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资金 >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进程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进程

发布时间:2024-12-13 01:36:25

A.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演变

1、人民币从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

2、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

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1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

3、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6、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涨影响,2010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及即期汇价双双创下一个半月的新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015元,即期市场开盘报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4,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间价6.3495升值341点,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于6.4236元,较前一日下调96基点,并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B. 人民币美元汇率,小时候我记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8元左右【我是95年生的】,现在为什么变成6元左右了

这是06年到13年的汇率走势图,从图表上可以看到,人民币一直在升值,说白了就是以前一美元可以买我们8块钱的人民币,现在只能买6块钱的人民币了,从等价交换角度看,人民币对外升值了,原因是这些年美国印的钞票越来越多,导致美元的贬值,以及我国经济实力增强,货币从侧面也可以体现到一国的信誉以及实力,但是人民币对内是贬值的(这里不做过多解释,原因不同,与对外是两码事)。

C. 人民币对美元还能升值多久

当前人民币兑美元价就是人民币汇率的近期高点。这个高点将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继续爬升则有新的难度。
从2017年6月初到9月初,1美元兑人民币从6.81变为6.47,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到5.1%。三个月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这么多,过去很少见到。在以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时期中,例如在2005和2006年,以及2011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往往是一年才3%到5%。若按照近3个月的升值速度,那么,人民币对美元比价到2017年底很可能达到6.17元,而这相当于2013年5月的水平,接近于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最高水平。
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人民币汇率走势新的讨论又出现了。人们关心人民币汇率是否又进入新的升值通道,即开始了新一轮升值周期?2017年底之前真能升值到6.17的地步吗?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首先需要联系到如何理解人民币汇率近期几个变动的原因。
既然汇率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比价,那么很显然,汇率变动的原因通常应当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在国内一面,近段时间以来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市场利率水平的上升和居高不下。在货币市场上,3个月期限的短期国债收益率从从2017年初的2.48%上升到6月下旬的3.48%,升高了整整1个百分点(用金融市场的术语是1百个基点);同时,1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从1月下旬的2.65%上升到6月中旬的3.6%,也将近1个百分点。在其他事物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利率的上升是有利于人民币市场汇率走势的,因为金融市场上的套利行为会自动偏好那些利率或收益率走高的货币。
在国外方面,美国金融市场行情虽然也有类似方向的变化,即利率上升幅度远小于中国。3个月期限的国债收益率仅在上半年期间上升了约0.5个百分点,从0.5%到1%;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幅度则不到0.5个百分点,仅从0.82%升到1.22%。美国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则还出现下降,从年初的2.35%降低到年中的2.25%。美国金融市场上利率水平的温和上升甚至下降是不利于美元汇率走势的。
事实上,今年年初以来,尤其近3个月中,国际货币市场上,许多货币对美元都出现了升值,即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了。美元对欧元、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的贬值幅度尤其突出,从年初到9月初,这些货币分别对美元升值超过20%。英镑是近来发达经济体中比较弱的货币,因为受到联合王国“脱欧”进程的不确定性的严重影响。即便如此,从年初到9月初,英镑对美元升值也接近了10%。不仅如此,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对美元也走高。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在2014和2015年出现数次暴跌,2016年后转为恢复性回升,2017年年初显现稳定迹象,第2季度有所贬值,第3季度则开始升值。印度卢比则在2017年初以来几乎一直保持升值势头。这些情况表明,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走势今年初以来出现了变化。2016年最后2个月中美元的“超强”走势出现了逆转,2017年6月以来美元似乎出现了某种“颓势”。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走软”当然对人民币汇率来说是一种“外部利好”。

美元汇率今年初以来转为走弱并非因为美国经济下行。美国第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统计初报数字为3%,位居各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首,也高于其第1季度水平。导致美元汇率走软的重要国内因素有:首先,2016年最后两个月中的美元“暴涨”是过度了,美国国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行情并不支持美元的后续走高;其次,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在国内政治进程中受到相当大的牵制,美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并不会如早先市场所预料的那样快速显著扩大,因而也不会刺激国债收益率继续升高;复次,美联储的加息进程虽然已经开启,但其步伐和力度小于许多“鹰牌”人士的预料和期待。由于这些因素,美元在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市场上近期表现不断走弱。
展望未来,应该看到,国内利率行情不可能持续走高,因为这会引起对实体经济的一系列不利效应。“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取向和加强监管的应急措施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从较长远的角度看,这类政策举动都会逐渐趋于平和和“中性”。

阅读全文

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进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杨方融资买入 浏览:200
基金经理揭秘系列之三十三 浏览:963
异常交易新规 浏览:31
非公开发行定向资金交易工具 浏览:709
gGV投资化妆品 浏览:299
股票均线卖出 浏览:100
基金净值查询都是上一日 浏览:442
探路者投资股票分析 浏览:673
贷款调查报告 浏览:111
英镑期货怎么报价 浏览:966
人民币和人民币白银的关系 浏览:519
药品贷款风险 浏览:675
贷款要还清才能过户吗 浏览:267
不碰融资股 浏览:481
上海期货铅的最新行情 浏览:64
指数与基金的关系 浏览:177
正规贵金属喊单直播平台 浏览:208
单一信托起点 浏览:831
东莞市国家外汇管理局 浏览:478
蛋氨酸价格最低 浏览: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