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今天美国汇率多少人民币
若按照目前招行汇率,外币现钞和外币现汇是不同的。
若通过招行兑换,请打开http://fx.cmbchina.com/hq/ 查询外专汇实时汇率,属也可以点查看历史查询之前汇率,因汇率实时变动,实际汇率按照您实际操作时的为准。
若需试算,可打开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 试算。
⑵ 美国没有人民币怎么影响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
这样说吧,人民币是一个增值的预期,所以大家都知道人民币以后值钱,所以来内中国容投资,换人民币怎么保值呢?
第一步,买房啊。 你买了房子,是不是保值了,中国房价来说,最起码不会赔钱。那么炒房的就来了,都来炒房,造成泡沫经济,通货膨胀啊!钱不值钱。
美国经济不景气,事业率高,非农指数达不到预期,投资者认为美元可能不行了,都来投资人民币,那么,美国一看没人给我投资了,美联储一声令下,美元加息!
刺激人们回到美国,人们一看美国经济好转,把中国的房子卖了,去美国投资,那么卖房抛售房产,中国一看人们走了,会怎么样,吸引外资啊。
人民币只能跟着涨啊。
⑶ 在美国一美元就相当于中国的一块钱吗
不是的,美元和人民币之间存在着汇率问题。汇率是个不定值,根据时间、空间、经济、市场等因素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20世纪时,美元:人民币最高可以以1:9的汇率兑换,非常值钱。但那都是过去式/时,最近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1:6.3735。不信就可以上网查,数据准确。
⑷ 如果商品在美国卖70元在中国卖490人民币,则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多少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元。就是一美元等于七元人民币。
⑸ 美国怎样逼人民币升值的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升值10大利好:
1、有利于中国进口。
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4、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5、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6、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7、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8、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
9、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10、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人民币汇率升值6大危害:
1.人民币在资本帐户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变没有意义;
2.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3.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4.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
5.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6.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何新: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用意
据有关报道:4月15号,是美国财政部决定中国是否操纵汇率的最后期限日,中国将会如何行动令人关注。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赶在这个期限之前调整汇率。但多数经济学家则感到对此举之利弊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
有必要先谈点有关汇率的基本知识:汇率是一种货币对其他货币的交易价格。汇率反映的是一种货币的国际币值。
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各国货币有“硬通货”与“软通货”之分。所谓“硬通货”即可以直接对他国贸易进行结算、支付的国际货币,相当于黄金,因此称做“硬通货”。
所谓“软通货”,则是必须与“硬通货”相交易,兑换成硬通货后才有结算和支付力的货币。
美元是目前世界贸易体系中主要的硬通货,是黄金以外主要的国际通行货币。所谓人民币升值,主要是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升值。
人民币至今在国际多数地区仍然属于软通货。换句话说,在进行的国际贸易中,人民币必须兑换为硬通货后,才具有支付能力。
在中美经济往来中,人民币必须结算为美元后,才能成为结算货币而具有支付能力。中国国家所持有的美元资产,都是国家银行支付人民币而购买的。人民币高幅升值,对这些美元资产,将造成极其重大的国民经济损失!
这个问题丝毫不难判断,本来应当只是一种常识!
2
中国外汇储备的70%—80%是美元。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意味着:
1)人民币在美国市场的名义购买力增强,可以多买到一些美国愿意卖给中国的商品。
2)同量人民币可以换得比以前更多量的美元。
但是:(3)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约2.4万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则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即对人民币贬值1%,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虽然名义价值仍为2.4万亿美元,似乎没有减损,但实际币值对人民币则将自动减损1%即240亿美元,相当于损失1600亿以上的人民币。
(4)由于中国2万多亿国家外汇储备中的60%以上,购买了大量的美国资产——美国国债及其他债券、证券,总额约为1.5万亿美元。这些债券均用人民币折合美元后购买而且始终以美元估值——不要忘记,这些美元资产都是中国银行已经支付人民币购买的,因此,其实际资产量将因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贬值而发生大幅度缩水。
美国政府声称,人民币币值目前被低估40%—50%以上。这就意味着,美国将施压要求人民币最终升值40%—50%。这样一来,中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将自动减少40%——50%,即每一万亿美元资产自动缩水4000亿——5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民资产至少损失3万亿人民币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国家去年GDP总额33万亿人民币的10%。在这个数字面前,所谓“保7”、“保8”之举还有任何意义吗?
[注:据美国财政部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及其他债权,总量在1.5万亿美元左右。如果人民币升值4%,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将损失600亿美元。如果升值40%,中国将损失6000亿美元,即4万亿人民币。]
3
所以在本质上,美元升值根本不是一个什么“贸易平衡”问题。所谓贸易结算中人民币的汇率被中国政府操纵和低估的问题,纯粹是美国蓄意制造的一个声东击西的假问题。中美汇率之争的焦点不在贸易,决定者不应在商务部,真正的战略性焦点是在外汇管理局管理的中国国家美元资产上。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美元对人民币债务的实际币值将自动减损一半。这才是美国国会两党130名议员史无前例地联署上书,要求人民币立即高幅升值的根本原因和真正原因。
在人民币升值40%——50%以后,由于美元债务对人民币自动减少近万亿美元,而美国政府即可对世界增发一万亿美元的国债来挽救美国经济。由此所引起的国际通货膨胀后果和美元对其他货币的贬值后果,将大大地减弱。此事关系美国国家的重大利益,也是当前这场中美汇率战的真正现实意义所在!
除此之外,美国逼迫要求人民币升值,还有一石多鸟的以下效果:
(1)抑制中国产品出口,
(2)促进中国国内通胀,
(3)使中国国内银行及政府以人民币计价的公共累积债务对美元自动升值。
上述政策招招均是经济杀手锏,有剑剑见血封喉的效果,足以断送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命脉,其用心之险恶令人发指!而中国国内经济学人由于对国际金融问题的无知,对人民币升值问题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之麻木,则令人不禁更为齿冷!
[参考事件:3月8日,冰岛全民公决,以压倒性优势否决了政府议案:拒绝为破产的冰岛国民银行偿还英国和荷兰两国储户债务39亿欧元——其额度仅仅约60亿美元。而中国人呢,对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国民外汇资产千万亿以上的巨大损失,则不仅全体茫然无知,而且似乎完全麻木不仁!这才是真正可悲的国民悲剧!]
人民币升值
一、人民币升值之利:
(一) 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1)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一升值,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中国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
3)有利于进口产业的发展:
(二)人民币升值的前景还是越来越清晰的。
这是因为,正如1994年以前人为高估人民币币值的政策被迫放弃一样,人为低估人民币币值也是难以持续的,因为在汇率的问题上,政策干预,虽能一时起作用,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增长,同时推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那么,人民币升值,成为区域乃至世界货币将为时不远。虽然如此,但在当前,试图诱导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具备现实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之弊:
(一)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中国外贸和出口。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带来的是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2)影响到中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尽管“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产品,但中国产品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靠中国产品价格的低廉,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如果竞争力受到打击是很可怕的。
3)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泡沫一旦破灭,受害者最多的还是国民。
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吸引外资,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
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
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揽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 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
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
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 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
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历年人民币汇率表
1949年 2.3
1950年 2.75
1951年 2.238
1952年 2.617
1954年 2.617
1955年 2.4618
1971年 2.462
1972年 2.245
1973年 1.989
1974年 1.961
1975年 1.859
1976年 1.941
1977年 1.858
1978年 1.684
1979年 1.555
1980年 1.498
1981年 1.705
1982年 1.893
1983年 1.976
1984年 2.320
1985年 2.937
1986年 3.453
1987年 3.722
1988年 3.722
1989年 3.765
1990年 4.783
1991年 5.323
1992年 5.516
1993年 5.762
1994年 8.619
1995年 8.351
1996年 8.314
1997年 8.290
1998年 8.279
1999年 8.278
2000年 8.279
2001年 8.277
2002年 8.277
2003年 8.277
2004年 8.277
2005年 8.2765--2005年8.0702
2006年 8.0705--2006年7.8087
2007年 7.8135--2007年7.3046
2008年 7.2996--2008年6.8009
2009年1月6.8399--2009年5月5日 6.8201
2009年12月31日 1美元兑人民币6.8282元
2010年01月04日 1美元=6.8281人民币元
2010年03月28日 1美元=6.8265人民币元
2010年06月10日 1美元=6.8281人民币元
2010年10月13日 1美元=6.6643人民币元
⑹ 在美国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和在中国的汇率一样吗
一样。
固定汇率制是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作为确定汇率的基准,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分以下两类:
(1)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其特点是: 决定各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各国金铸币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市场汇率随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汇率的波动受黄金输送点的制约,相对稳定;汇率的形成是自发的,各国没有专门制订和管理汇率的机构,国际间对于汇率也没有统一的安排和规定。
(2) 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规定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根据法定含金量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即黄金平价。
(6)在美国人民币的汇率扩展阅读:
调节措施
1、运用货币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贴现率使利率发生变动,引起本国币值发生变动和刺激国际资本流动,以引起外汇供求状况改变,进而引起汇率变动。当汇率上升,有超过汇率波动上限趋势时,该国货币当局常常提高贴现率,带动利率总体水平的上升。
这一方面使通货收缩,本币实际币值提高;另一方面吸引外国资本流入,增加本国的外汇收入,从而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使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使汇率维持在规定的波动范围之内。
当汇率下跌、低于规定下限时,则降低贴现率、带动利率总体水平的下降,使国内货币供给增加、本币对内价值降低、资本外流,本国外汇需求增加,最终使汇率在规定的幅度内变化。
2、调整外汇黄金储备
一国为了满足其对外政治、经济往来需要,都必须保有一定数量黄金和外汇储备,黄金和外汇储备不仅是国际交往的周转金,也是维持汇率稳定的后备力量,还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手段之一。
管理当局经常利用所掌握的黄金和外汇储备,通过参与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买卖外汇)平抑外汇供求关系 ,以维持汇率在规定的上下限内波动。
3、实行外汇管制
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异常严峻和国际收支长期恶化,黄金外汇储备不足,无力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卖外汇以进行干预,则借助于外汇管制手段,如直接限制外汇支出、 甚至直接控制汇率的变动。
⑺ 各位老师,我想问一下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与美国对中国的GDP之间有什么关系。
两国GDP的比例和货币汇率的比例并不成正比。但GDP确实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这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
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而欧元区11国中除爱尔兰(9.0%)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仅为2.2%、1.5%和1.2%,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这促使欧元自1999年1月1日启动以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贬值了30%。
但实际上,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二是如果该国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出口产品,则出口的增长会弥补进口的增加,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
三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因而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
你可以对比一下美国GDP、中国GDP的改变,和美元/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⑻ 目前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是怎样的
近几日,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不断在提高,截止到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为6.9168,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实原因很简单,在疫情期间,美国的许多企业都受到了影响,而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大量印刷购买国外的医疗器械,导致美元的实际购买能力降低,对于美国来说,也可以称为货币膨胀,剔除通胀的美国实际利率正进一步降至负值,当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利差对美元汇率的影响更大时,美元进一步下跌是不可避免的。
货币之间的利率在商场上广泛受到关注,尤其是对一些从事国外贸易的企业或者商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若美国不能控制疫情,美元或美元资产的价值肯定会继续下降。
⑼ 美国的一美元是中国的多少人民币
美国的一美元是中国的7.0868人民币,
今日汇率:1美元=7.0868人民币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