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资本循环理论的内容及现实意义是什么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总资产,右边是债务和权益,也就是告诉我们资产的来源分为债务资本和投入资本,债务资本索取利息,投入资本索取股利。
货币资本在一个循环结束后,部分转化为存货和设备,总体资产的增加额等于一个循环的净利润。
另外,能源,物料,人工和折旧都被固化到产品的价值当中,当产品卖出时才将其作为成本抵减利润。理论上发生的费用如果可以归属到产品当中,也可以固化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但是考虑到费用的发生与产品的增值关系不直接,一般作为期间费用在当期作为支出直接冲减利润。
意义:在资本循环中,购买原材料和销售商品处于流通领域,尽管剩余价值不是在这两个过程生产,但却是价值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要加速资本的循环,就要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搞好合同生产。
(1)怎么解释资金大循环扩展阅读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以产业资本为例,分析了资本要增值,必须不断运动的特征,同时提出要使资本不断地运动,就必须满足空间上并存与时间上继起的条件。
这一理论对于现代企业资本运营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这就是: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重视运动的每一环节,加强成本核算,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好购、产、销三环节的关系,使资本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从而不断地吸收活劳动,以实现价值的增值。
Ⅱ 资产用来支付费用吗不然要资产干嘛我对会计资金的循环一直理解不好,不知道怎么转入费用,负债呢
你问的问题也有点模糊,我不知道是资金的循环还是资产的循环。这回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交的。答
如果是资金的循环,那么通俗来说就是: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其实是一个意思,即资金投入,购进原材料或者货物,通过生产加工然后销售出去,收回资金的过程。
我学的时候也曾感觉这些地方很模糊。
比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者之间真的只有公式的联系么?
不是的,你之所以不明白是因为现在的教科书把这些东西的联系都分开讲了。
比如就拿资产来说,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比率这是属于高级财务会计的范畴。
但是按照你说的,资金循环怎么循环?用资产么?确实会用到,比如周转率,这就是讲周期性财务循环的指标。
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下,我建议你按顺序查查下面的内容:
1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比率
2为什么针对不同企业,固定/流动资产的比率不能太高?
3什么是周转率?为什么要设置周转率?
在完成这些之后企业资本的基本知识就差不多了。然后你要是觉的还不满足还可以按科目来看看。
比如固定资产周转率具体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是什么。
另外我怕你误解我说一句,我没直接回答你的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你的问题太大了,所以我把总体脉络梳理了一下,你可以看看。
Ⅲ 会计资金循环和资金周转有什么区别
在会计资金运动中,资金循环和周转没有大的区别。
这个题目可能是多选,选B和C。
Ⅳ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怎么理解,每个企业都不一样的不是吗有没有个大概流程
企业的资金随供产销三个过程进行,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这一过程叫资金循环.资金的不断循环叫资金周转
Ⅳ 宏观经济学中的资金循环表是什么
我对你这个式子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估计是类似萨缪尔森之流从哪里搜集来的内。
我的理解是,等式左边都是支容出,财货支出是买东西时支出现金,△A是购买金融资产支出现金,(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折,各种证券)
等式右边是各种所得资金。,△L通过证券得到的资金。证券不仅是股票,还有债券,基金,各类票据。
等式无非是说明:(实物和金融的 )总支出和总收入是平衡的。
左边是买货,买金融资产流出的钱,右边是卖货,卖金融资产流入的钱.
Ⅵ 如何理解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理论
虽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经济全球化,但是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仍然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产业结构也日益复杂,该理论依然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和微观经济管理者所遵循的主要理论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首先对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对我们认识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当代企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经济政策
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从社会再生产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基本环节入手,不仅揭示了商品经济社会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还揭示了社会财富实现增殖的方式。某种意义上,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不仅在政治经济学中具有基础地位,更在西方经济学以及其他应用经济学中占有基础理论的地位。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与市场机制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相互配合发挥作用,从而构成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循环是资本所有者带足了货币到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进入生产过程,生产出包含有剩余价值的新商品,再到市场上去把商品卖掉,收回比原来更多的货币。这样,资本就完成了一个循环。从产业资本这一循环运动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它要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资本循环分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产业资本家以“采购员”的身份,带着货币到市场上去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在第二阶段中,资本家以“商品生产者”的身份,使用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消费,生产出包含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新商品。这是资本循环的决定性环节。在第三阶段中,资本家以“推销员”的身份,把生产出来商品运到市场上出售,实现了价值和剩余价值。对于资本家来说,这一阶段关系到资本家能否收回预付资本,赚钱的目的能否最终实现,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资本循环的致命阶段。
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相适应,资本还依次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因此,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不停、周而复始地进行地。
产业资本家为了不断地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是产业资本的循环的条件,就不能中断生产和流通过程,这样就把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式。这三种资本形式都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要保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空间上并存:资本家的全部资本,要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三个部分。分配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三种职能形式上。分配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资本的有机构成,技术水平,购销状况等。其次,时间上继起:每一部分的资本都必须要按顺序,连续不断地通过三个阶段,在这过程中,不断地转换资本的职能形式,并且各自以自己为起点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如果资本的任何一个阶段发生了停滞,其它两部分就不能同时并存。
由此可见,产业资本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要实现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是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继起性的辩证统一。通过对产业资本的分析,对资本就可下更深的定义:即资本是在不断运动中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资本的本质是“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是在不断运动过程中来增殖自己的价值。产业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周转。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的速度问题。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度量因素是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一般来说,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成反比。资本周转时间越短,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就越慢。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此,次数越多,速度越快。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家手中一定数量的资本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为了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千方百计地加速资本周转速度,用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和一定时期内增加资本周转次的方法,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生产资本按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投在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上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用来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劳动力等方面的那部分资本。固定资本的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而是按照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人磨损程度逐步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且随着产品的出售,逐步地收回。流动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耗掉,价值全部一次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出售后,又回到资本家手里,而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并没有转移,而是工人重新创造出来。
二、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当代企业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就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使资本循环和流动。为了搞活企业资金运动,必须使资金的三种循环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理顺供产销的关系,保证建立在高度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资金循环的连续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加强资金运动的科学管理,降低投资风险,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按照资金运动规律来进行科学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首先,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可以指导企业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企业筹资的目的就是为了投资,而投资效益,却是在未来取得的、可能的、不确定的将来值。为此,企业必须加强投资活动的研究,科学地做好投资决策,使资金的使用效益尽快实现,为下一轮投资准备成本,实现资金的再循环。
其次,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可以指导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要协调好购、产、销的关系。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购、产、销的思路组织生产,协调好购、产、销的关系,遵循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继起性的原则,让资本并存于三个阶段,不停顿地由一种形式向下一种形式转换。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多渠道筹措资金,既可以选择向银行贷款,也可以向资金市场发售不同性质的有价证券,吸收各种有期限的资金,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到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自己所需要资金,从而为企业带来利润。
最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还可以指导企业建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资金分配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体现,关系到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政策性。为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加强资金分配工作的管理,严格执法,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运行。并且企业要真正做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科学管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雨,创造辉煌。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增强信贷资金利率的弹性,提高经济效益,使百元资金利润率有所提高,并逐步赶上国际一般水平,使我们的企业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增强竞争能力,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大市场。
三、结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竞争越来越大,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要搞活就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于现代企业资本运营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重视运动的每一环节,加强成本核算,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好购、产、销三环节的关系,使资本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在资本循环条件下,优化企业资金管理,使企业顺利发展,获得最大利润。
Ⅶ 请用通俗的话帮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会有循环的无穷无尽的经济危机
那些所谓学术的论述,都是一个个自己都没搞清楚问题的专家所用的词版句。马克思主义者从权不用奇怪的词句来怂人听闻。在资本主义世界,危机表现为因空前激烈的竞争而生产扩大超出市场消费能力的经济危机、货贷问题造成的信用危机、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生产者任一出现问题的引起的生产危机、流通出现问题导致的货币危机以及因利益冲突引起的军事危机(现代战争都是如此,利益贯穿在战争中)这么些危机互相导致,其本质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桎梏所对经济发展的束缚。这种现代生产方式构成了一个个我们所说的世界体系。但与学术界观点不大相同,鄙人认为这种生产方式潜力无限——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完全确立,其所带来的危机才会使资产阶级走向覆灭。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给你几个参考文献(绝对通俗易懂):《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写的通俗读物)《工资价格与利润》(马克思1865年演讲稿)《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似乎是1863到1865年的来着)》《资本论2,3卷》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