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受灾情况如何
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核泄漏等一系列灾难,这些对中国煤炭市场将产生哪些影响? 3月22日,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分析师李廷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单就日本地震本身来讲,它给我国和国际煤市带来的短期影响有限。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 揭秘手中股票不涨怎么办? 小心上涨途中突然杀跌 好消息!千足金条免费赠送 “由于地震对灾区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部分火电设施受损,日本短期煤炭需求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下滑。”李廷说,即便短期日本国内煤炭需求出现些许下滑,我国煤炭出口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对国内煤市的影响不会太大。另外,日本地震通过对国际煤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煤市的可能性也不大。他认为,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核电站核泄漏,进而引发我国进行全面核安全检查,这对我国煤炭市场的短期影响倾向于利多,但是影响十分有限。核安全检查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导致发电量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增加火电和水电等其他替代性电源需求,但对煤炭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目前,水电正处于冬季枯水期向夏季丰水期的过渡阶段,每年从3月份开始,水电发电量都会逐步增加。专家认为,与今年2月份相比,预计3月份水电发电量将至少增加50亿千瓦时以上,能够较好弥补可能出现的核电发电量减少带来的电力缺口,从而进一步削弱核电发电量下降可能给火电和煤炭市场带来的影响。民族证券分析师李晶认为,日本受灾地区限电,能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将受到关注。煤炭作为传统一次能源,其安全性、不可再生性、稀缺价值将再次获得社会认可。煤炭作为我国中长期最安全可靠的一次能源,其战略地位无可替代。日本核电站关闭修缮,短期内将促进火电的发展和动力煤需求的增加,预计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出口机会。对长期煤价或形成支撑“日本灾后重建将增加煤炭进口,国际煤价将继续维持高位。”22日,太平洋证券煤炭分析师张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10年煤炭进口量为1.85亿吨。本次地震受灾后,短期内,由于生产设施遭到破坏,日本煤炭进口量会降低,但在灾后重建开始后,由于电力和冶金用煤量的增加,煤炭进口将会大量增加。由于日本煤炭进口需求的增加,会使国际煤炭价格继续维持高位,并对国内煤炭价格产生心理上的支撑。张学告诉本报记者,此次大地震后,日本和世界各国都会重新审视核电站在地震多发情况下的安全性,这或将增加火电比重,从而增加煤炭需求。他同时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并且紧邻日本,日本将可能增加从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国际和国内煤炭价格在日本需求的支撑下将保持坚挺。李廷表示,日本灾后重建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将明显增加,有望给国际煤炭市场带来明显利好,通过国际市场的传导,进而对国内煤炭市场产生利好。在国际市场流动性普遍充裕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势必会对国际市场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明显利好。随着我国从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煤炭对外依存度明显上升,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强。国际煤价上涨必将给国内煤炭市场带来利好,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国内煤价。另外,专家认为,此次核事故之后,日本今后或将更多地依靠火电等其他电源来解决能源需求,从而导致国际市场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需求增加,对国际煤炭市场形成长期利好,并通过国际煤市的传导,间接对我国煤市形成利好。“未来5年甚至10年,我国核电发展步伐可能会有所放缓,火电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从而给国内煤炭市场带来长期直接利好。”李廷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地震发生之后,截至3月18日,日本央行已经累计向市场注入38万亿日元。短期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国际市场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在灾后重建带动亚太市场煤炭等大宗商品需求恢复之时,煤炭价格可能将面临更大的上行压力。
❷ 煤炭可以生产柴油吗柴油跟石油有什么区别吗国际石油涨价是不是也意味这柴油涨价
煤制油工艺生产的不是柴油。
柴油是石油炼制而成的一种燃料,国际原油基准价上涨一般被认为是终端消费市场上柴油等石油产品供不应求,从而反映到上游资源市场的一个结果。两者一般呈正相关的。
❸ 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的煤炭石油价格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中国是能源抄进口大国,当然有必然联系,正常来讲是正相关性的,不过像你说的这种情况有两种解释:一、国内的股票市场并不成熟而且存大庄家,也就是人为的控制。二、市场毕竟是市场,有其必然性也有其不确定性,如前段时间的美元和黄金、原油一样,也违背常规的出现了正相关性。
❹ 国际油价上涨跟煤炭有什么关系
烧油量减少了,用煤量就上去了,当然还有煤化油工艺这一条路子
❺ 有色,煤炭,石油资源类价格下跌利好哪些股
1、有色,煤炭企业的股票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国际能源价格紧密相关。版
2、国际权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能源价格是以美元来定价的,因此美元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能源价格价格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当美元上涨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能源价格大概率是下跌,而当美元下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能源价格大概率是上涨。
3、美元未来的趋势:去年10月份美国结束了QE量化宽松,向全世界宣告美元已经由08年金融危机后的宽松货币进程进入了货币常态化进程;去年以来美国宏观经济数据一路向好,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数据和美国制造业数据强势复苏,也宣告了美国正在摆脱08年金融危机带给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现在美国已经有了加息的预期(预期是15年9月),这说明美国的失业率是通胀率已经复苏到了一定的水平,美联储对于美国未来的经济也是十分看好;
4、结论、因此我们说美联储加息,美元未来则长期看好,相应地,则会拉低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能源价格。而如果美元持续性走软,那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能源价格就会反弹,从而推动有色、煤炭个股上涨。
❻ 现在国际煤炭与国内煤炭价格有多少差异
相差不大,但比国际抄会偏高点,原因在于中国煤炭需求量大,产量高,国际市场只是跟随定价。 2008年我国进口煤炭4040万吨,相对于国内28亿吨的煤炭需求总量而言微不足道。而目前国际市场的煤炭贸易量不足9亿吨,几千万吨的需求变量都会导致价格波动。因此,国际市场价格往往会受到中国煤炭价格的影响,最后国际市场煤价在加上运费之后往往仅仅略低于国内煤价,实际上相差不大
❼ 国际煤炭期货有哪些
2011-04-13 13:33:1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日本等国,分别选取动力煤、焦煤等品种,仍价栺发现和套期保值角度出发,进行了期货、期权风险管理方面的探索。如,南非是电煤期货,澳大利亚的交易品种是动力煤,日本是炼焦煤,而美国则是将阿巴拉契亚中心山脉的一种主要煤炭作为煤炭期货的交易品种( 简CAPP 煤炭期货)。
开始推出之时,CAPP煤炭期货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较差,它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的只是美国的煤炭供求,并不能对世界范围的煤炭供求及相关情况迚行反映、测度和调控。
尽管如此,CAPP煤炭期货还是为电力部门提供了一项风险管理的选择,同时也为煤炭行业提供了一项新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风险管理工具,煤炭的生产方通过卖出期货合约,将未来几个月计划生产的一定量的煤炭的销售价栺锁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电力部门通过买迚煤炭期货合约为即将装运的煤炭做了预防价栺上涨的套期保值。
CAPP煤炭期货市场的运行给来自四面八方的交易者带来了大量供求信息,期货市场中形成的价栺仍某种程度上也真实地反映了实际供求状况,同时又为现货市场提供了参考价栺,基本上収挥了収现价栺的功能。上传:赵智超
❽ 国际煤炭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煤炭价格双轨制长期存在的影响
2003年以前,全国煤炭订货会是煤炭交易的主要方式,国家来一直以行政手段来干预煤炭价格,在计划经济时期,它为煤炭生产调节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健全与完善,沿袭多年的煤炭订货会改为煤炭产运需衔接会,鼓励煤炭供需双方自主衔接,依法签订合同,但是政府还是要通过发布衔接原则和框架方案,指导产运需衔接,实际上煤炭交易价格并没有真正完全实现市场化,仍然存在价格“双轨制”,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阻碍了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也引发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在煤电矛盾突出的时候,有关部门便会出台电煤限价措施,以减轻电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发电企业亏损,而煤炭企业对煤价预期要高于国家限定的价格,不愿与电厂签订长期合同,限价措施出台后,普遍出现以次充好、不签合同现金交易等现象来规避限价。因为重点合同煤价格低且不能参与市场化,造成了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的一路走高。限价不仅不能达到控制电煤成本的目的,反而加剧了供需矛盾,也使得价格无法准确反映供求关系。另外因为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也为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引发了一系列腐败问题。
2.2 政府调控手段不当的影响
2013年煤炭价格完全实现市场化,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业能量在消耗总量方面一直都是处于上升的状态,和去年这个时候相比,其消耗的总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长,单位产值的耗能量也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从煤炭行业来看,相关用户对煤炭需求量却在不断减少,煤炭价格一路下行,煤炭销售陷入了瓶颈时期,很多煤炭商家纷纷采用降价促销的手段与同行竞争,导致煤炭的价格一直处于盲目下跌的状态。通过相关信息的分析可得,造成这一奇怪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过去煤炭价格的无序疯狂上涨,导致了煤炭投资蜂拥而至,无论地方政府还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纷纷斥巨资进入煤炭行业,使得煤炭产能在短期内急速上升,并且在这个时候,国际市场上形成的过剩煤炭资源又以低廉的价格不断转销至中国市场,这就使造成我国煤炭出现了过剩的情况,而价格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的,当煤炭产品供过于求时,这种情况就只能导致煤炭价格的盲目下跌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还是归结于过去煤炭行业的投资热潮,受利益驱动,很多企业包括部分电力企业纷纷进入煤炭行业,相关部门没有预见到这种盲目一窝蜂投资所带来的后果,造成了现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引发了煤炭价格大幅下跌。
2.3 物流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不发达的晋、蒙、陕、新、宁等省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0%以上;而我国经济最发达,需要能源最多的东南沿海和京、津、冀等省区煤炭资源量却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0%不到。如此不均衡的生产及消费地区分布,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铁路、公路、海运以及内河等多种方式混合运输”的总体物流格局,从而决定了煤炭物流在煤炭行业长足发展过程的重要战略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西煤东运的主要方式是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经济、快捷、安全且受天气干扰小,但是受制于铁路运力不足的影响,普通用户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运力,而且铁路运费以外还存在各种名目的收费。每年到大秦铁路集中检修期间,煤炭价格就会上升,在能源短缺、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铁路车皮就更加紧张,中间环节的运作费用也会大幅增加,更加助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由于我国煤炭物流运输距离长,物流环节复杂以及各种名目的收费繁多等原因,造成煤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煤炭物流成本已经占到消费价格的40%以上。铁路运输的煤炭主产区晋、蒙、陕的煤炭到达秦皇岛港的转运成本已经达到200元/吨,加海运费到达广州港的煤炭价格比飘洋过海的进口煤价格还要高70元/吨,可见我国煤炭物流成本之高,极大地影响了煤炭价格。
2.4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的影响
2011年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制定了环渤海价格指数并定期发布,神华、中煤等大型煤炭企业纷纷将动力煤市场销售价格与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实行联动。2013年煤炭价格市场化以后,多家煤炭企业纷纷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定价的依据。但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笔者发现以环渤海价格指数作为定价的依据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价格指数在数据收集时间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环渤海动力煤数据采集的时间基准是上周二到本周二,发布日期是本周三,这就说明本期采集的数据信息含有本期发布之前两期的市场信息,数据采集时间跨度太大,会引起数据的滞后,尤其在遇到周三是节假日的情况下会相应顺延一周发布,这就使得数据滞后更严重。通过对环渤海煤炭交易数据分析可得,价格指数滞后于煤炭实际的离岸价格,并且滞后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为两个星期左右,在煤炭价格上升的阶段,其价格指数也比煤炭实际的离岸价格要低,而当煤炭的价格处于下降的阶段时,煤炭价格的指数又比煤炭实际离岸的价格高。
其次,价格指数的信息来源于市场实际成交价格和企业报价,如果企业单纯以指数价格作为定价依据,如果指数下降,企业定价下降,将促使指数进一步下降,反之亦然,这将使企业定价和指数价格形成循环往复,指数价格对于实际成交价格起到了助涨或者助跌的作用。
最后,在环渤海的动力煤价格指数样本上,代表性规格品在分类标准的设置方面过于单一,仅仅是把热值作为样本的分类标准。但实际上,煤炭除了热值方面不同之外,其硫份或者是灰份的不同对煤炭的质量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实际的煤炭交易过程中,在价格的形成方面却忽视了这部分因素所造成的煤炭在成交时所形成的价格差异,对市场价格会形成误导,造成价格波动。
❾ 最近煤矿价格为什么便宜
国际煤炭价格连续下跌,国内港口煤炭煤满为患。煤炭市场的多重因素或是导致国内煤炭价格连续走低的重要原因。1.国际煤价的连续走低和国内煤矿企业产能过剩导致了煤炭价格降低和国内港口煤炭堆积。秦皇岛港口煤满为患受国际经济形势整体不景气影响,国外煤炭需求的不畅,直接导致进口煤大量开始销往中国,国际三大动力煤现货价格指数均创年内新低,预计国际动力煤市场短期内仍将下行,由于进口煤炭价格比国内价格低,我国又是煤炭主要进口国,所以国内煤炭价格也未能幸免。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煤炭量总数达到8655万吨,增幅达到了7成,煤炭进口量的增加在加上国内煤炭的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供过于求,这些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都使得煤炭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和无人问津的情况。国内工业用电量增速放缓,市场煤炭供应充足影响,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骤增。截至6月7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经达到879.5万吨,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远远超过警戒库存。2.国际石油价格和新能源的利用成为煤炭价格降低的又一因素页岩气成为新能源受到国际油价下跌的过程中,还导致了石化、煤炭、新能源等多个相关行业均备受拖累,打乱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平衡。这其中,煤炭与石油的联动作用较大。数据显示,上周煤价已跌至今年的谷底。另外作为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等非常规能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过去十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增加了12倍,未来10年,页岩气将会成为一种超越传统天然气的新能源,欧洲等国家也开始对页岩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力度的增大,进一步影响了煤炭等能源的消耗。3.国内企业库存增大和产能降低为煤炭价格降低推波助澜雨水充足水电站满负荷运转在此期间,电厂库存也不断攀升。截至6月初,六大电厂存煤总量由5月初的1483万吨上升到1678万吨,一个月内增加了195万吨,增幅达13.1%.目前煤炭中转港,据了解,目前一些电厂的煤炭库存最高可用一个月,正常情况下电厂的煤炭库存一般可用半个月左右,目前的库存较正常水平高出10天。数据也显示,截至5月27日,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的电煤库存达到9600多万吨,平均可用27天,已经大大超过合理库存水平。各大煤港库存均已到达峰值。今年的煤炭需求有所下降,不少企业、电厂都没有满负荷运行。另一方面,也与今年南方的天气有关,今年雨水充足,水电发电量大冲击火电市场。国内不少煤炭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一些企业甚至期盼夏季用电高峰尽快到来,以拉动煤炭需求的回升,进一步带动煤炭价格的回升。这恐怕只是煤炭企业的一厢情愿。综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判断,煤价格持续小幅下滑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一方面,当前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局面已经形成,国际煤炭价格仍有继续小幅下探的可能,进口煤将对国内煤炭价格形成平抑;另一方面,即便在迎峰度夏期间,在水电发力稳定的情况下,火力发电需求短期内难以迅速提升。国际能源网分析认为随着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的启动,将带动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发展,煤炭需求状况有望逐步改善,煤炭价格有望有小幅度上扬,但是国内煤炭短期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