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里收购饿了么,外卖界将一家独大吗
不太可能,因为这个行业就我们现在来说收入越来越高,肯定会有其他的企业会看上这一点。
⑵ 蚂蚁金服准备投资新的外卖平台吗
目前来看,蚂蚁金服的确会投资外卖平台,因为阿里巴巴跟那个王鑫的美团在进行大战。听说他们入府外卖平台是迟早的事。
提起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的关系,让坤鹏论想起一句话: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咱们还是长话短说吧。
先交待一下现状:
蚂蚁金服的前身是支付宝,归属于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2014年的时候,以支付宝为基础成立了蚂蚁金服,蚂蚁金服的全称是: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一、公司结构上二者并无关系
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由马云持股 80%,另一位阿里巴巴创始人谢世煌持股 20%。成立蚂蚁金服以后,进行了两轮融资,A轮是在2015年7月3日公布的,估值450亿美金,引入了包括全国社保基金、国开金融、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等在内的8家战略投资者。2016年4月26日公布了B轮融资,估值600亿美金,本轮融资新增战略投资者包括中投海外和建信信托(中国建设银行下属子公司)分别领衔的投资团,而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中邮集团(邮储银行母公司)、国开金融以及春华资本等在内的A轮战略投资者也都继续进行了投资。
由此可见,蚂蚁金服目前的股东也是比较复杂的,并且也都有些背景。但这里面,从始致终,并没有阿里巴巴集团什么事儿,阿里巴巴集团也没有参与融资,这一点上,大家要明确。
二、怎么会没关系的?
2009年6月1日, Alipay向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转让了支付宝 70% 的股权,作价 2240 万美元(折合 1.67亿元人民币)。支付宝由外商独资变为中外合资企业。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010年8月6日, Alipay将剩余 30% 的股权转让给浙江阿里巴巴,作价 1.6498 亿元。交易完成后,浙江阿里巴巴共支付 3.3 亿元将支付宝收为全资子公司。
自此以后,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拥有支付宝100%股权,支付宝从结构上与阿里巴巴集团无任何关系。
当然这个事情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就办了的,在2009年前前后后闹腾的非常厉害,马云一度还被国际上认为是不守信用的人,“窃取”了支付宝,也是从这个事件开始,大家才了解VIE架构的事情。
马云当年能够把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收归自己所有,也是有契机的。当时支付宝要向央行申请支付牌照,但央行规定,只有全内资企业才有权利申请支付牌照,能不能用VIE架构,当时央行态度也不明确,所以支付宝也不太敢用VIE架构。显然阿里巴巴集团不是全内资的,大股东是日本软银,二股东是雅虎,显然,这些股东是不可能同意将支付宝转为全内资企业的。可如果当时拿不到支付牌照,支付宝的路就很难往下走,所以马云才在私下里把支付宝卖给一个由马云和阿里巴巴另一创始人共同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争议也是由此而来的,大股东指责马云失信。
三、收益上有关系
正是因为有了本文第二点说的事情,这两家公司从结构上无关。但显然,这两家公司不可能真的没有关系。
支付宝被马云买完以后,就开始与大股东谈判嘛,从2009年一直折腾到2011年才算完事儿,在商言商,不管再生气,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谈的。谈判的结果就是:
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和软银就支付宝股权转让事件正式签署协议。协议约定,支付宝公司每年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知识产权许可费和技术服务费,金额为当年税前净利润的 49.9%,支付到支付宝上市时止。支付宝上市时,支付回报额,回报额为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将不低于 20亿美元且不超过 60亿美元。
通过这个协议可以看出来,虽然阿里巴巴集团与支付宝在结构上没有关系,但在经济上有关系,支付宝上市之前每年要向阿里巴巴支付49.9%的税前利润。同时,如果上市时,还要向阿里巴巴集团支付37.5%,不低于20亿美元,不高于60亿美元。以蚂蚁金服B轮融资看,这笔钱显然得是60亿美元呀,而且60亿也才占到10%,真等IPO以后,60亿美元连10%都占不上。看来是大家都低估了支付宝的未来价值,至少阿里巴巴的大股东低估了。
四、蚂蚁金服的价值
说起蚂蚁金服将来能否成为阿里巴巴的战略重点?坤鹏论认为,蚂蚁金服已经是阿里巴巴的战略重点了,在蚂蚁金服的问题上,坤鹏论确实属于唱多的一方。第二轮融资已经估值600亿美金了,马云不是也明确表示,蚂蚁金服会上市的么。前段时间有传言说,如果蚂蚁金服2018年IPO的话是7472.4亿元,如果在2019年的话是10439亿。阿里巴巴在2014年刚上市的时候市值是1748.28亿美元,也就1.1万亿人民币左右吧,给大家个数据作为参考。
另外,蚂蚁金服也是动作频频,在今年10月20日天猫双11香港启动会上,支付宝宣布可以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支持18种货币结算,今年双11,有22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都是用支付宝进行的交易全球一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这个覆盖率,不小了吧?
去年,蚂蚁金服通过两次投资成为印度Paytm大股东,如果没记错的话,占股比例是40%,用一年多时间,帮助其成为印象最大的支付平台,同时也是全球第四大电子钱包,用户数也从去年的2000万增长到1.5亿。
今年11月1日,蚂蚁金服与泰国支付企业Ascend Money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据说是蚂蚁金服计划收购Ascend Money 20%的股份,Ascend Money将参照蚂蚁金服的业务模式,拓展线下支付、小贷等应用服务场景,泰国用户可以用手机实现购物、餐饮消费、打车及公共缴费。
同时,支付宝与多个国际支付机构合作,包括英国的 Worldpay、德国的 Concardis 和 Wirecard,法国的 Ingenico,日本的 Recruit,韩国的 ICB 和 KICC,澳大利亚的 Supay,新西兰的 Magic Compass 和 IE money,俄罗斯的 Webmoney 和 Qiwi 以及巴西的 Boleto 等。当然,还有美国的两大支付机构First Data 和 Verifone。依靠这些合作伙伴,支付宝已经覆盖到全球8万多家海外线下商户。
坤鹏论认为,未来蚂蚁金服的价值甚至会超过阿里巴巴集团本身。
⑶ 阿里巴巴互联网,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案例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案例分析:
一、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1、并购方阿里巴巴集团概述
阿里巴巴集团创建于1998年年底,总部设在中国杭州,并在海外设立美国硅谷、伦敦等分支机构。阿里巴巴集团是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国最大且世界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
阿里巴巴于2014年9月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在2016年10月的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这个概念,并对外宣告此计划。
2、被并购方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概述
饿了么是2008年创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饿了么拥有高效体系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和数字化餐饮系统,致力于用科技打造本地生活服务O2O平台。饿了么在外卖配送方面,推动了中国餐饮的数字化进程,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就餐方式,大大推进了餐饮业和物流业的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饿了么已覆盖2000个城市,加盟餐厅130万家,用户量达2.6亿和超过300万名的骑手。2017年8月24日,饿了么正式宣布合并网络外卖。
二、并购动机
1、新零售计划开展的需要
“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零售。”而阿里巴巴作为一个B2B的电子商务企业,具有丰富的线上经验,却缺乏线下的经验。在线下这一区域,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空白的领域。如果自己白手起家,从头搭建整个线下体系,其缺乏相关经验、技术以及人脉,是不理智的商业决策。
而饿了么刚好有着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一个发展成熟的O2O企业,刚好满足了阿里巴巴发展线下业务的需要。饿了么有几百万的专职和兼职骑手团队,通过与阿里巴巴合作,能够使自己的业务不再局限于外卖行业,而能够与阿里巴巴共享资源和途径。通过饿了么线下配送平台和阿里巴巴线上购物平台,如淘宝、支付宝等相结合,打通了线上和线下之间的屏障。
2、带来协同效应的需要
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可以形成协同效应,可以帮助形成 “1+1>2”的效应。通过内外部协同相结合的方式,两家企业可以减少运营成本费用,增加利润,并购方可以给被并购方提供资金促其开拓发展。
从两者共同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副总裁王磊、原阿里巴巴健康CEO出任饿了么CEO能够实现两者技术、管理、资源的融合,能够优势互补,弥补缺陷。同时也在品牌效应、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也实现协同,为两者带来规模经济效益,为新零售计划的开展提供了经济力量支持。在此并购基础之上,饿了么也可以利用阿里巴巴的资金支持,使饿了么月初巨大的补贴损失由阿里巴巴来弥补。
3、制衡竞争对手的需要
目前线下O2O龙头企业仅饿了么以及美团两家独大。腾讯优先选择了美团,如果阿里巴巴想要拓展线下业务,那么阿里巴巴选择权仅剩下饿了么。从阿里巴巴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需要制衡的竞争对手是网络、腾讯等。
饿了么的业务正好符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业务发展战略需要,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也许未来支付宝以及淘宝里的口碑就可以直接和饿了么相接,使得阿里巴巴能够利用蚂蚁金服重新冲刺本地生活服务这一块领域。
三、并购风险
1、企业整合风险
总的来说,企业并购后整合的效果对于企业并购最终是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阿里巴巴和饿了么虽然同属于网络行业,但是两者的业务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线上B2B电子商务企业,后者是线下O2O订餐平台,如果两者合并的话,必然存在企业整合风险。
这里的整合,不仅仅只是资源整理这样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一个文化整合的过程。阿里巴巴想要对本地生活市场进一步整合,根据相关新闻讯息,知道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将由饿了么和口碑两大业务合并组成。
而在未来,阿里巴巴有着想要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将与阿里巴巴生态内原有各个板块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的愿景。但两个企业之间整合方面就存在两个方面的难题:第一是饿了么和口碑的整合;第二是饿了么和阿里巴巴的整合。
2、支付风险
阿里巴巴成功以95亿美元的现金对价形式实现对饿了么的并购行为,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这次收购被称为互联网史上最大的现金收购案例。
而此前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万达电影的金额分别为45亿美元和46.8亿美元。华联股份披露了相关的细节,其对饿了么进行估值,企业价值约为90.53亿美元,低于阿里巴巴投入的总现金金额。阿里巴巴此次采用巨额全现金的对价形式收购饿了么,此次支付的对价是之前的两倍多。
阿里巴巴这样做虽然可以迅速达到并购的目的,且现金对价形式不同于负债类融资和股权类融资,其具有防止股权过度分散的优势,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举债的金融杠杆风险。但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因为需要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支付大数量金额,那么企业的资金链也有断裂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企业可能会产生过度交易的不良后果。
3、独立性风险
饿了么可能丧失独立性。阿里巴巴通过全资收购饿了么,其实也是全资控股了饿了么,成为绝对的大股东。并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磊担任了饿了么CEO。这跟并购之时,阿里巴巴说的坚持饿了么独立运营的原则不变,饿了么将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相矛盾。
饿了么虽然被阿里巴巴并购之后能够获得大力的资金支持,但其独立性的削弱,意味着其要成为阿里巴巴手下的一颗棋子,一颗布局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棋子。饿了么丧失独立性之后,公司的业务和战略将会被颠覆,以原本的外卖配送业务为主或许会成为阿里巴巴布局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一个辅助工具。
四、结论
互联网企业的并购行为对自身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并购方来说,应该考虑并购后对企业流动性的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是否会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应该提前做好财务规划和预测,提前防范此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应提前考虑并购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要记住并购要服务于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并购是为了形成协同效应及达成规模经济效益,而不是单纯为了抗衡竞争对手而进行盲目并购。
并购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对价金额及对价形式是否最优,制定合理的资本结构,降低融资风险,保障企业流动性偿债能力。在并购以后不可忽视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风险,加强协同效应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⑷ 阿里投资饿了么,欲掀外卖 O2O“三国杀”新格局
亲在说什么··语言描述不清啊,再描述清楚再来问吧啊
⑸ 阿里正式收购饿了么,外卖界会变成一家独大吗
是的啊,要点餐的不要送餐的,快点无人机上岗,以后不用等餐了,快点上岗我都不想送外卖了,年底我就收工了
⑹ 阿里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有哪三大看点
阿里收编饿了么的消息不是第一次出现,而外界普遍认为传闻可靠的依据在于,过去两年饿了么完成的两次融资背后只有阿里一家。2016年4月的12.5亿美元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2017年4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又联手对饿了么增资4亿美元。
如果阿里收购饿了么,那么作为股东之一的大众点评会是什么态度以及何种结果。大众点评D轮投资饿了么8000万美金,又跟投了F轮融资。目前尚不知道具体的持股比例,不过结合此前的消息来看,由于阿里的持续增资,大众点评的股份应该不及阿里。
当然,一切都还需要等到官方消息公布,那就拭目以待吧。
⑺ 将饿了么卖给马云,从阿里套现665亿的外卖小哥,如今过得怎样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便捷了,不想出门逛街,有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就连不想做饭也有了外卖,目前用得比较多的两个外卖平台应该就是饿了么和美团了。但说到饿了么,我们有一点非常好奇,当初把饿了么卖给马云,从阿里套现665亿的研究生,如今怎么样了?
如今马云退休以后,张旭豪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了。可以说,张旭豪在阿里巴巴也算是得到了一个闲差,同时他也提前过上了不少85后都羡慕的生活!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⑻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的资金来源是什么
阿里巴巴刚刚开始的初衷是收购美团的,可是美团不想被收购。收购美团比收购饿了么对阿里来说更有优势。饿了么只有外卖业务,但是美团不一样,美团有团购到店业务,有酒旅业务也有外卖业务,收购了美团以后都可以融合进阿里巴巴的体系,这样外卖团购都有了,也不用像现在这样重启口碑了。
⑼ 80后“饿了么”创始人,将公司卖给阿里,套现665亿,他后来怎样了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比如电商的存在,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掏尽天下物品。比如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存在,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各餐馆的饭菜。
美团是个团购的网站,它后来抓住契机,成功转为了外卖平台,并在外卖市场占据了很大的份额,饿了么背靠阿里巴巴也成为了外卖行业不可忽视的后劲力量。
而饿了么其实阿里巴巴收购的,公司原先是80后张旭豪创立的。
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张旭豪和他的几位同学,一同创办的饿了么。他们还是学生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外卖这东西的存在,他们上完课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想吃外面热腾腾的饭菜。张旭豪很好地捕捉得到了,这会是个市场。那会是09年,张旭豪就这样走上了创业这条路。
创业初期,资金是他们最大的问题,他们就四处筹钱。资金的问题,让他们吃了很多的苦。
资金有限,自然不能烧钱推广,于是他们选了一家餐馆试营业。他们公司为一家公司做外卖服务。效果很是不错,于是吸引了更多的餐馆加入他们,他们的外卖业务也就火爆了起来。
业务量上来了,人手就不够用了,张旭豪甚至自己亲自上阵送外卖。而且他们的工作时间不是一般地长,有时一天只能睡不到5个小时。
古语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每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初肯定是怀揣着梦想的,梦想是如此纯粹,可是现实是骨感的,如何在资本市场中存活下来,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遵循市场规则,尊重资本游戏规则,方能走得更远。
张旭豪,一名80后,如此年轻就成为胡润富豪榜中的一员,创立饿了么,发展饿了么,强大饿了么。给了我们启示,也给了我们思考,愿每位创业者都能走出自己的阳关大道。
⑽ 那位将饿了么卖给马云,套现665亿的外卖小伙张旭豪,现在过得怎样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是越来越便捷了,不想出门逛街有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就连不想做饭也有了外卖,目前用得比较多的两个外卖平台应该是饿了么和美团了。实际上来说,外卖方便了不少人的生活,而且不用出门就可以吃到饭这种实在是很便利了。饿了么创立的时间其实也不短,到如今已经是度过了十一个年头。当初创办饿了么,用665亿把饿了么卖给马云的那个外卖小哥,现在过得如何了呢?
刚开始他们只送吃,但慢慢地开始增加种类,最终才形成了现如今的商超、美食、医药种类齐全的饿了么。饿了么后来也是有竞争力的,比如说美团,两者相较多年都不相上下。张旭豪并没有把饿了么抓在手里不放,2018年的四月,以665个亿的价格全资被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收购。
张旭豪没有开始其它的项目,阿里邀请给了他依然担任饿了么的董事长。到了2019年的10月28日,张旭豪还以55亿元的个人身家在《2019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排名十九。敢想敢做的人生,他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