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3月30日收盘,亚太股份(002284)报收于7.71元,上涨2.12%,换手率1.04%,成交量7.15万手,成交额5490.39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80.9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43.9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17.61万元
❷ 股市中常说的北上、南下资金分别指的是什么,有何区别
在我们看新闻时,可能会不时碰到关于北上资金、南下资金的消息,它们通常会占据财经新闻板块的重要位置。那么,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地说,沪股通、深股通要实现的功能就是让外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可以借由香港的途径顺利购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的功能则是让内地的投资者可以购买到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
由于香港的地理位置处于南面,所以经由香港进入内地的投资资金便被形象地称为北上资金。内地投资者通过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购买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便被称为资金南下。由于陆港通对内地的个人投资者参与港股通设置了资产限制,所以普通股民对南下资金不怎么关注,对北上资金的动向关注较多。北上资金的流入流出状态常被视为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其资金布局的方向、持仓的股票往往也会成为很多投资者苦心琢磨的对象。
❸ 3月有6成北向资金涌入银行股,股票市场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3月有6成北向资金涌入银行股,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1.机构抱团股还没有完全企稳;
2.市场成交量比较低迷人气不足;
3.年后大跌让很多人对股市已经失去了信心。
资本市场永远都是变幻莫测,去年的机构牛市行情让很多人还高呼牛市来了,开年之后机构抱团股的大跌让很多人见识到了市场的残酷。3月有6成北向资金涌入银行股,股票市场主要问题就是机构抱团股还没有完全企稳,市场成交量比较低迷,人气不足;年后机构抱团股的大跌让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这都不是好现象。但是从3月6成北向资金流入银行股来看,银行股可能是接下来市场的热点,这一定要重点关注。
三、股市现在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成交量低迷没有人气
股市要上涨,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资金推动和人气高涨,人气高涨的时候,股市拥有非常好的赚钱效应,当市场有了赚钱效应,进入股市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多。现在股市存在的问题就是人气非常低迷,成交量缩小导致了股市进入弱势震荡,这是现在股市存在最大的问题。
❹ 北上资金流向实时查询
216.56亿元! 2021年12月9日,北上资金大规模席卷A股市场。 据记者统计,这是仅次于今年5月25日创下的217.23亿元的最高纪录。 除此之外,2015年以来,北向基金每天净买入超过200亿元的只有3次,分别是2019年11月26日、2021年1月8日和今年5月25日。 此外,截至今年12月9日,北上资金累计净申购金额达3981.06亿元,为历年来最高水平。 同时,连续14个月呈现净买入状态。
私募网络研究员叶远生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外资不断流入A股。一方面,他看好A股优质资产;另一方面,美联储的持续宽松政策将美股推至历史新高,目前投资A股更具性价比。从历史四大基金净买入北上看,当日沪指呈“三涨一跌”走势,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外资持续增加,跨年行情有望超预期。从12月9日成交量前十的活跃个股中,五粮液和用友网络被资金北上净买入超过10亿元。此外,北向基金5亿多人民币买入贵州茅台、汇川科技、京东方a、华夏自由、东方财富、分众传媒、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宁德时代等公司。
拓展资料:
北上资金:
1.在中国股市,一般“北”是指沪深两市的股票,“南”是指港股。 因此,资金北流是指资金从港股流入内地股市。 同时,大陆股市也有资金流入港股,这个基金叫做资金南下。
2.与北上资金相对的是南下资金。这里的南北,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南北,而是香港。北上的资金是进入A股市场的港资和国际资本,南下的资金是进入港股操作的大陆基金。这两个基金名称是在中国开通沪港通和深港通后形成的。 A股市场不允许外资直接参与。市场的资本市场是受监管的,无法实现自由流通。中国港股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很多境外基金都可以投资港股。中国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开通,开启了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资金互通。因为大陆在香港北部,所以形成了北上的说法。实际走势中,当北向基金出现疯狂抢购时,A股通常行情震荡,当天的振幅比较大,有低开高走的趋势,通常是机会为北上资金的底部读博反弹。每天进入A股的北向资金近20亿元,整体规模仍在扩大。
❺ 在股市中为什么会出现放量下跌比如近期3月4号国五条的重大利空,很多地产股都是跌停板但成交量放得很大
国五条或者其它因素导致的重大利空,促使股票持有者大量抛售股票逃避风险,说明各路资金一致看空后市的行情,选择出货。
有句话送你:钱比人聪明!希望对你有帮助。
❻ 北上资金指的是什么
北上资金的概念如下
是股市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大量 进入我国大陆股市的香港股市资金和国际资本,也就是俗称的热线,自沪港通,深港通的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实施后,我 国金融学界以香港为界,用南指代港股用北指代中国大陆股市,所以从内地流入港股的资金称为南下资金,港股流入大陆股市的资金统称为北上资金。
资金是指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同时也是指国家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资金是以货币表现,用来进行周转,满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的价值,它体现着以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也是指资金管理,意思是说在任何一次交易中,只使你的一小部分资金承担风险
对于资金的定义有很多,有以下表述:
资金
(1)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
(2)资金是以货币表现,用来进行周转,满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的价值,它体现着以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3)资金是用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有价值的物资和货币。
(4)资金是国民经济中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共性,那就是资金是一种货币表现,是流通中价值的一种货币表现。
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运动保存并增加其自身价值的价值。是社会主义公有资产的价值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企业扩大再生产,满足全社会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手段,体现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关系。
资金的分类方式主要有:
①按分配的形式,可分为通过财政收支形式而分配的财政资金和通过银行信贷形式而分配的信贷资金。
②按用途可分为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和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
③按融资平台来会选择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融资平台投融界提供了资金信息。
④按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周转情况,可分为表现为房屋、机器设备等的固定资金和表现为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商品、银行存款等的流动资金。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资金,都必须参与社会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资金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存价值并使原有的价值得到增值。
企业的资金来源于贷款、债券发行和股东出资等渠道。
把低成本资金引入实体经济
在当前的金融体制下,低成本融资能否进入实体经济还相当不确定,需要靠制度安排来保证。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前提,是中央政府对“实体经济”做出严格界定,建立起化解弱势行业及企业融资困难保障机制,制定严格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法律制度。
确保经济有质量的增长,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一条重要途径。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几个基本条件。比如界定清楚什么是实体经济,比如金融体系运作必须有效,比如不同融资工具之间必须具有替代效应,采取市场化方式而不是政府主导等等。若没有这些基本条件,融资成本降得再低,这些资金是否会进入实体经济仍是相当不确定的。没有这些基本条件,低成本融资不仅无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反而会吹大资产价格泡沫。
❼ 资金南下港股明显变化,是否适合入手建仓
打过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完全相同的牌面,如果桌上做的玩家不同,最后打出的牌局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股市亦有相同之处,股价反映基本面,但并不只取决于基本面,很大程度还与参与市场的资金性质有关——也就是“玩家”到底是谁。
内地的“牌局”,全球的“玩家”
玩家影响牌局——港股市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港股的特殊性在于,它同时拥有“内地的资产”和“全球的资金”。
首先,为什么说是“内地的资产”?从香港上市公司结构来看,内地上市企业的市值占达到73%,交易量占比更是接近80%。港股几乎可以认为是投资中国资产的窗口。
其次,为何是“全球的资金”?从投资者结构来看,港股市场的“玩家”中有很多外资机构,海外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接近30%,其中来自美、英两地的占比最高。而同样作为中国资产聚集地的A股市场,由于“玩家”还是以本地投资者为主,外资的流通市值占比不足4%,交易占比不大。所以外盘波动、外资流向对港股的扰动要远远大于A股。(数据引自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3月2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资本都是聪明的,不会做无缘由的买卖决策。外资与南下资金的分歧,背后有其各自的逻辑。其中外资的撤离,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应对紧急的流动性需求、恐慌下的风险偏好下降、风控机制的必然结果等等,并不仅仅是对后市的看空。而内地资金的逆势布局,则是出于“南下淘金”的考虑。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南下资金主要有三大来源:居民财富的海外配置、保险资金、理财子公司,都属于追求绝对收益的中长线资金。在利率不断下行、内地出现“资产荒”的背景下,这些资金开始前往“价值洼地”港股市场寻找优质资产,由于这些资金的投资期限较长,所以也能忍受短期压力。
❽ 北上资金休市时间
具体需查看当年发布的北上资金休市安排。
❾ 北上资金持续流入,创业板强势反弹,创三年新高
【本期摘要】
重点推荐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IDC:预计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逾30%同比下滑
市场点评
市场点评:北上资金持续流入,创业板强势反弹,创三年新高
宏观视点:应对疫情防控,资管新规过渡期或延长一年
券商行业:资本市场各项改革政策将持续发挥成效,券商行业龙头将持续受益
期货情报
金属能源:黄金352.88,跌0.33%;铜46120,涨1.38%;螺纹钢3302,涨0.33%;橡胶11420,涨1.02%;PVC指数6255,涨0.48%;郑醇,涨1.10%;沪铝13685,涨0.37%;沪镍105030,涨0.08%;铁矿589.0,涨1.29%;焦炭1792.0;涨1.10%;焦煤1228.0,涨2.59%;燃油2141,涨3.68%;沥青2950,涨3.15%;郑油7583,涨3.72%;布伦特油55.61,平
农产品:豆油6252,涨2.09%;玉米1944,涨0.62%;棕榈油5860,涨2.99%;郑棉13190,涨1.77%;白糖5764, 涨1.84%;苹果7086,跌0.13%; 红枣10325,涨0.24%;
汇率:欧元/美元1.10,跌0.17%;美元/人民币6.97,跌0.04%;美元/港元7.76,涨0.03%。
二、重点推荐
1、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事件:为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自2020年2月14日13时01分起,2019年9月1日起已加征10%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5%;已加征5%关税的商品,加征税率调整为2.5%。除上述措施外,其他对美加征关税措施继续按规定执行。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继续开展。中方希望,双方能够遵守协议约定,努力落实好协议相关内容,增强市场信心,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点评:中美两国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双方经贸气氛明显缓和,做为影响市场运行的一大外部因素,中美维持良好的经贸关系有助于市场的稳定。经过前期的大跌之后,市场存在较强的修复动能,加之外部因素偏暖,预计后市有望延续震荡反弹。
(投资顾问 钟燕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20024)
2、IDC:预计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逾30%同比下滑
事件:调研机构IDC 2月6日发布报告称,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将面临挑战,影响全年表现。在1月的前两周,整体市场表现虽同比去年有所提升,但受疫情影响,本应为销售旺季的春节假期遭遇 “冷场” 。IDC预计,1-2月的国内手机市场将面临同比约40%的大幅下滑。而在3月内,如果疫情得到稳定控制,整体市场将会逐渐进入恢复期,但仍难以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整个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预计将遭遇30%以上的同比下滑幅度。全年来看,随着影响逐渐消退,产品节奏回归正轨后市场需求开始释放,第二季度及下半年市场有望出现回弹,2020全年预估国内手机市场将出现约4%的同比下滑。
点评:受疫情影响,预计国内第一季度手机销量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手机产业链相关企业将承受一定的压力。但由于第一季度通常为行业淡季,营收及净利占比相对较低,预计影响相对可控。
(投资顾问 钟燕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20024)
三、市场点评
市场点评:北上资金持续流入,创业板强势反弹,创近三年新高
周四三大指数继续保持强势反弹,创业板反弹最为强势,创出近三年新高,两市成交额9134亿元。盘面观察,口罩、云游戏、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板块继续涨幅居前,再现全线普涨、无板块下跌。两市涨停248家,跌停4家,北向资金净流入106亿。伴随消息面持续转暖,叠加近期北向资金持续流入,预计短期行情有望延续强势,操作上精选个股积极波段操作,重点关注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芯片、软件、证券及新能源车产业链等。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应对疫情防控,资管新规过渡期或延长一年
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出台诸多举措稳定市场预期,其中暗含了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延期的信号。银保监会最新表态,存量资管业务难以完成处置的银行可延长过渡期,但具体方案尚未公布。
点评:资管新规过渡期或延长一年,充分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稳定市预期的决心和信心,管理层加大对市呵护力度,有利投资者信心提振修复。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券商行业:资本市场各项改革政策将持续发挥成效,券商行业龙头将持续受益
疫情只影响短期市场波动,不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势头,外资不断流入加上新证券法通过,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将持续发挥成效,对政策高度敏感、高贝塔属性的券商行业将持续受益。当前行业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市场低迷制约表现,但作为市场的先行指标之一,有望阶段性收益行情好转,建议关注行业龙头。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❿ 疫情持续好转,北上资金加仓交通运输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疫情持续好转,交通运输率先受益,本周北上资金净买入前3名中,有2只是交通运输行业个股。中远海控获加仓8亿元,位居本周北上资金净买入榜首,增持5278万股,持股由上周末的3.27亿股增至3.8亿股,创近10个月来新高。在本周五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中远海控表示,随着近期上海疫情得以逐步控制,以及重点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推进,上海口岸的货量已较前几周有较明显的恢复。预计待解封后,原先积压的货量将会快速恢复。运价方面,市场供需关系整体稳定,装载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运价依然坚挺。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内出口恢复叠加跨太平洋航线新年度合约开启,预计后续运价将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