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瑞士会把制造生产圆珠的技术卖给中国吗
说来惭愧,中国的3000多家制笔企业中没有一家掌握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
球座体的生产,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圆珠笔的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其中碳化钨球珠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供出口)
圆珠笔头的生产对加工的精度、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很高的要求。圆珠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每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笔头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
圆珠笔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制造工业的方方面面,墨水研制需要化工业支持,生产设备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能力,特殊钢材则取决于国家钢铁产业的科技水平。为了满足出口的需求,国内制笔企业大量采用瑞士米克朗公司的一体化生产设备,以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国外生产设备对原材料的要求相对更高,国产不锈钢线材无法适用,必须依靠日本进口易切削不锈钢线材。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墨水也要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进口。从而形成了我国当前圆珠笔产量第一,但核心材料和设备却大量依靠进口的“尴尬”局面。
2010年底国家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了调研,并于2011年启动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国家拨款近6000万元支持相关科研机构、企业针对中心墨水制造、笔头不锈钢线材、加工设备等开展科技攻关。项目于2015年通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验收,在易切削钢线材、墨水等技术实现了突破。中国制笔行业的“进口依赖”困局,开始被逐渐扭转。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瑞士肯定不会把技术转卖给中国的,毕竟在商言商,技术掌握在他手里,你就必须一支向他进口,那可是一笔不少的外汇收入,要是你自己掌握了技术,就没他什么事了,这个和发动机什么的是一样的,核心技术没人会轻易卖给你的,只有靠自己的科技创新。所以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发展自己的核心科技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