(translation risk)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accounting risk),是指经济主体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因汇率变动而引起海外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它是一种存量风险。
同一般的企业相比,跨国公司的海外分公司或子公司所面临的折算风险更为复杂。一方面,当它们以东道国的货币入账和编制会计报表时,需要将所使用的外币转换成东道国的货币,面临折算风险;另一方面,当它们向总公司或母公司上报会计报表时,又要将东道国的货币折算成总公司或母公司所在国的货币,同样面临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主要有三类表现方式:存量折算风险、固定资产折算风险和长期债务折算风险。风险的大小与折算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历史上西方各国曾先后出现过四种折算方法。
(1)流动/非流动折算法。该方法将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划分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根据该方法,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按编表时的现行汇率折算,面临折算风险;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则按原始汇率折算,无折算风险。
(2)货币/非货币折算法。该方法将海外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划分为货币性资产负债和非货币性资产负债。其中,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均为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现行汇率来折算,面临折算风险,只有真实资产属于非货币资产负债,按照原始汇率来折算,没有折算风险。
(3)时态法。该方法为货币/非货币折算法的变形,只是对真实资产作了更真实的处理:如果真实资产以现行市场价格表示,则按现行汇率计算,面临折算风险;如果真实资产按原始成本表示,则按原始汇率折算,没有折算风险。当全部真实资产均按原始成本表示时,时态法与货币/非货币法完全一致。
(4)现行汇率法。该方法将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的全部资产和全部负债均按现行汇率来折算,这样一来,海外分支机构的所有资产负债项目,都将面临折算风险。目前,该方法已成为美国公认的会计习惯做法,并逐渐为西方其他各国所采纳。
3.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又称经营风险(operatingrisk),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波动引起公司或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收益或现金流量变化的一种潜在风险。在这里,收益是指税后利润,现金流量(cash flow)指收益加上折旧。经济风险可包括真实资产风险、金融资产风险和营业收入风险三方面,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对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以及产销数量的影响程度。例如,一国货币贬值可能是的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下降从而刺激出口,也可能使得使用的进口原材料的本币成本提高而减少供给,此外,汇率变动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可能无法马上体现,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收益变化幅度的大小。
与交易风险不同,经济风险侧重于企业的全局,从企业的整体预测将来一定时间内发生的现金流量变化。因此,经济风险来源不是会计程序,而是经济分析。经济风险的避免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预测能力的高低。预测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企业在生产、销售和融资等方面的战略决策。此外,折算风险和交易风险的影响是一次性的,而经济风险的影响是长期的,它不仅影响企业在国内的经济行为与效益,而且直接影响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效果和投资收益。因此,经济风险一般被认为是三种外汇风险中最重要的。但是由于经济风险跨度较长,对其测量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要准确计量企业的经济风险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企业的经营者通常更重视对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的管理。
虽然交易风险、折算风险与经济风险都是由于未预期的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或个人外汇资产或负债在价值上的变动,但它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1)从损益结果的计量上看,交易风险可以从会计程序中体现,使用一个明确的具体数字表示,可以从单笔独立的交易、也可以从子公司或母公司经营的角度来测量其损益结果,具有客观性和静态性的特点。而经济风险的测量需要经济分析,从企业整体经济上预测、规划和分析,设计企业财务、生产、价格、市场等各方面,因而带有一定的动态性和主观性。
(2)从测量时间来看,交易风险与折算风险的损益结果,只突出了企业过去已经发生交易在某一时间点的外汇风险的受险程度;而经济风险则要测量将来某一时间段出现的外汇风险。不同的时间段的汇率波动,对各期的现金流量、经济风险受险程度以及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动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编辑]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
企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一方面经常要使用外币进行收付,因而会发生外币与本币(或两种外币)之间的实际兑换。由于从交易的达成到账款的实际收付以及借贷本息的最后偿付均有一段期限,兑换时如果汇率在这一期限内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变化,则企业将单位外币兑换成本币(或两种外币间兑换)的收入就会减少,或以本币兑换单位外币的成本就会增加,于是产生了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本币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共同指标,因此即使企业的外币收付不与本币或另一外币发生实际兑换,也需要在账面上将外币折算成本币,以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汇率发生波动,单位外币折算成本币的账面余额也会发生变化,于是产生了折算风险。
由此可见,外汇风险包含三个要素:本币、外币和时间。只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结算,且存在时间间隔,就会产生外汇风险。一般来说,未清偿的外币债权债务余额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外汇风险就越大。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汇率的波动更频繁及剧烈,又没有波动幅度的限制,因此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比在固定汇率下更经常、更明显、更难以预测。由于外汇风险由本外币和时间构成,且缺一不可,因此防范外汇风险的基本思路有二:一是防范由外币因素引起的风险,其方法或不以外币计价结算,彻底清除外汇风险;或使用同一外币表示的流量相反的资金数额相等;或通过选择计价结算的外币种类,以消除或减少外汇风险。二是防范时间因素引起的外汇风险,其方法或把将来外币与另一货币之间的兑换提前到现在进行,彻底清除外汇风险;或根据对汇率走势的预测,适当调整将来外币首付的时间,以减少外汇风险。
[编辑]外汇风险的特征
外汇风险具有或然性、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三大特性。外汇风险的或然性是指外汇风险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不具有必然性;外汇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外汇风险给持有外汇或有外汇需求的经济实体带来的可能是损失也可能是盈利,它取决于在汇率变动时经济实体是债权地位还是债务地位;外汇风险的相对性是指外汇风险给一方带来的是损失,给另一方带来的必然是盈利。
[编辑]汇率风险及其主要表现
1973年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崩溃,特别是1976年牙买加协议正式承认浮动汇率制合法性以来,控制在一定波动范围的固定汇率制随之解体。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美元、日元、马克、英镑等主要货币之间的比价时刻都处在剧烈的上下起浮变动之中,至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决算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事先难以掌握,从而产生了汇率风险。我国也处在一个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中,汇率风险仍然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企业的经济收益,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我国对外资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影响尤为突出。
由于国际分工的存在,国与国之间贸易和金融往来便成为必然,并且成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外汇汇率的波动,会给从事国际贸易者和投资者带来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称之为汇率风险它表现在两个方面:贸易性汇率风险和金融性汇率风险。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般是用外汇或国际货币来计价。目前大约70%的国家用美元来计价。但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今天,由于汇率的频繁波动,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就难以估算费用和盈利。由此产生的风险称之为贸易性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贷的都是外汇,如果借贷的外汇汇率上升,借款人就会遭受巨大损失,汇率的剧烈变化甚至可以吞噬大企业,外汇汇率的波动还直接影响一国外汇储备价值的增减,从而给各国央行在管理上带来巨大风险和国难。此种汇率风险称为金融性汇率风险。
[编辑]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
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所谓国际收支就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与付给其它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的对比。如果货币收人总额大于支出总额,便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则是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汇率的变动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发生国际收支顺差,会使该国货币对外汇率上升,反之,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第二,利率。利率作为一国借贷状况的基本反映,对汇率波动起决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对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产生影响,高利率国家发生资本流入,低利率国家则发生资本外流,资本流动会造成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对外汇汇率的波动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一国利率提高,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该国货币贬值;
第三,通货膨胀。一般而言,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的缓解会使汇率上浮。通货膨胀影呐本币的价值和购买力,会引发出口商品竟争力减弱、进口商品增加,还会引发对外汇市场产生心理影响,削弱本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这三方面的影响都会导致本币贬值;
第四,政治局势。一国及国际间的政治局势的变化,都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政治局势的变化一般包括政治冲突、军事冲突、选举和政权更迭等,这些政治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有时很大,但影响时限一般都很短。

E. 影响远期外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远期汇率的决定,事实上就是指远期升水、贴水受制于什么因素。

决定远期汇率是升水还是贴水的主要因素,是两国之间的利率差异,并且升水、贴水大致与两国之间的利差保持平衡。也就是说,两种交易货币短期投资利率的差额是构成两种货币的远期升水、贴水的基础。

一般来说,利率、升水或贴水有如下关系:利率高的货币的远期汇率表现为贴水,利率低的货币的远期汇率表现为升水。

计算升贴水的公式为:升贴水=即期汇率×两地利差×(月数/12)。

(5)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扩展阅读:

主要作用

1、进出口商预先买进或卖出期汇,以避免汇率变动风险。

汇率变动是经常性的,在商品贸易往来中,时间越长,由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也就越大,而进出口商从签订买卖合同到交货、付款又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通常达30天~90天,有的更长),因此,有可能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

进出口商为避免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就想尽办法在收取或支付款项时,按成交时的汇率办理交割。

2、外汇银行为了平衡其远期外汇持有额而交易。

远期外汇持有额就是外汇头寸(foreign exchange position)。进出口商为避免外汇风险而进行期汇交易,实质上就是把汇率变动的风险转嫁给外汇银行。

外汇银行之所以有风险,是因为它在与客户进行了多种交易以后,会产生一天的外汇"综合持有额"或总头寸(overall position),在这当中难免会出现期汇和现汇的超买或超卖现象。这样,外汇银行就处于汇率变动的风险之中。

为此,外汇银行就设法把它的外汇头寸予以平衡,即要对不同期限不同货币头寸的余缺进行抛售或补进,由此求得期汇头寸的平衡。

F.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汇率的因素:

(1)国际收支。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专如果本国通属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6)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扩展阅读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G. 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防范与管理

外汇风险可能带来两种结果,或是得利益,或是遭受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只要经营或融资中涉及到外币业务,这种风险就会存在。汇率风险在理论上一般分为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有三个—本币、外币和时间,这构成了时间风险和价值风险。在确定的时间内,本币和外币存在折算比率,就会有风险。一般意义上说,一笔应收外汇或应付外汇账款的时间对汇率风险的大小具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汇率风险也就相对较大。
为了防范汇率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机构无论从经营能力,还是从提供金融品种上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在为企业防范汇率风险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如果进出口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财务条件和经营策略,认真地加以利用,就可以有效地化解汇率方面的影响。

一、 优化货币组合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出口贸易中,应当选择“硬币”或具有上浮趋势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在进口贸易中,应当选择“软币”或具有下浮趋势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在金额较大的进出口合同中,为了缓冲汇率的急升急降,应当采用多种货币组合来计价,通常我们称之为“一揽子计价法”。在选择的货币组合中,可以采用“硬币”和“软币”组合的方法,使升值的货币所带来的收益用以抵消贬值的货币所带来的损失。如果在交易中对方坚持选择货币,可以通过协商,使买卖双方互不吃亏。

二、提前收付或延期收付

进出口合同生效后,企业应当密切跟踪预期应收、应付货币对本币的汇率变化,一旦发现汇率出现较为剧烈的升降变化时,可以通过对应收、应付账款更改收付时间来加以规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不同意,可以通过一定金额的折扣来作出让步,这样就可以减轻因汇率剧烈变化而将要受到的相应损失。

三、平衡法

是指在同一时期内,企业通过运筹创造出一个与存在风险的货币相同币种、相同金额、相同期限的资金相反方向流动的情况,借以消除外汇风险的方法。例如:ABC公司在三个月后有10万美元的进口应付账款,该公司根据汇率的变化情况,应当设法出口等额美元的货物,使三个月后有一笔同等金额的美元收账,以其抵消三个月后应付的货款,从而消除外汇风险。当然,在通常情况下进出口企业的应收和应付的货币“完全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实现该项操作,还需要依赖于企业各部门间的密切配合。

四、调整合同价格

在出口业务中,如果出口商坚持以其本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在汇率出现趋势性下浮时,企业出口的汇率风险就会加大。为此,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出口商应当适当调高出口货价,尽可能弥补预期收汇时可能出现的损失。

五、增加外汇保值条款

企业在进行交易谈判时,可以根据汇率市场的情况,增加外币保值条款。在实际业务中有三种类型:一是计价用“硬币”,支付用“软币”,支付时按照计价货币与支付货币的现行牌价进行支付,以保证收入;二是计价和支付都使用“软币”,但签订合同时明确该货币与另一种“硬币”的比价,如果实际支付时这一比价发生变化,则原货价按照这一比价的变动幅度进行调整;三是确定汇率的“商定汇率”,如果实际支付时两种货币的比价超过“商定汇率”的一定幅度时,则对原货价进行调整。

六、签定远期外汇买卖合同

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企业,可以通过与银行签订出卖或购买远期外汇的合同,来抵消外汇风险。企业也可以通过向银行借入一笔与其外汇收入相同金额、相同期限和相同币种的贷款,以达到融通资金、防止外汇风险和改变风险时间的目的。

此外,在现行的外汇制度下,相当一部分进出口企业可以保留外汇存款账户,对此,企业应当十分关注汇率市场的变化,防止会计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通过合法的运作使企业存有的外币保持“硬币”状态,实现保值效益。

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以上介绍的方法,来减少和消除外汇风险及其潜在影响。有时还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风险控制是相对的,这与企业的各种基本条件、现实环境、业务能力等各种不同因素紧密相关。因此,企业应当灵活掌握与运用各种汇率风险防范措施,并且在反复的实际运用中,形成各自的特点,以期才能够达到防范或减少汇率风险的效果。

H. 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你是想问炒外汇的风险吗你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阅读全文

与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适合20岁怎么理财 浏览:83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