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资本外逃的问题!
首先解释下什么叫资本外逃:
资本外逃是资本流出中“非正常的”那一部分,其中既包括规模未被政府准确掌握着的资本流出部分,如出口低报和走私等;也包括渠道未被政府准确掌握着的资本流出部分,如资本项下的资本混入经常项下流了出去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资本外逃具有极强的违规性与隐蔽性,因此其规模很难被准确衡量。
1、原因:
一国或经济体的境内及境外投资者由于担心该国将发生经济衰退或其它经济或政治的不确定性而大规模抛出该国国内金融资产,将资金转移到境外的情况。
2、途径,这个有点长
要探索资本超低空飞行的路线,首先必须区分中国资本外逃的两种不同性质:一种是“纯粹性”的资本外逃,即资本逃离本国时并未确定何时流回;另一种是“过渡性”的资本外逃,即资本外逃只是一个过渡过程,它们在国外 “改头换面”之后,又通过正常渠道以“外资”的身份流回国内。当然,此后的流出便名正言顺多了。
(1)现金转移与地下结算系统。这类渠道即通常所说的“黑市”。
(2)借经常项目支付之名转移资本。
(3)在境外投资中大量转移资本。
(4)借助境外融资实现资本外逃。
3、影响:
正如资本市场是经济晴雨表的说法,当发生资本外逃事件时,通常也是经济将遭遇衰退的前兆。最近一次大规模资本外逃事件是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境内外资金逃离亚洲各国后,该地区用了2-3年时间才从衰退中摆脱出来。目前中国由于还实施严格的资本项下外汇管制,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的可能性不大。
『贰』 资本外逃为什么会导致外汇储备下降
这首先你得明白这个外汇储备的组成。
这个外汇储备,我们国家来说吧。我们国家是回使用人民币的。所以答外资进入中国,得换人民币,那么外资的外汇就留在银行里面了。
当外资要离开中国时,他们锝用手里的人民币换回外汇,所以当外资离开时,人家当然是投资获利离开了。结果就变成国家的人民币多了,外汇少了。
『叁』 人民币贬值为什么会造成资金外逃和外汇储备
你这个表述我不是很能理解。
假设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回1.有可能产生通缩风险答,物价低迷,经济也面临衰退;2.因金融环境不稳定,投资可能随人民币贬值而大幅减少;等等吧
资本外流,或许只是众多负面影响中的一小部分体现吧
至于外汇储备,这跟人民币贬值应该说没有直接的联系。
依然只能假设。假设人民币的大幅贬值,是因外部因素造成的,比如国际游资恶意做空人民币,那么我们央行必然要动用一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干预,包括动用外汇储备直接购买人民币资产,以缓解抛售压力,稳定汇率。
『肆』 本国货币贬值,是否导致资金外逃
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1. 汇率与进出口 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2. 汇率与物价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3. 汇率与资本流出入 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求紧张,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内流。同时,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伍』 “资本外逃”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其实不严重。你只要看看最近几个月我国的外汇储备数据就明白了。自从2017年1月31日我内国外汇储备规模容为29982.04亿美元跌破3万亿美元之后,逐月上升,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外汇储备30915.3亿美元,环比增加108.07亿美元,升幅为0.4%,为连续第七个月出现回升。说明外逃并不严重。况且,手头的外汇太多了没有好的用途反而成为负担。综上,中国经济尽管出现诸多问题和贪官坑民,但比起国际上最大几个经济体,我们还是略好一点,如果把资金从中国抽出去,那拿到哪个经济发展更快的国家呢或者更保值增值呢?简直无从选择。以我曾经在省级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体会,别听那些没有实战经验的所谓经济学家吵吵,他们许多人只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有时候一些资金流动并不那么可怕。
『陆』 国家防止外汇出逃的原因是什么
愈演愈裂的资本外逃抄,正在成为中国金融乃至经济的一大隐患。为此,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耿亮在中国开放B股市场是说,开放目的,并非鼓励A、B股的合并,而是欲将中国国内有限的外汇资金,投入在中国市场,以防止外汇流失。
求采纳
『柒』 资金出逃是什么意思
资金出逃一般是指公司股东或发起人依法履行了出资义务即向公司交版付了货币、实物权或转移了财产权,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的行为。
在公司财务账册上,关于实收资本的记载是真实的,并且在公司成立当日足额存于公司,后又以撤回、转移、混同、冲抵等违反公司章程或财务会计准则的各种手段从公司转移为股东个人所有的行为。
(7)资金出逃外汇扩展阅读
一般认为抽逃出资的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主体
该行为的主体为公司出资者,即股东;
2、主观方面
公司股东有无“抽逃出资”的故意,如果没有正常的业务往来、借贷关系或其他依据,不支付任何代价而长期占用股东出资不还的话,就可能涉嫌抽逃出资;
3、侵犯客体
国家对公司的管理制度,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4、客观方面
在公司验资成立后又抽逃出资的行为,如果抽逃的数额巨大、造成的后果严重,就可能涉嫌构成抽逃注册资本罪。
『捌』 资本外逃的资产外逃的主要方式和渠道
中国实际存在的资产外逃方式多种多样,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以“价格转移”等方式通过进出口渠道进行资产外逃。“价格转移”是各国不法企业常用的转移资金和利润的方式,具有相当的隐蔽性。高报进口骗汇,低报出口逃汇,一直是中国资产外逃的主要渠道。同时,以出口不收汇,进口不到货,通过假造贸易单证骗汇,或将外汇截留境外等违法行为,也是我国资产外逃的重要方式。199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展的外汇大检查中,发现骗汇金额超过了100亿美元,据分析,其中相当部分可能已经外逃。
(二)虚报外商直接投资形成事实上的外逃。较为典型的做法是:中、外方合谋,以高报外方实物投资价值或中方替外方垫付投资资金的方式,通过设立合资企业向境外转移境内资产或权益。同时,由于一些社会中介机构为外商投资企业虚假验资,产生外商直接投资高报。这些虚增投资最终都会以利润汇回或清盘形式要求换汇汇出,从而形成迂回的资产外逃。
(三)通过“地下钱庄”和“手机银行”等境内外串通交割方式进行非法资产转移。所谓“地下钱庄”的做法是,换汇人在境内将人民币交给地下钱庄,地下钱庄则将外汇打入换汇人所指定的境外账户。日前,有关部门查获的两个地下钱庄,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非法交易,涉嫌金额都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所谓“手机银行”,就是专做外汇非法交易的掮客,与境外机构或个人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只须打个电话,就可以做成一笔汇兑生意,境内是人民币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境外是外币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在我国沿海的个别地区,这些人几乎成为半公开的经纪人,并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此外,还有一些境内企业与业务伙伴等较熟识的境外企业进行所谓的“货币互换”,境内企业直接在境内为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进行各种支付,境外企业在境外以约定的汇率折成外币偿还。
(四)金融机构和外汇管理部门内部违法违规操作形成的资产外逃。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外汇管理部门在办理结售付汇业务或有关审批手续时,可能放宽真实性审核标准,为客户违规划汇资金,或者内部个别工作人员与不法分子串通,为资产非法转移提供方便。同时,金融机构也存在违法违规资金划拨的可能。一些金融机构无单证或单证不全售汇,乱放外汇贷款,滥开信用证等,也造成了国家资产和外汇损失。
(五)通过直接携带的方式进行资产外逃。我国允许境内居民个人携带2000美元外币(超过的需要银行或外汇局开具外汇携带证),或6000元人民币现钞出境,用于境外经常项目支付。但是,如果当事人使用这笔资金购买证券或转存银行,那就成为资产项目支出。对于那些频繁出入境的人员来说,多次合法携带的资金就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数目。实际操作中,违规超限额携钞出境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另外,旅行支票和外币信用卡理应用作境外个人消费,但也可能转成资产,形成资产外逃。
『玖』 外汇出逃是什么意思,说得简单点,谢谢
当前国际外汇市场,美元单方面强势升值,美国经济强势复苏,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贬值,从而导致国内市场中大量资金流出中国涌入美国,抢购美元资产以待增值。
『拾』 人民币贬值为什么会造成资金外逃和外汇储备增加
打个最简单的比喻,黄金和白银分别是两个国家的货币,本来一克黄金可兑换三十克白银,现在银价贬值,而金价不贬值,人们当然原储备黄金。你所说的资金外逃也就是货币流向不贬值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