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银行贷款怎么这么难 银行的贷款都流向了哪里
过去一年,银行的存款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贷款增速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截至3月份,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达到了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涨了万亿元,增幅达虽然银行的贷款余额增长了这么多,但仍然会让很多人觉得,想从银行贷款很难,这是为何?难道银行真的不愿把钱贷给我们吗?可如果银行的钱不是贷给了我们普通百姓,那么多的钱又是带给了谁?⑵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是多少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03万亿元,这些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在投向实体企业的贷款中,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高,同比多增1069亿元;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金融去杠杆和监管政策持续推进,表外融资渠道将继续收紧,企业对信贷融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定向调控政策将围绕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展开,企业整体信贷融资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在企业信贷融资稳中有增的同时,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质量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加额的20.9%。
不过,同样是普惠金融领域,农村和农业贷款增速却有所减缓。数据显示,上半年本外币涉农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少增3864亿元。6月末,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季末低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较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在各项融资渠道都明显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去杠杆的重点领域,银行信贷也在不断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多个季度持续回落。未来,随着棚改续建项目的不断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各项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加大,在房地产贷款稳中有降的同时,开发贷款仍将保持低增长态势。
来自新华社
⑶ 19年8月和信贷贷款余额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8个百分点。根据相关资料查询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5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9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54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5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8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2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945亿元。
⑷ 金融论述题。2015年2月末,我国的广义货币M2余额125.74万亿元,同比增常12.5%,增速比上月高1.7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网消息,央行网透露,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8.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7.6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一、广义货币增长11.1%,狭义货币增长21.4%
四、当月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61%
2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50.67万亿元,日均成交2.67万亿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5.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0.1%;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5.4%。
当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47%,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11个和0.3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61%,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13个和0.51个百分点。
五、当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860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537亿元
2017年2月,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301亿元、559亿元、135亿元、402亿元。
⑸ 央行: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1.81万亿 其中短贷增加4292亿
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19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4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2.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0.9个百分点。
而一季度内,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9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7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83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879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同比多增5777亿元。
同期末,外币贷款余额8410亿美元,同比下降3.4%。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461亿美元,同比多增137亿美元。3月份,外币贷款增加62亿美元,同比多增285亿美元。
同时,3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2%,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7%。
一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280.89万亿元,日均成交4.68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长30%。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6.3%,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0.2%,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3.9%。
3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42%,比上月高0.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32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47%,比上月高0.2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43个百分点。
⑹ 社会融资规模的指标构成
社会融资规模的指标构成
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是什么时候?是如何使用的?社会融资规模由哪些指标构成?
1、人民币贷款。
指当地的金融机构向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个人以贷款合同、票据贴现、垫款、贸易融资等形式提供的人民币贷款。
2、外币贷款。
指当地金融机构向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个人以贷款合同、票据贴现、垫款、贸易融资等形式提供的外汇贷款。
3、委托贷款。
指由企事业单位、个人及政府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当地的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4、信托贷款。
指当地信托机构通过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向境内非金融性公司或个人发放的贷款。
5、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即银行为企业签发的全部承兑汇票(金融机构表内表外并表后的银行承兑汇票)扣减已在银行表内贴现部分。
6、企业债券融资。
指由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公司债、可转债、可分离债等。
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指在本地注册的非金融企业通过境内正规金融市场进行的股票融资,包括A股股票首发、公开增发、现金型定向增发、配股、行权筹资以及B股筹资(不含金融企业的相关融资)。
8、投资性房地产。
指金融机构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9、保险公司赔偿。
指在当地的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履行赔偿义务而提供的各项金额。具体包括三项,即财产险赔款、健康险赔款和意外伤害险赔款。
10、其他。
指在当地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向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个人以贷款合同、票据贴现、垫款、贸易融资等形式提供的人民币贷款。
社会融资规模的原则
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主要有四项原则:即居民原则、金融原则、合并原则和增量统计与计值原则。
一是居民原则。社会融资规模的持有部门和发行部门均为居民部门。按照居民原则,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和外汇占款均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二是金融原则。按照金融原则,国债发行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因为国债发行的主体是政府,国债的发行与兑付属于财政政策的范畴。
三是合并原则。社会融资规模包括各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因此,在统计社会融资规模时,要将金融机构相互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合并处理。在数据汇总方面,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和所有权关系相互轧差,不重复计算。例如,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的股权、相互持有的债券等等,都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四是增量统计与计值原则。社会融资规模是增量概念,为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也可以是当期发行或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或偿还额的差额。
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与使用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较新的概念,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国务院总理温在部署2010年一季度工作时也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2011年初以来,“社会融资”一词出现在与金融调控有关的叙述中。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1月30日央行公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提出,“在宏观调控中需要更加注重货币总量的预期引导作用,更加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功能,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社会融资规模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社会融资规模将成为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从长期来看,随着金融深化和发展,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将发生变化,直接融资规模及所占比重会逐渐增加。而“十二五”期间,推动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创新等举措的出台,也将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因此从调控银行信贷总量到控制社会融资总量是一种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