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买入价格成本价

买入价格成本价

发布时间:2020-12-30 21:24:21

A. 股票买入价和成本价的区别

比如:某人以5.38买入100股某股票,为什么成本价是5.47?
你一笔交易涉及到的费用有:佣金、回过户费、印花税答和证券交易所手续费以及证券交易监管费等,接下来再给你详细解释:
你的买入价就是你的限价买入时的申报价,而成本价则为当你卖出股票时在支付了以上的费用后,和你买入价时的总金额相当的价格。用公式说明就是:成本价*股票数量=买入价*股票数量+各项费用合计
现在给你说说各项费用的计算
1、佣金 是你所在证券公司收取的,是浮动的在证券交易所手续费以及证券交易监管费之上在千分之三以下,如果你的交易金额太小以致佣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一般证券交易所手续费以及证券交易监管费由券商所收佣金支付即你交的佣金里面包含了这两项费用。
2、过户费 上交所过户费为成交面额的千分之一,不足一元的收取一元,成交面额简单地说等于你的股数。深交所不收过户费。
3、印花税 自2008年9月19日起千分之一收取,只在你卖出时收取。

B. 一只股票两个价格买入 成本价这么算

把两次买入成交金额和买入手续费相加,然后除以总的股票数量,就是平均成本价格。公式如下:所有买入成交金额,加上所有买卖的手续费,减去所有卖出成交金额,最后除以剩余股票数量,就是剩余股票的成本价。

C. 为什么自己股票的买入价和成本价不一样想差竟然一毛多

买入价抄格与成本价的计袭算方式不一样,买入价格通常就是成交价。而成本价是软件作为参考计算的一个价格。成本价要看成本价类型,比如广发证券计算的摊薄持仓成本,会将实际已发生的买入和卖出的手续费考虑在内,但不会预估剩余持仓卖出的手续费。另外如果股票盈利部分卖出的话,摊薄持仓成本会摊低,如果亏损卖出,成本会摊高。

D. 股票委托价 成本价 买入成本 是什么意思

你委托价是19.25元可是没有买进,而别人有低于你的委托价想卖出的,也就是说在你提回交买入委托价答的同时,别人也提交了委托卖出价格18.91元,他的卖出委托价比你买入委托价底,所以系统自动给你买入,所以最后的成交价是18.91,系统显示的成本价是成交价加上手续费后的价格,也就是说你必须得等股票价格涨到成本价以上才算盈利(系统是给你把手续费和股本摊在一块显示的,便于你看盈利)。
至于你说的“委托价19.25 是19250元 买入成本 才 18950 那我不是多给了证券商 300元了??
”这是不会的,这300元是你自己的,你查看可动用余额就可以,你现在的资产等于:股票市值加可动用余额。

E. 股票买入价怎么和成本价不一样

买入价就是你抄市场成交价格。
成本价是指买入价格加上各项费用及税费的价格。
它有四部分组成:
收费项目 深圳A股 上海A股
印花税 1‰ (卖出) 1‰ (卖出)
佣金 小于或等于3‰ 起点: 5元 小于或等于3‰ 起点:5元
过户费 无 1‰(按股数计算,起点:1元)
委托费 无 本地1元,异地 5元(按每笔收费)券商自定,一般不收取。

解释:卖出收取千分之一的印花税,买入不收,买入沪市的股票收取过户费,例如1500股收取1.5元。例如买入深圳股票,佣金是买入价*股数*佣金率,这也就是买入的成本,卖出除了要收取佣金外,还要加上印花税。
可以打开交易软件,打开交割单或者对账单,那有成交明细。

F. 股票买入成本怎么比买入价低很多

你好, 这个问题很简单, 可能你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
股票你赚钱卖出一回部分后,盈利的本分答会分摊到你的成本上,成本就降低了, 比你买的时候还低,还有可能出现负数的成本。
举例,10块成本买入1000股,10*1000=10000元。
上涨到每股15元,你卖出500股剩500股, 你的总市值就是15*1000=15000元。
总盈利是15000-10000=5000元,
剩下的500股现在价格是15元,15*500=7500 元, 盈利比例是66.69%,
剩下的成本价格就是(7500-5000)÷500股=5元每股。 远低于原来的十元成本价格。
因为原来的成本被利润分摊了。

G. 股票买入价和成本价时怎么算的

如果一只股票你来今天买入,源那么当时买入的价格就是你的成本价,如果第二天这只股下跌,你心急卖出那么不会立马 ,过了一会又上涨。那么算起来是有点麻烦 ,我给你举个实际例子吧
1.1号: 50块成交200股,此刻你的成本价是50
1.2号 :股价下跌到45块钱 你着急卖出200股,等到涨到47的时候 你又买了200股回来。这类怎么算呢
很简单 成本价=【200×50+45×200+47×200】÷600
注意:以上计算不带入交易佣金,现在交易佣金已经很小了 ,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上涨到47块 你买入300股,只要带入括号内计算 最后除以的是700就可以了
希望能帮助你

H. 为什么股票委托价格和实际买入成本不一样

股票委托价格和实际买入成本不一样,是因为买入成本价,在买入价的基础上,回分摊了买入的手续费答,所以肯定成本价比买入价要高一点。有些券商的成本价既包含了买入手续费,又预算了卖出的费用,比较直观,就是以成本价卖出就保本。

I. 为何我买股票的成本价会比购买时的价格高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阅读全文

与买入价格成本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