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学生有几种理财方式
放在支付宝的余额宝里面,可以有些利息,还能满足日常支出
『贰』 如何通过理财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理财能力
1.鼓励大学生参加学校理财课程
目前很多的大学都在开设理财方面的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肯定是必学的,非金融专业的也是可以选修。对于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大一同学,理财能力上有很大的欠缺,不少同学由于理财能力的欠缺造成上半月“富翁”,下半月“负翁”的局面;而有的同学则有良好的理财经验,可以把生活打点得井井有条。如今的大学校园里,相当一批学生不仅没有存款,反而每到月末都要靠借钱度日。大学生参加了理财课程的学习之后,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就能避免这种不良的消费习惯,也会促进以后家庭和事业的发展。
2.建立大学生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
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应建立有针对性的、内容丰富的大学生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包括,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置适当的教育内容,从而形成一个注重群体特点、更有针对性的、内容丰富的教育体系。
例如:针对大一刚入校的学生,可采用“学习金融知识”宣讲,旨在向大一新生普及金融常识,教育内容主要围绕金融行为、消费心理和金融常识性教育展开,是对大学生群体金融知识基础性的提升。对于高年级同学,可以通过这些更专业的课程对其开展个人理财、消费信贷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内容也扩展到对金融消费规律的认识、基本理财产品的选择、金融风险的辨识和防范等,为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做好金融知识准备工作。
同时,金融知识和安全教育普及的渠道需线上线下相结合,既需要互联网渠道的宣传广度和力度,也需要学校内,社会上各方人力物力的真实介入,让学生有最直观的感受。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实时更新发布最新的案例集,通过真实案例宣贯金融安全的相关信息。线下可以通过培训“校园金融宣讲师”,由有一定知识背景和良好素养的大学生,经过正规金融机构的培训后,上岗承担校园推广的任务。
此外,金融知识和安全教育普及的内容应真实、易读、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最重要的是,在宣传中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导向,不仅包括金钱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信息,更要将正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引入大学生的金融消费需求中。
『叁』 中国家长如何给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一定要这么做
中国家长怎样给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一定要这么做
嫑忘
中国大部分家长一般会很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成绩,却忘记培养他们独立的性格、良好的生活习惯。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后者才是决定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此外,还有理财方面的能力。
现在大多数城市家庭孩子从小没有体会过拮据的滋味,缺什么父母就给什么,而且父母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买了一大堆衣服、玩具等。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有新奇的玩具,自己也一定要。在他们的概念里,钱似乎是凭空生成的一样。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父母应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更需要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理财教育这个话题。
一、英国父母的理财教育有哪些特色
最近,妙资金融理财师在某门户网站阅读了一位在英国定居的华裔爸爸写的文章,这位中国爸爸李先生在英国的生活经历和感触,他们一家从2009年移民到英国,今年孩子已经快8岁了。和英国人接触以后,才发现英国不仅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和中国不一样,教育观念尤其是理财教育更是另一番景象。
在大多数中国父母的观念中,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至于赚钱那都是大人的事情,也很少主动和孩子谈钱,更不要说进行金钱教育了。
来英国后,李先生发现英国家庭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理财意识,他们会根据孩子成长特点,每个阶段要求他们掌握的内容也不一样。英国消费比较理性,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灌输这样的理念,孩子们要学会用纸币买面包牛奶,并学会找零钱。
上小学后,父母和老师会教育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学会“省着花”。比如是去超市买瓶装水还是自带水壶。
大部分英国家长都会鼓励孩子做家务、打工赚钱,小到洗碗扫地、大到帮助邻居除草、做临时保姆、送报纸,只要能赚钱的活都会鼓励孩子去做。虽然我们很多人会对英国父母让孩子做家务赚钱的教育方法感到反感,但是通过劳动去实现愿望的体验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也更早地认识社会现实。同时,他们从赚钱的不易中更珍惜劳动所获得的回报。通常来说,孩子会把钱花到有用的地方,也不会大手大脚不知节制。
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父母会帮助孩子开设属于他本人的银行账户,将孩子从亲朋好友所得的馈赠、孩子劳动所得、每个月零花钱存到银行,甚至为孩子购买股票以便积累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很多10几岁的学生在学校会学习如何使用金融工具,包括怎样进行预算和储蓄。不少中学开设理财课程,教育孩子学习社会生存技能、商业管理、贸易的本质、理财等知识。
二、中国家长应该如何进行理财教育
中国家长一般都会主动给孩子零花钱,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把零花钱和理财教育结合起来岂不是更好。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做家务,通过劳动培养他们的金钱意识。比如说,每项家务明码标价,做多少活,给多少钱。让孩子主动发现“赚钱的机会”并学会和家长谈判“我可以做什么,你要给我多少钱”,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努力劳动才有零花钱,只有依靠自己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赚取零花钱。
如果想要孩子学会理财,那么应该先让孩子注意身边与钱相关的细节。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方式帮忙他们建立基本的理财意识。玩“大富翁”类游戏可以让孩子建立起投资的初步印象,对投资知识有初步了解。家长平时有意识地和孩子玩一些买卖物品的小游戏,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还能建立起金钱概念、对东西的价格高低有初步认识。
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虽然国情不一样,但是国外优秀的理财教育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家长们可以从小让孩子自己支配自己的钱,帮忙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培养为自己负责的态度,这样等他们长大以后更好地应对生活和财富挑战。
『肆』 大学生理财和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现在大多家境都比较好,父母给予孩子的都比较多,所以一般上他们得到的钱不会想到是自己的收成,所以需要培养他们一种精神
『伍』 学生怎么理财
定期定投。
这个应该是非常合适学生的理财方式,我有不少学弟学妹都在坚持定投。
投资的目的不一定是要获得多少收益,建立财富观念,获取一些投资的经验也是很好的回报,不要本末倒置,为了追逐利益而忽略了风险。
『陆』 帮忙推荐几本比较经典实用的中学生理财教育,身心教育书籍,送上10分,好的追加20
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著
出版:线装书局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这是解放前讽刺官场弊病的轰动全国的一部力作。作者李宗吾,他提出的“厚黑”二字当时不绝于耳、 脍炙人口。本书被人们称为不可多得的奇书,八十年代又成为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的畅销书。李宗吾最早写《厚黑学》是在民国初年,在这篇文章中,李宗吾对于中国专制制度下虚伪的封建伦理和圣贤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把封建专制统治者给历史糊上的仁义道德一把撕了个干干净净,不但如何,还把批判的利剑直指向“尧舜禹汤”……
新华书店网店新华文轩有卖的
『柒』 如何加强小学生理财教育
或许成年人偶尔有过赊账的经历,但没有经济能力的小朋友也去赊账,就让人大跌眼镜了。最近,市民王女士发现,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上个月竟然因为买零食在学
校周边的小店赊账120多元。她领着儿子到小店还钱时,发现店老板拿出的账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许多学生的姓名和欠账金额。针对这种现象,记者近日进行暗
访发现,像上述这种小店赊账的情况,在市内不少学校门口的小卖店竟都成了常态。以上摘自《南方日报》近期的一篇新闻报道。
据了解,如今小学生校外
赊账成风,这一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学校和家长应加大加强少儿理财教育力度,尤其是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教孩子合理地花钱?很多家长对此表示苦
恼和困惑,也有很多家长并没有教孩子合理花钱的意识和行为。对此,理财专家表示,教孩子理财,培养孩子财商并不难,关键看家长如何跟孩子谈钱。而且,在孩
子的理财教育中,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家指出,5岁~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在现代生活中,理财能力是孩子将来在生活和事业上必
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少儿阶段就开始,抓得越早,效果越好。”招商银行衢州支行零售部总经理、国际金融理财师何春生说,家长应该让
孩子从小就知道钱的来源与用途,知道怎样赚钱和花钱,5岁~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家庭培育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何春生认为,在学校财
商教育普遍缺失、家庭财商教育良莠不齐的大背景下,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变成了“啃老族”、“月光族”,其背后的问题理应得到学校与家长的关注。青少年心
智尚未成熟,理财意识十分淡薄,他们的消费行为十分随意,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消费习惯是否合理,存在哪些问题。
何春生介绍了这样一个事
例。家长童先生是一位私企老板,每个月给读小学的孩子200元零花钱,孩子因此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在理财师的指导下,童先生和孩子签订了一份“君
子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每年压岁钱的支出重点放在学习上;每次超过50元的大宗消费要事先向父母报告;每个月向父母领零花钱的标准为60元;每天记
账,每月向父母汇报一次;如果每个月存起10元以上的钱,父母将在他的存款中追加入相同数量的钱。现在,童先生的孩子不仅改掉了乱花钱的习惯,还存下了一
笔数目不小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