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市中的PB指的是什么
PB是英文Price/Book valu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平均市净率,和市盈率(市盈率最低的股票排名)一样都是基本面分析的一个参考指标。PB的计算方式通过英文全称也可以清楚为股票市价和每股净资产(也称为账面价值)的比值。
我们举一个例子,股神巴菲特曾经曾经有过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资,而当时这个投资对于巴菲特来说是非常不合算的,众所周知,巴菲特最喜欢买那些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股票,也就是说巴菲特就喜欢捡便宜,当时有只股票叫喜诗糖果,当时它的pb是3倍,这对于巴菲特来说是非常不合算也是根本不会考虑买入的,但是最后在他一个朋友的促使下巴菲特还是购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直到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巴菲特才感觉到非常庆幸,幸亏当时买入了这家公司,否则将会丢掉一个非常重大的投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喜诗糖果的品牌价值非常大,一样的糖,它就能比别人卖的贵,而且还能比别人卖的好,并且每年还都会涨价,大家都认这个牌子,也喜欢这个牌子,所以它就有了非常巨大的商誉价值,因此对于它来说,pb是3倍已经是非常低了。
Ⅱ 巴菲特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这家公司融资的方式。
伯克希尔公司与基金公司有很大区别,更像一个集团公司。
公司除了首次上回市进行了融资,为了小资金人答士发生B股这两次之外从没进行过容易。即使上市,目的也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为了降低股东交易成本。
公司具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下属企业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现金。因为公司的下属公司都是高净资产收益率的企业,产生的现金流能力极强。而且,就算是下属企业成长性较差甚至基本没有成长性,比如喜诗糖果,但是可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伯克希尔也不会卖掉它。因为它为伯克希尔提供了强劲的现金流,提高了伯克希尔的收购能力。
正是因为下属企业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保证了伯克希尔从来不缺钱。即使伯克希尔不卖股票,现金流也不会断。
补充:这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巴菲特和芒格持有了大部分股份,更详细资料建议去美国的财经网站上查
Ⅲ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都是价值投资
股神巴菲特与彼得林奇是被投资者广为熟知的,前者被称为美国股神,五十几年平均年复利率20%左右,后者被称为传奇基金经理,13年平均年复利率29%。
巴菲特没有开宗立著是投资者的损失,不过我们依旧可以从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中,挖掘到投资的真谛。
如果不喜欢文字,那么2017年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是非常好的选择。
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周期更长,也更为稳健;在这期节目中,将揭露巴菲特的普通生活与专注的复利投资。
彼得林奇提前退休,否则,与股神将会是非常激烈与精彩的收益比较。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林奇,那么《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教你理财》。
第一本系统性自述自己的投资理论,第二本继续深化,第三本是封笔之作,曾被巴菲特力荐,称这或许是送给孙子最好的礼物。错过任意一本,都是投资者的损失。
虽然巴菲特与彼得林奇都是价值投资的代表,不过,却是截然相反的投资方式。
1、股神的复利
投资,并非是巴菲特最喜欢的事,其实他最喜欢的是复利。这是他小时候就发现的有趣游戏,为此痴迷了一辈子,通过投资,可是理想的实现复利,所以巴菲特喜欢投资。这也被他称为,幸运的人生,跳着什么舞去工作。
复利,也被爱因斯坦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从1900年1 月1 日到1999年12 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65.73 点涨到了11497.12 点,足足增长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观?那它的年复合增长是多少?只有5.3%。
这个增长率意味着,你有一万块钱,每年才新增530块钱。不用巴菲特,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这个增长,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因为只有他能持续数十年地坚持。
所以巴菲特会说: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彼得林奇所言:投资越早越好。
2、股神买入的不是股票
巴菲特熊市很忙,是在忙着买股票;牛市相对悠闲,往往舍不得卖股票。
1998年,可口可乐约48倍估值,对于业绩稳定的大盘蓝筹股,这明显是高估了;或许是因为董事会席位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现金流的原因,巴菲特没舍得卖。
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中,可口可乐回落到了18倍低估值。
相比于普通投资者,巴菲特整日阅读,并不悠闲,这也是他的乐趣。相比于彼得林奇,那是无比悠闲。
并且,巴菲特的投资真谛,是普通投资者学不来的。
因为他买入的不是股票,而是自由现金流。
受到了黄金搭档芒格与费雪的影响,巴菲特抛弃了导师格老的烟蒂股投资法;转而开始买入优质企业。其实随着资金量的增长与美国经济的复苏,巴菲特迟早会走上这条路;同样,按照他所言,如果没有芒格,会比现在穷的多......
此后喜诗糖果是买入优质企业的第一次试水,很成功,股神尝到了甜头,再也收不住手。
当年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只给留下了1800万美元的利润,维持生产使用。此后喜诗糖果大约20年的时间中,为伯克希尔上缴了4亿元左右的利润,通通被巴菲特拿来买股票。
喜诗糖果的成功,令巴菲特欲罢不能。从此,他主张,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上市公司。
有两点原因:
1、优秀的上市公司股价很难被打倒低估值。
2、巴菲特赚取利润的方式已经改变,并非股价的波动,而是收购上市公司,掌握背后的现金流,拿来继续投资,等同于获取了没有代价的资金。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说,股市关门也没事。他掌握的已经不是股票,而是背后的公司,以及所能提供的自由现金流。无论牛熊,都赚钱......
这也是普通投资者所做不到的,也是彼得林奇不得不呕心沥血的原因。
3、勤奋的兔子
如果说股神巴菲特是一只永不停歇的乌龟,那么彼得林奇就是一只勤奋的兔子。
有这样一组数据:他一年的行程10万英里,也就是一个工作日要走400英里。
早晨6:15他乘车去办公室,晚上7:15才回家,路上一直都在阅读。
每天午餐他都跟一家公司洽谈。
他大约要听取200个经纪人的意见,通常一天他要接到几打经纪人的电话,每10个电话中他大约要回一个,但一般只交谈90秒钟,而且还好几次提示一点关键性的问题。
他和他的研究助手每个月要对将近2000个公司检查一遍,假定每个电话5分钟,这就需要每周花上40个小时。
4、彼得林奇的无奈
相比于股神巴菲特,彼得林奇简直忙到“死去活来”,这也是为了追求业绩没有办法的事情。 他退休后,可以担任其他公司的基金经理,不用工作就可以获取大概四千万左右的年薪(1991年),为了名誉,他拒绝了。
彼得林奇退休的年龄是46岁,正直壮年,事业的巅峰时刻。原因在于,陪伴家人,以及受够了高强度的工作。
的确,彼得林奇13年29%的年化复合增长,是呕心沥血换来了;在这样下去,实在受不了。
赚再多的钱,搞再多的慈善,也要有命去进行......
他有着无奈的,号称无股不买的称号;据统计,他每天大约卖出一百只股票,买进一百只股票,换手率在300%+。
由此,很多投资者认为彼得林奇是做短线的;其实,林奇是做中长线的,只不过操作更加灵活。
热点,不追;
题材,不买;
无业绩;不买;
林奇玩转了六类上市公司的股票,看重的还是业绩。
这种操作,有风格原因,也有行业原因,存在无奈。
与巴菲特不同,基金买股票,有着仓位限制;对于房利美的投资,林奇买到了基金的资产的5%,这已经是所能购买的上限了。
否则,他还想买更多。
反观股神,可以随便买,看好之后,直接买下来......
受到行业的限制,这就是彼得林奇的无奈。
5、截然相反的价值投资
纵然彼得林奇不会买入没有业绩的题材垃圾股,可从频繁的交易可以看出,他赚取的其实是股价的波动,也就是短线投资者口中的差价。
有些股票甚至因为怕错过,买入后在观察......
毕竟,他最多投资过上千家股票,不可能将每一只股票的商业逻辑都看的透彻。
这点与股神巴菲特不同,他买入的每一只股票,都是完全明确其中的商业逻辑,所以买入就是重仓。
也有很多投资者说,巴菲特是分散投资,这种说法很扯淡。
的确,巴菲特买过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毕竟资金量庞大,且买入就是大手笔。看好后要么买下来,要么买成大股东......赚取的是更多的自由现金流(免费投资资金)。
这就是巴菲特与彼得林奇的截然不同,前者重仓买入,真正目的是掌控公司,获取自由现金流;后者分散投资,赚取的是价值投资的差价。
Ⅳ 如何用基本面分析一只股票从哪些维度
基本面分析是股市中分析的方法之一,其他的还包括技术分析和量化分析。实际上,如果能够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交易胜率会变高。一般基本面分析方式有自上而下,可以先从宏观环境,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等几个步骤对想要投资的股票进行分析。
我们都希望自己买的公司是好公司,可以给自己带来不错的收益。可是现在市场股票越来越多,4000左右。通过基本面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好公司要有护城河这个我相信你大家都听说过,也可以称之为竞争壁垒。有护城河的公司,可以穿越牛熊周期。有些公司有天然的护城河,也就是拥有垄断壁垒。
虽然垄断不利于行业发展,但当一家公司拥有垄断能力之后就很明显拥有了很好的护城河。很多行业天然就具备垄断特性,比如说上海机场,中国国旅等。前者拥有优质客流,后者是免税店带来的长期利润。
还就就是成本壁垒,如果一家公司能够把成本控制到很低,并且长期常年处于高润状态就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够通过低成本,高利润长期生存下去,在同行竞争过程中也可以熬得住,甚至耗死对手胜者为王。
价值投资的第一步是要找到好公司,当然好公司的标准不局限于上述这几方面。其他的比如有强大的现金流,差异化的产品,市占率等等都是可以衡量一家公司好坏的维度。
找到好公司只是第一步,能不能在投资好公司上赚钱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这里还有估值概念,好的东西贵了或者溢价太高资金也不一定会认可。
只有当好公司便宜之后才是价值投资的好时机,好比贵州茅台现价是1700元/股,当它跌到800元/股呢?还有我的建议是,找公司不一定需要多么复杂的商业模式,尽量找自己看得懂的公司,业务简单,盈利高,成本低。还有行业格局已经清晰,头部龙头企业已确定的。
关注猪爸财经圈,专注投资者教育,移步专栏学习更多干货。
Ⅳ 巴菲特买的喜诗糖果是在哪个市场上市的
巴菲特买的喜诗糖果是在哪个市场上市的??巴菲特已经收购喜诗糖果。
伯克希尔对喜诗的第一次收购:
1972年初,由伯克希尔控制的blue chip stamps(蓝筹印花)公司,以2500万美元收购喜诗糖果公司100%的股权。1971会计年度,喜诗公司净资产800万美元,销售额3000万美元,税后盈余200万美元,净资产收益率25%。收购市净率3.1倍,市盈率12.5倍。当时,伯克希尔公司拥有蓝筹公司60%股权,也就是说,伯克希尔透过蓝筹拥有喜诗60%股权,伯克希尔付出的代价为2500×0.6=1500万美元。
读过巴菲特历年致股东信和他在美国佛罗里达等多所大学的演讲的人都知道,喜诗糖果(see’s candy)是巴菲特十分钟爱的一家公司,巴菲特收购喜诗实际上只有1972年投入的1500万美元,到2007年,喜诗累计为伯克希尔产生了13.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交纳营业税后,净利润约为12.6亿美元(美国对于公司净所得在$10万以上者课6.4%营业税)。2007年度喜诗的税前利润是8200万美元(净利润约7600万美元),假如喜诗当前的合理市盈率是10倍的话,那么,36年间伯克希尔从喜诗获得的红利加上喜诗当前的合理市值,是初始投入的134倍!而巴菲特收购喜诗的获利并不止于134倍,因为在他拿到喜诗的红利后,又去购买其他具有吸引力的业务,see’s为伯克希尔带来了“多重现金流”。
Ⅵ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主要内容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
编辑讨论上传视频
本书写作风格简明轻快,伴随着历史细节的披露,书中大量引用不同时期巴菲特致股东信的精华内容,讲述了每一项投资中巴菲特的思考过程和投资逻辑。书中不仅收录了耳熟能详的盖可保险、美国运通、喜诗糖果和《华盛顿邮报》等案例,也收录了起死回生的邓普斯特公司、令巴菲特陷入困局的洛克伍德公司的故事。在每一个案例结尾,作者都整理出学习要点,让读者能够从巴菲特经历过的成功和挫败中学习。[
译者序巴菲特“资金超越主意”的分水岭(杨天南)
推荐序研究巴菲特的新篇章(劳伦斯·坎宁安)
序言伟大的投资者也会犯错
导言48岁赚得1亿美元
第一部分人物与情景
沃伦·巴菲特的故事 2
青年时代与合伙企业 / 伯克希尔-哈撒韦进入视野 /
跟本杰明·格雷厄姆学投资 / 巴菲特向格雷厄姆学到的其他理念
第二部分投资案例
案例1·城市服务 18
孩童时代 / 第一只股票 / 大学时光/像投机者一样追逐股票
案例2·盖可保险 23
盖可保险的历史 / 周六,巴菲特来敲门
案例3 &4·克利夫兰精纺厂和加油站 28
投资/失败案例1:克利夫兰精纺厂 / 净流动资产价值投资法 /
失败案例2:加油站 / 保持与格雷厄姆的联系
案例5·洛克伍德公司 38
洛克伍德公司 / 巴菲特的困扰 / 结局
案例6·桑伯恩地图公司 42
巴菲特合伙公司取费模式及其表现 / 桑伯恩地图公司 /
巴菲特不但买了,而且需要控制甚至改变公司
案例7·邓普斯特农机制造公司 49
邓普斯特农机制造公司 / 邓普斯特公司的麻烦 / 查理·芒格 /
起死回生 / 实现投资回报
案例8·美国运通 57
重要的变化 / 美国运通 / 巴菲特出手
案例9·迪士尼 64
巴菲特的行动 / 巴菲特的逻辑—费雪和芒格的因素多于格雷厄姆
案例10·伯克希尔-哈撒韦 69
伯克希尔 / 1955年之后的下滑 / 巴菲特一个“里程碑式的愚蠢”决定 /
决定性的回购 /
伯克希尔-哈撒韦:一个老板、一个总裁和一个不赚钱的生意 /
最初的两年
Ⅶ 巴菲特和索罗斯谁做投资更厉害中国做投资最厉害的人又是谁
说起投资,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巴菲特和索罗斯,这两位都是传奇的投资大师,对于投资都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们都通过投资获取了巨额的财富,但他们的投资理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听一听他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就会明白为什么他做投资这么牛,他认为最本质的价值投资者,一定是一个长期主义者,如果什么事情看的短都很难办,但稍微一拉长很多事情就看明白了,正所谓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你能不能把长期主义应用到每一天的微决策里面,形成肌肉记忆以后,你就真正变成了一个长期主义者,穿越周期,手有价值心头不慌。做对的事情,长期价值最大化。
他的投资原则就是选择优秀公司,做时间的朋友。要么不投,一投就会下重注,而且会长期持有。
张磊出了一本书名字就叫《价值》,里面详细地讲述了他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和多年来价值投资的案例和经验,所有的背景都是根植于中国。有网友评价这本书是中国讲价值投资最好的一本书,因为他讲价值投资真正做到了中国化。
读名家的故事和思想是获取智慧的最佳途径。想了解张磊更多的投资故事,对投资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这本极有价值的图书,可以点击商品卡团购。原价118元,现团购价79元,还有满减活动。
Ⅷ 巴菲特都买过什么股票具体点
这个问题只有巴菲特可以给你解答
Ⅸ 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4种杠杆是什么
1,合伙人资金,巴菲特从合伙人那儿募资,资金成本是6%,巴菲特只有赚的超过6%才提取超额收益的25%,如果亏损了,还要弥补亏损后再提成,这其实是一种承诺最低收益的募资方式。因为巴菲特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很有信心,他相信他一定会赚回来更多,才敢承诺最低收益,这样的良心条款使他募集到不少资金,而这些资金对于巴菲特来说就是非常好的杠杆。
2,巴菲特合伙公司的杠杆,巴菲特在给合伙人的信中写道,他在投资过程中一般不使用杠杆,只是在具有确定利润的套利交易中使用杠杆,而且不会超过基金净资产的25%。这里的杠杆类似券商的融资融券,巴菲特不是不用融资融券的,是在套利交易中大量使用的,而这些杠杆的使用又提高了套利交易和组合的整体收益率,他不会直接融资买普通股票。
3,具有控制权企业的资金:巴菲特买到很多烟蒂股,如果公司不错又一直低估,他就大量买入取得控制权。特别是伯克希尔,他取得控制权后,这家企业的所有资金都是归他支配的,他可以从企业的流动资产抽出大量资金,投资到高利润的企业,他从伯克希尔抽出资金收购了国民赔偿公司和其他的公司,而在收购的过程中还可以从金融机构取得并购贷款。这也是拥有一家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
4,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和其他公司的资金:巴菲特通过他控制的伯克希尔和蓝筹印花,多元零售这些公司和芒格合作收购了大量的金融公司,和保险公司和实业公司(喜诗糖果等)这些公司成为为他制造弹药(现金)的工厂,如下图:
Ⅹ 巴菲特现在持有哪些公司的股票
富国银行 , IBM , 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喜诗糖果,有个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