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原油期货推出对中石化有什么好处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推出原油期货市场对我国能源安全供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首先,提高我国影响力和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
我国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可以将国内原油需求因素融入到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中并通过国内外市场的套利机制以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在有效控制市场投机因素的前提下,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可以集中反映国内能源需求,并与新加坡、日本原油期货市场形成集团效应挤去国际原油价格中的投机泡沫,使原油价格更加理性。
其次,为国内石油石化企业提供保值避险手段。
随着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业务的深入,对石油价格管理风险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受相关政策和政府管制等因素限制,除中石油、中石化等几家企业外,国内大部分石油石化企业不能参与国际原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和避险,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被动地位。
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可以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国内更多的石油石化企业还可进行套期保值运作,一方面更好的反映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过多的投机性风险,提升国内石油企业应对石油价格大幅频繁波动风险的能力,为国内市场提供稳定的原油供应。
第三,有利于形成完善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成品油定价都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其定价机制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其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
当前我国成品油定价实行由政府制定指导价,该机制已被广为诟病。建立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形成反映国内原油供求状况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可以促使政府放开成品油价格控制,形成符合国情的油价。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期货挂钩并按每日调整,就可以对当前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形成倒逼。建立我国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吸收国内外石油上下游厂商积极参与,形成市场化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就获得了相应的话语权。
第四,有利于建立我国原油战略储备。
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我国的石油需求急剧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对于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在凸显。我国要借助原油期货市场筹集巨额资金,建立并维护自己的原油战略储备体系,一方面通过“保税交割”上市原油期货,利用国际资金帮助我国储备原油,在我国建立交割仓库以储存原油,以形成战略石油的社会储备;另一方面通过期货市场中的期货保证金制度帮助企业建立起稳定的远期供销关系,减少企业的原油现货库存,补充原油战略储备量。
㈡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中石化有什么影响
你应该知道中国的原油有6成还是8成靠海外进口的,中石化中石油等就是买家,国际油价波动你说有没有影响,进货价涨了,加工售卖价不涨,那不是等着亏么
㈢ 中石化和中石油各自有什么优点
从收入端来看,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汽、柴油和煤油受到国家管制,其他产品都是自由定价。算个比例的话,大致65%左右的收入受到了国家价格的管
制,35%左右能够自由浮动。这样的话,即使是中国石油,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家不调整成品油价格的背景下,真正能够享受到油价上涨好处的只有35%的
收入,而在目前国家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的情况下,即原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家还要被拿去一部分,中国石油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的好处还会更少。总的来看,在
国际油价上涨的情况下,如果国内不调整成品油价格,则中国石化的盈利会受到负面影响,中国石油对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受益的程度也受到了国内管制成品油价格
和石油特别收益金的抑制,但还是提供了一个对冲油价波动的工具。
从业务板块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比较,情况如下:
上游业务板块:
在上游的业务上,中国石油相对于中国石化的优势明显。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石油已形成一套陆相生油理论和油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集中在以下方面:
(1)勘探领域:岩性地层、前陆盆地、碳酸盐岩及断块等油气藏勘探地质理论及技术;
(2)开发领域:聚合物驱油等三次采油技术、中深层稠油开采技术、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3)天然气领域:天然气藏及凝析气藏开发技术。
这些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位置。更大和更有利的勘探区块分布:中国石油在我国境内拥有的勘查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
184.0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采矿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6.6万平方公里。中国石化在我国境内拥有的勘查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98.2万平方
公里,拥有的采矿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1.1万平方公里。这里一方面面积上中国石油大的多,另外一方面在勘探区块的分布上更有利,当时中国石油和中
国石化分家的时候,中国石油分到的是更有利的勘探区块。中国石化随后收购新星石油公司,就是对其分家时弱势地位的一种补偿。
天然气业务上更是占主导地位:在三大石油巨头里面,中国石油占据了最有利的战略位置。从资源来看,中国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占到了国内产量的75%,天然气
的储量占到了国内的85%,从运输管道来看,中国石油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占到了国内天然气管道的85%。中国石油在天然气的领域优势是中国石化所无法比拟
的。炼油和销售板块:在各自区域各占优势,但中国石化效率和竞争优势更明显。首先来看业绩,由于中国石油并不单独公布炼油和销售的情况,所以为了便于比
较,我们把中国石化的炼油跟销售板块相加的情况跟中国石油相比较。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最大到了350亿元,最小也有100亿元。当然一
个原因是两者量的差距,中国石化的原油加工量在1.5亿吨,中国石油只有1.1亿吨。中国石化一年销售汽柴油1.1亿吨,中国石油一年销售汽柴油0.73
亿吨。另外的原因包括中国石化的炼厂更有效率(表现规模经济和更好的产品结构)、物流成本更低和更高的产品实现价格(尤其是汽油)。
炼厂环节
中国石化炼厂的平均规模在750万吨,而中国石油炼厂的平均规模仅为400万吨,炼厂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中国石化更大的规模提升了炼厂部门的效益。同样加
工一吨油,中国石化比中国石油的成本应该低30元/吨(含折旧)。另外从产品结构来看,汽油、柴油、航油和石脑油的收率,中国石化为77.7%,中国石油
仅为69.3%,相差了整整8.4%,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这些产品价格在4400元以上,8个点收率的相差表现在经济价值上相差很多。
销售环节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中国石油的主要销售区域在北方,相对于南方市场,地域更广,但销售量低一些,从而在物流成本上比中国石化更高。另外一部分汽柴油产品运
到南方去卖,物流成本也比较高。而从产品的实现价格来看,由于中国石化占据的是更富裕、成品油消费更旺盛的市场,相对中石油较高。以2006年为例,中国
石油汽油和柴油实现的平均价格分别为5034元/吨、4409元/吨,而同期中国石化汽油和柴油实现的平均价格分别为5224元/吨、4466元/吨,平
均比中国石油高190元/吨和57元/吨。
化工销售板块
中国石化占主导优势中国石油的化工业务跟中国石化相比,其效率要低不少。以2006年为例,中国石油共生产206万吨乙烯,但EBIT仅为50亿元,一吨
乙烯的EBIT为2400元,而中国石化共生产550万吨(扣除了赛科、扬巴外方的权益产量),EBIT为172亿元,一吨乙烯的EBIT接近3200
元。这还没有考虑中国石油的石脑油结算价格比中国石化低的因素。其实这一点从乙烯厂的规模上也可以看出来,2006年中国石油乙烯厂的平均规模为40万
吨,而中国石化是60万吨。不过中国石油在对化工销售业务的统一上面比中国石化早,并且由于大部分厂在北方和西部,为了在华东、华南销售,其渠道建设、物
流建设以及库存建设上面还是花了不少心血。
上炼油化工项目拉近同中国石化的对比差距
中国石油要参与国际竞
争,实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和保持其国内油气供应主导地位是重要一环。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石油的炼油业务如果不能迅速做精做强,将可能成为其发展的一个“瓶
颈”。因此,其炼油业务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从其发表的招股书上看得出,上炼化项目将是其本次募集资金重要投资方向之一。
事实上,中国石油的下游业务在过去几年已经得到长足进步。但就炼化项目而言,目前仍不及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石化。
㈣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石化是利好还是利空为什么
不管上涨还是下跌对于他们是利好。国际上涨他们有了涨价的借口,虽然成本会加大,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是百姓埋单。国际下跌他们也会涨价而且还会给你谈国情,说白了,垄断企业,赚了自己的,亏了国家的。
㈤ 原油价格上涨对中石油、中石化来说是利好还是利空
中石化中石油的业务都分两块,一部分是采油,石油算产品,一部版分是化工,石油算原料。由于权中石油具有全国最大的油气资源储备,具有一定的资源属性,原油价格的变化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影响较大,原油价格上涨,中石油内在价值有所上升,利好。而中石化偏空一些。
证券之星问股
㈥ 国际原油暴涨,为何只对中石化是利空,对中石油没影响吗
因为中石油的油大多都是从国家的地下搞出来的,中石化却是从国外进口的
㈦ 国际油价上涨对中石油和中石化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呢对它们股价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呢
你想想嘛!国际油价已经上涨超过百分之七,而我国对国际石油的依存度达百分内之五十三以上。根据以往的联动机制容,国内的油价是肯定要涨的。只是目前介于国内的通胀压力和节前效应有个滞后罢了。有不起油?石油,在我们国家是垄断性行业,竞争性不强。无论你用不用得起,只要你需要,都是要买的。中石油,中石化,现在的盈利主要靠提价,量上已经不是主要的了。这绝对是利好,你可以联想一下茅台,五粮液,东阿阿胶等等。他们提价了,就卖不出去了吗?有这种想法的主要是我们自己心理出了问题。一时间难以接受,可最后还是要接受。通胀年年都在涨,工资却不怎么涨,不也接受了吗?
㈧ 中国石化油价是多少
油价持续下挫,中国石化(0386)的炼油业务得以扭亏为盈,经营溢利愈拉愈阔,即使内地下调成品油价,减幅料小于国际油价跌幅。中石化昨日股价升11.7%,反弹力不弱,对此股可以看得乐观一点。
油组减产温和 难阻跌势
外围油价持续走低,对石化股有利。执笔之时,纽约期油价格每桶报63美元,较1个月前下挫了34%。欧美受金融海啸冲击,欧美经济已肯定进入衰退,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倚赖出口欧美,欧美需求减弱,将减低它们的对石油的需求。
供应方面,石油出口国组织(OPEC)早前于维也纳召开紧急会议,商议由11月1日起,计划把原油产量减少100万桶,数量似乎太温和。事实上,石油出口是中东国家的经济命脉,没有什么诱因使它们大幅减产,在这供求关系之下,油价还是易跌难升。
中石化炼油主要由外国进口,外围油价下跌对其十分有利。今年上半年,中石化每吨炼油亏损752元人民币(同期平均油价为111.4美元);07年上半年,则有每吨265元毛利(当时平均油价为61.7美元)。收入方面,内地的成品油价格大约在每桶85美元水平,外围原油价格已远低于此数,令中石化肯定录得盈利。
中国石油(0857)董事长蒋洁敏表示,集团的炼油业务从11月份开始录得盈利。自采油多、进口少的中石油也录得盈利,那自采少、进口多的中石化更不用说。
成品油价未见回落
㈨ 原油价格上涨对中石化是利好还是利空啊
1、理论上原油来价格上涨对自中石化是利空,因为中石化的主要业务是炼油,而所需要的原油绝大部分是需要进口的,进口的价格跟国际接轨,但是像汽油的价格是国家控制的,所以油价越涨成本越高,利润收益就会降低;
2、除非汽油等产品的价格有相应幅度的上涨,否则很难抵消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㈩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石化是利好还是利空为什么
当然不是利好消息。首先历史证明了,国际原油下跌,中石化中石油也跟这版跌。
说说原因。大家都权看见了原油下跌带来的成本下跌。但是却没有看见成品价格也在下跌。所以呢大家不但要看原油还要看成品油的国际形式。
再来看成品油下跌的大不大。应为这中间的炼化成本基本是不变的。假如(是假如)。一桶原油练半桶成品油。一桶原油下降由原来的100降到50.成本油由原来的120降到60。炼化成本长期10元。那很明显炼油厂没有原来赚钱了。虽然都是下降一半。因为原来能赚10元。现在已经不赚钱了。所以绝不能凭借一个消息来判断具体形式。
这时候炼制成本越低的企业越能赚钱。所以大家还要看企业的成本大头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