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冰岛破产应求助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危机又是受哪个组织援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其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为陷入财赤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世界银行的宗旨: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其主要任务是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是为了帮助成员国建立、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基础,所以贷款集中在动力、交通运输、供水与排水等基础设施行业,其他还用于城市发展、教育、旅游以及人口、营养等项目。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下,改行逐渐增加了农业贷款。
世界银行的另一项主要活动是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如在贷款中提供用于可行性研究、资源调查、管理及培训方面的专门资金,向成员国提供咨询服务等。世界银行还专设一所经济发展学校,专门培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有关人员。
世界银行有三个限制条件:①只有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方可申请加入世界银行。②只有成员国才能申请贷款。私人生产性企业申请贷款要由政府担保。③成员国申请贷款一定要有工程项目计划,贷款专款专用,受世界银行监督。
冰岛破产属于财赤问题,救助冰岛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但不符合世界银行的宗旨,世界银行着眼的不是短期的救急,而是长远的发展。
⑵ 冰岛国家银行破产怎么回事
国际投资者开始点算在冰岛相关投资上的损失。冰岛总理哈尔德则表示,国家须重操捕鱼业。 人口只有三十万的冰岛本来是以渔业为主的国家,过去十年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当地银行积极向海外扩张,其高息货币吸引不少投资者持有,外资亦大量涌入。然而,本周一切都变了。 哈尔德表示,冰岛国家规模太小,不能承担这么庞大的银行系统,但指出国家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及大量环保能源,他们将好好利用。 冰岛的海产出口在八月占该国总出口三分之一,大部分渔船以捕捉鳕鱼和黑线鳕为主。在二○○○年高峰期后,捕鱼量逐渐下降,渔业在冰岛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占的比例从十年前的百分之十二跌至百分之七左右。 冰岛也可以发展地热能,因为这个火山岛国位于大西洋中部一个海底山脉之上,让该国有源源不绝的岩浆,使地壳保持温暖,提供天然能源。冰岛有二百多座火山和六百多个温泉,政府正尝试吸引能源密集的工业进来发展。 分析员预料,冰岛会加快兴建铝厂。冰岛大学化学教授阿尔纳森表示,冰岛正研究如何利用国内的能源资源来吸引投资和制造就业。 另外,英国财政部派出小组,到冰岛讨论如何处理因冰岛银行倒闭而被冻结的十亿英镑(一百三十亿港元)英国人存款。奥地利银行Erste Group表示,在冰岛银行有三亿欧罗(三十一亿港元)投资。芬兰各银行在冰岛银行的相关投资估计逾二亿欧罗。 英国尝试解决与冰岛的外交纷争。哈尔德对英国利用反恐法来冻结冰岛一间银行的资产感到愤怒,但英国表示,英国认为冰岛的做法不能接受,而且英国是在冰岛宣布以国内存户优先后采取行动的。 冰岛海军在五十和九十年代与英国海军发生冲突,当时英国派出护航舰保护英国渔船,指他们受冰岛炮艇的骚扰。#p#副标题#e# 40亿欧元资助冰岛案 俄罗斯下周二可能通过 俄罗斯政治局势中心对外政策问题专家沃伊科早前认为,现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局势还不明朗,俄罗斯领导层暂时不会迅速做出资助冰岛的决定。莫斯科准备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调解过程中先在欧洲舞台打出一张关键的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宣布金融危机的调解需要多极方法就是证明。俄罗斯领导层想借此让他国明白,俄罗斯准备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张保险单,而不只是买单者。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10月8日谈到了调解金融危机和建设泛欧军事与金融安全体系的问题,以此表明俄罗斯有经济和政治实力对抗全球威胁,从而对美国救市之举做出回应,表明俄罗斯正努力在世界金融舞台上扮演独立自主的角色,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起到更大的主导作用。 俄罗斯可能向冰岛提供40亿欧元贷款的话题最近成为俄罗斯国内外媒体的焦点,双方将在10月14日就此问题展开谈判,而此次会谈的正面结果实际上已经预定。 俄罗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宣布,冰岛向来以严格的预算纪律著称,俄罗斯积极对待其借贷请求。俄罗斯财政部高官消息人士9日证实,目前俄罗斯正与冰岛同行一起进行贷款问题谈判准备方面的技术工作,俄罗斯不必有库德林部长的亲自参与,任何一位财政副部长都完全有权就此问题做出决定。 冰岛央行行长奥德森指出,之所以向俄罗斯借贷,主要是因为冰岛不能从西半球非常要好的朋友处得到支持。目前冰岛银行体系流动性短缺1000亿欧元,尽避国家宣布保证公民的私人储蓄和抵押贷款,但是居民仍然陷入恐慌之中。 独立专家认为,俄罗斯向冰岛提供巨额贷款不会从中得到什么明显的红利。莫斯科此举可能有几种动机。其中之一是借此拯救个别俄罗斯储户存入冰岛银行的巨款,因为俄罗斯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的法人、自然人此前被冰岛银行的高利率和良好声望所吸引,积极利用存入冰岛银行的资本洗钱。为了保护本国储户的利益,英国和荷兰政府已经决定查封冰岛银行驻英、荷支行的资产,而俄罗斯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只好通过提供巨额贷款的方式拯救冰岛经济,间接保护本国储户的利益。 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杰利亚金指出,理论上可以做出上述推测,但是俄罗斯向冰岛提供巨额贷款在经济利益上根本站不住脚的,俄罗斯政府决定提供巨额贷款主要是想追求政治目的,想向世界证明到底谁更有钱。他说:“我更倾向于认为,俄罗斯政府向冰岛贷款是想证明谁更有钱,哪怕这些钱全打了水漂。这是非常昂贵的炫耀。我们当局显然没有理解此次危机,更准确地说,是萧条的严重性。40亿欧元本可以帮助我国经济,挽救某些人的生活。”
⑶ 冰岛破产详细介绍
1、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全球化浪潮刺激了冰岛银行业的发展,冰岛为此放弃渔业等实体经济,转而寻求发展国际金融业,大力拓展虚拟经济规模。
冰岛还确立了“快速发展金融业”的方针,高利率、低管制地开放金融环境,吸引大量外资,冰岛的银行也开始效仿西方大国的国际投资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投资次级按揭等获利高同时也是高风险的资产,从而获得巨额的利差。
冰岛三大银行所欠的外债超过1000亿欧元,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2、爆发——破产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到全球,也波及了冰岛的金融业。其国内银行业的资金流动性遽然下降,冰岛本币克朗持续暴跌(数月内,对美元累计下跌31%,对欧元一度下挫超过35%)。
2008年10月,冰岛外债总额高达1000亿欧元,而冰岛央行的流动资产却只有40亿欧元。
2008年10月8日,冰岛总理吉尔•哈尔德发表全国电视讲话称,冰岛面临“全国性破产风险”。这也标志着冰岛破产的开始。
补充:国家破产
“国家破产”表示国家主导产业或行业面临资金流动性困难或经营管理不善问题而无法正常运转的一种国家级产业崩溃现象。
冰岛的国际金融、银行业占国民经济总量的2/3还多,因此,冰岛面临的“国家破产”危机主要表现为国内银行业的资金流动性遽然下降,冰岛本币克朗持续暴跌(数月内,对美元累计下跌31%,对欧元一度下挫超过35%)。
⑷ 冰岛破产的具体情况
所谓破产,是指当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通过一定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供其平均受偿,从而使债务人免除不能清偿的其他债务。并由法院宣告破产解散。
国家破产的概念
由于全球经济低迷不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日趋严重,因不能按时偿还债务的国家正在不断增加。
国家会不会破产?这个平时听起来更像是抬扛的话题,在本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有了新的案例:冰岛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一个人口只有32万的迷你型国家,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该国金融业在这次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如今其金融业外债已经超过1383亿美元,而冰岛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一个企业倘若身陷此等困境,唯有破产一条路可走。那么,理论上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会不会破产呢?
冰岛:国家破产 答案是:肯定不会。理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国家有别于企业的最显著特点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在结束了帝国殖民时代之后,这一原则日益成为国际共识,成为贫富悬殊国家之间交往的原则。所以,对于那些贫困国家,尽管外债缠身,理论上足够“破产”几百次,但是并没有被拍卖掉,这些穷国家也没有随之在国际政治版图上消失,沦落为其他债券国家的“新殖民地”。反过来说,倘若国际间有“国家破产”的“市场空间”,那么,美国仅举华尔街上的一个个富可敌国的金融大佬之力,就可以用经济手段,兵不血刃地将一个个破产小国收入囊中,如此一来,世界就依然是“强权政治”的天下。显然,让“国家破产”成为可能,就意味着对弱肉强食的霸权政治放行,最终破坏基于历史、民族、宗教等渊源而形成的民族国家之间的脆弱国际平衡。
“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以体现一国经济形势之危急;而不是一个动词,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吹灯拔蜡、改换门庭。就拿冰岛来说,纵然外债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依然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找到克服时艰的途径,比如向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借债,还可以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其实,早在六年前,IMF就曾经编订过主权国家破产方案,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剥夺某个国家的主权,而是建立一种“破产保护”的国际金融机制,让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得以申请“破产保护”,并使债务国能够尽快走出危机。
由此看来,在金融危机中风雨飘摇的冰岛,虽然濒临“国家破产”绝境,但是它并不会成为如雷曼兄弟一样的危机牺牲品,或者说它就如同一锅金融危机煮出来的“夹生饭”,半生不熟,谁也难以将其当猎物吞下去。只是最终庞大的外债将会压在30万人的小身板上,以透支冰岛的国家信用和几代冰岛人幸福指数的代价,慢慢偿还。
现在冰岛人民生活的还不错,国穷民富,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我现在这里,我感觉还行!
⑸ 冰岛国家破产是什么意思
简单介绍一下国家破产:也就是就是政府的负债远远大于其财政收入或者说负债大于其国民生产总值。财政赤字太大,国家财政瘫痪,无法正常运转。冰岛的国家破产意味着冰岛成为全世界贫穷国家之一,若持续目前的状况,冰岛就必须向富有的大国借贷以减缓本国经济的压力,否则整个国家将面临巨额欠债。政府不得不向民众求助,请求民众捐款以渡过难关。
2008年11月冰岛宣布国家破产。国家破产产生的原因之一:长期的高福利造成的,借债来支持国人的好生活,冰岛有长期的高福利,但国民产值很低,久之就成今天的局面。产生原因之二:从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像冰岛这样的小国自我调整能力太差,加上长期的政府负债,完全失去自救能力。产生原因之三:过渡扩张的银行业。冰岛股市的主力也是银行系统,此外,冰岛银行的投资遍布几乎全世界。银行破产随着次贷危机面临破产,国家无能为力。产生原因之四:欧洲各国拒绝帮助冰岛。不仅如此,英国还冻结了冰岛的海外财产,使危机雪上加霜。
冰岛金融系统的恶化几近失控:冰岛克朗对欧元的汇率大幅下滑了25%以上;雷克雅未克股市上的所有冰岛银行股票被全部停止交易;国际信贷评级机构则把冰岛的信贷级别从A-降为了BBB。冰岛总理盖尔•希尔马•哈尔德通过电视讲话,对全体国民发出警报,哈尔德承诺冰岛所有的居民储蓄将得到政府担保,并确保为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融资便利。冰岛政府此举的“勇气”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政府救援计划的7000亿美元不过占美国GDP的1/20,而冰岛三大银行资产总值,却是该国GDP的9倍!
冰岛欠世界350亿英镑,也就是说每个冰岛人欠11.6万英镑(约136万元人民币),冰岛将不得不面对破产的窘境。
冰岛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利用高利率和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吸引海外资本,然后投入高收益的金融项目,进而在全球资本流动增值链中获利。这种依托国际信贷市场的杠杆式发展,收益高但风险也大。全球化带来了全球资本的流动,一个国家可以搏杀于全球资本市场,参与金融利益的分成,并攀上全球金融生态链的高端,但前提是有足够强大的实体经济做支撑。从经济规模看,冰岛并不具备这种实力,不止如此,冰岛还把发展经济的筹码过多地押在了虚拟经济上,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⑹ 冰岛破产是怎么回事
冰岛、英国两国政府11日正式就英国储户在冰岛银行业存款问题对话。冰岛政府接管国内三大银行后,银行数十万海外储户的取款服务中止。在受影响最大的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批评这一做法“难以接受”,威胁通过法律行动维护本国储户利益。两国在当天会谈后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中说,双方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原则上同意加速冰岛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下属网络银行“冰储银行”向储户的存款兑现进度。
当天早些时候,冰岛与荷兰方面达成协议,政府同意向“冰储银行”的每个荷兰储户偿还最高2.0887万欧元(2.824万美元)存款。根据协议,荷兰政府将首先向冰岛提供一笔贷款,确保还款进程能够顺利展开。同时,荷兰中央银行将汇总荷兰个人储户的取款申请。“冰储银行”提供的数据称,银行大约有超过12万储户。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依眼下形势判断,冰岛可能最后求助于IMF。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接受IMF金融援助存在前提条件,即受援国必须接受这一组织就恢复财政货币稳定而提出的严格措施,相关政策施行将受到干预。因此,一旦迈出求援这一步,冰岛将成为第一个被金融危机刮倒的主权国家。
报道说,冰岛政府虽不排除这一选择,但始终在竭力避免走到这一步。然而,过去一周中的形势发展带来的却是越来越悲观的前景。“冰岛已经破产,”冰岛大学教授阿尔萨埃尔·瓦尔费尔斯说,“冰岛克朗已经成为历史,唯一可行方案就是让IMF来救我们。”
冰岛总理吉尔·哈尔德10日曾表示,冰岛经济形势“正缓慢恢复正常”,但承认部分民众和行业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遭受打击。美联社说,对冰岛人来说,任何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孤立无援:主要银行倒了、货币急剧贬值、股市暂停交易……最关键的是,他们还不知道究竟应该找谁救助。
“没有人来帮我们。”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市郊的汽车交易商科尔贝因·布兰登无奈地告诉美联社记者。受金融危机拖累,他经销的车辆已经积起灰尘。
⑺ 冰岛的银行被国家接管意味着什么国家破产是什么意思
冰岛的财政增长出现危机 比美国的财政赤字要恐怖得多的多!;他们没钱了
⑻ 冰岛国是为什么会破产,是怎样破产的
只有30万人口的北欧岛国冰岛,曾经代表着幸福生活的一切含义:排名世界第四的人均GDP,免费看病、免费教育、高额失业救济的高福利政策,街上随处可见的名牌汽车,商店橱窗里令人咋舌的昂贵奢侈品。 现在,一切都成为了过眼云烟。作为欧洲第一个全面遭遇华尔街金融风暴冲击的国家,冰岛三大商业银行Landsbanki、Glitnir和Kaupthing面临破产被政府接管,冰岛总理哈尔德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国家破产”的警告。 引领了冰岛10多年“超常规发展”的金融业,成为引爆经济危机的元凶。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冰岛效仿英美等国的金融体系,制定了高利率与低管制的开放金融政策,大量吸引海外资金,从国际资金市场借入大量低利息短期债,转而投资高利润高风险资产,从而获得巨额的利差,使得冰岛迅速积累起财富。冰岛人依靠高负债过上了富足奢侈的生活,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却让他们每人平均背上了数十万美元的债务。 10月17日,冰岛共和国驻华大使贡纳尔 .斯诺里 .贡纳尔松就冰岛政府如何应对这场空前的金融灾难,接受了《望东方周刊》独家专访。他说: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哈尔德总理的这个词,冰岛政府远远没有到破产的地步。我们应该严格区分政府财政和银行部门。冰岛这个国家依然运转正常。 出现问题的地方只是,有两家冰岛银行在一些欧洲国家开办了存款账户,目前,冰岛政府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以确保不管是英国公民还是荷兰公民,都能按照欧洲经济区 (EEA)规定的存款安全方案拿回自己的存款。这当然需要一笔数额巨大的现金和大量时间,冰岛政府正在介入此事。我们目前最关注的是个人储户能拿回自己的钱。冰岛的商业银行拥有很多资产,但它们需要时间以合理的价格出售这些资产。冰岛政府接管三大商业银行后,并不打算逃避责任,我们正在加紧与其他国家协商解决相关问题。10月11日,冰岛政府与英国和荷兰政府达成协议,同意根据欧洲经济区规定的相关义务,保护英国和荷兰公民在冰岛三大商业银行的个人存款。冰岛政府明确表态将承担法定责任;我们正寻求与关系密切的伙伴国家进行合作。 作为现代全球化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和欧洲经济区的积极参与者,冰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创的严重程度高于大多数其他国家。许多冰岛家庭失去了毕生储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通货膨胀在冰岛相当严重,公众债务正在增长,失业率也在同步上升。 但从长远看,冰岛经济还将表现良好。尽管债务繁重,我们仍然在世界各地拥有数额庞大的优质资产。冰岛政府自身的财政状况依然良好,同时,我们经营状况良好的渔业、清洁可持续能源资源这些基础并未改变,而且国际水产品价格正在攀升。此外,冰岛发达的服务业部门、高科技、旅游部门仍有较强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教育水平很高的劳动力大军。 冰岛金融机构和银行海外债务缠身的同时,也收购了不少优质资产。冰岛政府不会接管商业银行的一切合同义务,但它将尊重欧洲经济区协议框架下的合法义务。总之,冰岛是一个现代欧洲经济体,是欧洲经济区成员,我们的经济基础依然强壮,我们将克服目前的困难。 金融危机影响了冰岛人的消费习惯。以前他们花销很大,冰岛对进口商品的依赖很大。但现在,随着冰岛克朗贬值,进口商品变得非常昂贵。很多有外国贷款的老百姓发现,他们的债务升高了,但收入相对减少了。这就让他们不得不反思以前的消费方式。人们现在只能取消外出旅游或者换辆新车的计划,准备度过严冬。 在过去十年全球经济大发展,尤其是金融领域的繁荣中,一些人挣到了很多钱。一些人开始迷失,忘记了他们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从现在起,人们应该会变得更现实。对普通冰岛人来说,他们将回归传统的质朴价值观。我们冰岛人过去秉持一个观念:钱虽然重要,但它不是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冰岛人将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将变成怎样保住自己的工作;不是为眼下,而是为未来而活着。 冰岛遭遇的现实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私有部门的活力与能量,但也需要对私有部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至于政府方面,我们需要同其他国家一道,在对私人部门自由放任与权威监管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冰岛政府认识到,服务和金融部门确实非常重要,但实体经济,比如制造业和零售业,更加重要。我们将会把精力集中在实体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