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TCL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TCL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为TCL集团及成员单位提供资金管理与服务的非银行专金融属机构。TCL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为TCL成员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应收账款管理、融资贷款、网银支付与理财等服务。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会员。
法定代表人:黄旭斌
成立时间:2006-10-17
注册资本:15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000400012926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十九号小区TCL科技大厦20楼-21楼
Ⅱ 本人有压力,融资买了tcl,成本3.1元,后市会涨吗,求民间高手,我输不起了!!!
寥寥数语,我觉得你是在赌,买之前你压根没准备好如何建仓,如何止损,如何平仓
如果你承受不住融资的压力,就把融资还回去;重压之下,高手也得栽;把仓位降到能安心的地方,好好看书,好好悟
Ⅲ TCL占 十分到家平台有多少股份
36氪获悉,上门家电服务品牌十分到家最近获得了由国美资本投资的1.05亿元A轮战略融资。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十分到家交付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三四线城市网点的进一步落地和IT系统的优化。
十分到家由TCL集团孵化,采用的是2B2C模式,和B端后台连接后,用平台自有或加盟的工程师帮助家电品牌、代理商以及家电卖场解决家电的安装、售后、维修等业务。
十分到家总裁魏永刚告诉36氪,在人工成本较低廉的时代,各个品牌以及代理商基本都有自己的上门服务体系,业务结构粗放,整体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效率也比较低下。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家电利润降低、消费者售后体验要求上升,家电服务集中化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
由于消费者家中电器品牌型号各不相同,某个品牌的家电的服务需求也非常不集中,因此工程师往往需要奔走作业,出行成本较高,维修效率低,同时客户报修后等待时间也较长。而十分到家提供的是全品类电器的维修服务,将不同品牌的维修需求聚合起来,工程师分区域服务便可能实现。
魏永刚表示,行业中工程师维修效率大概是一天一户,而十分到家平台已经可以做到工程师一天服务2户人家,一二线城市甚至可以达到5一天五单以上。
十分到家的业务流程是:品牌商后台接到客户的服务需求(安装或维修)后,会与十分到家同步,平台会自动派单给合适的工程师,上门作业结束后,工程师通过app拍照交付。之后消费者通过工程师给出的二维码或预约渠道做出服务评价。
目前十分到家合作的大型客户有60多个,包括乐视、PPTV、暴风、阿里、国美、苏宁等。中小客户2000多个。每月平台流水6000万元左右,平均客单价120元。目前十分到家基本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大中城市,有10000多个网点,平台上有超过6万名工程师,其中自营的有1800多人。
供应链方面,十分到家的大客户在主要城市大多有自己的零件流转仓,十分到家可以去取货。平台自己在全国有128个仓库,主要用于放置备件和返修机,平均面积是1000平米左右。
目前在家用电器售后服务方面,格力依旧使用的是自己的系统,海尔旗下孵化的日日顺在物流方面也有较强的竞争力。魏永刚告诉36氪,十分到家在拥有TCL集团资源的同时,也拥有自己独立的架构和股权。同时团队核心成员背景互补,有韩永刚等来自滴滴、京东、网络等互联网型企业的成员,也有以总经理王克树为代表的来自家电服务行业的成员。互联网基因+家电企业资源构成了十分到家目前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十分到家团队有200多人,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开发、商务、市场、运营以及异常处理业务。
十分到家曾获得TCL以及数位个人股东投资的天使轮融资。
Ⅳ 乌鲁木齐TCL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15年7月28日,无锡TCL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更名为乌鲁木齐TCL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袁冰
成立时间:2010-06-07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20400006359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新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高新街258号数码港大厦2015-756号
Ⅳ tcl是否为上市公司
刚才好象回答您这个问题了。这里再按您的要求补充些内容,供参考。 1、整体上市的概念:简单的说,整体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将其主要资产和业务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然后上市的做法;或集团(或控股)公司将全部资产(或经营性资产)按市场规则置入已上市的股份公司。 2、整体上市的具体模式:目前市场已实现的方法大致有四种。 (1)“A+H”模式。既可以同时发行A股与H股;也可以先在海外上市然后再回归发行A股。主要适合大型国企整体IPO上市。如工行、中国人寿。 (2)“换股IPO”模式。即集团公司按一定比例与旗下上市公司公众股东进行换股,吸收合并所属上市子公司,同时发行新股。主要适合于快速发展时期的集团公司。如上港、TCL。 (3)“换股并购”模式。即同一实际控制人通过换股方式对旗下多个上市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完成公司的整体上市。也称“私有化模式”。主要适合同一集团内的资源整合、旗下有数家上市公司且经营内容重叠的控股公司。如:百联股份、中石化。 (4)“增发收购”模式。即上市公司通过向公众股东、或向控股股东、或向母公司定向增发,收购控股或母公司资产,从而实现集团整体上市。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式。主要适用于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如:宝钢、武钢、本钢、鞍钢。 增发收购模式有三种类型:定向增发反向收购母公司资产、再融资反收购母公司资产、自有资金反向收购母公司。
Ⅵ tcl今天发布消息获得深圳政府2.1亿补贴对公司有多大业绩提升
补贴的消息,对公司业绩提升不大.
不过TCL股价一直底部运行,不排除未来有好的表现.
Ⅶ 【送分】TCL收购“阿尔法特”的案例分析,比较其与联想收购IBM的差别
吞象之蛇是象?是蛇?
03年做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排头兵的TCL率先吹响了国际化的号角,挺进法兰西,直取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标志着中国企业终于走出了一贯以来的“自我扩张型”国际化模式开始了解并且熟悉了另一种跳跃式的“国际化”手段。在舆论一片叫好声中,曾经成就了无数国际化大公司的发展模式成为了国内企业的梦寐以求的法宝,欲借“蛇吞象”再一次演义发展神话的企业蠢蠢欲动。之后就有浙江华力购并Philip手机研发部,前得隆的美国并购,以及04年底联想对IBM的PC业务的收购。
前车之鉴:TCL,阿尔卡特,融合何期?
当年,TCL手机之父万明坚这样回答如何真正完成公司融合的问题上就有点勉为其难,他说,要真正融为一体,这个过程就象两人的感情一样,有可能是一见钟情,也有可能要很长时间,所以很难判断。但是,"从法律的界定来说,4年之后阿尔卡特从协议上就完全融入TCL。" 但是对03年亏损达8000万欧元并且已连续3年亏损的阿尔法特以及由赢利英雄坠落为亏损大户的 TCL手机业务来说,4年太久,朝夕必争!
但是,企业文化的差异如同不去的梦魇,困扰并摧残着TCL曾经美好的愿望。来自法国,流着贵族血统的阿尔卡特一直以"诚信"与"规则"为准则,曾经给了这些服务提供商太多美好的回忆。“尽管阿尔卡特手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财务方面一直吃紧,但是与外界的合作还是"基于一种可以理解的原因,一直都很愉快”。
基于一种共同的血脉相连的客户利益,使得其与上下游产业链达成了良好的协同能力,这也是阿尔卡特的品牌效应;"诚信"与"规则"的规则更使得阿尔卡特员工与这些手机服务商形成了融洽的个人关系。然而,融入TCL的阿尔卡特,正在开始减弱甚至放弃法兰西企业的秉性。作为解除合同方阿尔卡特在提出解除双方合同时,并没有详细考虑到合同双方的利益,主动提出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阿尔卡特售后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之前就收回下游渠道一事向公司提出过自己的想法,然而,可惜的是,最终都没有被采纳。
根据阿尔卡特的惯例,各项规章制度出台之前,都会在操作流程之下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各售后服务商只需要按照规定时间,按部就班执行即可。而这次,无论是阿尔卡特还是下游渠道商,都失去了行动方向。
综观国际并购先例,相爱简单相处难以成为普遍规律,HP购并康柏如此,毕博购并安达信如此,正在购并的Oracle吃Peoplesoft(仁科)也是如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类似的“蛇吞象”式的收购是一条快捷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核心技术、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但是,这种以“蛇吞象”的收购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症结在于:中国企业缺乏国际管理经验,在如何管理比自身规模大几倍的国际企业方面无任何积累,尤其对国际公司庞大而复杂的销售及物流系统的管理更是所知甚少。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也是足以致命的,从前期的巨额收购资金、承担的大笔净负债,以及后期的服务费用,这些大笔资金都将导致公司资金链吃紧。如果还要填补被收购公司巨额的亏损,那么,公司所临的巨大的财务风险将显而易见。
04年对TCL的国际化战略来说,只涅磐的前夜,还是滑向深渊的标志,我们拭目以待。
反思联想收购案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和IBM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联想集团将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PCD),成为一家拥有强大品牌、丰富产品组合和领先研发能力的国际化大型企业。收购的资产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包括其X系列生产线);以及位于大和(日本)和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发中心;交易总额为12.5亿美元。联想将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以及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锁定期为期三年。并且IBM将持有联想集团约19%的股份,联想集团和IBM将在全球PC销售、服务和客户融资领域结成长期战略联盟。
如此联想将借助IBM的PC业务一跃而成为仅次于戴尔与惠普的全球第三大电脑生产商,就此将成为首个进入全球500强的国有民营企业。但是能否走出并购之后融合难的“铁律”?
整合之路决非坦途,惠普个人系统全球副总裁Deborah Nelson曾表示,联想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向其目前所熟悉的中国市场之外扩张,在世界级舞台上表演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渠道和供应链。此外,联想还将面临缺乏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品牌认知、应对全球电脑市场激烈价格竞争以及合并导致的文化冲突等诸多问题。
戴尔公司的创始人戴尔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坦言:“计算机行业,上一次成功的兼并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其言下之意,联想要真正形成与戴尔决战的态势,绝非易事。即使合并之后,新联想的全球市场份额,也不足戴尔的一半,何况到现在为止,戴尔的扩张还没有终止的迹象。 HP购并康柏的现成例子,新HP是在两家公司整合了生产研发、销售和采购基础上运营的,即使这样,近期的业绩表现也没有让华尔街满意,好几个HP高层丢了饭碗。这个问题概括一句话,同行业公司之间的购并,主要的短期变亏为赚的方式是“三斧头”:统一采购以降低成本,裁减重合功能职位的员工以降低成本,交叉销售新产品给老客户以增加收入。在象吞象的并购也成为企业鸡肋的时候,蛇吞象的结果到底能成就为更强的“象”还是变成更弱的“蛇“如果在有限时间内不能完成文化,品牌,人力资源,销售服务的整合。即便将来成功,其代价是否值得,吞象之蛇是象?是蛇?我们静观其变!