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融资 > 在途货物融资

在途货物融资

发布时间:2021-09-16 13:08:45

Ⅰ 在途物资是资产还是负债请帮帮我谢谢

在途物资是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在途物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2)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3)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进价”等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在途物资”科目,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

Ⅱ 请问在途交易是什么意思

在途交易是银行提交的交易和信息,即目前正在等待基金公司的确认。

在途资金是未在资金交易中确认的资金部分。例如,对购买一只基金进行了扣减,但基金份额尚未得到确认。在途资金只能让投资者直观地看到交易的成功,但只能看到在途状态。

此时将显示在途资金,这是一种临时状态,正常交易将在确认后的一个工作日内完成。过境交易是通过银行提交的交易和信息,目前正等待基金公司确认一般来说,它发生在基金赎回和基金认购等方面。

持有基金不同,赎回后到账时间有差异,例如:货币基金到账时间一般是T+2个交易日,股票型基金赎回一般到账时间是T+4个交易日,具体要看那支基金的到帐时间规定。

(2)在途货物融资扩展阅读: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信息管理平台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

通过自助式前台系统为基金投资人开立基金交易账户时,应当要求基金投资人提供证明身份的相关资料,并采取等效实名制的方式核实基金投资人身份;基金投资人自助开户或修改账户信息时,基金销售机构必须核对基金投资人名称与银行账户名是否一致。

自助式前台系统应当对基金投资人自助服务的操作具有核实身份的功能和合法有效的抗否认措施;基金投资人通过互联网进行操作的,系统应当记录操作者的IP地址、数字证书等;基金投资人通过电话操作的,系统应当记录来电号码。

在基金交易账户存在余额、在途交易或在途权益时,基金投资人不得通过自助式前台系统进行基金交易账户销户或指定银行账户变更等重要操作,基金投资人必须持有效证件前往柜台办理。

Ⅲ 在途货物买卖是什么意思呢,举例分析

在途货物买卖意思是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法下,尚未到达或尚未入库的货物又卖给其他企业。即货物在运输途中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又转卖给另外一方的货物买卖。

例如:某企业甲购买10000的货物,已经在运输途中,另一个企业乙急需6000元的货物,企业甲就可以把10000元货物中的6000元转让给企业乙,然后自己再去买6000元的货物回来。当然企业乙出价要包括6000元货物、运费以及给企业甲的转让费。

(3)在途货物融资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惯例是国际货物买卖法的另一个重要渊源。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内规定采用某项惯例,它对双方当事人就具有约束力。在发生争议时,法院和仲裁机构也可以参照国际贸易惯例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惯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际商会制订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该通则制定于1935年,1953年做了修订,近年来为了适用国际货物运输方式的变化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于1980年和1990做了两次修改。现行的文本是1990年修订本。该通则在国际上已获得了广泛的承认和采用,我国在外贸业务中也大量使用。

2、国际法协会1932年制订的《华沙---牛津规则》。该规则是针对CIF合同制定的,它对CIF合同中买卖双方所应承担的责任、风险与费用做了详细的规定,在国际上有相当大的影响。

Ⅳ 材料在途,承付货款怎么做会计分录

1、购买的材料到会计期末没有入库,但是货款已经承付,货款已经承付有两种情况:一是发票已经到达:
借:在途物质-某某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二是发票和货物都没有到达,只是货款已经承付:
借:在途物质-某某物质
贷:预付账款-某供应单位
2、待货物到达作以下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质
特此回答!

Ⅳ 在途货物风险为什么由买受人担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虽然未入库,实质已经是买方的存货。当然是风险收益都归属买方了

Ⅵ 库存商品,材料采购,原材料,在途物资的区别,借贷方分别记什么

四种科目区别为:
1、在途物资与材料采购都反映材料在路途之中,而材料采购是计划成本法下用的科目,而在途物资是实际成本法下的科目。
2、原材料是进入材料仓库时的材料
3、库存商品是加工完成能销售的商品

四者都是资产类,增加放借方,减少放贷方。

各科目的核算内容:
(1)“材料采购”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参照“在途物资”科目。
(2)“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借方核算已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以及延期支付具有融资性质的购入材料的购买价款现值金额;贷方核算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
(3)“原材料”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借方核算企业增加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核算减少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4)“库存商品”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借方核算企业增加的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贷方核算企业减少的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在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下,都适用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科目,但分别以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核算。对于已付款但尚未入库的存货,计划成本法下使用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法下使用在途物资科目。

Ⅶ 在途物资属于存货吗

在途物资属于存货
企业核算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财务处理流程:
(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2)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3)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进价”等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在途物资”科目,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

Ⅷ 加佳有色他们的在途融资是啥意思呢在途中的货物也可以抵押的吗

货 品 运 输时 , 企 业 可 以 将该笔 货 物的 货权抵 押 给 加佳 , 提前 获 得折价后 的 现 金流 贷款

Ⅸ 什么时候转移买卖在途货物风险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8条对路货买卖规定:“对于在运输途中销售的货物,从合同订立时起风险就移转到买方承担。但是如果情况表明有此需要,从货物交付给签发载有运输合同单据的承运人时起,风险就由买方承担。尽管如此,如果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理应知道货物已经遗失或损坏,而他又不将这一事实告知买方,则这种遗失或损坏应由卖方负责。”、对于在途货物的风险确有其特殊性,因此不适用风险自标的物的交付时转移的一般规则。我国《合同法》第144条对路货买卖的风险转移作了专门规定:“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路货买卖实际上是单据的买卖,货物一旦运输,便脱离了出卖人的控制,货物危险的发生很难判断是在路货买卖合同成立之前还是成立之后出现,因此有必要将风险转移时间定为合同成立的时间。这样规定对于买受人而言也并非不公平。因为单证买卖性质的路货买卖,单据与保险单同时转让,即货物所有权与保险利益同时转让,一旦货物发生危险,买受人也可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

Ⅹ 请问什么叫在途物资要概念!!

在途物资 :

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财务流程:

(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2)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3)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进价"等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在途物资"科目,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

相近科目

与材料采购的区别

在做会计分录时,这是两个不同的会计科目。

"在途物资"这个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是企业按实际成本进行的会计核算,用于企业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到达或者尚未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应根据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借记"在途物资"等科目,待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再贷记"在途物资"。

"材料采购"这一会计科目是企业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取得原材料时,先通过该科目核算。

折叠编辑本段常见假帐

科目常见的假账形式

(1)在途物资不属实。企业在途物资是在企业已经收到对方的结算凭证并办理了货款的结算,但货物仍在运输途中,即企业已取得了材料的所有权。一些企业为了虚增流动资产,通过虚增在途物资的方式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实务中,在途物资还包括虽然已经运达企业但是尚未验收入库的商品和材料。

(2)在途物资的金额不正确。一般来说,期末在途物资的金额是通过"物资采购"账户的期末余额来反映的。但是当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的情况下,"材料采购"账户的期末余额不仅包括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而且包括已验收入库但尚未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

阅读全文

与在途货物融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
信托查询平台 浏览:80
要约价格低于提示性 浏览:202
今日中国银行汇率港币兑人民币汇率今日 浏览:312
北京富勤理财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