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名义价格的什么是名义价格
为了修正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学家们区分了名义价格(以货币计值的价格)和实际价版格(以对商品和劳权务的购买力计值的价格)。
实际价格(real prices)经通货膨胀修正后的价格。
名义价格,就是现实的价格,与实际价格相对。也就是不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价格。
例如,1976年一瓶黄油价格是0.77美元,到了1981年变为1.70美元,1991年变为1.91美元,2007年约为2.77美元。这些不同年份的价格就是名义价格,也叫“现值美元”价格,即没有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格。
名义价格是指在成交日期时讲明,但不是在成交日期时一次性付清的价格。
⑵ 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计算问题
公式:CPI1970除以CPI1996乘以1996年牛奶的名义价格。
38.8/157=0.25(小数点留两位)
0.25*95(美分专)=23.48美分 小于40美分
1996年牛奶的价格低于1970年的牛属奶价格。
⑶ 经济学中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概念及区别举个例子哦,谢了
为了修正来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学源家们区分了名义价格(以货币计值的价格)和实际价格(以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计值的价格)。
名义价格(nominal prices)以某些货币表示的,未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的价格。
例如,1976年一瓶黄油价格是0.77美元,到了1981年变为1.70美元,1991年变为1.91美元,2007年约为2.77美元。这些不同年份的价格就是名义价格,也叫“现值美元”价格,即没有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格。而相对于1976年的实际价格,即为0.77美元
⑷ 关于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的计算
CPI1970/CPI2007*0.95就算出以1970年美元来计算的一夸脱的牛奶实际价格,得出的答案比0.4小,所以1970年价格低。
⑸ 什么是名义价格
如果留心古时候一些成语的话, 可以发现其实古人已经很有经济头脑回了,洛阳纸贵 ,一字千金等等,答 中国古代已经很早发现价格有利率,只是用成语而不是数学方式来表达, 比如说你今天有价格8快钱的葡萄, 未来能用这些葡萄生产出价值10快钱的葡萄酒, 那么10-8=2, 2快钱就是今天葡萄未来的利率。 这里2快钱面有科技水平, 市场预期, 供需关系等因数。 名义价格是属于市场预期的原因, 如果今天大家都觉得葡萄酒未来回很值钱,那么今天就会有很多人想去买葡萄,那么就会导致葡萄的价格上涨(现代说的通货膨胀),这时候葡萄的价格就脱离了现在的供求关系,而是因为为了市场对 ‘未来’ 葡萄酒的预期导致价格上涨。 这就是一个名义价格。
⑹ 请问在微观经济学里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的区别是什么
一、名义价格(来Nominal price),就是指源商品的绝对价格,即商品未经通货膨胀调整的绝对价格。
二、实际价格(Real price),是一种按照总量价格指标衡量的价格,也就是经过了通货膨胀调整的价格。
把名义价格换算成实际价格,可以去除通货膨胀对价格的影响。
⑺ 求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定义和区别,要求叙述形象易懂
假如市场上买油条,抄你即可以用1块金币买一根油条,也可以用1块买1根油条。而且市场上你也可以用一块金币换一块钱。
第二年市场 由于一些原因 你得花2块钱才能换一块金币。 这时油条 价格的 是 一块金币 或者是2块钱。那么油条的名义价格变为2块钱,但实际价格还是1块金币。
可以看到第二年油条价格上涨不是因为 它 价值的提高而是 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所以 油条的名义价格上涨,但是实际价格不变。
假如第一年生产10根 油条 第二年生产15根油条。那么第一年的GDP是10元 第二年的GDP 实际GDP是15元 名义是30元。
————————分割线————————
以上都是理论,其实在现实中你根本不可能找到个不发生通货的货币(上例中为金币),实际的商品也是多种多样的(也不能只有油条),而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主要是为了计算GDP的,于是每个国家的统计局就规定了某一个时期的物品价格(例如中国制定为1979年时的价格,房子是1990年)为实际价格,现在的价格就是名义价格。按那个时期的价格再乘以现在的商品量就是现在的实际价格下的GDP, 按现在价格乘以 商品量就是名义GDP
⑻ 按名义金额入账什么意思
名义金额是计算利率的本金额,一般是签订协议时就确定了。在某一时点上,金融市场上版由借贷权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决定利率。
这种利率不同于银行利率,银行利率是一定时期内,由银行判定,适用于银行交流和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客户之间的利率,但这些利率都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和本金,即名义金额的比率。利息率和利息本身之所以有数量上的限制正是取决于名义金额的多少。
贷款人放弃了的货币资本,是本来能带来使用价值,因此借贷者和银行中介必须向贷款人支付一定的报酬,这样利率就不能为零或负数,而是在名义金额基础上决定的一个正的百分比率。
当然借贷人借用的名义金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因而也不能将其收入的全部以利息形式交给放贷者,因此贷款者的利息和借贷者的利润二者都有相同的上下限:资本的平均利润和零,这个上下限围绕名义金额的总量而决定,在资本市场上由供求来协调。
⑼ 什么是名义金额(即1人民币元)计量
有些东西的价值无法衡量,记账时以"1"为单位,记账.
例如,国家拨付某个版天然资源给某单位权,由于无法衡量其价值,这个单位账务处理:借:某资产 1
贷:实收资本-国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